微型电动机用换向器

合集下载

单项电机改变转向原理

单项电机改变转向原理

单项电机改变转向原理单项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电流的流动产生磁场,从而实现转动。

而单项电机的转向原理是指改变电机转动方向的方法和机制。

本文将围绕单项电机的转向原理展开讨论,探究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单项电机的基本原理单项电机是一种直流电机,它由电枢和磁场两部分组成。

电枢是由导线绕成的线圈,通过电流的流动产生磁场;磁场则由固定磁铁提供。

当电流通过电枢时,电枢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电机转动。

而单项电机的转向原理即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磁场的方向,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二、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改变电源极性:单项电机一般由直流电源供电,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性即可改变电流的方向。

当正极连接到电枢、负极连接到磁铁时,电流的方向与原来相同;而当正极连接到磁铁、负极连接到电枢时,电流的方向与原来相反。

通过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性,电机的转动方向也随之改变。

2. 使用电路反向器:电路反向器是一种能够改变电流方向的装置。

它通过切换电流的路径,使电流在电枢和磁铁之间反向流动,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电路反向器一般由多个开关组成,通过合并或断开不同的开关,可以实现电流方向的改变。

3. 采用换相器:换相器是一种能够改变电流方向的装置,常用于交流电机。

它通过切换电枢绕组的接线方式,使电流方向随之改变,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换相器一般由可移动的电刷和固定的换向器组成,通过电刷在换向器上的接触方式,实现电流方向的改变。

三、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改变单项电机转向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电机的结构和使用需求。

一般来说,小型的单项电机可以通过改变电源极性或使用电路反向器来实现转向;而大型的单项电机则更常采用换相器来实现转向。

还有一些特殊的转向方式,如使用机械传动装置实现转向。

这种方式通过改变传动装置的结构,使电机的输出旋转方向随之改变。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动方向来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直流电机通常由一个电枢和一个永磁体组成。

当给电机加上一个正向电流时,电流从电源进入电枢,并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通过电枢产生的力矩将电机转动起来。

在一定的角度后,为了继续保持电机的转动,电枢中的电流需要改变方向。

为了实现这一点,换向器被用来改变电流的方向。

换向器通常由一个组织电流进入电机的一个刷子和一个从电机中带走电流的另一个刷子组成。

这两个刷子一般固定在电机的定子上。

当电流流经电机时,它经过电枢中的一个刷子。

在这个刷子和电枢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构,通常是一个可旋转的环状物,称为换向环。

换向环被连接到电枢的外部电路上。

当电流通过电枢时,它会经过换向环,并进入另一个刷子。

当电流从一个刷子传输到另一个刷子时,它同时也改变了流动方向。

通过转动换向环的位置,可以改变电流在电枢中的流动方向。

这个新的电流方向所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将电机继续推动。

通过不断地交替改变电流的流动方向,换向器使电机能够持续转动。

因此,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磁场方向,进而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空心杯电机参数_空心杯电机结构

空心杯电机参数_空心杯电机结构

空心杯电机结构:空心杯电机的结构组成为:后盖、接线端子、电刷端盖、电刷、换向器、杯形绕组(转子)、转轴、垫圈、滑动轴承、外壳、磁铁(定子)、法兰、定位环。

定子由永磁体、壳体、法兰组成。

外壳提供了恒定的磁场,使电机无铁损耗。

没有软磁性牙齿。

所产生的转矩是均匀的,即使在低速下也能使运行平稳。

在较高的速度下,电机能减少振动,减少噪音。

有绕组和换向器的转子。

绕组通过所谓的换向板连接到轴上。

线圈在磁铁和外壳之间的气隙中运动。

换向系统使用一对贵金属刷减少了电刷火花。

减少的电刷火花产生较少的电磁排放。

空心杯电机特点:1、节能特性:能量转换效率很。

2、控制特性:起动、制动迅速,响应快;在推荐运行区域内的速运转状态下,可以方便地对转速进行灵敏的调节。

3、拖动特性:运行稳定性十分可靠,转速的波动很小,作为微型电动机其转速波动能够容易的控制在内。

空心杯电机参数_空心杯电机结构空心杯无刷电机参数:电压范围:3V-24V功率范围:0.5W-50W减速比范围:5-1500扭矩范围:1gf-cm到50kgf-cm;直径范围:3.4mm-38mm输出转速:5-2000rpm产品特点:规格小、噪音低、力矩大、减速范围广等特点。

空心杯电机参数_空心杯电机结构空心杯电机的应用领域:1、需要快速响应的随动系统。

如导弹的飞行方向快速调节,高倍率光驱的随动控制,快速自动调焦,高灵敏的记录和检测设备,工业机器人,仿生义肢等,空心杯电机能很好地满足其技术要求。

2、对驱动元件要求平稳持久拖动的产品。

如各类便携式的仪器仪表,个人随身装备,野外作业的仪器设备,电动车等,同样一组电源,供电时间可以延长一倍以上。

3、各种飞行器,包括航空、航天、航模等。

利用空心杯电机重量轻,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飞行器的重量。

4、各种各样的民用电器、工业产品。

采用空心杯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可以使产品档次提高,性能优越。

5、空心杯电机利用其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势,也作为发电机使用;利用其线性运行特性,也作为测速发电机使用;配上减速器,也可以作为力矩电动机使用。

电钻换向原理

电钻换向原理

电钻换向原理
电钻换向原理是指电钻在正常工作时,电机驱动齿轮进行旋转,使其产生钻孔或扭力传递的同时,需要根据需要实现换向操作,使电机旋转方向改变。

电钻通常使用直流电机,其换向原理基于直流电机的电流方向改变而实现。

电钻的电源通常为交流电源,因此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电给电机。

一般情况下,电钻会内置一个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电给电机。

在电钻工作时,电流流经电钻电路系统中的换向器,换向器可以是一个机械式换向器或电子式换向器。

机械式换向器通常由一对碳刷和一个换向环组成。

碳刷通过与电机的电枢接触,使电流通过不同的线圈,从而改变电机的电流方向。

换向环则用于控制碳刷与电枢的接触方式,实现电流的换向。

当电钻工作时,碳刷会自动与电枢接触,并随着电机的旋转而换向。

电子式换向器使用电子元器件来实现电流的换向,常见的方式是使用电子开关来切换电流方向。

电子式换向器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且不会产生电枢磨损等问题。

无论是机械式换向器还是电子式换向器,其功能都是使电钻的电机实现正反转换向操作,从而改变旋转方向。

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工作需求,实现钻孔、拧紧螺丝等操作。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引言电动机换向器是电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电动机能够顺利地实现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在电动机中,换向器起到了将电流的方向适时地改变,从而实现电动机转向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以及其在电动机中的重要性。

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换向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动机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子的磁场方向。

通过不断地改变磁场方向,电动机能够实现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功能。

具体来说,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包括:1.实现转向功能:电动机换向器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了电动机转子磁场的方向,从而使电动机能够实现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2.提高电动机性能:电动机换向器在转向过程中能够实现平滑转向,避免了电动机产生震动和噪音。

同时,换向器能够减小换向时的能量损耗,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3.调节转速:电动机换向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电动机的调速功能。

电动机换向器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换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相互作用。

当电流通过电动机换向器时,换向器会将电流的方向适时地改变,从而改变了电动机转子的磁场方向。

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电动机的定子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转子上的磁铁感应到定子磁场,从而产生力矩,使转子转动。

当转子转到一定位置时,电动机换向器会适时地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了定子的磁场方向。

通过不断地改变磁场方向,电动机能够实现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功能。

电动机换向器的重要性电动机换向器在电动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实现了电动机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功能,还提高了电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换向器的设计和制造对于电动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好的换向器能够实现平滑的转向,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换向器的质量和可靠性也直接关系到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电动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电动机换向器的选择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总之,电动机换向器是电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改变电流的方向,实现电动机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功能。

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换向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压方向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交变电压(AC)的输入信号,通过一系列的电子
组件来改变电流或电压的方向。

具体来说,换向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方向的转换:
1. 输入AC信号:换向器的输入端接收交变电压信号。

2. 建立栅极信号:换向器内部的电子组件(如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栅极信号。

栅极信号可以是正半周或负半周的脉冲信号。

3. 控制开关:栅极信号进一步控制开关组件(如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改变电流或电压的方向。

开关组件可以将电流或电压从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或反过来。

这样就实现了电流或电压方向的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换向器工作的前提是输入信号必须是交变电压。

换向器通常用于交流电机控制、逆变器、变频器等应用中。

简要说明直流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简要说明直流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简要说明直流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其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定子、转子、换向器、集电器以及电枢等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直流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进行简要说明。

1.定子(Stator):定子是直流电动机的不动部分,通常由一组绕组组成。

该绕组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并通过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转矩。

定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磁场,使转子产生力矩,从而实现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2.转子(Rotor):转子是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一组绕组以及电枢铁芯组成。

电枢绕组通常由导线绕制而成,并与集电器相连接。

转子通过旋转产生磁场,并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力矩。

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3.换向器(Commutator):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核心部件,位于转子的轴上。

换向器主要由一组分段的导电材料(通常是铜条)和绝缘材料组成。

换向器在电枢绕组与外电源之间起到交换电流方向的作用,使电机能正常工作。

4.集电器(Brush):集电器是与换向器配合使用的零件,通常由碳刷制成。

集电器的作用是通过与换向器接触,将电枢绕组中的电流引出,并向外电路提供电能。

5.电枢(Armature):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主要元件之一,是绕制在转子上的绕组。

电枢绕组通常由多个线圈组成,这些线圈与换向器相连。

通过电流在电枢绕组中的流动,地动转子磁场,从而实现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除了上述主要部件外,还有一些辅助部件对直流电动机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定子铁芯、转子铁芯、轴承、滑环等。

这些部件不仅能够增强电机的结构刚度,还能够增加磁路的连续性,提高电机的性能。

什么是换向器有哪些作用

什么是换向器有哪些作用
什么是换向器有哪些作用
换向器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那么你对换向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换向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换向器
是直流电机、交流串激电动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
换向器包括:机械换向器、半塑换向器、全塑换向器。汽车用起动机上采用的换向器主要用机械拱形换向器、塑料换向器。
该液阻起动用具有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自动适应电源及负载的变化保护电机等特点换向器是高速旋转的设备其转子绕组会受到电动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虽然一直以来均是在额定参数下运行但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的焊接口处是换向器转子的薄弱环节且是采用传统的焊锡工艺结合片间直流电阻测量结果判断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之间的焊接点虚松致使端部导线疲劳使接触电阻增大发热量增加加速接触面的氧化使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加发热量进一步增大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换向器转子绝缘在高温下烧损对地弧光放电而损毁换向器
如果没有换向器的作用,那电机只能转不到半圈就卡死了,只能当作电刹车了。利用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为动力,控制起动电阻的大小,达到减少电机起动电流、增加起动转矩,使绕线式异步电念头实现无刷自控运行的装置。它主要由机壳、起动液、动极板、弹簧、接线柱、安全阀、排气阀等构成。该液阻起动用具有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自动适应电源及负载的变化,保护电机等特点换向器是高速旋转的设备,其转子绕组会受到电动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虽然一直以来均是在额定参数下运行,但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的焊接口处是换向器转子的薄弱环节,且是采用传统的焊锡工艺, 结合片间直流电阻测量结果,判断转子绕组与换向器升高片之间的焊接点虚松,致使端部导线疲劳,使接触电阻增大,发热量增加,加速接触面的氧化,使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加,发热量进一步增大,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换向器转子绝缘在高温下烧损,对地弧光放电,而损毁换向器。换向器解体检查的结果表明,转子绕组的测试有关数据和判断结论准确无误。电机换向器在工作时除了传输纵向电流外,还存在着在短路电枢线圈中进行的电流换向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电动机用换向器目录:● 1. 换向器的功用及要求:● 2. 换向器材料● 3. 换向器的结构:● 4. 换向器设计的其它考虑因素:● 5. 换向器的检验:● 6. 换向器的安装及运转要求:●7. 供货商所作换向器质量测试:一. 换向器的功用及要求:在具有换向器的微型电动机中, 换向器的作用是:● 1. 将转子各线圈抽头至换向器耳仔, 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 与碳刷结合, 形成一个通过滑动摩擦接触面传递电流的动态传导系统. 提供电流给处于某些位置的转子线圈, 使之产生转矩旋转和在转子转动中使处于某一位置的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以产生转矩, 使转子持续的运转, 从而使电动机输出持续的转矩动力.鉴于以上功用, 我们对换向器有以下几点要求:● 1. 能使碳刷在其表面平稳的运行, 在运转中噪声小, 火花在一定的范围内.● 2. 有足够的硬度、刚度.● 3. 有一定的耐热能力, 在运行温度下不变形, 不发脆.● 4. 能够在旋转中使转子线圈准确换向.● 5. 有足够的运行寿命.二. 换向器材料:我公司微型电动机所用的换向器大多是塑料换向器, 其制造材料主要是铜, 少量的银和锡, 以及塑料.● 1. 换向器中的铜料:为了保证换向器的高质量和足够的强度, 换向器所用的铜料必须有一定的硬度范围, 一般取值是 HB80 - HB120, 最好是处在中段 HB95 - HB105, 标准的材料应该是电解铜和一定含量的银, 这可以保证换向器哪怕是在极端温度时也有足够的硬度. 例如碰焊或者将线圈用锡焊到换向器上时, 所产生的温度超过了纯铜硬度改变的最低值时, 换向器的铜片硬度却不受影响, 银可以使铜片在 350 ?C 的温度时, 其硬度仍不受影响, 经验表明, 可以使银的含量在 0.03% 和 0.1% 之间.2. 铜面上的银:因为银有很好的导电性, 所以我们常在换向器的铜面上镀银或镶银来提高换向器的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换向器与碳刷接触的火花, 延长换向器的寿命. 但由于银的价格昂贵, 镶银铜片的工艺也较复杂, 因此, 这种换向器成本较普通铜片换向器为高, 非必要一般不要选用.3. 换向器耳仔位镀锡:在碰焊时, 当漆皮线的线径较大时, 采用给换向器耳仔位镀锡的方法来改善漆皮线和换向器耳仔的导通情况和耳仔的粘附力.4. 制造换向器用的塑料:塑料换向器的质量和压制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塑料的特性, 因此, 塑料材料的选用在换向器的制造中是很重要的, 选用塑料时,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b) 具有适当的电气绝缘性能.c) 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在运行温度下不变形、不发脆.d) 温度膨胀系数与铜相近, 以免在反复冷热变化中造成换向片的松动或变形.e)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成型良好.f) 压制前后体积变化小.制造换向器所用的塑料, 一般有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 对于使用条件不同的各种电机, 选择时还要考虑到使用上的特殊要求, 如耐温性、耐油性、防霉性等等特殊性能.热固性的塑料, 是由热固性人造树脂加填料混合而成, 常用的填料有粉状和纤维状 (木粉、石英粉、云母粉、石棉、玻璃丝和其它纤维), 粉状塑料流动性好, 机械强度较差, 仅用于小型塑料换向器, 纤维状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而流动性较差, 塑料中最常用的苯酚甲醛树脂,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抗酸碱作用, 在热压时, 能很快的变成不溶化和不溶解的固体. 用热固性的塑料制造的换向器, 主要用于温度较高的场合, 最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是酚醛玻璃纤维压塑料, 这种塑料以玻璃纤维 (紊乱的或定向的)浸以改性的酚醛树脂 (碳酸甲醛树脂), 经干燥后而制成的纤维塑料,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塑料, 它的特性如下:a) 冲击强度: 纤维质填料 70% 时为最高值, 若再增加填料反而使强度降低.b) 弯曲强度: 纤维质填料为 50-70% 时最大, 再大或再小都降低弯曲强度.c) 压缩强度: 填料量 40-60% 时压缩强度最大.d) 吸水量: 随填料量增大而稍有增加.e) 电气绝缘性好.热塑性的塑料, 主要有尼龙、液晶高分子树脂塑料等, 在应用中常加入玻璃丝和其它纤维来提高其机械性能, 由于是热熔性的, 所以, 这种换向器只可用于温度较低的场合. 液晶高分子树脂塑料, 通常呈半透明的自然色, 它的物理特性参数如下:a) 热变形温度是 346 ?C 左右.b) 洛氏硬度 R77.c) 弯曲强度 23300 PSI.d) 吸水量 0.1% MAX.e) 电气绝缘性好.尼龙玻璃纤维压塑料, 以玻璃纤维 (紊乱的或定向的)混以尼龙, 经加热模铸而成, 它主要用在换向器体的制造, 它的物理特性参数如下:a) 热变形温度是 250?C 左右.b) 熔点 265 ?C .c) 弯曲强度 2700 kgf/cm2 MIN.d) 吸水量 1.7% .e) 电气绝缘性好.类似的材还有好多种,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三. 换向器的结构:我公司微型电动机所用的塑料换向器. 它的结构形式大致有两种. 一是整体式的, 例如 MOULD COMM. 和 FLAT COMM.,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效率高. 一是组合型的, 例如 AY COMM. 、 HC COMM. 和 MC COMM.等.1. 模压成型换向器 (MOULD COMMUTATOR)这种换向器基本有三种形式:a)利用塑料内孔与转轴配合, 结构简单, 但塑料内孔的尺寸不易把握, 必须严格的控制压模的尺寸和塑料的收缩率, 才能保证轴孔的公差, 应该尽量避免压好后对塑料进行加工, 因为塑料的机械加工性能一般均较差.b)铜套与塑料压在一起, 轴孔尺寸易达要求, 为了防止塑料与套筒之间发生移动, 常在套筒外圆表面开沟或滚花,套筒材料可用铜、钢或铝合金等. 但须注意其材料的硬度必须与转子轴的硬度相匹配, 略低于转子轴的硬度.c)在换向器片的 U 形槽中放入加强环. 常用在换向器直径较大, 转速较高的情况下, 加强环承受较多的离心力. 环的材料如用钢 , 则必须保证环与换向器片之间的绝缘. 采用加强环, 换向器的直径可以作大到 500 mm.2. 平面形换向器 (FLAT COMMUTATOR)平面换向器一般的结构如所示, 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模压成型的换向器. 因它与电刷接触的铜面是一个环形平面. 因而称为平面换向器, 这种换向器有一种特别的结构, 就是在铜片之上还有一层石墨片, 它的作用是减小换向器与碳刷的磨擦, 延长换向器的寿命.3. 直接装配换向器 (ASSEMBLY COMMUTATOR)这种换向器外形尺寸较小, 一般是将换向器铜片的下部插入换向器体, 然后用一个白紧圈将铜片压贴在换向器体外圆表面上, 由于组件的几何尺寸很小, 机械加工的难度较大, 这种换向器的精度一般较低.4. 热打接换向器 (HOT STACKING COMMUTATOR)这种换向器的铜片顶部有一个勾和根部有两个直凸分别插入换向器体, 使铜片紧贴在换向器的外圆表面上, 再用下部的两个倒扣将铜片固定住. 须注意的是这种换向器在车削时如果进刀量过大会产生飞铜片的次品, 因而在车削时一定要控制进刀量在一定的范围内. 必要时可多几道车床工序, 以获得希望的效果.5. 机械连接换向器 (MECHANICAL CONNECT COMMUTATOR)这是一种分体式的换向器, 装配完成后有五个组件, 俗称为“五合一”, 其铜片的顶部有一个内陷的环扣, 扣在换向器体的凸起上, 下部以倒剌扣入换向器的托体, 有连接换向器体和托体的作用. 铲除漆皮线漆皮后使换向器的铜片与漆皮线连接导通. 须注意的是这种换向器在车削时如果进刀量过大也会产生飞铜片的次品.四. 换向器设计的其它考虑因素:1. 换向器的瓣数.换向器的瓣数是根据额定电压、磁极的对数、以及换向器在不会产生环火和过大火花的片间平均电压来决定的.2. 换向器的托位长度.换向器的托位长度的设计, 主要是保证在马达有虚位、换向器在转子上装配位置有偏差和碳刷与换向器接触的轴向位置有偏差的情况下, 碳刷能够正常地运行在换向器的托位上所需要的托位长度.假设一马达的虚位最大为 A, 碳刷轴向长度为 , 碳刷中心的轴向偏摆公差为 , 换向器的轴向位置偏差为 , 则换向器的托位长度可简单的计算为:.当然, 这不是绝对的.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 机械加工而成的零件, 几何尺寸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一般都有一定的对中性, 几个几何尺寸同时到达最大值的组合可能性很小, 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 可按经验适当缩小此尺寸.3. 铜片的厚度.铜片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换向器的寿命要求, 在大批量生产的设计中, 为了提高换向器的通用性, 一般从长寿命要求的马达出发考虑换向器铜片的厚度. 由于马达运行条件, 运行环境的不同, 这个厚度很难用公式计算出来, 一般是在实验中得出的. 另外, 还必须考虑铜片的稳定性. 以免铜片受热不均与换向器体分层变形.4. 铜片间的间隔距离.铜片间的间隔距离的大小, 主要根据铜片间的绝缘要求来决定. 对 MOULD COMM. 来说, 一般要求片到片之间在承受 600 VAC 电压时, 其高压漏电电流不大于 500 ?A. 对低电压的马达来说, 可降低电压要求到 250 VAC.5. 换向器的总长.换向器的总长取决于马达内的轴向空间和绕线情况, 在轴向空间允许的情况下, 取合适的换向器总长.6. 换向器的内径.换向器的内径, 设计时主要考虑换向器与芯轴的装配方式, 以及维持换向器正常运转所需的装配过盈量. 例如 MOULD COMM. 它与轴枝的装配, 是间隙配合, 如果换向器的内孔太大, 有可能在装配时造成换向器轴心与芯轴轴心的偏离, 但如果换向器的内径过小, 则有可能过盈量过大, 使换向器在装配时爆裂. 塑料换向器的内径, 在模铸过程中很难控制, 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收缩率, 模铸的温度等. 因此, 在换向器内径尺寸要求严格, 或是要求的过盈量过大时, 常采用给内孔加金属套筒的方法来解决, 金属套筒可承受更大的过盈量和控制更高的孔径精度.7. 换向器的外径.换向器的外径的大小的设计, 应联合碳刷共同考虑, 在考虑到换向器外圆与碳刷接触运行的最大线速度的限制、换向器的外圆半径, 必须配合碳刷的接触圆弧半径外, 还必须考虑到碳刷应有的空间, 因此, 在换向器结构和制造精度允许的情况下, 在满足碳刷与换向器之间传递最大电流密度所需的铜片的最小面积的条件下, 换向器的外径越小越好.8. 换向器耳仔的圆弧半径及长度.换向器耳仔的圆弧半径及长度主要取决于漆皮线的直径及碰焊, 也就是说圆弧的半径应该能保证最大直径的漆皮线能够到底的同时, 最小径的漆皮线不要平齐的排在弧底, 以免在碰焊时碰断线. 而其长度应在包围了两根漆皮线之后, 还有一定的余量留给碰焊.五. 换向器的安装及运转要求:1. 换向器的安装. 不同的换向器其安装方法也不同, 分述如下: a. AY COMM. 和 HCCOMM.其内孔与轴枝为过渡配合, 底面直接与芯片接触, 根部凸起与芯片星孔配合决定换向器与芯片的角度. 因此, 角度不可调, 在装配时只要将换向器的凸起对准芯片的星孔装到底就可以了.b. MOULD COMM. 和 FLAT COMM.塑料内孔的 MOULD COMM. 和 FLAT COMM. 其内孔与轴枝为间隙配合, 通常依靠在轴枝上加打喱士和搽胶来固定换向器, 换向器的角度可调, 但须注意控制喱士的外径, 过小会使换向器定位不稳定, 而过大又会出现爆换向器的次品. 同时, 喱士的端部最好是在换向器内孔配合长度的一半处. 内孔带有金属套筒的换向器, 其内孔与轴枝的配合是过盈配合, 装配时需要将轴枝冷冻降温使其轴径缩小, 然后再装上换向器, 以增加正常温时换向器所能承受的轴向推力.以下是各种 MOULD COMM. 在搽胶及焗干后承受轴向推力的能力:#200 马达: 25 Kg. Min.#300 马达: 45 Kg. Min.#600 马达: 60 Kg. Min.#700 马达: 100 Kg. Min.#900 马达: 100 Kg. Min.c. MC COMM.DC 马达 #100 #200 所用的 MC COMM. 和 #300 所用的五瓣 MC COMM. 其装配方法与 AY COMM. 和 HC COMM. 的装配方法一样.而 DC 马达 #300 和 #600 所用的三瓣 MC COMM. 换向器, 其装配过程是分步完成的, 先将换向器的托体用喱士和胶按一定的角度固定在轴枝上, 等绕完线后, 再将换向器体和铜片的组合体(五合一)啤入换向器托体.2. 换向器铜片与漆皮线的连接. 换向器与漆皮线的连接, 一般有三种方法. a. 锡焊:这种方法只可用于低温的漆皮线, 漆皮在锡焊时汽化, 使漆皮线与换向器的耳仔连接导通. 须注意的是不要将锡点溅在换向器铜片表面或是线圈外表, 造成短路 . 最好是在焊锡时给换向器表面加上护套和隔离焊锡面和线圈.b. 碰焊:这种方法较为普遍, 在碰焊时, 碰焊电弧使耳仔及与耳仔接触部分的铜面处于半熔状态, 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形粘合在一起, 同时, 漆皮线的漆皮被碰焊时发出的高温汽化, 从而使漆皮线与换向器的铜片导通. 须注意的是, 碰焊压力的控制必须准确, 压力过小会产生耳仔不贴, 甩漆不良等次品, 而压力过大, 则会产生耳仔通孔, 压断线等次品. 在线径较大时, 为了加强漆皮线甩漆皮后的裸铜线与换向器铜片的导通性. 可在碰焊时加锡, 加锡碰焊还有加强耳仔与铜片的贴附力的作用.c. 铲漆皮:这种方法仅为 MC COMM. 所有, 在铜片的下部, 有一个特殊的铲漆皮结构, 在啤入铜片的同时, 会铲掉漆皮在线的漆皮, 然后紧紧的卡在铜在线, 与铜线导通. 但这种特殊的铲漆皮结构, 每种尺寸的结构只能适用于一定范围的漆皮线直径, 往往需要几种尺寸结构的铜片来配合所有的漆皮线线径.3. 换向器的外圆表面加工.为了确保换向器有一个长的运转寿命, 在加工换向器的时候,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 换向器完成表面的粗糙度:为了碳刷能在换向器表面既快速又平稳的运行, 换向器的表面必须有一定的峰谷高度, 经验表明, 为了避免产生过大的摩擦系数, 换向器表面沿轴向测量时的峰谷高度为时为最佳, 在这个高度的前题下, 车床纹数越多越好. 同时, 换向器的轴线在整个铜片长度上应该是平稳的运行, 如果换向器的表面太光滑, 碳刷在换向器表面运行的摩擦系数就会增大, 甚至于爬行而发出咯咯声. 在这种情况下, 换向器表面就不能形成正常的金属氧化膜接触层, 电火花会使换向器表面涂色不均, 从而增大碳刷的磨损. 有好的一种情况是, 在这种情况下换向器有时会因为火花放电而变得粗糙起来, 持续一段时间后, 碳刷最终会变成平稳的运行. 但多数会因为这种不平稳的运行使换向器变得不圆, 碳刷会很快磨完 , 从而使马达短命. 为了保证换向器表面有希望的峰谷高度, 必须控制车床时车刀的角度/走刀速度和进给量. 在我们公司, 车刀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和 . 走刀速度有每英寸 300r, 600r, 700r, 1000r 等, 进给量最后一刀为 0.05-0.10mm.各种刀纹及切削要求如下表所示.车刀尖角度切削纹数完成表面 (Rz)另外还可以用砂纸打磨换向器表面来达到希望的换向器表面的粗糙度, 一般是选用某种型号的砂纸, 规定打磨换向器的时间来达到希望的效果.b. 换向器的不圆度换向器的不圆度指偏离换向器圆周面的表面的偏离程度, 它们可能是有序的 , 也可能是杂乱的, 例如换向器的平面部分强度不够, 在移动中或受到高温冲击时变形, 单个或几个换向器铜片在加工中因受振动而突出换向器外圆表面.引起换向器不圆度的原因可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加工中产生的, 例如车削.在车削工序中, 产生换向器不圆度的原因有几点: 整个车床或它的支架在振动 , 夹紧工具未夹紧, 刀具太钝, 切削速度太快 (推荐采用 160 -200m/min 的切削速度), 刀具装钭或切削平面与旋转轴心有偏距. 也可能是夹头盘与定位锥头没有正确的锁定, 可能是车床的导轨有污物或偏斜. 也可能是换向器内孔中心与旋轴加工中心不对齐等等.另一种是在马达的运行中产生的, 在运行中产生换向器不圆度的原因, 可能是线圈受损, 换向器偏心, 或选错了换向器的材料等. 通常说如果换向器圆度超差, 肯定会减少碳刷的寿命, 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对碳刷造成机械损伤. 换向器的波动, 引起马达运转的不稳定, 加大碳刷的磨损, 同时又加大了换向器的摩擦力. 大部分换向器圆周的不圆度极限同圆周的直径有关.对低速马达来说, 推荐控制不圆度最大为 , 对高速马达来说, 推荐控制不圆度最大为 .c. Bar To Bar.Bar to Bar 是指相邻的两个换向器铜片边缘对换向器中心的距离之差, 如果 Bar to Bar 过大, 会引起碳刷在运转中产生轴向振动, 发出噪声. 同时, 如果碳刷因振动而跳离换向器表面, 会使碳刷和换向器铜面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从而烧伤碳刷和换向器铜面, 使碳刷的磨损加快, 从而使马达短命. 因此, Bar to Bar 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在我们的公司中, 通常控制在 0.006 mm MAX. 之中.4. 换向器与碳刷的摩擦力换向器与碳刷的摩擦力使换向器运行不正常, 导致碳刷周期性的振动, 在运转中 , 使换向器与碳刷的接触周期性的断开. 由于火花放电, 会使碳刷上留下烧痕, 经过很短时间的运行, 换向器的不圆度就会增大. 从而导致碳刷更快的磨损从而使马达短命.换向器的摩擦力直接影响碳刷的寿命, 导致碳刷的磨损加快, 我们应该在任何设计中都尽量避免它.5. 换向器表面的氧化膜.由于换向器和碳刷之间的水汽, 当电流流过时就会发生电解作用, 其中的活性氧离子与铜发生化学作用, 在换向器表面产生一层电阻较大的氧化亚铜薄膜. 实验证明 , 膜的电阻可以抑制换向电流, 降低产生换向火花的程度, 有利于换向. 如果电刷压力过大, 周围缺乏氧和水汽或存在破坏氧化膜的气体, 都会使换向器表面的氧化膜不能形成或遭到破坏, 就容易因换向电流而引起火花.六. 换向器的检验:1. 换向器的几何尺寸要求.a. 换向器的表面加工、Bar to Bar、圆度、圆柱度和同心度.b. 铜片间隙.c. 耳仔的几何特性: 厚度、宽度、长度、允许使用的最大漆皮线径等.d. 铜片的长度. (最大碳刷长度、最大虚位、最大间隙之和)e. 铜片的厚度. (马达运行的磨损和稳定性要求)f. 换向器体厚度. (强度和高压漏电要求)g. 换向器总长. (换向部分、联机部分、绕线部分)h. 银面换向器银的镶层厚度.2. 材料要求. (材料成本之外)a. 铜片材料. (考虑导电性、硬度、强度、冲压的难易度等)b. 换向器体的材料. (考虑耐温性、稳定性、高压漏电要求、强度和冲压的难易度等)c. 紧圈的材料. (考虑耐温性、强度和在高湿度环境中的性能)3. 物理要求:a. 无碎铜屑、无纤维等粘附物.b. 无油、无污迹、无氧化等. (同操作、包装和贮存有关)c. 铜片是否错位、换向器体的形状是否规则. (不要影响到绕线、换向和圆度等)4. 机械要求:a. 铜片稳固性. 在评估温度下高速旋转.b. 换向器内孔和铁枝有一定的过盈量固定换向器. (足够紧固到保持换向器在绕线、碰焊、洗涤等操作中不会有偏移, 但也不要爆裂或受过大的张力)5. 温升要求.a. 考虑高温的稳定性, 在碰焊或焊锡时会否熔化, 以及熔化的程度如何.b. 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火花的失效点.c. 马达堵转测试.6. 电性能要求.a. 高压漏电测试: 在换向器铜片的边与边之间, 在换向器的铜片和轴之间.b. 漆皮线的连接方法七. 供货商所作换向器质量测试:换向器生产厂家在制造换向器的过程中, 为了控制换向器的质量, 也对换向器作了一系列的测试, 下列出一换向器生产厂家的主要电性能检测项目, 以供参考. 如果我们设计的换向器在某些要求上有别于生产厂家的检测项目, 可与生产厂家共同协商.换向器主要参数:技术参数名称 Name of The parameter??? 换向器规格 Specification Of commutator??? 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高速回转试验 Overspeed test??? 外径?25.5mm以下O.D. 25.5mm below??? 室温44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Room temperature: 44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加热:250?C 40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Heating 250 ?C: 40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外径?25.5mm-?28.5mm ??? 室温40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Room temperature: 40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加热:250?C 38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Heating 250 ?C: 38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外径?28.5mm-?32.5mm ??? 室温37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Room temperature: 37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加热:250?C 35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Heating 250 ?C: 35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外径?32.5mm-?38.5mm ??? 室温34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Room temperature: 34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 加热:250?C 32000RPM,运转10min后,片间段差 ,外径变化 Heating 250 ?C: 32000RPM, After 10min.running, deviation between segments ,O.D. change绝缘抵抗试验 Insulation with- standing test??? 各种规格 various specification??? 室温: 轴孔与换向器片间 Room temperature: between shaft hole and commutator segment??????? 加热140 ?C 1 小时: 轴孔与换向器片间 Heating 140 ?C 1 hour: between shaft hole and commutator segment换向器内径公差 I.D.recision of commutator??? 各种规格 various specification??? 带衬套: H7With bushing: H7??? 不带衬套: H8Without bushing: H8换向器片倾斜程度 Inclination of commutator segment??? 各种规格 various specification??? 换向器片间公称绝缘厚度Nominal insulating thickness between the segments of commutator交流频率AC frequency??? 各种规格 various specification??? 50Hz 60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