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安全知识讲解:a. 个人安全: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如何预防溺水、如何防止走失等。

b.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正确过马路、如何防止交通事故等。

c. 网络安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如何防范网络欺诈、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

3. 法制教育讲解:a.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b. 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c. 法律保护: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4. 案例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安全重要性和法律作用。

3. 组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安全知识宣传册:为学生提供直观、易懂的安全知识资料。

2. 法律常识宣传册:为学生提供关于法律的基本知识。

3.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安全知识:分别从个人安全、交通安全和网络安全三个方面,详细讲解如何避免意外伤害、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互联网等。

3. 法制教育: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教育学生遵守法律。

小班法制教育教案

小班法制教育教案

小班法制教育教案【篇一: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第1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板书:国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小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小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小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小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音乐磁带。

(二)心理准备: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三、活动过程:1、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2、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1)(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2)“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3)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3、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

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

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3)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4、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

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2)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5、归纳:(1)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篇1)课题名称:请尊重我的隐私教学目标: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权。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非法窥看。

二、过程: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县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一直以来小花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心。

于是家中就发现:小花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花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书包这些天总是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2.小组讨论案例:你觉得小花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3.讲解个人隐私权(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比如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私生活)等。

做练习: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我往来的朋友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元钱5、个人病情(2)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小结4.结合理论,联系案例。

(1)小花的行为作了危害社会的事吗?(2)小花的妈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从哪里看出来的?(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4)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要大胆向家长说,这是属于我的隐私,请你尊重我的隐私。

但是,我们不能敌对家长,毕竟家长是为了我们好。

5.辩论赛:“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要求:(1)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2)说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精选8篇)

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精选8篇)

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精选8篇)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五、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教案2一、教学内容: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集合3篇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集合3篇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集合3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课题名称:注意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

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

(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

(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

(声、形、动画同时展示)(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法制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法制教育教案「篇一」一.教育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H1N1”流感的教育。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交流对“H1N1”的了解。

导语:最近有一种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你知道这是什么病毒吗?(1)交流对“H1N1”的了解。

(2)说说如何预防这种病。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法制教育教案「篇二」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

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

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

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

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知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等。

2. 法制观念: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公民道德、隐私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法制观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全知识和法制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安全知识: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讲解法制观念:讲解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公民道德、隐私权等方面的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安全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心得体会文章,了解学生对安全法制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模拟演练,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安全法制教育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安全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3.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4. 模拟演练道具或器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课教案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3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3年级)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一)火灾事件介绍方法: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二)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三)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3年级)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4-6年级)三、教学小结:低年级背诵儿歌高年级张贴防火宣传报四、作业:(1-3年级)低年级背诵《儿童防火歌》统计家庭安全隐患。

(4-6年级)高年级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准备制作防毒面具的材料。

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一)复习:(1-3年级)复习儿歌、复习灭火知识。

汇报家庭调查结果。

(4-6年级)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成果。

(二)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一、制作逃生路线图二、制作逃生路标(五)小组为单位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三、教学小结:学生评选出最佳线路图防毒面具展示设计家庭火灾逃生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逃生演练要求:1、学生统一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察看逃生线路。

5、教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准备开展消防宣传周的材一、教学目标:二、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是祖国的象征。

(二)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因为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升国旗》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国旗(二)认识国旗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板书:国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课件演示)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4、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升国旗时应当注意什么?5、分组讨论:升国旗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6、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7、引申: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8、全体起立,奏国歌,看升旗(课件)。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它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件出示:齐唱《红旗飘飘》消防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火灾现场图片。

2、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防火自救知识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教师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2、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防火自救知识资料。

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防火自救的知识,有什么困惑也可提出来。

2、全班交流。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

如: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安全教育课别开生面,很有教育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四、行为指导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五、深入导行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六、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附:板书设计遵守公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障共秩序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

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

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

《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