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15级《植物生产与环境》

庄浪县职教中心2016~2017学年15级中期考试试题(卷)植物生产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细土垫圈,氨臭味减小,是利用土壤的______吸收方式。
A.物理B.化学C.生物D.离子交换2.下列不易做种肥的钾肥是 A.草木灰B.硫酸钾C.碳酸钾D.氯化钾3.土壤中某些养分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如________。
A.K 与P B.N 与P C.N 与KD.K 与Fe4.植物缺乏_______首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A.Ca B.Fe C.B D.K5.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________。
A.尿素 B.硝铵 C.磷铵 D.碳铵6.水稻、小麦根外喷施尿素的适宜浓度________。
A.1.0%~1.5%B.1.5%~2.0%C.2.0%~3.0%D.3.0%~4.0% 7.下列不宜施用氯化铵的作物是________。
A.花生 B.水稻 C.小麦 D.葡萄 8.土壤的磷酸二钙、磷酸二镁属于_________。
A.水溶性磷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都不是9.水旱轮作的磷肥施用原则是________。
A.旱重水轻B.水重旱轻C.早多晚少D.早少晚多 10.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A.Ca(H 2PO 4)2B.CaHPO 4C.Ca 3(PO 4)2D.α-Ca 3(PO 4)2 11.土壤速效钾一般占土壤全钾量的_______。
A.90%~98%B.2%C.5%D.1%~2%12._______是施用钾肥的参考指标。
A.速效性钾B.缓效性钾C.难溶性矿物钾D.全钾 13.下列不宜作种肥的钾肥是_______。
A.草木灰B.硫酸钾C.氯化钾D.碳酸钾 14.玉米早期出现了“白苗病”可能是缺________引起的。
A.Zn B.Mo C.B D.Fe15.油菜出现“花而不实”可能是缺_______引起的,果树出现顶梢枯死即“顶枯病”可能是缺________引起的。
《植物生长与环境》考试习题库(含答案)

《植物生长与环境》考试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肥料属于铁态氮肥的是()A、硝酸钠B、尿素C、氨水D、硝酸镂答案:C2.自然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0。
A、动物残体B、植物残体C、动物排泄物D、微生物答案:B3.在可见光中红橙光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为重要。
A、蓝紫光B、绿光C、紫外线D、红外线答案:A4.植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0 oA、养分供给越多,吸收的就越多B、具有选择性C、优先吸收分子小的物质D、没有规律性。
答案:B5.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A、土壤矿物质B、土壤有机质C、土壤肥力D、土壤胶体答案:C6,下列植物是酸性指示植物的是()。
A、萱草B、杜鹃C、牡丹D、芍药答案:B7.()是反映降水缓急的特征量。
A、降水量B、降水强度C、降水种类D、降水时间答案:B8.在大棚生产中,()可以提高植物光合效率。
Ax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汽答案:C9.江西大部分地区土壤属于什么类型()。
A、红壤B、砖红壤C、黑壤D、黄壤答案:A10.在耕作土壤中,()是植物根系分布集中的层次。
A、耕作层B、犁底层C、心土层D、底土层答案:A11.例:某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24%,今测得该实际含水量为15%,则相对含水量为()oBv 62.5%C、42.5%D、55.5%答案:B12.高温堆肥在堆腐过程出现的高温一般为()°C。
A、50~70B、70~80C、40~50D、60~70答案:A13.太阳直接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而()。
A、增大B、减少C、无变化D、不确定答案:B14.下列肥料属于铁态氮肥的是()A、硝酸钠B、尿素C、氨水D、硝酸铁15.高温堆肥在堆腐过程出现的高温一般为()°C。
A、50~70B、70~80C、40~50D、60~70答案:A16.长日照花卉需要白天连续光照()。
A、8hB、10—12hC、12h以上D、14h答案:C17.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A、土壤矿物质B、土壤有机质C、土壤肥力D、土壤胶体答案:C18.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A、养分供给越多,吸收得就越多B、具有选择性C、优先吸收小的物质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答案:B19.下列有机肥料属于热性肥料的是()。
(有答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初二生物试题

( 有答案 )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初二生物⋯⋯ 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 ⋯ 初二生物试题⋯⋯⋯ 第Ⅰ卷( 共60分)⋯ ⋯⋯ 一、选择题(每题请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每题2 分,共 60 分)⋯ ⋯⋯ 1、 人类与自然得与谐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可连续发展得必定要求。
以下表达中,不号 ⋯⋯ 利于人与自然与谐发展得就是( )座⋯⋯ A 、推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 、发展生态农业,提升荒弃物得再循环⋯ ⋯ 率 ⋯⋯ C 、开发丛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 、成立各样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 ⋯ 性⋯⋯2、 剖析右边漫画得寓意,以下表达不合理得就是()场 线⋯ A 、人类损坏环境得行为最后威迫人类自己考⋯⋯ B 、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益于保护水生生物⋯ ⋯ C 、生物多样性锐减得独一原由就是大批排放污水⋯封D 、当前,生物圈就是全部生物独一得家园,人类应当保护它⋯ ⋯ 3、 2012 年得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绿色经济,您参加了吗?”以下行为不切合该主 ⋯ ⋯ 题得就是() ⋯⋯ A 、走开房间实时关灯 B 、拒绝使用塑料方便袋 ⋯⋯ C 、倡议骑电瓶车上学D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名 密姓⋯ 4、 降低大气中得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温室效应带来得不利影响,就是全人类得共同 ⋯ ⋯⋯ 责任。
以下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得就是()⋯ A 、实时清理垃圾,保护环境卫生B 、倡议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踊跃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 、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式能源⋯⋯ 5.2011年 8 月 19 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了题目为《广东酸雨变淡了》得文章,⋯⋯ 表示了广东省治理酸雨所获得得成绩,造成酸雨危害得气体主要就是()⋯ 级 ⋯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气D .一氧化碳 ⋯班⋯ 6.当某人喝酒过度时,会有步态不稳得表现,这就是因为酒精麻木了这人得( )⋯ ⋯ A .大脑B .小脑C .脊髓D .脑干⋯⋯ 7.以下反射活动中,不就是人类特有得就是( )⋯⋯A .听闻妈妈买了 酸杏,小玲流出了口水B .聋哑人手语“演唱”,观众C .瞧一篇动人得文章,小明留下了眼泪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8.以下各组疾病中均与激素没关得一组就是()A .呆小症,大脖子病,夜盲症B .佝偻病,贫血,坏血病C .巨人症,佝偻病,坏血病D .侏儒症,贫血,夜盲症9.爱惜生命,安全出行,我国经过立法从2013年元月 1 日起,加大对闯红灯罚力度.“红灯→感觉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泊车”就是司机瞧见红灯后得相关剖析正确得就是()A 、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 、光芒进入眼球得次序就是: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C 、感觉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了完好得反射弧D 、该反射弧得感觉器位于眼球内10、 曾有网传未满 1 岁女婴因吃某种奶粉而出现“性早熟”现象。
(有答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初一生物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1.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描述湖水、江水泛起绿色,这是是因为( )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B.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C.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湖水、江水中D.春天天空格外明媚,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湖水、江水格外绿 2. 下列哪一项不是藻类植物共有的特点( )A .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 .大都生活在水中C .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 .都是多细胞的3. 当你走进温暖多雨的地区,也许会踩上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这些矮小的植物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入,它是谁呢?可以当做什么植物?( ) A.藻类植物,制造氧气最多的植物 B.苔藓植物,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蕨类植物,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D.裸子植物,绿化环境的主要植物4. 肾蕨形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
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蕨生长的是( )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5. 我国以煤炭发电为主,形成这些煤的植物类群主要是古代的( )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6. 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C.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D.都不产生种子7. 下列植物器官中满江红植株不具有的是( ) A.根B.茎C.叶D.种子8.下列关于蚕豆种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 B.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乳两部分构成 C.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三部分构成 D.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种皮四部分构成 9.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储存的部位是( ) A.子叶、胚乳B.胚、种皮C.胚、子叶D.种皮、胚乳10. 走进附中的校门,正对教学楼的路两旁挺拔的银杏树 特别引人注目。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中考试题

第二学期植物生产与环境期中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土壤空气。
2、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母质层等四层。
3、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4、土壤粒级一般分为石块(石跞)、、和四组。
5、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及病毒。
6、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7、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8、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9、当植物细胞的水势高于外液的水势时,易引起现象,如果持续下去,植物细胞就会死亡。
10、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输有两种途径,即和,其中的速度较快。
11、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土壤因素主要有、、和土壤溶液浓度。
12、植物生活全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一是,二是。
13、一般情况下,降水是指云中降水,即、、、雹。
14、在内陆地区,一日中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最小值出现在时。
15、通常情况下,将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将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上限,两者的差值称为。
16、微灌技术是一类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和涌泉灌。
二、名词解释:(每空2分,共10分)1、土壤:。
2、土壤孔隙度:。
3、土壤耕性:。
4、田间持水量:。
5、植物萎焉系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根系吸水的主动力来自于()A.根压B.蒸腾拉力C.伤流D.吐水2、温度一定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就越大。
A.饱和差B.相对湿度C.饱和水汽压D. 水汽压3、一般情况下,()的水势最高。
A.土壤溶液B.植物根毛细胞C.叶肉细胞D.空气4、在岗地、高平地等地下水位较深的土壤中,()是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类型。
A.毛管悬着水B.毛管上升水C.重力水D.膜状水A.0.1 –5.0B.10.1—25.0C.15.1—30.0D.5.1—15.0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种子萌发时,都是靠吸胀作用吸水。
()2、植物的最大需水期多在生活中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终统考试卷及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终统考试卷1.分生组织依据分布位置不同分为 、、 ________三种。
2.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三种类型。
3.接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 ,而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4.旱地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四层:即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一是 、二是 , 植物以 为主。
6.大气中的逆温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 、 、 、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7.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___。
8.光合作用产物与光的波长有关,红光下植物合成的________较多,蓝紫光 下合成的____________较多。
9.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一般有三种途径 ,_______,______。
10.氮肥的种类很多,按氮素形态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尿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组织:2.植物的极性:3.蒸腾效率:4.原初反应:5.有机肥料:三、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4分)1.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最好的时期是 (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2.苍耳的临界日长为15.5h,冬小麦的临界日长为12h,若两种植物同处于日照 为13h 的条件下,其结果是_______ ( )A.苍耳开花B.冬小麦开花C.两种植物都开花D.两种植物都不开花3.在正常发生蒸腾作用的晴朗天气里,植物根部吸水的动力主要是___ ( )A.根压B.内聚力C.附着力D.蒸腾拉力4.一般来说,土壤pH6—8时,______的有效性最高 ( )A.氮、磷、钾B.钙、镁、铜C.钾、锌、铁D.氮、钾、硫5.冬季镇压可保苗越冬,其根本原因是____ ( )A.土壤导热率增大B.土壤导热率减小C.土壤热容量减小D.土壤水分相对减小6.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 2来源于 ( )A.CO 2B.H 2OC.R U BPD.C 6H 12O 67.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说明土壤缺___元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1、下列激素中,作用与其他三项相反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答案:C2、()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素。
A、母质B、生物C、气候D、风答案:B3、"作物一生中的需水量是随着其生育进程变化的,大致符合"()"的规律。
"A、少一多一少B、少一少一多C、多一多一少D、多一少一多答案:A4、"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新陈代谢D、都不是答案:B5、大气中有凝结核的存在,水汽(),才能促进水汽凝结。
A、达到饱和或过饱和B、成分发生很大改变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D、使温度不断提高答案:A6、目前,我国设施增温的主要方式是()A、智能化温室B、加温温室C、日光温室D、塑料大棚答案:D7、下列属于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的是()A、束缚水B、毛管水C、重力水D、吸湿水答案:B8、具有防止植物器官早衰作用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答案:C9、水分临界期是农作物各不同生育期中对水分缺乏()的时期。
A、敏感B、比较敏感C、不敏感D、最敏感答案:D10、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A、延长B、缩短C、不变D、缩短或延长答案:B1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C、叶绿体D、核糖体答案:A12、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A、砂粒B、黏粒C、粉粒D、石砾答案:A13、下列不宜施用在水田的肥料是()A、碳酸氢铵B、氯化铵C、尿素D、硝酸铵答案:D14、以下不属于根外施肥的是()A、枝干注射B、叶面喷肥C、撒施D、挂吊瓶答案:C15、为了保温、增温、抑制杂草、保墒的耕作措施是()A、耕翻B、镇压C、垄作D、地面覆盖答案:D16、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不包括()A、叶片渗透势B、叶片水势C、茎变色情况D、气孔开度答案:C17、"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相关性。
八年级生物2015-2016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八年级生物试题(卷)第1页,共6页 八年级生物试题(卷) 第2页,共6页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2016. 04一、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的选项,请将它选出并填入表格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这是酵母菌正在进行 A.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 C.营养生殖 D.嫁接 2. 与植物有性生殖相比,植物营养生殖的优点是 A.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提高后代的生活力B.能综合双亲的优良特点,提高后代的生活力C.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生殖的速度D.能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加快生殖的速度 3. 鸭梨味甜,野生梨味酸,但适应性强,将鸭梨的枝条嫁接到野生梨 的砧木上,成活后所结果实的果味是 A.与鸭梨一样甜 B.与野生梨一样酸 C.酸甜各半 D.不酸也不甜 4. 在一朵百合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A.花萼 B.花瓣 C.花蕊 D.花托 5.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它们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那么苍耳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A.附着在动物身上 B.随风飘散 C.弹射出去 D.漂浮在水面 6. 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个环节受到影响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7. 植物的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特定的细胞能分化并发育成新植物体C.植物体是有组织细胞构成的D.先由组织细胞构成器官再进一步构成植物体 8.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 和基因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是9. 下列昆虫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蝇 B.蝗虫 C.蟑螂 D.蝼蛄 10.下表是有关蝌蚪与成蛙身体不同之处的比较,其中填写错误的选 11. 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龟 B. 大鲵 C.鳄鱼 D.中华鲟 12. 鸟卵细胞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 A.卵白 B.卵黄 C.卵黄膜 D.胚盘 13.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14. 鸡的受精卵在母鸡体内已开始发育,但从母体产出后不经孵卵过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密 封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八年级生物试题(卷)第3页,共6页 八年级生物试题(卷) 第4页,共6页程则暂停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5级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长效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的是()。
A.追肥
B. 基肥
C.种肥
D.根外追肥
2.对磷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
B.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C.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
D.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
3.下列关于棉花的磷素营养临界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A.二叶期
B.二叶期和三叶期
C.三叶期
D.三叶期和四叶期
4.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质地是()。
A.砂土
B.黏土
C.壤土
D.重壤土
5.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湿时能搓成直径约3㎜土条,但提起后即会断裂。
由此可以大体判定这种土壤为()。
A.砂壤土
B.轻壤土
C.中壤土
D.重壤土
6.黏土的土壤容重一般为()g/cm3。
A.2.65
B.1.0~1.8
C.1.1~1.6
D.1.4~1.7
7.土壤区别于陆地表面其它疏松表层的本质特征是()。
A.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B.具有肥力
C.有微生物的存在
D.由岩石风化后的母质发育而来
8.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
A.砂粒
B.黏粒
C.粉粒
D.石砾
9.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中,当灌溉后。
水分下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是()。
A.吸湿水
B.毛管悬着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10.下列氮肥可作种肥的是()。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11.适宜作根外追肥的肥料是()。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1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磷肥,中度缺磷土壤要()。
A.少量施用、巧施磷肥
B.适量施用、看苗施用
C.优先施用、足量施用
D.优先施用、看苗施用
13.某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为12-18-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含N18%
B.含K2O 12%
C.含P2O515%
D.养分总含量大于等于45%
14.烟草、柑橘等“忌氯”植物应施用()。
A.氮磷复混肥料
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
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
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
15.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结构类型是()。
A.壤土
B.团粒结构
C.单粒结构
D.砂土
16.土壤团粒结构近于球形,其直径在()mm之间。
A.0.01~0.25
B.1~10
C.2~3
D.0.01~10
17.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范围。
A.4.5~8.5
B.3.5~8.5
C.3.5~9.5
D.4.5~9.5
18.生产上常施用菌肥养地培肥土壤,是利用了()原理。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生物吸收
D.离子交换吸收
19.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的有效性最低。
A.Mo
B.Mn
C.Zn
D.Fe
20.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水汽压
D.露点温度
21.某地12小时降水量为34mm,则降雨等级为()。
A. 中雨
B.大雨
C. 暴雨
D.特大暴雨
22.水分临界期是农作物各不同生育期中对水分缺乏()的时期。
A.敏感
B.比较敏感
C. 不敏感
D.最敏感
23.大气中有凝结核的存在,水汽(),才能促进水汽凝结。
A.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B.成分发生很大改变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
D.使温度不断提高
24.“深山云雾产好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红橙光
25.()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A.根压
B.蒸腾拉力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26.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新陈代谢
D.都不是
27.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照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A.光补偿点
B.光饱和现象
C.光饱和点
D.光不饱和现象
28.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属于()。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光合磷酸化
29.包括曙光和暮光的是()。
A.可照时数
B.实照时数
C.日照时数
D.光照时间
30.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A.等于光补偿点
B.高于光补偿点
C.低于光补偿点
D.与光照强度无关
31.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A.质体
B.有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32. 果实食用品质最佳的时期是()。
A.呼吸高峰出现前
B.呼吸高峰出现时
C.呼吸高峰过后
D.成熟后
33.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后,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大大减弱。
实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大气上界的()%。
A.14
B.27
C.43
D.16
34.()是反映植物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不超过5。
A.叶面积系数
B.生物产量
C.经济产量
D.光合时间
35.13时土壤温度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称为()型。
A.辐射型
B.日射型
C.清晨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36.下面()的温度日较差最大。
A.沙土
B.低层空气
C.水面
D. 壤土
37.对农业生产有指标和临界意义的温度称为()。
A.最适温度 B.农业界限温度 C. 三基点温度 D. 有效温度
38.气温一般指距离地面()cm处的空气温度。
A.10
B.50
C.150
D.200
39.夜间由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等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称为()。
A.平流逆温
B.辐射逆温
C.湍流逆温
D.下沉逆温
40.冬季人们常将农产品晾晒到一定高度以上以防冻坏,这主要因为空气夜间常出现()现象。
A.冷害
B.霜冻
C.逆温
D.平流
41.下列植物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A.萝卜
B.凤梨
C.苹果
D.甘蓝
42.紫外线的波长为()μm。
A.0.15~4.0
B.0.4~0.76
C.>0.76
D.<0.4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43. 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都用于形成ATP,供生命需要。
()
44. 植物的根、叶发生萎蔫时,呼吸反而加强。
()
45. 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含量,能够降低植物的呼吸强度。
()
46.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后,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大大增加。
( )
47.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昼半球的东侧逐渐进入白天,夜半球的东侧逐渐进入黑夜,由此形成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
48.植物种子必需有光照时,才能发芽。
( )
49.凤梨、蕨类等植物在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或在弱光下比强光下生长良好。
()
50.每天早晨,用笤帚或用布条、旧衣物等捆绑在木杆上,将塑料薄膜自上而下地把尘土和杂物清扫干净,可以减少光照。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土壤肥力的四要素包括、、、。
2.土壤孔隙通常有、、三类。
3.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4. 呼吸作用根据是否有氧气参加,分为和类型。
5. 影响呼吸强度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和。
6. 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以形成,供生命活动需要,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出。
四、简答题(共35分)
1.名词解释(18分)
(1)土壤质地
(2)土壤耕性
(3)需水临界期
(4)光合作用
(5)呼吸作用(6)蒸腾作用
2.简述有机质的作用。
(4分)
3.简述呼吸作用的意义。
(4分)
4.简述植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4分)
5.简述水分对植物的作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