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

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

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一】重庆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为英雄正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九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社会实践调研团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

团队成员共9人,邓雪梅老师为带队教师。

以下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总结。

一、完善自我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活动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合作,但是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前提。

作为大学生,参加校外三下乡活动的时候,礼貌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代表了个人,而且还代表了团队和学校。

在社区宣传抗战胜利70周年时,团队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了进来,热情地为社区的居民讲解,让宣传目的得到全面体现,吸引带动了居民参与到活动当中。

团队的凝聚力则需要在和谐和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提高。

二、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历史开展拜访抗战老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收集调查问卷中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完成我们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那段让人不能忘却的历史,通过直接和抗战老英雄对话,听老英雄讲述那些他们抗战的故事,体会当时战乱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拓展工作领域,为人民服务在拜访过程中,团队为老兵带去了一些慰问品,据了解,抗战老兵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裕。

团队应该做的是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情况,保障老英雄的生活。

现在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老英雄打下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团队也会定期去看望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九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调研队赶赴铜梁区开展拜访抗战老英雄、参观纪念馆等活动。

7月19日上午,团队来到铜梁区巴川镇陈奎老先生家中,陈老英雄今年91岁高龄,但是身体很硬朗,精神矍铄。

他为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生死故事,老先生讲述时,眼里还泛着泪光。

老英雄因日军的轰炸,不幸被弹片击中,导致腹部左侧受伤,当老英雄给我们看他的伤疤时,突然感觉战争离我们这么近又那么远。

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温红色记忆_社会实践报告_

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温红色记忆_社会实践报告_

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温红色记忆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为宗旨。

暑期实践小分队在辽宁各个爱国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红色之旅。

【暑期社会实践之一】重温红色经典,共筑文化情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领悟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嘉华社区党委于7月3日开展了“重温红色经典,共筑文化情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参观了位于抚顺的雷锋纪念馆。

在纪念馆中,同学们看到了雷锋的、生活用品,还有大众熟知的补了又补还不舍得扔掉的袜子和衣服,一下子把同学们拉回到了那一段艰苦朴素的日子中。

当今社会,依然需要雷锋精神。

他教会大家的不仅表现在艰苦朴素、助人为乐上,更应具有螺丝钉精神,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充满热情。

这也正是我们在学习中容易忽略的、放松的或缺乏的。

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在新的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此次活动让实践团队每一人再一次近距离了解雷锋,接受雷锋精神的洗礼,并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把雷锋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暑期社会实践之二】参观沈阳大帅府重温一代枭雄伟绩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7月15日参观了大帅府。

一路上跟随着导游走进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大青楼,小青楼以及赵四小姐楼,西院红楼群等,听着讲解,让同学们感受着这样一个毫无背景,贫苦出身,最终成就霸业的一代枭雄张作霖。

在每层楼的走廊,挂着众多当时为中华革命而奋斗的人物资料图片。

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李大钊等大人物均在其中,他们是革命领导人物、伟大的民族英雄。

当然还有一些鲜为人知革命先人,为革命捐躯,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大帅府一游,让同学们感受到革命先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过程当中的艰辛,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积极献身于革命事业。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尊敬的领导:大家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学生,我参加了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抗战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得到了重要的历史教育。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于抗战历史的了解,我们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参观抗战纪念馆。

抗战纪念馆展览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通过生动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向我们展示了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我深受感动,也倍感自豪。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有幸参观了抗战胜利纪念碑。

纪念碑庄严肃穆,高耸入云,象征着抗战胜利的伟大成果。

站在纪念碑前,我默默地感受着伟大祖国的坚强和崛起,也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抗战英烈的精神。

除了参观纪念场馆,我们还参与了一系列的座谈和交流活动。

在和老一辈抗战幸存者的座谈会上,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奋斗精神,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艰辛和坚韧不拔。

这让我更加坚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了解了抗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事实,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那段历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抗战胜利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人类和平与正义的胜利。

抗战精神代表着我们民族对于和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更加伟大的责任与使命。

在瞻仰抗战纪念碑时,我下定决心,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将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学习先进,传承英烈的精神,并将其化为行动,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只有珍惜和平,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实践报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1】XX年第十三届百团百题社会实践,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以“庆抗战胜利70周年—论计算机技术对现代部队发展的作用”为主题,进行实践。

团队成员赴江浙沪皖,分工合作,采集资料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汇总所收集的材料并及时进行总结完成此次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团队部分成员在7.14号早晨乘车前往位于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纪念馆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包括毛泽东同志为xx 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作战用的电台,韩联生等86名烈士的遗像、遗物等。

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xx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缅怀先烈厅。

缅怀先烈厅陈列了86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遗像和遗物,陈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的珍贵图片。

战役中,3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军事指挥员;有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工作者;有视死如归,冲锋陷阵的战斗员,有不畏艰险,保证供给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

烈士英名录中记载着31006名烈士的英名。

随后成员们来到了国防教育厅,深入学习了国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走近抗战老兵,圆梦中华_社会实践报告_

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走近抗战老兵,圆梦中华_社会实践报告_

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走近抗战老兵,圆梦中华【第1篇】:走近抗战老兵,圆梦伟大中华7月22日,我院“走近抗战老兵,圆梦伟大中华”暑期实践调研队继续在西安走访抗战老兵,实践调研队分为三个小组,分赴西安城内三地走访抗战老兵。

王兆来老人今年已经97岁,在抗战期间担任西北五省宣传团团长,宣传全国各族民族建立统一抗日占线,后被提拔为国民政府西北联络专员,少将军衔,之后经过西北青年劳动营改造和特训之后,加之恰逢1940年骑兵第三军招收军队,王兆来同志报名参军,奋勇杀敌,于1943年进入河南阻击日军,抗战期间无论前线还是后勤,老人都兢兢业业,抗战胜利后,老人成为一名铁路工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默默地为国家做贡献。

老兵张耀今年88岁,家住西安莲湖区习武园,17岁参加青年远征军,去缅甸集训过一段时间,后成为一名装甲兵,参与抗日战争,在抗战期间,张耀积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立下二等战功,抗战胜利之后,由于为抗战做出了丰功伟绩,老人还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之后返回了西安务农。

张定远老兵今年89岁,1944年从西安无线电通信学校毕业后依然报名参军,后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第二营,担任该营无线电报务员,后担任无线电台长,同年参与密支那战役。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

范学孟老兵今年90岁,1933年在河南参军,加入四十二师一团三营,1937年赴抗日前线,在河北保定阻击日军时负伤,伤愈之后被提拔为二十五处补充团二连任少尉排长,担任泸县至昆明为远征军运输新兵的任务。

抗战胜利后回到西安在西安塑料模具厂工作至退休。

柴立业老人在年仅15岁就进入抗日战争的队伍,成为学生兵,之后随部队前往山西打击日本鬼子。

1938年,考入民族大学,之后又考入位于咸阳的黄埔一分校进行学习,为第18期学生。

毕业后进入三十六军军部辎重连。

在抗战中柴立业积极参加正面战役,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前后转战抗日战场数次,为抗战胜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

202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标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____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____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70周年纪念,为了缅怀历史、检视过去,同时也为了激励自己,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的方式向英勇的抗战先烈致敬。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心得体会,并总结对70周年纪念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部分: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社会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准备
2.1 项目选择的背景和动机
2.2 项目的组织与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成果
3.1 参观抗战遗址和博物馆
3.2 参与抗战主题的宣讲活动
3.3 参与抗战纪念文艺演出
3.4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3.5 感受与收获
第四部分:对70周年纪念的思考与展望
4.1 思考过去的历史教训
4.2 展望未来的责任与使命
4.3 在个人实践中贯彻初心
结论: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和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承和发扬先烈遗志的决心。

同时,我意识到纪念抗战胜利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关注和未来的承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和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社会实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思考、展望、初心、责任、使命、青年。

2024年抗战70周年的暑假实践报告

2024年抗战70周年的暑假实践报告

2024年抗战70周年的暑假实践报告一、前言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责任。

为了深入了解历史,并通过实践方式加深对抗战的理解,我参加了2024年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的暑期实践。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我的实践经历和所获得的收获。

二、实践活动安排1. 参观抗战历史博物馆在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抗战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抗战文物和历史资料,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深入生动地讲述了抗战的起因、过程和胜利。

我通过观看多媒体展示、仔细阅读展板,对抗战期间的艰苦和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参观抗战遗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前往了多个抗战遗址进行实地参观。

其中包括烈士陵园、抗战纪念碑等。

站在烈士陵园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默哀,向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最深切的敬意。

3. 参与抗战主题研讨实践活动的另一部分是参与抗战主题研讨。

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抗战相关的主题研究。

我所在的小组选择了“抗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座谈,我们对抗战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进行了主题报告。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我对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博物馆的参观中,我从文字、图片和实物中感受到了当年抗战的艰难和中国人民的英勇。

通过参观遗址,我更亲身地感受到了抗战的实际场景,深深体会到了当时人民的顽强抵抗和家国情怀。

其次,我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组研究和主题报告中,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思考,相互配合。

通过不断沟通和探讨,我们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报告内容,并在报告中有序地展示出每位成员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我从中悟到了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

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抗战精神代表着顽强不屈、坚贞不渝的精神力量。

通过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作为我自己成长的重要指引。

2024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24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24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老师:我是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学生,经过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纪念抗战70周年而开展的,通过前往一些抗战纪念馆、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等地进行参观和调研,我对抗战的历史背景、当时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英勇抗战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撰写一份关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以便向领导和老师汇报。

一、活动准备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提前组织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社会实践的宣传与组织,学院组织了一次宣讲会,详细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安排,吸引了很多同学的参与。

接着是活动前的培训,我们学习了与抗战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参观礼仪,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院还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为我们的路费和食宿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二、实践活动概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前往一些抗战纪念馆、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参观和调研。

我们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抗战的历史背景、人民的抗战精神以及战争的影响。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展览、听取讲解、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抗战期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实践活动成果在这一个月的实践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抗战的艰辛与伟大。

通过参观抗战纪念馆,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了解到了当时人民的艰苦生活和巨大付出,深感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其次,我沉浸在英勇抗战的故事中,听取了一位老战士的讲述,他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战斗经历和牺牲的战友们,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那些英勇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最后,我还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了解到了抗战后这些地方的发展变迁,以及人民对于抗战历史的铭记和缅怀。

四、实践活动心得通过这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理解了历史对于现在的重要性,并对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范文一】
XX年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致远传承寻访团一行10人在____(省、市、区、县)人民公园开展抗战七十周年问卷调查活动。

活动期间突下暴雨,避雨之时偶遇爱国且博学的孙老先生。

孙老先生大约六十出头,头戴一顶白色圆形凉帽,身穿一件白色t恤,外加一条黑色短裤,脚着一双运动鞋。

红润气色倍显年轻,给人特别的亲切感。

尤令在场学生深受启发的当属同孙老先生的交谈言论。

孙老先生以爱国开篇,讲述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并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乃是儒道精神的缺失。

他还勉励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古代圣贤及其著作。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奉为经典之作。

随即生动形象的为大家讲述了孔子《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内涵。

老先
生说:我们理解古文不能像苏轼诗中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要义,扎实学
好文化知识。

通过和孙老先生的交流学习,寻访团各位成员都受益匪浅。

并且也深深意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
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者,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

【范文二】
7月22日,告别连续的阴雨天,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一行12人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

本次目的地为“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____(省、市、区、县)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位于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勋亭路39号。

刚到“李硕勋烈士纪念亭”,映入寻访团眼帘的是李硕勋烈士雕像及纪念亭。

随后寻访团参观了镌刻有朱德,xx等领导同志题词的题词壁,并且跟随着当地管理处解说员的脚步参观李硕勋烈士生平业绩展览。

展览室里,讲解员以时间脉络为一行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当年的事迹。

一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屈不饶,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李硕勋烈士用其短暂的28个春秋,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

他是我国早期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官,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寻访团在临走前,为“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周围除草打扫,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热血铸丰碑,浩气贯千秋。

让我们传承先烈的革命遗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范文三】
XX年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在雨天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

这一站,寻访团来到位于____(省、市、区、县)云龙镇的玉仙村,走进云龙,走近村民,探寻当年那一战的记忆。

寻访团分组寻找抗战老兵及其家属。

雨中,我们通过村民的指引,来到了沈因明老先生家中,沈老先生是“潭口渡口第一枪”烈士的家属(堂侄子),曾经为当地的老师。

沈老先生提到,当年的潭口渡口是主要交通站,潭口渡口第一枪足足打了一天,随后在此地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也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另外,沈老先生极为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全村人民热情迎接招待中国共产党战士们的情景,拆门铺浮桥帮助战士们渡南渡江,后山盖茅房解决战士的住宿等具体情况。

热情淳朴的沈老先生为我们讲诉了他所经历并了解的故事,并在寻访团返程前送上了自家种的瓜果。

潭口渡口第一枪,吹响了琼崖纵队抗战革命的号角。

英勇战士们为保护人民、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故事将永远留存。

本次寻访活动意在走近抗战人物,触摸抗战历史,通过进一步的调研与宣传,唤醒当代学子珍爱和平,强我中华的情怀。

抗战英雄是我们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为当年战斗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