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精)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项目工程建成、投入运行,电站设备工作状态正常,所有技术指
标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2、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合格,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施工时间明确,工程资料齐全、完整,电站设备应符合施工图纸、电站运行需要;
4、工程竣工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5、项目安全保护设施设置合理,社会公共安全没有受到影响;
6、电站设备运行及调试达到生产要求,可靠性试验结果满足要求。
二、基本要求
1、设备质量验收
(1)设备数量、质量符合合同规定;
(2)设备安装满足质量要求;
(3)设备出厂合格证、随机资料符合要求;
(4)设备焊接符合质量要求;
(5)设备安装位置正确;
(6)设备安装基础正确;
(7)设备安装试验合格;
2、工程大节点验收
(1)弱电设备及管理系统安装正确;
(2)箱变设备安装正确,连接牢固;
(3)线路支架及布线正确、牢固,安装规范;(4)交流线路接线正确、牢固,无虚连接;(5)电缆及附件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分布式光伏并网前验收报告

分布式光伏并网前验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概述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将分布式光伏系统并入目标配电网,实现光伏发电的直接入网,提供清洁能源,并满足当地电力需求。
具体目标为:1.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达到一定发电容量;2.实现光伏发电系统与目标配电网的全面连接;3.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保证发电系统正常运行。
三、项目验收内容本次验收将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1.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施情况;2.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3.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控制和保护措施;4.光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的接口及电力质量调节;5.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测与数据管理。
四、验收方案1.验收时间:根据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验收时间,确保工程完成验收条件。
2.验收人员:由项目发起方和相关专业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包括技术、安全、质量等专业人员。
3.验收方法:(1)阶段性验收: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等关键节点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要求进行。
(2)终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系统终验收,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和合规性。
(3)根据验收方案进行现场查看、测量和测试,并审核项目资料,确保所有工程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相关技术标准。
五、验收结果(一)设计与实施:1.光伏电站的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光伏发电建设规划、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
2.光伏发电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并符合相关施工、安装规范。
(二)运行性能与稳定性:1.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稳定输出电力并满足当地电网的需求。
2.光伏发电系统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稳定的发电能力。
(三)安全控制和保护措施:1.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控制与保护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2.光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之间的接口设备能够满足相关电力安全要求,确保系统与配网的正常连接。
(四)电力质量调节:1.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电力质量,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光伏储能安装后的验收

光伏储能安装后的验收光伏储能系统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结合,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
在安装完光伏储能系统后,进行验收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性能符合预期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光伏储能系统安装后的验收主要内容:1.安装质量检查:检查光伏板、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等各个部件的安装质量。
确保各个组件安装稳固、连接牢固,避免因安装不良导致的故障。
2.电气系统检查:检查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连接,包括光伏板、逆变器、电池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确保电气系统符合安全标准,并通过电气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光伏板性能检测:通过性能测试验证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检测光伏板的输出功率、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逆变器性能检测:对逆变器进行性能测试,检查其将直流(DC)电能转换为交流(AC)电能的效率。
确保逆变器的输出符合设计要求,且在各种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5.电池系统检查:检查电池系统的安装、连接和性能。
验证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功能,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在需要时提供足够的储能容量。
6.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对光伏储能系统的防雷、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的合规性检查。
确保系统的安装和运行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7.监控系统设置:配置和测试光伏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确保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电量、储能状态等参数。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8.文件资料验收:检查安装公司提供的文件资料,包括系统设计图、设备参数表、安装记录等,确保文件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相关标准。
9.培训和交底:对用户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包括如何使用监控系统、应对常见故障等。
确保用户了解光伏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方法。
10.保修和售后服务:确认安装公司提供的保修政策和售后服务。
建立有效的保修手段,以确保系统在保修期内的稳定运行。
验收完成后,相关部门或业主可签署验收文件,确认光伏储能系统的安装和性能达到预期标准。
最新光伏电站验收标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为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第二章验收标准第一条编制依据(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规范CGC/GF003.1-2009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三)建筑结果荷载规范GB50009-2001(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六)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八)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十)光伏组件(PV)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2006(十一)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20513-2006(十二)(所有部分)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GB/T18216 (十三)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十四)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20046(十五)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215 2005(十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文件、试运行测试和检查的基本要求ICE:62446:2009(十七)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的一般要求ICE/TR60755:2008(十八)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CTS0004-2009(十九)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规程(二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二十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二十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二十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第二条验收组织机构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若干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厂家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1.设计文件齐全性要求:验收前需要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文件齐全,包括详细的工程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2.设备材料合格性要求: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包括光伏组件的性能检测、逆变器的检测、电气设备的检测等。
3.建设过程合规性要求:验收人员需要核实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建设许可证、施工验收报告等。
4.施工质量合格性要求:对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光伏组件的安装质量、布线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等。
5.系统运行性能要求: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系统的发电效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负载供电的可靠性等。
6.安全可靠性要求: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防雷、防火、漏电保护等。
7.接线、接地规范性要求: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接线和接地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接线和接地规范,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8.运维管理要求: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维管理要求,包括设立运营管理机构、编制运维管理规范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9.文件台账齐全性要求:验收过程中需要核查光伏发电系统的相关文件和台账是否齐全,包括施工记录、设备资料台账等。
10.现场调试运行情况要求: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现场调试和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判断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总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的基本要求包括设计文件齐全性、设备材料合格性、建设过程合规性、施工质量合格性、系统运行性能、安全可靠性、接线接地规范、运维管理要求、文件台账齐全性和现场调试运行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和检查。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光伏发电系统才能正常投入运行,并确保其具备安全可靠、有效运行的能力。
光伏电站验收标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为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第二章验收标准第一条编制依据(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规范CGC/GF003.1-2009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三)建筑结果荷载规范GB50009-2001(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六)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八)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十)光伏组件(PV)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2006(十一)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20513-2006(十二)(所有部分)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GB/T18216 (十三)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十四)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20046(十五)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215 2005(十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文件、试运行测试和检查的基本要求ICE:62446:2009(十七)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的一般要求ICE/TR60755:2008(十八)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CTS0004-2009(十九)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规程(二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二十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二十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二十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第二条验收组织机构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若干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厂家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CGC认证技术规范《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CGC认证技术规范《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第1部分:电气设备》编制说明(一)制定规范的必要性;2009年11月9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以此逐步改变我国光伏电池组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现状,解决新能源并网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积累经验,达到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目标。
此次共安排294个示范项目,发电装机总规模为642兆瓦,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初步测算工程总投资近200亿元,计划用2-3年时间完成。
为保证"金太阳"示范工程质量,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通知》对示范项目中应用的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关键光伏发电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产品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产品质量认证,其中,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的CNCA/CTS 0004-2009《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得到采信。
但是,欧美地区一些并网光伏系统由于电气设备问题发生的事故警示我们:在加强光伏系统关键设备的质量监控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明确并网光伏系统中直流方阵、逆变器、汇流箱、配电柜等关键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规定并网光伏系统中直流和交流侧电气设备的防雷、绝缘、接地等安全保护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以防止质量不过关、弄虚作假的光伏系统滥竽充数,影响国家“金太阳”工程的示范效果,损坏光伏行业的形象,影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日佳电源有限公司、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起草了该认证技术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规范1.1一般规定1.1.1工程启动验收完成并具备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申请。
1.1.2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组应由建设单位组建,由建设、监理、调试、生产运行、设计等有关单位组成。
2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组主要职责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组织建设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生产运行单位编制工程试运大纲。
2)应审议施工单位的试运准备情况,核查工程试运大纲。
全面负责试运的现场指挥和具体协调工作。
3)应主持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交接工作。
4)应审查工程移交生产条件,对遗留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处理。
5)应办理交接签证手续,签署符合本规范附录E要求的“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鉴定书”。
1.2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1.2.1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1光伏发电工程单位工程和启动验收应均已合格,并且工程试运大纲经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组批准。
2与公共电网连接处的电能质量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3设备及系统调试,宜在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度不低于400W/m2的条件下进行。
4生产区内的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应已验收合格。
5运行维护和操作规程管理维护文档应完整齐备。
6光伏发电工程经调试后,从工程启动开始无故障连续并网运行时间不应少于光伏组件接收总辐射量累计达60kW·h/m2的时间。
7光伏发电工程主要设备(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和变压器等)各项试验应全部完成且合格,记录齐全完整。
8生产准备工作应已完成。
9运行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
1.2.2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验收主要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审查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监理、质量监督等总结报告。
2应检查工程投人试运行的安全保护设施的措施是否完善。
3应检查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应检查光伏组件面接收总辐射量累计达60kW·h/m2的时间内无故障连续并网运行记录是否完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一、项目基本信息和文件:项目的基本信息提供,检查项目必须的文件资料及合同要求的技术文件。
二、电站设备的合同符合性:对光伏系统设备种类、技术规格、数量以及主要性能进行合同符合性检查。
三、光伏系统的检查:检查光伏系统各个分系统的功能和质量。
四、光伏系统的测试:对光伏系统中各分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
五、验证报告:验证报告的一般性要求,初始和周期验证要求。
一、项目基本信息和文件:项目的基本信息提供,检查项目必须的文件资料及
合同要求的技术文件。
1、项目的基本信息
2、项目基础文件的检查:
基础文件包括:
a 立项审批文件;
b 占用荒地的 , 需提交项目的用地许可;与建筑结合的,需提交建筑安装许可;
c 并网发电项目需提交电网企业同意接入电网的文件,如享受上网电价,还需提交与电网企业签订的售购电协议;
d 工程承包合同或具有法律依据的项目中标协议;
e 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制造商、型号和数量;
f 系统安装和运行日期;
g 项目所有设备的采购合同;
h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i 关键部件(太阳电池组件和并网逆变器的技术手册和使用维护手册;
j 关键部件(太阳电池组件和并网逆变器的测试报告和认证证书;
k 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竣工报告;
l 建设单位提供的此工程的系统维护手册。
二、电站设备的合同符合性:对光伏系统设备种类、技术规格、数量以及主要性能进行合同符合性检查。
依据合同或投标书, 逐项检查所有电站设备的规格和数量, 并做详细记录, 记录表格见附件 3。
重点检查下列主要设备:
a 光伏组件、组串和光伏方阵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b 光伏组串汇流箱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c 直流配电系统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d 逆变器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e 交流配电系统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f 升压变压器和电网接入系统的型号和规格;
g 支架系统的类型(跟踪 /固定、型号和材质;
h 电站监控系统的型号和功能。
三、光伏系统的检查:检查光伏系统各个分系统的功能和质量。
1、电气设备检查
(1部件质量检查:直流系统检查、太阳光伏组件检查、汇流箱、直流配电柜检查、连接电缆检查、触电保护和接地检查、交流系统检查、并网逆变器检查、交流配电柜检查、自动跟踪系统检查、系统运行检查
(2标签与标识:光伏系统标签与标识的检查,至少包含如下项目:
a 所有的电路、开关和终端设备都必须粘贴相应的标签;
b 所有的直流接线盒(光伏发电和光伏方阵接线盒必须粘贴警告标签,标签上应说明光伏方阵接线盒内含有源部件,并且当光伏逆变器和公共电网脱离后仍有可能带电;
c 交流主隔离开关要有明显的标识;
d 并网光伏系统属于双路电源供电的系统,应在两电源点的交汇处粘贴双电源警告标签;
e 应在设备柜门内侧粘贴系统单线图;
f 应在逆变器室合适的位置粘贴逆变器保护的设定细节的标签;
g 应在合适位置粘贴紧急关机程序;
h 所有的标志和标签都必须以适当的形式持久粘贴在设备上。
2、土建和支架结构检查
至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 土建和支架结构应该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
b 土建和支架结构应该满足当地环境的要求;
c 土建和支架结构应该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四、光伏系统的测试:对光伏系统中各分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
电气设备及系统的测试
在适当的情况下应按照下面顺序进行逐项测试:
a 交流电路的测试必须符合 GB 16895.23-2005-T要求;
b 保护装置和等势体的连接匹配性测试;
c 极性测试;
d 组串开路电压测试;
e 组串短路电流测试;
f 功能测试;
g 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的测试。
五、验证报告:验证报告的一般性要求,初始和周期验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