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语篇整体教学常用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随着高中英语学科的改革和全面深化,阅读教学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语篇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法的含义、三层次分析,以及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师们对阅读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方法的选择。

语篇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材料,建立语言材料之间的连系,从而揭示文章的结构和含义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思维能力。

在语篇分析中,常常采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即逐层递进的分析语言材料。

第一层次是针对文章的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抓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导语、段落主题句等特征,分析文章的结构,捕捉文章内容的大体概念。

同时还可以通过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如因果、对比、归纳、例证等,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层次是针对语言材料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从单词、句子、段落等层次出发,分析文章中的词汇、结构、语法等,在按照语境和逻辑关系分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特征和文章所代表的思想。

第三层次是针对文章的意义和主旨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事物等,抓住文章的核心意义。

另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行文逻辑、语言风格等方面,了解作者的态度和思想倾向。

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法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方法。

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态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分析标题,分析段落主题句、概括句和总结句等,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迅速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二,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征,如单词、句型、语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效率。

第三,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意义和主旨,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含义和作者的立场,从而诠释文章的真正含义。

怎样开展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怎样开展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思路点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语篇都存在篇幅长、词汇较难的现象,而许多英语教师仍然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单词、短语、句子的教学。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英语教师应树立引导学生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文本形成整体认识。

文章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开展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阅读一篇新的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主题,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兴趣,从而带领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

所以,英语教师应当选取有趣的、灵活的导入方式切入文章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播放相关主题的歌曲,展示图片或视频等。

如教师在教学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Unit1时,本单元的主题是Friendship,而Reading部分也是围绕友谊的主题向我们介绍了Anne最好的朋友——日记。

Anne因为身处二战的恶劣环境,导致她很久没有进行户外活动,所以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朋友,从她对日记的互诉衷肠中,可以看出朋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而有关友谊的歌曲也是数不胜数的,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播放一首Shining friendship,让学生在轻快、温馨的学习氛围中走进文本。

学生欣赏歌曲后,教师再让学生围绕“Friendship”展示他们所了解的名言和优美语句,从而进一步地引出话题。

如有的学生用中文提到了“友谊使快乐翻倍,悲痛锐减”的名言;有的学生用英文提到了“People without sincerefriends,people who are lonely”等,教师通过音乐导入主题,并让学生围绕主题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如此一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大胆发言,还能自然地过渡到本篇文章的教学中。

二、组织小组交流,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解读文本并不是教师一人所必备的技能,学生同样要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

由于学生个人解读文本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读文本主题、文体结构、语言的特点等。

关于高中英语语篇深度教学的探究

关于高中英语语篇深度教学的探究

关于高中英语语篇深度教学的探究“深度”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层进式”、“沉浸式”的理解和掌握。

深度教学则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深度的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人才培养活动,是符号、逻辑和意义教学逐渐统一的教学过程。

一、高中英语语篇深度教学过程的策略分析1.阅读前期阅读前期,即阅读导入环节。

传统英语语篇教学导入常采用知识回顾、语篇话题等方法,忽视了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深入化的背景。

深度教学法应用于语篇阅读前期,表现为:(1)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话题导入法即关注高中生生活和学习积累,选择能引发学生讨论欲望的话题内容来唤醒学生已知的知识库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背景知识+提问”式导入法即输入语篇文化背景或者创作背景知识并辅之于“提问”式方法,包括师问生答、组间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等形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语篇内容,深化对语篇内容的理解。

(3)创设情境导入法即以与阅读文相关的视频、故事等情境導入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篇的内容。

2.阅读中深化理解快速阅读,寻找关键信息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以重要词汇、关键信息和段落首尾句等为思路,快速阅读属于表层信息的所示,目的在于理清语篇的梗概、思路和基本结构,为细读和后期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奠定基础。

分段细读方法和角色扮演法、对话法相结合。

一方面帮助学生对语篇段落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和提炼;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使得学生对各段落有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设置深层次问题链即围绕语篇主体,设置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知识,使得学生深度思考语篇的隐藏内涵和深层涵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应组织多元活动,如讨论、角色扮演、对话等,深化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加强与同学间、小组成员间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以此真正达到深度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3.阅读后深化拓展阅读后深化拓展是在语篇学习结束后,进一步对语篇内容进行升华和拓展,使得学生对语篇内在精神、思想等有全面化的掌握。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要点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要点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要点随着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语篇分析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合理地选择语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语篇分析教学。

下面,将从语篇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要点等方面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实施要点。

一、语篇选择在进行语篇分析教学时,首先要考虑语篇的选择。

语篇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语境以及学习需求等因素。

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增加语篇的难度和长度。

语篇选择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语篇的内容还要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课程内容相关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在进行语篇分析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篇的信息。

教师要通过导入新课题、介绍语篇背景知识等途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要采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语境和信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语篇中的语言特点、结构规律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实施要点1. 概念和模式的介绍在进行语篇分析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模式,包括语篇的定义、构成要素、语言特点等。

通过示范性语篇或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语篇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语篇分析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细节分析语篇分析教学要注重细节分析。

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语篇的标题、开头、结尾、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的细节来理解整个语篇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课前准备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原版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如小说、报纸、杂志文章、博客等等。

2. 课前预习: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一定量的文章,并且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预习内容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词汇和句子,还需要针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

3. 认知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认知策略,比如,预测、概括、翻译生词、联系背景知识等等。

二、课中教学1. 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演示、阅读表演、接龙阅读等等,把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提问技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技巧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问题可以分为基础性和挑战性问题,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3. 讨论活动:在学习阅读时,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辨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水平。

三、课后拓展1. 课后阅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英文材料,并鼓励学生多做笔记,总结掌握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能力和英文表达水平。

2. 文化拓展: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通过文化拓展让学生更了解阅读材料,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

3. 个性化教学:在课后拓展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设置多元化拓展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

总的说来,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Cohesion)的,在语义上是连贯(Coherence)的。

语篇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

它倡导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所学语言材料。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语篇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强的教学程序。

二.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三阶段教学模式语篇教学,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以内容为中心,强调整体性原则。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因此,在基于语篇分析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宏观导入“宏观导入”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语篇的背景知识, 产生表层理解能力,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对课文背景知识, 体裁结构的教学,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 产生设想, 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意识。

例如高中外研版必修五第三模块《蒸汽船》一文, 教师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将作者的生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创作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系统地介绍给学生, 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接下来课文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一、引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语篇分析是指对整个篇章结构、语境和语言使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的含义和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应用,并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二、语篇分析的应用1.篇章结构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篇章结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篇章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语境分析语境是影响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语境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境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规则,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语言使用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使用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使用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三、语篇分析的意义和效果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篇章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篇章结构、语境和语言使用的全面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篇章的主旨和细节,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对词汇、句式和语法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语篇分析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前言英语教学是教育中一个核心的门类,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流程,对其进行了探究和研究。

论文内容一、语篇分析的概念语篇分析是一个从语言层面去理解和探究文本的方法。

与语言学的语法和词汇研究不同,语篇分析重点关注的是上下文和语言的意义、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帮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作者观点,以及写作等方面。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核重点就是语篇分析,学生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因此,语篇分析成为了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教师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据此进行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1.组织词语表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单词来尝试准确地表达文章信息,使他们查找文章的知识并且使用英语进行回答。

2.了解文章结构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题、主体内容、结尾等。

通过了解结构,学生们能更快地理解文章,更好地回答问题。

3.练习题目除了进行阅读,学生们还需要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语篇分析的技能。

可以根据难度设置不同的题目,包括选择题、排序题、翻译题等,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四、学生的学习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来掌握语篇分析的技巧。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的练习,需要不断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时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梳理自己的思路。

结论语篇分析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训练和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

同时,教师们也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此来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课语篇整体教学常用方法探究朱长泉“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

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多少的获得,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过去我们对阅读是交际活动这个概念认识不够,因而在课文教学中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内容。

一般对课文的内容只轻描淡写地提出几个问题,而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上。

那样做不仅使有血有肉的课文成了枯涩的条条款款,以致学生失去了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把阅读活动变成了文字符号与其认知意义之间的验证活动,不存在信息交流,从而割断了阅读与听、说、写等交际形式的天然联系,孤立地进行文字连接,谈不上交际,也很难培养阅读能力。

所以,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教授语法和词汇。

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课的教学锻炼学生猎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书面交际中增强识记、理解词汇的能力,猜测、判断语义的能力,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

阅读过程中也学习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但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服务的,而且它们在被运用中可得到自然地巩固、加深和发展。

反之,如果我们把语言基础知识从它的载体(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剥离下来,孤立地教学一个个语言点,所理解到的知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无助于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

因此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以语篇为基础,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

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英语语篇按文体(genre)分为记叙文(narrative)、描述文(description)、政论文(argumentation)、释义文(exposition)等。

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日常生活、人物传记、国内外风土人情、故事传说、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史地科技、自然现象、新闻报道、体育活动、广告说明、书信通知、目录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文体多采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及应用文等形式。

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

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

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

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同时笔者参加高考复习会议,对东方雅思教育中心高歌教授的课文组织结构分析法教学讲座颇有心得体会。

其实它是长期以来一直推崇的语篇整体教学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今年高三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应用于阅读课文教学,比较明显的一个效果就是学生能快速达成对篇章的理解,找到文章的信息所在。

一旦形成这样分析文章的习惯,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就能犹鱼得水,得心应手,大量节省阅读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经过长期的新旧教材的使用,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常用的方法:(一)文章主旨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

因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

着手的主要内容:①main idea ②title ③topic sentence文章无定式。

但文章有章法。

英语文章尤为明显。

其常见的写作模式:模式1、Int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Background informationTopic sentence......Body ....................supporting detailshort summary(Prediction) OpinionConclusion suggestion solutionrecommendation (call for action)模式2、Topic sentence......Introduction ......supporting detail......thesis statementTopic sentence(Major point one)......supporting detailBody Topic sentence(Major point two......supporting detailConclusion short summary模式3 General introductory remarksIntroduction narrow controlling idea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detail(examples、reasons、arguments)......concluding remarksConclusion Restatement of controlling idea我让学生快速找到每一段的大意(general idea for each paragraph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有困难,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挖掘该段落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如第一段中的两个观点,两个设问对学生的帮助就显而易见。

Learning a language is obviously more than just memorizing words , phrases and structures , 观点1when we learnt our mother tongue, we did not receive much formal instruction指导. Few parents give language lessons to their children ! Instead we learnt or acquired 已获得的our mother tongue b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eople around us .观点2 But how was it possible for us to learn all the sounds. Words , grammar rules and structures through this communication ?(设问1)And , perhaps most puzzling of all , how were we able to make sense of what we heard and distinguish the mistakes and errors from “good” language ?(设问2)如第二段中的some believe that / others think that , 以及后面的观点,举例。

在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有基础上,学生就能容易总结出该段落的大意了。

Language experts have different answers . Some believe that 1。

we equipped with a special ability to learn language and that our brain adjusts使适合,调整itself to the language we hear around us . Others think that 2。

we learn language in the same way we learn other things ,such as walking or solving problems , and that 3。

what we are born with is a general ability to learn andadapt , not a language-specific part of the brain . Regardless (不管,不顾),of their theories , these language experts do agree that(观点)life is a very successful language school : virtually (in fact)everyone learns to use a language and has mastered the basics by the age of five .(举例,说明)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有的文章,有的段落主题句比较明显就不必要这么分析了。

如该文的第四段就属于这种情况。

通过该段落的组织结构一目了然。

Then why are some people better 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an other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do share quite a few characteristics . The data (数据,资料)suggests that what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have in common is , among other things , that 1.they ar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ir own thinking, 2.curious about the world, 3. willing to take chances and 4.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5. also use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and 6. plan their studies in order to deal with academic (理论的)challeng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