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
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资料讲解

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简,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
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doc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你了解多少呢,和春节有关的十二生肖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十二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
子,鼠刀。
酉,鸡也。
卯,兔也。
……亥,豕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
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
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
’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
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乾地刊,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
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
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十二生肖起源传说故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十二生肖起源传说故事【--十二生肖祝福语】“属相”,又称“生肖”。
是中国和亚洲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
生肖的一轮周期为12年。
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个动物作为生肖。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亦称十二生肖。
以下是十二生肖起源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
目前关于生肖的来历有多种推测和说法。
一、地支说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
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
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
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
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
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
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
二、时辰说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十二生肖的来历

鼠
晚上天黑,浑浊一片,正是老鼠出来活 动的时候。它们将所有的东西咬破,成语 “鼠咬天开”就是形容这种场面。因此老 鼠就排在一天的最开始—子时。 还有鼠是智慧的代表,常与牛排在一起 ,有勤劳和智慧并存的象征。
LOGO
牛
新的一天开始后,接着就要辟地,而牛 则是为农名更低的得力助手。成语“地辟 于丑”就是这个,所以牛排在鼠的后面— 丑时。 此外牛还有勤劳的象征。
LOGO
蛇
巳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 ,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 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 因此,巳属蛇。 蛇代表柔韧 。
LOGO
马
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 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 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 ,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 。 马代表一往无前,向目标奋进 。
LOGO
虎
寅时是人出生的时候,有生必有死,没 有什么东西能够比老虎还要威胁人的生命 的。 寅,又有敬畏的意思,所以虎排在牛的 后-寅时。 虎代表勇猛。
LOGO
兔
卯时,为日出的时候,太阳内中含阴爻 ,即月亮之精玉 兔,这样,卯便属兔了。 兔子代表谨慎。
LOGO
龙
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 时节。辰时自然就属了龙 。 龙代表刚猛。
LOGO
狗
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 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 狗是代表忠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OGO
猪
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 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 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 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 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猪是代表随和 。
12生肖的来历50字

12生肖的来历50字篇一:12生肖的来历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依约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巢鼠、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十二生肖的图腾崇拜;12生肖可能出现是从天竺引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
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
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当代人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纯粹仍有个人财产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
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属相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篇二:12生肖的来历话说有一天,玉皇大帝招集众天兵天将及文武大臣,召开一个会议。
玉帝说道:"朕想要把时间分成十二年一循环,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啊?" 众臣答道:"圣上英明。
"接着玉帝又说:"但朕有一个问题。
朕打算用哺乳类哺乳动物来区别这十二个年份,分成十二个生肖,但不知应用什么动物才好,因此朕想听听众卿家的意见,不知有哪位卿家有好的提议。
"在一片沉默之后,太白星君讲话了:"圣上不彷举办一个动物赛跑参加比赛,规定最先到达昆仑山的前十二名就可以列名十二生肖,拥有无上殊荣,相信一定会有许多动物可以参加。
"玉帝一听,觉得这一个提议非常不错,于是决定采纳。
接着玉帝马上要传令兵对的众动物传递这项比赛讯息。
当猫及老鼠得到这项讯息时,便同乐一起出发参加比赛(此时的猫与老鼠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是就在比赛翌日早上,老鼠起了坏心,他把安眠药家猫加到牛奶里给猫喝,猫喝了就睡着了,于是老鼠就一个人出发了。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故事

12生肖的真实来历故事十二生肖的来历传说【版本1】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
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
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
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
"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
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
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
"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
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
众动物忙向龙和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渔中之王,统管天下。
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
12生肖的来历

12生肖的来历
十二生肖,也称为十二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符号。
它由十二种动物组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年份和属性。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与动物崇拜有关。
在很久以前,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幸福,开始崇拜各种动物神。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这些动物神最终成为了十二生肖的代表。
另一种说法则与古代的天文学有关。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观察星象,并将天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十二次。
后来,这十二次逐渐与地上的十二种动物产生了联系,形成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干支纪年法来确定的,每年都会有一种动物成为当年的生肖。
这个顺序不仅反映了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还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例如,老鼠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在干支纪年法中,子时(23时至01时)正是老鼠活动最频繁的时候。
而牛排在第二位,则是因为在古代农耕社会中,牛是重要的劳动力。
此外,十二生肖还与神话传说紧密相连。
例如,在中国各地都有许多与十二生肖相关的神话传说。
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与创世有关,天宫里的玉皇大帝决定派十二种动物降临人间,以代表不同的年份。
于是,各种动物纷纷赶往人间,形成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综上所述,十二生肖的起源融合了历史、文化、传说等多方面的元素。
它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动物的敬畏和感激。
在今天,十二生肖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让人们在纪念自己生肖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十二生肖是一种神秘的符号,代表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化和宇宙的运转。
每一种生肖都与一个特定的动物相关联,并且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或传说。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十二个生肖的起源和相关的传说。
1. 子鼠(Mouse)在十二生肖中,老鼠被列为第一位。
根据传说的记载,在决定十二生肖的竞赛中,老鼠是所有动物中最机智的一个。
它通过智谋而非力量赢得了这个荣誉。
由于体型小,它成功地站在了牛的背上,从而最先到达了终点。
2. 丑牛(Ox)丑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被认为是牛开始耕作的时间。
因此,牛被列为十二生肖的第二位。
根据传说的记载,牛是最勤奋的动物之一,总是最早开始耕作。
3. 寅虎(Tiger)寅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老虎开始活动的时间。
虎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因此被列为第三位。
在中国文化中,虎也有避邪的效果。
4. 卯兔(Rabbit)兔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敏捷和幸福。
根据传说的记载,兔在比赛中的智慧和速度赢得了它的位置。
有趣的是,虽然兔在比赛中获胜,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傲自满,反而非常谦虚。
5. 辰龙(Dragon)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兽,代表着吉祥、力量和智慧。
在十二生肖中,龙被列为第五位。
根据传说的记载,龙的出现会给大地带来恩赐和繁荣。
6. 巳蛇(Snake)蛇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神秘、长寿和转变。
蛇被列为第六位,因为在古代文化中,蛇象征着长寿和重生。
在传说中,蛇经常与神秘的女神相联系,代表着神秘和智慧。
7. 午马(Horse)马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力量、速度和忠诚。
马被列为第七位,因为它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最受尊敬的动物之一。
在传说中,马的速度赢得了它的位置,也体现了它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8. 未羊(Sheep)羊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和平、温和和美好。
羊被列为第八位,因为它的性格温和、可爱,且总是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
在传说中,羊的温和和忠诚赢得了它的位置。
9. 申猴(Monkey)猴在十二生肖中代表了机智、好奇和灵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简,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
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
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
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
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
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
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中国生肖源于古人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以动物纪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如《事物纪原》载:"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命兽属之。
"1997年考古人员在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了一批记有《日书》的竹简,记载了秦国先择吉凶日子以便行事的内容,其中有十二生肖的详述,但同今天的生肖兽的种类有些不同。
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文中据《陶斋·卷四·新莽嘉量铭文》认为,十二生肖始见于东汉,但非创于王充,亦不始于东汉。
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巳,火也,其禽蛇也。
"《言毒篇》:"辰为龙,巳为蛇," 《四讳篇》注:"子之禽鼠,卯之兽兔,"可见十二生肖在战国后期已流行。
《唐书》:"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说到十二生肖的由来,要从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说起。
早在六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所以古人将太阳运行一圈的轨道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等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用以纪年、纪日。
这便是"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地支在古代被人们用在很多地方,人们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计年,由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天干地支计年每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为六十花甲子。
地支也被古人用来计方位,子为正北,卯为正东,午为正南,酉为正西。
当二十八宿中的虚日鼠运行到正北即子位时,其他11个方位上的星宿分别为丑位上是牛金牛,寅位上是尾火虎,卯位上是房日兔,辰位上是亢金龙,巳位上是翼火蛇,午位上是星日马,未位上是鬼金羊,申位上是觜火猴,酉位上是卯日鸡,戌位上是娄金狗,亥位上是室火猪。
这里先说一下二十八宿的命名方法,二十八宿名称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第一个字为宿名,第二个字在每一相中的七宿分别冠以日月五行,最后一个字是象征动物。
现在再回头看看虚日鼠运行到子位时十二地支方位上的十二宿的象征动物。
我们会发现,他们正好是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
再加上他们所处的地支方位,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
子,鼠也。
酉,鸡也。
卯,兔也。
……亥,豕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
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
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
'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
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
"后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
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
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
鼠,耗虫也。
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
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
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
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
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天干地支"纪时的方法非常方便实用,为什么还要用十二生肖与之配合呢?比如说"子鼠丑牛"等等,有什么道理呢?一些史学家认为,以十二生肖纪时的原因是因为古代人民非常崇敬动物,对大自然中或活泼、或凶悍的动物有一种图腾情结。
比如我国少数民族像蒙、维、藏族等,均有自己民族的十二兽法用以纪年。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图腾情结就与天干地支联系了起来,并用于纪时了。
今天,我们虽然仍在使用这种纪时方法,但还是无法确切地破译十二生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