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__明清故宫试题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史料一
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
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 史料二 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外朝宫殿 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
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
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 思考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学考报告】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必考 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 内涵 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加试
c
c c
考点一 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 和文化内涵(c)
1.布局结构 (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_____ 皇城 和京城。
(1) 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 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
(3) 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
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 想。 (2) 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 负数等为“阴”。 (3) 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 (1) 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
(2)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
宫,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和慈宁宫等,是皇 帝及家眷的生活区。建筑风格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2.建筑风格 (1)建筑思想:故宫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
序,体现等级制度。故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
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 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建筑成就: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 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2、明朝14位皇帝在此居住
3、清朝10位皇帝在此居住
4、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被推翻。清帝溥仪退位,但 是仍然居住于紫禁城。 5、1915年袁世凯在故宫称帝。 6、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 1925年冯玉祥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 正式被称为故宫。
7、1931年,华北事变以后,故 宫博物院的文物被南迁。《故 宫文物避寇记》,19557箱文物 经历尽劫难却无一受损。
8、1948年12月开始,国民党把 故宫的文物不断运往台湾。
第三组展示和质疑ppt : ——故宫的历史
一、盛世的屋脊。
①明成祖朱棣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兴建紫禁城。 ②明清时期,共居住了24位皇帝。
二、近代的屈辱。
③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但是仍 然居住于紫禁城。 ⑤ 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 ⑥ 1925年冯玉祥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正式被 称为故宫。
3、谈故宫的文物,其实为一座丰富的博物馆。
最后,故宫是一部历史,是一个建筑,是一坐博 物馆。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中华儿女应珍 惜她,保护她,传承她。
三.故宫文物
故宫不仅以宏伟壮丽的古代宫殿建筑闻名于世 ,同时又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第九组 ppt
第九组展示ppt : ——故宫的文物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院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故宫博物院藏品总数为1862690件 ,其中珍贵文物1683336件、一般文物163969件、标本 15385件。
⑦ 1931年,华北事变以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被南迁 ⑧ 1948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将很多文物运往 台湾。
三、重焕生机
⑨ 1961年,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⑩ 1987年被联合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

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明代北京城的营建〔材料一〕(永乐四年秋七月)诏①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永乐十五年春正月)壬子,平江伯陈督漕②,运木赴北京。
……壬申,泰宁侯陈董③建北京,柳开、王通副④之。
……丙申,杂犯死罪以下囚,输作北京赎罪。
(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永乐十八年冬)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
……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
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
(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庙神主于太庙。
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
《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注释】①诏:皇帝颁发的命令。
②漕: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等,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③董:督,监督。
④副:辅助。
〔材料二〕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
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侍郎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
《明永乐实录》(永乐四年秋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①,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②、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升。
其征发军之处一应差役及间办银课等项令停止。
命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备砖、瓦,造人③月给米五斗。
《天府广记》【解读】材料一选自《明史·成祖本纪》,反映了朱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的大略经过。
这两则材料都相对简单,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关于北京紫禁城的营建时间北京故宫建筑历史悠久。
关于它的建成日期,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即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元旦正式迁都北京,并在三大殿举行了大典。
但对于北京紫禁城的开工日期,史料记载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在明永乐五年五月开工。
依据是据《明史本纪》,永乐四年七月诏,“明年五月间北京宫殿”。
高中历史选修6目录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第课 古雅的昆曲 从昆腔到昆曲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第1课 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 奥林匹亚遗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第9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 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 藏式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第2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艰巨的保护任务
第二单元 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第1课 雄伟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的来源 超凡的金字塔建筑艺术
第2课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 努比亚遗址的神庙群 阿布辛拜神庙的搬迁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圣彼得大教堂
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浏览区的迷人景色
第6课 突现皇权的明孝陵 明孝陵的兴建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 明孝陵的布局和建筑特色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兴建和布局 规模宏伟的长陵 奢华豪贵的定陵及地下宫殿
第2课 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 古罗马的象征 - 大斗兽场 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 雄伟的万神殿 众多的凯旋门
第七单元 具有警世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高考历史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专题1

高考历史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专题12020.031,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西洋宪章》4,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制品是:A.青铜器 B.青花瓷 C.青花布 D.珐琅彩5,下列不属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的有:A.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B.欧盟的建立 C.日本争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该企业属于A.洋务企业B.外资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7,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会议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次革命的危机关头,会议往往起着关键的转折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请列举大革命失败后到长征胜利结束期间召开的具有上述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名称。
②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军最为宝贵的思想,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定的?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哪里?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什么?8,中国的近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A.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发展机器大生产C.树立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D.一切向西方学习9,《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纤……”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1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
[小初高学习]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
![[小初高学习]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https://img.taocdn.com/s3/m/2e94bbc4f61fb7360b4c6580.png)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考报告】考点一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1.布局结构(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皇城和京城。
(2)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
(3)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
①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②内廷: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4)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
2.建筑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3.文化内涵(1)遵循封建礼制(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和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崇尚阳刚,多奇数;内廷崇尚阴柔,多偶数)。
(2)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拓展延伸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点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
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
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
思考(1)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3)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1)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
(2)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材料解析 选修6

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明代北京城的营建〔材料一〕(永乐四年秋七月)诏①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永乐十五年春正月)壬子,平江伯陈督漕②,运木赴北京。
……壬申,泰宁侯陈董③建北京,柳开、王通副④之。
……丙申,杂犯死罪以下囚,输作北京赎罪。
(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永乐十八年冬)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
……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
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
(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庙神主于太庙。
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
《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注释】①诏:皇帝颁发的命令。
②漕: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等,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③董:督,监督。
④副:辅助。
〔材料二〕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
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侍郎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
《明永乐实录》(永乐四年秋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①,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②、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升。
其征发军之处一应差役及间办银课等项令停止。
命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备砖、瓦,造人③月给米五斗。
《天府广记》【解读】材料一选自《明史·成祖本纪》,反映了朱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的大略经过。
这两则材料都相对简单,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关于北京紫禁城的营建时间北京故宫建筑历史悠久。
关于它的建成日期,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即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元旦正式迁都北京,并在三大殿举行了大典。
但对于北京紫禁城的开工日期,史料记载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在明永乐五年五月开工。
依据是据《明史本纪》,永乐四年七月诏,“明年五月间北京宫殿”。
【推荐精选】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考报告】考点一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1.布局结构(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皇城和京城。
(2)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
(3)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
①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②内廷: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4)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
2.建筑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3.文化内涵(1)遵循封建礼制(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和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崇尚阳刚,多奇数;内廷崇尚阴柔,多偶数)。
(2)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拓展延伸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点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
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
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
思考(1)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3)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1)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
(2)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一、选择题
1.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
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解析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一切(包括建筑)都必须服从皇权至上这个主题,故选C;其余都是特征之一,但都必须服从C。
答案 C
2.如图所示的“正大光明”牌匾悬挂在( )
A.乾清宫
B.坤宁宫
C.交泰殿
D.东宫
解析此匾和清代皇帝选择太子有密切关系,皇帝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于此匾背后,答案为A项。
答案 A
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解析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4.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
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明清故宫不仅是一座殿堂,更是一座承载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宝库,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正确答案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故宫)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局,以……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文化遗
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碧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红色的宫墙、城门、立柱、门窗鲜艳夺目。
红色与黄色构成了北京故宫的主色调。
登上景山,南望故宫,重重叠叠的屋顶汇成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在四周民居灰色屋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
文化遗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1)故宫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故宫的主要
建筑应该如数家珍,请你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外朝的三大殿和内廷的后三宫。
(2)根据材料二,归纳故宫的建筑特色,并说明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
答案(1)外朝的三大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的三大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2)建筑特色:红色和黄色是故宫的主色调。
原因:黄色象征尊贵;红色象征繁荣、兴旺。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屋顶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庑殿)为最尊,九脊(歇山)为
次之.桃山又次之,硬山为下。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1)太和殿屋顶采用与其地位相符的庑殿式。
指出太和殿在紫禁城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屋顶和图2大圆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答案(1)太和殿在外朝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在紫禁城中处于主体地位;代表皇权的核心。
(2)图1屋顶:遵循传统礼制,凸显皇权至尊(若只答体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最多得一半分);图2大圆顶体现公民精神(人文主义),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