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三种化学成分组成,分别是C3S、C2S和C3A。
其中,C3S(三钙硅酸盐)占熟料总量的50-70%,是水泥的主要硬化成分,其反应速率最快,强度发展也最快;C2S(二钙硅酸盐)占熟料总量的20-30%,在水泥硬化过程中,其反应速率比C3S要慢,但是强度发展时间长;C3A(三钙铝酸盐)占熟料总量的5-10%,它是水泥中的一种玻璃质体,可以迅速反应生成一定强度的水化产物,但是熟料中的C3A含量过高会导致水泥的早期强度过高、后期强度下降。
此外,熟料中还含有少量的C4AF(四钙铁酸盐)和游离氧化钙等成分。
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决定了水泥的品种和性能。
- 1 -。
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

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硅酸盐水泥熟料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标准直接影响到水泥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本文将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相关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文档创作者和相关行业人士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外观和结构。
硅酸盐水泥熟料应呈灰色或浅灰色,无明显结块和结晶,应为均匀的粉末状。
其结构应为玻璃质,无机胶凝材料应占主导地位。
二、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44的规定。
其中,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等元素的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
三、物理性能。
1. 熟料比表面积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46的规定,一般应大于300平方米/千克。
2. 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其晶体形态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45的规定,应以辊磨矿物为主,晶体应呈片状或柱状。
3. 熟料的烧失量应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应大于3.0%。
四、烧成系统。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345的规定,熟料应在高温下均匀烧结,确保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
熟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六、质量检验。
熟料产品应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烧成系统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七、质量追溯。
熟料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总结:硅酸盐水泥熟料作为水泥生产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标准对水泥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熟料生产企业和相关行业人士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于提升硅酸盐水泥熟料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生产中硅酸盐水泥熟料成份说明

水泥生产中硅酸盐水泥熟料成份说明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块。
碳酸盐水泥生产主要使用水泥成套设备完成最重要的设备是回转窑设备。
因此,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1203,Fe2O3 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其结晶细小,一般为30^-60Icm 。
因此可见,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
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一~3Ca0 .'3i02 ,可简写为C3S ;硅酸二钙2Ca0 •Si02 ,可简写为C2S ;铝酸三钙3Ca0 •A1203 ,可简写为C 3 A ;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4Ca0 . A1203 . Fe203 作为代表式,可简写成 C 4 AF, 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氧化钙(.f-Ca0 ) 、方镁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 和C2S 含量约占75 %左右,称为硅酸盐矿物。
C3-ft 和C,AF 的理论含量约占22 %左右。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C 3 A 和C,AF 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 ^ - 12800C 会逐渐熔融形成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一、硅酸三钙C3S 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其含量通常为50 %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 %以上。
纯C3S 只有在2065^ 12500C 温度范围内才稳定。
在2065℃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0 和液相;在1250℃以下分解为CZS 和Ca0 ,但反应很慢,故纯C,S 在室温可呈介稳状态存在。
C,S 有三种晶系七种变型:1070 0 C 1060 0 C 990 0 C 960 0 C 920 0 C 520 0 CR ←――→M Ⅲ←――→M Ⅱ←――→M Ⅰ←――→~T Ⅲ←――→T Ⅱ←――→T ⅠR 型为三方晶系,M 型为单斜晶系,T 型为三斜晶系,这些变型的晶体结构相近。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l2O3、Fe2O3等并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反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氧化物集合体,即以多种熟料矿物的形态存在。
这些熟料矿物结晶细小,通常为30~60um,因此,可以说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
1.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成C3S硅酸二钙:2CaO·SiO2 简写成C2S铝酸三钙:3CaO·Al2O3 简写成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成C4AF另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ƒ-CaO〕、方镁石〔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以及玻璃体等。
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合称硅酸盐矿物,约占75%左右,要求最低为66%以上,它们是熟料的主要组分。
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合称熔剂矿物,约占22%左右。
硅酸盐矿物和熔剂矿物总和约占95%左右。
对于中等水化热、中等抗硫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3A≤%,C3S <%;高抗硫酸盐的水泥熟料中的C3A≤%,C3S<%。
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都是硅酸盐矿物,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与氧化镁、碱等在1250~1280℃开始会逐渐熔融成液相以促进硅酸三钙的顺利形成,因而把它们称之为熔剂性矿物。
四种主要矿物的含量一般范围及国内外局部水泥生产企业生产数据见表4-2。
表4-2 熟料矿物含量范围〔%〕〔1〕硅酸三钙①形成条件及其存在形式硅酸三钙是硅酸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通常,它是在高温液相作用下,由先导形成的固相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而成。
现代研究及测试技术一致证明: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并不是以纯的C3S形式存在,而总是与少量的其他氧化物如A12O3、Fe2O3、MgO、R2O等形成固溶体。
这种固溶体在反光显微镜下的岩相照片为黑色多角形颗粒,将其定名为阿利物〔Alite〕,简称A矿。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其配料计算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其配料计算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如前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块。
因此,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1203,Fe2O3 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其结晶细小,一般为30-60μm 。
因此可见,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
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3Ca0.Si02 ,可简写为C3S ;硅酸二钙2Ca0.Si02 ,可简写为C2S ;铝酸三钙3Ca0.A1203 ,可简写为 C 3 A ;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4Ca0 . A1203 . Fe203 作为代表式,可简写成C4AF,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氧化钙(f-Ca0 ) 、方镁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 和C2S 含量约占75 %左右,称为硅酸盐矿物。
C3A 和C4AF 的理论含量约占22 %左右。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C3A 和C4AF 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 1280℃会逐渐熔融形成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一•硅酸三钙C3S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其含量通常为5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以上。
纯C3S只有在2065-1250℃温度范围内才稳定。
在2065℃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0 和液相;在1250℃以下分解为C2S 和Ca0 ,但反应很慢,故纯C3S 在室温可呈介稳状态存在。
C3S 有三种晶系七种变型:1070 ℃1060 ℃990 ℃960 ℃920 ℃520 ℃R ←―→ MⅢ ←―→ MⅡ ←―→ MⅠ ←―→~T Ⅲ ←―→ T Ⅱ ←―→ T ⅠR 型为三方晶系,M 型为单斜晶系,T 型为三斜晶系,这些变型的晶体结构相近。
但有人认为,R 型和M ,型的强度比T 型的高。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C3S 并不以纯的形式存在,总含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等形成固溶液,称为阿利特(Alite )或 A 矿。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③C3A结构特征
结构中的铝离子、钙离子具有较高活性; 结构中存在较大的“空穴”,水化速度快。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④C4AF结构特征
C4AF也称才利特或C矿。在透射光下,呈黄 褐色或褐色的晶体,有很高的折射率。其结 构特征为: 高温时形成一种固溶体,在铝原子取代铁 原子时引起晶格稳定性降低。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大的水化速度。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②C2S结构特征
C2S称为贝利特或简称B矿(因为没有纯的C2S ,固溶有MgO,Al2O3,Fe2O3 等) 。 C2S有4种晶型,在2130℃下烧至熔融为α型,1420°C为α′型,温度降至 675℃转变为β型,降到300~400℃转变为γ型。 强度以α型最高,以后随温度降低和晶型转变而降低,到γ型几乎没有强度, 体积膨胀10%,造成熟料粉化。
C4AF---呈棱柱状或圆粒状,反光能力强,在反光镜下呈亮白色,称为白色中间相。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来自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①C3S结构特征
C3S称为阿利特或简称A矿(因为没有纯的C3S ,固
溶有MgO,Al2O3,Fe2O3 等)。其晶体断面 为六角形和棱柱形。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如前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块。
因此,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1203,Fe2O3 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其结晶细小,一般为30^-60Icm 。
因此可见,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
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一~3Ca0 .'3i02 ,可简写为C3S ;硅酸二钙2Ca0 · Si02 ,可简写为C2S ;铝酸三钙3Ca0 · A1203 ,可简写为 C 3 A ;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4Ca0 . A1203 . Fe203 作为代表式,可简写成 C 4 AF,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氧化钙(.f-Ca0 ) 、方镁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 和C2S 含量约占75 %左右,称为硅酸盐矿物。
C3-ft 和C,AF 的理论含量约占22 %左右。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C 3 A 和C,AF 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 ^ - 12800C 会逐渐熔融形成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一• 硅酸三钙C3S 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其含量通常为50 %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 %以上。
纯C3S 只有在2065^ 12500C 温度范围内才稳定。
在20650C 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0 和液相;在1250 0 C 以下分解为CZS 和Ca0 ,但反应很慢,故纯C,S 在室温可呈介稳状态存在。
C,S 有三种晶系七种变型:1070 0 C 1060 0 C 990 0 C 960 0 C 920 0 C 520 0 CR ←―― → M Ⅲ←――→ M Ⅱ←――→ M Ⅰ←――→ ~T Ⅲ←――→ T Ⅱ←――→ T ⅠR 型为三方晶系,M 型为单斜晶系,T 型为三斜晶系,这些变型的晶体结构相近。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工艺流程

聚煤网 2022-05-23 15:12:12 浏览 11摘要: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原料,是水泥熟料中 CaO 的主要来源。
如石灰石、白垩、石灰质泥灰岩、贝壳等。
一吨熟料约需 1.4~1.5 吨石灰质干原料,在生料中约占 80%摆布。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份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I2O3)、铁铝酸四钙(4CaO•AI2O3•Fe2O3) 其中: CaO 62~67%; SiO2 20~24%; AI2O3 4~7%;Fe2O3 2~6%。
2.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1) 石灰质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原料,是水泥熟料中CaO 的主要来源。
如石灰石、白垩、石灰质泥灰岩、贝壳等。
一吨熟料约需 1.4~1.5 吨石灰质干原料,在生料中约占 80%摆布。
石灰质原料的质量要求品位 CaO (%) MgO (%) R2O (%) SO3 (%) 燧石或者石英(%)一级品>48 <2.5 <1.0 <1.0 <4.0二级品 45~48 <3.0 <1.0 <1.0 <4.0(2)黏土质原料:含碱和碱土的铝硅酸盐,主要成份为 SiO2,其次为 AI2O3,少量 Fe2O3,是水泥熟料中SiO2、AI2O3、Fe2O3 的主要来源。
黏土质原料主要有黄土、黏土、页岩、泥岩、粉砂岩及河泥等。
一吨熟料约需 0.3~0.4 吨黏土质原料,在生料中约占 11~17%。
黏土质原料的质量要求品位硅酸率铁率 MgO (%) R2O (%) SO3 (%) 塑性指数一级品 2.7~3.5 1.5~3.5 <3.0 <4.0 <2.0 >12二级品 2.0~2.7 或者 3.5~4.0 不限<3.0 <4.0 <2.0 >12普通情况下 SiO2 含量 60~67%,AI2O3 含量 14~18%。
(3)主要原料中的有害成份① MgO: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水泥熟料中要求 MgO<5%,原料中要求 Mg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实际上是 一种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工艺岩石),它主要由 四种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C3S:(3CaO·SiO2或Ca3SiO5)44-62%;
2.硅酸二钙C2S:(2CaO·SiO2或Ca2SiO4)18-30%; 3.铝酸三钙C3A:(3 CaO·Al2O3或CaAl2O6)5-18%; 4.铁铝酸四钙C4AF:(4CaO·Al2O3 ·Fe2O3或
(1)熟料中玻璃体对水泥性能的影响1) 影响水泥的颜色;2)玻璃体较多时, 能包围C2S,使C2S不易转化;3)玻璃
体提高时,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增强。 (2)液相对煅烧的影响1)液量与煅烧 的关系C3A、C4AF在煅烧过程中,熔融 液相可以促进C3S的形成,这是它们的 一个重要作用。
如果物料中熔剂性矿物过少,使熟料易生
较高,主要引起水泥早期安定性不 良
f-CaO的危害与含量控制f-CaO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时,体积膨胀97.9%,在硬化 水泥石内部造成局部应力,因此,随着fCaO含量的增加,首先抗拉(抗折)强度 降低,进而3天后强度倒缩,严重时引起 安定性不良。在烧成条件下死烧的一次fCaO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活性差, 通常要在加水3天后反应才比较明显,因 此一次f-CaO是引起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 二次f-CaO部分可能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已
硅酸盐水泥熟料 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一、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3、 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这四种氧化物通常占 95%以上,同时含有5%以下的其他氧化物,如 MgO、TiO2、P2O5以及碱(K2O与Na2O)等。 CaO:62-67%;SiO2:20-24%;Al2O3:4-7%; Fe2O3:2.5-6.0%
经发生反应,因此对硬化后混凝土影响减
小,当然在拌制过程中未反的那部分二次 f-CaO同样是对安定性有影响的
f-CaO的含量控制,一般情况下:湿法 窑:≤1.0%;干法窑:≤1.5%;立窑: 2.3-2.5%。机立窑为低值,普立窑为高
值。实际立窑生产的普遍偏高,曾经有 些厂高于10%。立窑熟料f-CaO含量可比此时要求全部酸性氧Fra bibliotek物(氧化硅、氧
化铝、氧化铁)与石灰生铝酸三钙、铁
铝酸四钙和硅酸三钙,几乎不存在硅酸 二钙,以求避免反应不完全而增加f-CaO。 生产时一般倾向于CaO含量稍高一些,以 使熟料中含有较多的硅酸三钙。
2、从Al2O3和Fe2O3含量分析Al2O3和 Fe2O3含量太少时,由于要求有较高的温 度,而加大煅烧难度。Al2O3含量太高时, 液相粘度太大,不利于熟料的形成;同
熟料矿物结构特征与性质
硅酸三钙(C3S)C3S是熟料的主要矿物, 占熟料总量的44-62%,它的性能决定了 熟料性能。水泥熟料质量的好坏主要取 决于C3S的含量与C3S的形态。1、纯C3S 的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纯C3S可用 3CaO+SiO2经过反复多次煅烧制得。
C3S的稳定温度范围为:1250-2065ºC。 低于1250ºC时,发生分解:C3S— C2S+CaO高于2065ºC时,不一致熔融: C3S—CaO+液相注:在1250ºC以下, C3S虽然发生分解,但进行得非常缓慢,
1、CaO是水泥熟料中最主要的氧化物,主要提供熟料中四 种主要矿物中的钙。CaO含量直接影响水泥质量:含量低, 则生成硅酸三钙少,水泥质量差;含量过高,影响熟料烧 成,使f-CaO含量升高。熟料CaO主要来源于石灰石。
2、SiO2提供水泥熟料中两种主要矿物硅 酸三钙和硅酸二钙中的硅,主要来源于粘 土。SiO2的主要性质:(1)在常温下是 化学极不活泼的物质,只有在高温下才能 与碱反应形成硅酸盐;(2)当有水存在 并在高温蒸汽下加热时,SiO2可与石灰反 应;(3)SiO2的光学性质随不同的稳定 剂而变化;(4)SiO2可分为可溶性和不 可溶性两种,可溶性的常可被石灰水等侵 蚀。自然界中,SiO2通常以石英的形式存 在。
因而水泥强度降低,严重时完全失去强 度。
3、贝利特的结构特征(1)β-C2S是在常
温下存在的介稳高温型矿物,因此其结 构上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2)β-C2S 中,Ca++具有不规则的配位,因此β-C2S 具有较高的活性;(3)在β-C2S中杂质
和稳定剂的存在引起了晶格的变化,从 而也提高了它的稳定性;(4)在β-C2S 中不具有C3S结构中的空穴,这就是C2
之间,通常称为铁相固熔体。在一般硅
酸盐水泥熟料中,其组成接近铁铝酸四 钙C4AF,所以常用C4AF来代替熟料中的 铁相固熔体。当熟料中Al2O3/Fe2O3< 0.64时,则生成C4AF和铁酸二钙C2F的 固熔体。C4AF的固熔体又称为才利特 (Celite)或C矿。
4)干缩性小;5)易磨性较差, 与C2S相当;6)抗硫酸盐侵蚀性 能较好;7)在熟料煅烧过程中, 也形成液相,而且液相粘度小,
性矿物的比例与含量,当然配料是一个关 键。
综上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多 矿物集合体,熟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单矿物的强度;但并不是四种单矿物 强度的加和,矿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 促进和影响作用
(四)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当配料不当、
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时,熟料中就会出
现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 钙,称为游离氧化钙,常写成f-CaO(或 fCaO),也称为游离石灰(Free Lime或 f-CaO )。1、f-CaO的形成原因与类型熟 料中f-CaO主要有两种:一次f-CaO和二 次f-CaO。
CaO4Al2Fe2O10)10-18%。
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为硅 酸盐矿物,其总量约为75%。 后两种由于在1250-1280ºC开 始,与MgO、碱等熔融成液相, 以促进C3S的形成,故称为熔 剂性矿物。除以上四种主要矿 物外,还有一些其他次要矿物。 如:方镁石(结晶的MgO)、 f-CaO、含碱化合物、玻璃体 等。
以至在室温下通过急冷可得到介稳的 C3S,这是水泥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环节。
熟料中C3S的性质:1)具有很好的水硬 性,硬度高,水化增进速率大,决定了 水泥的早期强度;2)水化热大,完全 水化时水化热为120Cal/g水泥;C3A> C3S>C4AF>C2S3)易磨性好:C3S > C3A >C4AF>C2S4)水化速度快;5) 抗水性较差,抗硫酸盐的侵蚀较差;6) 生产时所需温度较高。
二、次要成分熟料中微量成分和元素
(按含量由大至小)MgO、K2O、 SO3、Na2O、TiO2、Mn2O3、P2O5、 SrO、F-、Cl-、Cr2O等。这些次 要成分虽然数量不大,但对水泥 熟料的性能影响很大。当这些微 量成分(元素)在某一范围内时, 起有利作用,而超过范围时,却 严重影响水泥性能和熟料的烧成。
烧、欠烧,氧化钙不易被吸收完全,导致 熟料中f-CaO增高。相反,如果熔剂性矿物 过多,则在窑内易结大块、结瘤、结圈等, 使煅烧困难。2)液相的粘度对煅烧的影响 液相的粘度随C3A/C4AF的比例变化而发生 变化,C4AF多,液相粘度低,有利于液相 中离子的扩散,促进C3A的形成,但C4AF 过多,使烧成范围变窄,不利于窑的操作。 相反C3A/C4AF增大,液相粘度增大,不利 于离子的扩散。因此生产中应控制好熔剂
应从两个方面理解有利的一面:当熟料中含 有少量的MgO时,能降低熟料液相温度,增
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有利于熟料形成, 还能改善熟料色泽。在熟料中MgO的固熔总 量可达到2%,其中在阿利特中可溶解1-2%, C4AF中可熔0.4-3.2%,而在C2S和C3A中通常 小于1%。
关于熟料矿物组成的综合讨论1、从CaO 含量分析熟料中CaO的低限大约为62% (以避免熟料中C2S过多),过低的CaO 含量会增加C2S,降低水泥的胶凝性,甚 至会导致熟料的粉化。CaO的高限为67%,
贝利特的主要性质(1)β-C2S具有良好 的水硬性;(2)与水作用速度较慢,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一年后可超 过A矿;(3)干缩变形比C3A小,但比 C3S大;(4)易磨性较差,四种矿物中 与C4AF的易磨性相当;(5)抗水、抗 硫酸盐性较好。
中间相中间相——填充在阿利特、贝利
特之间的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 的玻璃体和含碱化合物等。1、铝酸盐 熟料中的铝酸钙,主要是C3A,有时还 可能是七铝酸十二钙C12A,但其组成 大部分为C3A 。(1)C3A的结构特征 (3个方面)
3、Al2O3提供熟料矿物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中的铝。主要来源于粘土。在水泥中Al2O3以酸 性氧化物的形式出现。在自然界中少部为刚玉 a-Al2O3,大部分以化合态存在。水泥生产中使 用的不是刚玉,而是化合态的Al2O3。4、Fe2O3 提供铁铝酸四钙中的铁。注:Al2O3、Fe2O3即 水泥熟料中熔剂性矿物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的主要来源。
及冷却开始的温度与速率,生产中可
以保留不同的高温型。这也就是生产
中必须对熟料进行急冷的原因之一。 也是水泥生产中的一个关键。
烧成温度对贝利特的影响除了稳定 剂的影响外,在熟料烧成过程中, 如果烧成温度偏低、液相量不足、 C2S含量过多、冷却较慢、大窑通 风不良造成还原气氛严重都会影响 到C2S的性能。
更需值得注意的是:C2S在低于500ºC的 温度下,容易由比重为3.28的β型转变 为比重为2.97的γ型,体积膨胀10%,从
而导致熟料粉化。当然液相较多时,可 使熔剂矿物形成玻璃体将β-C2S晶体包
住;在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可使其越过 β型向γ型的转变温度(500ºC),而使β
型保留下来。熟料的粉化产物,视转变 的程度,主要为不同比例的β-C2S和γC2S的混合物,甚至大部分转变为γ型,
过多时易出现结大块、结溜,使
熟料烧成困难。
3、玻璃体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熔融液 相如能在平衡条件下冷却,则全部可结 晶析出晶体,而不存在玻璃体。但在生 产中熟料通常冷却较快,有部分液相来 不及结晶成为玻璃体。玻璃体的主成成 分CaO、Al2O3、Fe2O3,也有少量MgO 和碱等。玻璃体实际上是热力学不稳定 的,具有一定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