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食管癌_贲门癌的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维普资讯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Ju n l fHe a dc l olg o tf n ok r o ra n nMe ia l efrSa a dW res o C e ・1 ・ 9
食 管癌 和 贲 门癌 的外 科 治 疗
本 院 自 18 9 7年 ~ 0 2年 施 行 食 管癌 和 贲 门癌 20 手术 5 8例 , 除 5 1 , 除率 为 9 . % , 2 切 0 例 切 4 9 探查 2 7
例, 探查 率 为 5 1 。本 文就切 除病 例分 析如 下 。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食 管 癌 和 贲 门癌 的外 科 治 疗 仍 是 目前 首 选 方 法 。随着操 作技 术 的熟练 , 疗水平 的提高 , 诊 手术 切 除率越 来越 高 ,0年 代 的手 术 切 除率 为 8 . % … , 7 34
近年来 的 手 术 切 除 率 为 9 . % ~9 . % 13 43 。 本 组 的手 术切 除率 为 9 . % 。手 术 切 除率 的高 、 固 49 低
生率 为 1 . % ~2 . % 45 71 , 国 目前 食 管 癌 和 贲 我
门癌切 除 术后 并 发症 的发 生率 为 2 2 ~1 . 8 。 .% 50 % 本 组食 管 癌 和贲 门癌 切 除 术 后 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 偏 高 , 1. % , 为 4 2 其原 因是 本组 高龄 病人 较多 ,0岁 以 7 上者 18例 占 3 . % , 龄 大 , 6 35 年 体质 差 , 体免 疫 力 机 低 , 加上 手术 复杂 创伤 大 , 再 术后 易发 生并 发症 。 当 然 也 与观 察病情 不 仔细 , 术后 处理 不 当 , 用抗 生素 使 不合理 等 有关 。

贲门癌中晚期治疗方案

贲门癌中晚期治疗方案
(3)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化疗: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除肿瘤细胞。
根据患者病情及免疫状态,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药物。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合并症等因素,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3.安全性原则: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严密监测: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中晚期贲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六、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体质和合并症,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针对患者不良反应,给予相应处理措施,降低治疗风险。
4.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5.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本方案旨在为贲门癌中晚期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6.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结合患者病情,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进行治疗。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2.影像学检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胸部、腹部CT检查,评估肿瘤大小、范围及转移情况。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分析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分析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1-0043-03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 ciences)2008∶28(1)食管癌及贲门癌的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及治疗观念的改变,多数老年患者迫切要求积极外科治疗,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618例,70岁以上者102例(16.5%),现就高龄患者行手术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中男76例,女26例;年龄70~88岁,平均74.6岁。

病程两周至半年不等。

食管上段癌1例,中段癌8例,下段癌3例,贲门癌90例。

食管病变长度3~6cm,贲门病变均位于胃小弯侧。

所有病例术前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根据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全胸片,腹部B超,胸部及上腹部CT检查进行术前分析,通过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电图检查评价心肺功能。

1.2术前危险因素术前评价发现有82例患者至少合并1种其他系统疾病,其中39例患者合并2种以上疾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8例,乙型肝炎6例,肺功能受损45例,高血压病47例,心电图异常22例(室早2例、房早4例、窦缓16例),糖尿病12例,贫血23例。

1.3手术方式本组10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术90例,姑息切除12例,估计有癌残留的用银夹标记以便术后放疗。

手术方式右胸加上腹部正中切口例,左胸后外侧切口例,经腹部切口例,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例。

2结果2.1病理检查结果高分化磷癌3例,中分化磷癌6例,低分化磷癌3例,高分化腺癌22例,中分化腺癌51例,低分化腺癌17例。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64例,无淋巴结转移16例,有远处淋巴结转移22例。

2.2分期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制定的TNM标准分期,Ⅰ期11例,Ⅱa期23例,Ⅱb期37例,Ⅲ期25例,Ⅳ期6例。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管理体会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管理体会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管理体会邓卫军;陈桂明;施乃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18)021【总页数】2页(P202-203)【关键词】高龄;食管贲门癌;围术期【作者】邓卫军;陈桂明;施乃明【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涟水,223400;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涟水,223400;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涟水,22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食管贲门癌是常见的高发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70岁以上达到高峰。

因此,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70岁)在食管贲门癌患者中的占据大部分。

资料[1-2]显示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年龄越大,术后并发症越多,手术病死率越高。

选取2009—2013年本科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97例,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好,现对围术期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共97例,其中食管癌75例(食管上段癌8例、食管中癌56例、食管下段癌11例);贲门癌24例。

年龄70~79岁,其中70~75岁83例,75岁以14例;全部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术前常规检查 97例病例中合并慢性肺气肿13例;肺功能正常72例,轻度通气受限16例,中度通气受限患者9例;心电图检查:轻度心肌劳损21例,ST段改变19例,T波异常14例。

HGB<90 g/L 17例、90 g/L<HGB<100 g/L 18例、100 g/L<HGB<120 g/L 28例。

HGB<90 g/L患者术前均输红细胞,肝肾功能全部正常范围,术前有糖尿病史患者9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行左胸切口径路,其中左颈、左胸二切口4例,其余均为左胸一切口。

食管癌患者行主动脉弓上吻合69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例;贲门癌患者行左胸切口肿瘤切除胃-食管左胸内弓下吻合,1例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目的:分析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治疗对策。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0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2例患者于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1.6%。

其中因吻合口瘘死亡8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8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因脓胸死亡4例,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3例,因术中出血死亡2例,因肾衰竭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1例。

32例死亡患者中,24例(75.0%)在60岁以上,28例(87.5%)为术前肺部检查异常,20例(62.5%)于术前存在伴随疾病。

结论:对于食管癌贲门癌的治疗应以患者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掌握为前提,选择合适的手术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伴随疾病予以积极处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仔细、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对患者的监护治疗,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对于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食管癌;贲门癌;死亡率在我国,食管癌与贲门癌属于常见性癌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创伤,还会严重影响其消化系统与心肺功能,导致其术后并发症与致死率很高[1]。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食管癌与贲门癌的致死率已得到了相应的控制。

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治疗对策展开分析讨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3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患者。

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4~86岁之间,平均71.4岁;死亡主要于术后0~74 d发生,平均8.4 d。

食管上、中、下段癌死亡患者分别为7例、11例、3例,11例为贲门癌。

1.2 方法32例死亡患者中,行弓上吻合手术13例,弓下吻合手术11例,颈胸腹三切口手术5例,探查、全胃切除、结肠手术各1例。

食道贲门癌中晚期能活多久 怎样治能延长呢

食道贲门癌中晚期能活多久 怎样治能延长呢

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50范围内的腺癌,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这主要是因为贲门所处的生理位置关系,导致了这个部位容易发生癌变,并且早期不易发现,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预后差,治疗也比较棘手,而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也备受关注。

那么,食管癌贲门癌中晚期能多多久呢?对于贲门癌中晚期的治疗,通过手术也是能切除肿块,减轻肿瘤负荷,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的,但关于贲门癌中晚期手术后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却很难给出现明确的答案,对于贲门癌中晚期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如果尚未出现远处的转移,手术切除效果较好,患者生存时间则较长,但如果出现了远处的转移,多是姑息性的切除,会导致病灶的残留,短期内容易复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中晚期患者即使手术成功也不能麻痹大意,手术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术后患者体内还有残癌,容易面临复发转移的情况,患者在术后还应及时联合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

临床上也有不少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无药可救了?答案是否定的,还是有很多中晚期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获益,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放化疗短期效果明显,能够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但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建议配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发挥增效减毒的功效。

对于年老体弱、广泛转移,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通过调理患者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达到控制肿瘤不再继续生长的目的,稳定病情,抑制肿瘤细胞,还能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袁希福老中医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自幼便在家族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中多本古医书已经被袁希福熟记于心,之后便在中医肿瘤方面不断专研,师承余桂清教授,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临床实践,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为其治疗肿瘤指明了方向,帮许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600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600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响 小 , 其 适 用 于 老 年体 弱及 心 肺 功 能 不 尤
性切除 5 4例 , 5 姑息性切除 3 2例 , 中食 其 管 胃颈部吻合 12例 , 9 弓上 吻合 20例 , 7 弓下吻合 14例。手术探查 1 。并发 2 4例 老年性慢性支气 管炎 、 气肿 , 肺 肺功 能不
痰患者 , 常规应用抗生素 3~ 7天 , 化吸 雾 入, 咳嗽 咳痰 。术中尽 量减少 肺 的挤压 ,
瘤临床与康复 , 0 , ( )4 4 4 5 2 31 5 : —6. 0 0 6
2 卢利 国, 吉亮. 蔡 手术治 疗食 管癌 8 6例l 临 床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0 7 1 ( ) 17一 20 ,1 3 :2
(0 0 ) 2.% 。
术 式 与手 术死 亡 : 式 与 手 术死 亡 有 术

异常者 6 4例 (0 6 % ) 其 他如 贫血 、 1.7 ; 前 列腺 肥大 、 糖尿病等 7 (3 0 ) 8例 1. % 。 手术方法 : 据病 变长度 、 剖部 位 依 解
及 毗 邻 关 系 、 肺 功 能 情 况 , 择 手 术 方 心 选
近年来 , 部分学者提 出了胃经食管床 弓上或 颈部 吻合 的方法 。替 代 胃呈 直 , 线位 , 无张力 , 血运佳 , 避免了对心肺 的干 扰或压迫 , 少胸 内污染 的几率 , 减 有效 降
关 于 手 术 适 应 证 : 据 本 组 结 果 分 根 析 , 龄 与手 术 死 亡 有 一 定 的关 系 。老 年 年
】 . 28
中 ,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6 9 8项次 术后 3 0 日内因并发症死亡 4 2例 。见表 1 。
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0 0年第 1 7期 ( 2 第1 卷总 第2 2 )5 4期 9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体会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体会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

方法: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10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共69例。

结果:手术时间1.5~3.5小时,平均2.3小时,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顺利出院67人,死亡2人,术后出现并发症者33例,其中肺部感染21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梗死1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胃排空障碍2例,合并两种并发症者3例。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3天。

术后TNM分期(第八版)I期11例,Ⅱ期32例,Ⅲ期20例。

结论:适当的围术期治疗可有效减少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少围术期死亡率,尤其是围术期心肺功能的调节对患者手术安全十分重要。

【关键词】食道癌;癌围手术期治疗;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149-01食管癌是胸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展,7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1],此类患者常伴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手术风险大。

我科从2010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共69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19例。

年龄71~90岁,平均年龄76.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食管上段癌9例,中段癌21例,下段癌39例。

术前伴其他器官功能不全和慢性疾病者58例,其中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轻中度肺功能不全者27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6例,合并糖尿病者7例,心律失常者7例,脑血管疾病1例。

1.2 术前准备均完善上消化道造影、胸腹部CT、胃镜检查,以初步判断病变范围、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常规行肺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冠脉造影评估心肺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与预防·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冯维中,李泽亚,陈春来(阆中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四川阆中637400)摘要:目的探讨高龄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行失。

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8年4月来某院行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39例,观察术后并发症。

结果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占46.15%(18/39),其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多见,分别发生5例(27.78%)、8例(44.44%)。

结论对高龄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要重视术前评估,尤其是心肺功能;术中控制手术范围和手术时间,术后控制补液量,尽量实施肠内营养。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肺部感染;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507(2012)14-3752-02Study on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for advanced age esophagus cancer andcardiac cancerFENG Wei-zhong,LI Ze-ya,CHEN Chun-lai.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Langzhong People’s Hospital,Langzhong,Sichuan637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treatment for advanced age esophagus cancer and cardiac cancer. METHODS From March2003to April2008,39patients with advanced age esophagus cancer were taken surgery,and we ob-serve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se patients.RESULTS18case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ccount-ed for46.15%(18/39),5patients had pulmonary infection(27.78%)and8cases had cardiac arrhythmia(44.44%).CON-CLUS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for advanced age esophagus cancer,especially for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operation range and the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control of infusion volume andtry to carry out enteral nutrition.Key words:Advanced age esophagus cancer;Pulmonary infection;Complications2003年3月~2008年4月,我院共完成食管癌手术1296例,其中高龄食管癌39例,高龄食管癌手术得失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13例,年龄70~78岁,平均年龄(73.8±10.3)岁,食管上段癌5例,中段癌26例,下段癌8例。

病变长度2~8cm,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鳞癌37例,腺癌2例,按UICC(1987年)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8例,Ⅱb期12例,Ⅲ期14例,Ⅳ期2例。

本组中有28例合并其他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6例,心律失常3例。

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完成手术10例,食管内翻拨脱3例,经颈、胸、腹三切口完成2例,经右胸、上腹两切口完成手术24例;器械吻合22例,手工吻合17例。

2结果2.1患者一般性资料39例食管癌发生部位、癌症类别及临床分期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3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18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约46.15%,其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多见,分别发生5作者简介:冯维忠,男,48岁,本科,研究方向:胸外科例、8例,死亡2例,围手术期死亡率5.1%。

统计结果见表2。

3讨论随着社会逐渐老龄化,≥70岁高龄食管癌发病例数不断增加,高龄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龄患者高,随着近年来手术、麻醉、营养、重症监护技术不断改进,高龄已不是绝对手术禁忌症[1],选择合适患者,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首先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细致的评估,尤其是以心肺功能为主的评估尤为重要,常规心电图,胸片,肺功能检查,必要时行血气分析检查,对心电图异常除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检查,以便准确地进行心律失常分级以(下转第3754页)1 39 n ×10ÁÂ2 18 n ×10ÁÂ!"(上接第3752页)及对心律储备、心功能储备、冠脉储备进行评估。

对Ⅲ级以上心功,无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控制满意,近期无明显心绞痛,3月内无心肌梗塞发作的高龄患者,MVV%﹥40%,同时吸氧3L /min ,30min 后Pao 2≥60mm Hg ,Pco 2≤45mm Hg ,可耐受手术,肺弥散功能指标要在正常范围之上,可耐受手术[2]。

术式选择尽量简单有效,尽量避免行三切口完成手术,本组病例中1例三切口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术后发生多器管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下段食管癌尽量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完成手术,除非术前证实左胸膜腔黏连重,进胸极为困难的。

尽量避免行大范围清扫,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行标准淋巴结清扫足矣,必要时可行超胸顶吻合,而避免行三切口完成手术。

术中麻醉师与手术医师相互配合也是相当重要的,手术医生要即时提供术中失血情况,避免过多、过快补液,手术医师要尽量减少对肺的损伤,必要时改单肺通气为双肺通气[3]。

术后第1个24h 补液以基本生理需要量为宜,均匀补入,剩余补液量在以后根据患者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逐步补足,定期复查电解质以及血浆蛋白的情况,高龄患者尽可能实施肠内营养,以术后2~3d 实施为宜,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肺循环压力,促进肠道功能早日恢复。

对心功能稍差的患者常规使用西地兰3~5d ,根据心电监测情况,即时查明心律失常原因,并即时纠正。

总之,对高龄食管癌患者要重视术前评估,尤其是心肺功能,重视对伴发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术中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的情况下,手术范围宜小不宜大,手术时间宜短不宜长,不作探查性手术。

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尽量实施肠内营养,严禁低氧血症,严格呼吸道管理,避免误吸,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1]李开信,席绪彪.术前CT 对晚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2):1263-1264.[2]王学中,刘志广,刘建斌,等.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3):330-331.[3]陈民彪,潘和,王德伟.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J ].海南医学,2011,(24):66-67.收稿日期:2011-07-063讨论3.1极硬核白内障的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极硬核白内障见于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展缓慢,晶状体核呈棕褐色或黑色,属Ⅴ级核,其特点是晶状体核硬度大、晶状体核与囊膜之间缺乏皮质保护、患者年龄大,晶状体悬韧带脆弱。

基于上述特点,在这类白内障的手术的选择上要慎重。

传统的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白内障,但手术切口大,需要缝合,术后可引起较明显的散光,影响视力。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具有切口小,不需缝合、组织损伤少、术后反应轻、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特点,但当遇到极硬核白内障时会产生很大的困难,例如晶状体核不易被劈开、乳化核块时需要较多的能量,可造成角膜内皮及虹膜的损伤、而劈开的核块边缘锐利,转核时可刺破晶状体后囊膜,造成玻璃体脱出、晶状体核块坠入玻璃体腔的严重并发症等,甚至曾一度被列入超声乳化手术的禁忌症[2]。

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既可避免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缺点,又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优点,所以是治疗该类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

3.2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通过手术我们体会到①手术切口的内口要大于外口,便于晶状体核的娩出,不易损伤角膜内皮。

②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一般以直径6mm 为宜,太大可损伤脆弱的悬韧带甚至晶状体后囊膜,太小晶状体核难以旋入前房。

如果撕囊时发现撕囊口大或撕囊口向晶状体赤道部撕裂,应停止撕囊操作,改为截囊。

如果撕囊口小,可用囊膜剪自2点时钟位剪开一小口,再用撕囊镊完成撕囊。

由于各种原因瞳孔不能充分散大者,撕囊时可用左手辅助器械牵开瞳孔缘,右手持撕囊镊跟随完成撕囊。

③使晶状体核进入前房并完成切核、娩核的关键是充分的水分离晶状体核与皮质,直到晶状体核能在囊袋内无阻力地旋转。

对于撕囊完成后瞳孔仍然不能散大,甚至在撕囊时因为刺激虹膜而使瞳孔变为更小者,要想把核旋入前房极为困难,此时可用黏弹剂针头(该针头大小合适、头部圆钝,不易损伤晶状体后囊膜)在晶状体核9点时钟位近赤道部垂直下压,直到晶状体核另一侧向上翘起自瞳孔缘露出,然后黏弹剂针头向上用力,使晶状体核呈翻跟头状进入前房。

④劈核前要在晶状体核上下注入足量的黏弹剂以保护角膜内皮及虹膜、残留的前囊口部、晶状体后囊。

本组有1例出现上方玻璃体脱出即是在娩核时由于晶状体核后面黏弹剂少,晶状体圈匙进入前房时与下方的晶状体囊膜接触摩擦,向下牵拉导致上方的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所致。

注吸皮质时发现上方有玻璃体脱出,停止注吸,做前部玻璃体切割后,前房及囊袋内注入黏弹剂将上方后囊膜撑开并能阻止玻璃体继续脱出,先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卡米可林缩瞳,待上方瞳孔缘部遮盖玻璃体脱出处后再开始注吸残留皮质,此时瞳孔尚未明显缩小,而玻璃体脱出处已被虹膜遮盖,注吸时既可以将皮质吸出,又不会使玻璃体受到影响,同样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⑤经切口向外娩核时,双手器械配合共同夹持核块,核块的上方不会与角膜内皮接触,到达切口处时轻轻下压切口后唇,这样就可以避免损伤角膜内皮又可以顺利将核娩出。

本组共有6只眼出现切口周围角膜轻度水肿,均在3~5d 内消退。

未发生大面积角膜水肿、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

总之,对于极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适应症广、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昂贵的器械、手术时间与手术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相媲美的优点,应列为首选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