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分类

合集下载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危险货物运输类别——了解和识别危险货物以确保运输的安全性导语:危险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乎到公共安全和个人利益。

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在运输中可能带来不同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对危险货物进行分类和标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来介绍危险货物的分类,并探讨每个类别的特点和安全要求。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在国际上,危险货物的分类主要遵循联合国《危险货物分类和标志规则》(U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的要求。

根据该规则,危险货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爆炸品(Class 1):包括易燃、易爆和自燃物品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等情况,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2. 压缩气体(Class 2):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保持稳定的压力和温度,避免泄漏或爆炸的危险。

3. 易燃液体(Class 3):如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防止泄漏或引起火灾。

4. 易燃固体(Class 4):包括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受潮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危险。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如过氧化氢、硝酸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以防止意外爆炸或火灾。

6. 毒害品(Class 6):包括有毒气体、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防止泄漏或接触到人体以避免伤害人员。

7. 放射性物品(Class 7):主要是指带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如铀、钚等。

这些物品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辐射造成的伤害。

8. 腐蚀品(Class 8):指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如硫酸、盐酸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中需要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以防腐蚀或损坏容器。

9. 其他危险品(Class 9):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危险货物,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磁性物质和危险货物混装等。

危险货物的分类与特性

危险货物的分类与特性

危险货物的分类与特性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危险货物分类和特性了解,对于保障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险货物的分类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1.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指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三类物品的总称。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两类物品的总称。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指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两类物品的总称。

7.放射性物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8.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9.杂类:指存在危险但不能满足上述任何一类规定的物质和物品。

例如电池组、救生设备、急救箱等。

二、危险货物的特性1.爆炸品特性:爆炸品具有爆炸性强、敏感度高、威力大等特点。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志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志

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志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危险货物在物流运输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危险货物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性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放射等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为了确保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国际及各国家都对危险货物进行了分类和标志的规定。

危险货物的分类是指对危险货物按照其不同的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别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按照国际上普遍适用的标准,危险货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爆炸品(Class 1):包括物理和化学的爆炸品,如火药、炸药和爆破装置等。

这类物质具有极高的爆炸性和危险,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和运输条件。

2. 压缩气体(Class 2):包括易燃气体、非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常见的压缩气体包括液化石油气、乙炔和氯气等。

这类物质容易燃烧或产生有毒气体,需要特殊的运输和储存方式。

3. 易燃液体(Class 3):包括易燃性液体和易燃固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包括汽油、柴油和酒精等。

这类物质在正常温度下易燃烧,并且有可能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 易燃固体(Class 4):主要包括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水反应物。

易燃固体如硫磺和镁粉等,在接触到火源时易燃烧。

自燃物质在存放时可能自发燃烧,而遇水反应物在接触到水时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氧化剂是指能引发和助燃火势的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在储存和使用中可能产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6. 有毒品和传染性物质(Class 6):有毒品包括能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的物质,传染性物质包括病菌和细胞培养物等可以导致传染疾病的物质。

7. 腐蚀品(Class 8):这类物质具有腐蚀性,对人体组织和其他物质具有能力造成损害。

8. 放射性物质(Class 9):这类物质能够释放放射性能量,具有辐射性和放射性。

针对不同类别的危险货物,国际上统一规定了一套用于标识和识别的标志。

危险货物分类

危险货物分类

危险货物分类
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分为9个类别。

有些类别再分成项别。

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第1类爆炸品
a) 爆炸性物质;
b) 爆炸性物品;
c) 为产生爆炸或烟火实际效果而制造的上述2项中未提及的物质或物品。

第2类气体
a) 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300 kPa的物质;
b) 20℃时在101.3 kPa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

本类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别物质的蒸气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

第3类易燃液体
a) 易燃液体,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
b) 液态退敏爆炸品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
含有放射性核素且其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总活度都分别超过GB 11806规定的限值的物质。

第8类腐蚀性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腐蚀性物质包含与完好皮肤组织接触不超过4 h,在14 d的观察期中发现引起皮肤全厚度损毁,或在温度55℃时,对S235JR+CR型或类似型号钢或无覆盖层铝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 mm/a的物质。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

危险货物的分类1

危险货物的分类1
• 危险品
危险货物
散装危险品
危险品包括:
危险品
包装危险货物
散装危险品
固体散货 液体散货
油类 化学品 液化气
危险货物的定义
• 危险货物系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所包括的物 质、材料和物品。按国际海事组织的《港区危险 品装卸、储存和运输建议书》,“IMDG Code中 所列货物类别的性质”包括具有燃烧、爆炸、腐 蚀、毒害、放射性辐射以及污染环境等特性的货 物。
• 把爆发点低于350 ℃ (延滞期5s)作为衡量爆炸品 的一个参数。
爆轰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对起爆物质产生的爆轰波能量的敏 感程度。通常以“极限起爆药量”来表示。极限 起爆药量是指起爆物质爆炸时,能引起所实验的 爆炸物质完全爆轰所需要的最少起爆药量。
• 不同的起爆物质对同一种爆炸物质引爆所需的药 量不同;

放射性物质
腐蚀品
杂类
第1类爆炸品
第1类包括爆炸性物质、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该类的具 体定义为: 爆炸性物质(Explosive substance)系指固体或液体物质 (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能通过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其温度、压力和速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包括不放 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烟火物质(Pyrotechnic substance)系指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 合物,设计上通过产生热、光、声、气体或所有这一切的结 合达到一种效果,这些效果是通过非爆燃性的、自续的放热 等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 爆炸性物品(Explosive article)系指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 质的物品。
到几乎全部装药量的爆炸); • 第1.2类 具有抛射的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 第1.3类 具有燃烧危险、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兼有两种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项别
危险货物运输类别分为九个大类,分别为:
1. 炸药类:包括各种炸药和爆炸物品,如火药、雷管等。

2. 易燃气体类:包括容易燃烧且能够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与空气中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乙炔等。

3. 易燃液体类:包括能够在一定温度下迅速挥发而形成可燃蒸气的液体,如汽油、酒精、稀酸等。

4. 易燃固体类:包括能够在运输或应用过程中自行燃烧的固体物质,如硝化棉、硫、磷等。

5. 氧化剂类:包括能够给其他物质提供氧,促进燃烧或助燃的物质,如高锰酸钾、硫酸浓度超过65%等。

6. 毒害物质类: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或可导致中毒的物质,如杀虫剂、农药、酸等。

7. 放射性物质类:包括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铀、钚、镭等。

8. 腐蚀品类:包括具有腐蚀性能,能够损害其他物质或损坏金属的物质,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9. 其他危险货物类:包括不属于以上八类的其他危险物质,如气体压缩罐等。

危险货物分类

危险货物分类

危险货物的分类凡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以及放射性的性质,在运输、装卸和保管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的物质或物品,统称为危险货物。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将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即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物质(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的(毒性的)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杂类危险物质。

一、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包括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品以及为产生爆炸或烟火效果而制造的物质和物品。

所谓爆炸性物质是指通过其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某一固态、液态物质或混合物。

爆炸品按其危险性,又分为五类:1.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即实际上同时影响全部货物的爆炸)的物质和物品;1.2项:具有喷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或者兼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4项: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5项:具有整体操作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爆炸性、燃烧性、毒性或窒息性。

爆炸品如在一起能安全积载或运输而不会明显增加事故率或在一定量的情况下不会明显增大事故后果,可以认为是“相容的”或“可配装的”。

根据这一标准,本类物质又可分成十二个配装类,用英文字母A-L(不包括I)和S表示,其相应的配装类类别符号见附录一。

二、第2类—气体本类包括永久性气体(指在环境温度下不能液化的气体)、液化气体(指在环境温度下经加压能成为液体的气体)、可溶气休(包括经加压后倍解在溶剂中的气体)及深度冷却的永久性气体(指在低温下加低压液化的气体)。

气体按其危险性可分为:2.1项:易燃气体。

这类气体自容器中溢出与空气混合,当其浓度达到极限爆炸时,如被点燃,能引起爆炸及火灾。

2.2项:非易燃气体。

这类气体中有的本身不能燃烧,但能助燃,一旦和易燃物品接触,极易引起火灾;有的非易燃气体有窒息性,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人畜置息。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特性第一类:爆炸品(Explosives)按照爆炸品的危险程度可细分为6个小类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起爆药、爆破雷管、黑火药、导弹等。

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无引信炮弹、照明弹、枪弹、火箭发动机等。

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两者之一,或者两者兼有但无同时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导火索、燃烧弹药、烟幕弹药、C型烟火等。

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演习手榴弹、安全导火索、礼花弹、烟火、爆竹、手操信号装置等。

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如E型或B型引爆器、铵油、铵沥蜡炸药等。

1.6类:不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

注1:1.1→1.5→1.2→1.3→1.6→1.4注2:《水路危规》中的分类为1.1~1.5类第二类:气体1、定义:在50℃时蒸汽压力大于300kPa或在20℃和101.3kPa的标准压力下完全呈气态,经压缩或降温加压后,贮存于特殊容器中的物质。

2、分类按液化方式●永久性气体:指在常温下加压不能液化的压缩气体。

●液化气体:在常温下加压液化的气体。

●可溶气体:经加压后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

●深度冷冻的永久性气体:在低温下加压液化的气体。

按性质分类(IMDG-code)2.1类:易燃气体;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2.3类:有毒气体按性质分类(《水路危规》)2.1类:易燃气体;2.2类:不燃气体;2.3类:有毒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1、闪点Fp:在试验条件下,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不连续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2、定义: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c.c(开杯闪点65℃o.c)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混合液体、含有溶解固体或悬浮物的溶液。

3、分类3.1类:低闪点类液体(闭杯闪点<-18℃)如汽油、乙醚、丙酮、二硫化碳、稀释剂等。

3.2类:中闪点类液体(-18℃≤闭杯闪点<23℃)如石脑油、工业酒精、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货物分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下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货物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3.2 爆炸性物质固体或液体物质(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坏,包括不放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3.3 烟火物质能产生热、光、声、气体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这些效果是由不起爆的自持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

3.4 爆炸性物品含有一种或几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3.5 整体爆炸指瞬间能影响到几乎全部载荷的爆炸。

3.6 自反应物质即使没有氧(空气)存在时,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3.7 固态退敏爆炸品用水或乙醇湿润或用其他物质稀释形成一种均匀的固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3.8 液态退敏爆炸品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或其他液态物质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液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3.9 发火物质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 min内便能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夜体和固体)。

3.10 自热物质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3.11 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是经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物质的单一计量,可使青年白鼠口服后,在14d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12 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是使白兔的裸露皮肤持续接触24h,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d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13 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是使雌雄青年白鼠连续吸入1 h,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d内死亡一半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

3.14 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3.15 高温物质指在液态温度达到或超过100℃,或固态温度达到或超过240℃条件下运输的物质。

3.16 危害环境物质对环境或生态产生危害的物质,包括对水体等环境介质造成污染的物质以及这类物质的混合物。

3.17 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指有目的地通过基因工程,以非自然发生的方式改变基因物质的微生物和组织,该微生物和组织不能满足感染性物质的定义,但可通过非正常天然繁殖结果的方式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发生改变。

3.18 联合国编号由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编制的4位阿拉伯数编号,用以识别一种物质或一类特定物质。

4 分类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分为9个类别。

有些类别再分成项别。

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4.1 第1类爆炸品包括:a) 爆炸性物质;b) 爆炸性物品;c) 为产生爆炸或烟火实际效果而制造的上述2项中未提及的物质或物品。

第1类划分为6项。

4.1.1 第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1.2 第1.2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1.3 第1.3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本项包括:a) 可产生大量辐射热的物质和物品;或b) 相继燃烧产生局部爆炸或迸射效应或两种效应兼而有之的物质和物品。

4.1.4 第1.4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本项包括运输中万一点燃或引发时仅出现小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其影响主要限于包件本身,并预计射出的碎片不大、射程也不远,外部火烧不会引起包件内全部内装物的瞬间爆炸。

4.1.5 第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本项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性、但非常不敏感以致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引发或由燃烧转为爆炸的可能性很小的物质。

4.1.6 第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本项包括仅含有极端不敏感起爆物质、并且其意外引发爆炸或传播的概率可忽略不计的物品。

注:该项物品的危险仅限于单个物品的爆炸。

4.2 第2类气体本类气体指:a) 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300 kPa的物质;或b) 20℃时在101.3 kPa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

本类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别物质的蒸气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

第2类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分为3项。

4.2.1 第2.1 项易燃气体本项包括在20℃和101.3 kPa条件下:a) 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类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b) 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2.2 第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在20℃压力不低于280 kPa条件下运输或以冷冻液体状态运输的气体,并且是:a) 窒息性气体——会稀释或取代通常在空气中的氧气的气体;或b) 氧化性气体——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引起或促进其他材料燃烧的气体;或c) 不属于其他项别的气体。

4.2.3 第2.3项毒性气体本项包括:a) 已知对人类具有的毒性或腐蚀性强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气体;或b) 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不大于5000 mL/m3,因而推定对人类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气体。

注:具有两个项别以上危险性的气体和气体混合物,其危险性先后顺序为2.3项优先于其他项,2.1项优先于2.2项。

4.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包括:a) 易燃液体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本项还包括: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的条件下提交运输的液体;或以液态在高温条件下运输或提交运输、并在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下放出易燃蒸气的物质。

b) 液态退敏爆炸品4.4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类分为3项。

4.4.1 第4.1项易燃固体本项包括:a) 容易燃烧或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b) 可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的自反应物质;c) 不充分稀释可能发生爆炸的固态退敏爆炸品。

4.4.2 第4.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本项包括:a) 发火物质;b) 自热物质。

4.4.3 第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与水相互作用易变成自燃物质或能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

4.5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类分为2项。

4.5.1 第5.1项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4.5.2 第5.2项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放热的自加速分解。

该类物质还可能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性质:a) 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b) 迅速燃烧;c) 对碰撞或摩擦敏感;d) 与其他物质起危险反应;e) 损害眼睛。

4.6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6类分为2项4.6.1 第6.1项毒性物质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毒性物质的毒性分为急性口服毒性、皮肤接触毒性和吸入毒性。

分别用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衡量。

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200 mg/kg,液体LD50≤500 mg/kg;经皮肤接触24 h,半数致死量LD50≤1 000 mg/kg;粉尘、烟雾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10 mg/L的固体或液体。

4.6.2 第6.2项感染性物质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等。

4.7 第7类放射性物质含有放射性核素且其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总活度都分别超过GB 11806规定的限值的物质。

4.8 第8类腐蚀性物质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腐蚀性物质包含与完好皮肤组织接触不超过4h,在14d的观察期中发现引起皮肤全厚度损毁,或在温度55℃时,对S235JR+CR型或类似型号钢或无覆盖层铝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 mm/a的物质。

4.9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a) 危害环境物质;b) 高温物质;c) 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

5 品名编号危险货物品名编号采用联合国编号。

每一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但对其性质基本相同,运输、储存条件和灭火、急救、处置方法相同的危险货物,也可使用同一编号。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