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1 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苏教版

《1.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3.珍爱生命。

4.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5.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刘翔吗?生:知道。

刘翔是世界田径冠军。

师:大家都知道要想有刘翔那样健康的身体,就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你们都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生:跳绳,跑步,打羽毛球,踢毽子,打篮球……师:运动后你的身体有哪些变化?生:出汗多、疲惫、呼吸急促生:心跳加快,脸红……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锻炼身体。

运动后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加快了多少呢?生:不清楚。

师:需要我们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就从呼吸和心跳这两方面来研究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搜集数据,测量呼吸和心跳师: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吗?生:想。

师:怎么算是一次呼吸呢?请同学上来示范。

一吸一呼是一次呼吸。

师:在测量之前我们先预测一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请同学预测。

生:我预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是40多次,心跳是80多次。

生:我预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是50多次,心跳是90多次。

师:预测并不准确,我们要动手进行测量。

出示记录呼吸和心跳次数的记录表,(介绍表格填写方法。

)先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问学生在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不要紧张。

生: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

生:还有不要故意深呼吸。

师:对,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不要刻意夸张的呼吸。

测量时可以闭起眼睛,集中注意力。

同学们在测量呼吸时可以把一只手指放在鼻前感知。

老师示范。

开始测量,计时开始。

结束要马上在表格上记录数据。

师:安静状态下你的呼吸是多少次?(指名说)生:安静状态下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17次。

师:我们来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2)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2)

1.测量呼吸和心跳预期学习结果: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心跳次数。

2、知道呼吸和心跳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我们先仔细看看他们两个,再让他们两个做高抬腿的运动,其他同学一起鼓掌为他们加油。

,等他们运动完之后再看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活动,全班同学有节奏的鼓掌加油。

3.活动结束,先请其他同学观察、交流他们的变化,再请他们自己说说感受。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脸变红、出汗了、腿酸了------)4.小结:在运动过后,我们会明显发现身体发生了变化,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自己的呼吸、心跳。

板书课题:测量呼吸和心跳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让学生讲解并演示。

(2)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学生演示。

(3)教师小结,指导正确的测量呼吸的方法。

怎样测量心跳呢?学生回答:一、把手放在前胸的左上方用手直接测可能不是很准确,同学们去医院时看见医生都是怎样测心跳的呢?(用听诊器)老师出示听诊器,同学们我们试着用这个来听听自己的心跳。

二学生可能直接会说出测脉搏。

什么是脉搏呢?简单介绍。

讲解:在同样的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

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板书:添加脉搏)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4)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5)你们知道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吗?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苏教版科学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二、目标预设:(一)进程与方式:一、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二、能依照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定。

(二)科学知识:3、明白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运动能够使心跳加速,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4、了解自己正常情形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运动对躯体的阻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彼此联系的。

2、了解自己正常情形下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

教学进程:一、导入1、交流谈话:同窗们喜爱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常常常做哪些体育运动。

那么咱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较,躯体会有哪些转变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速、心跳加速的时候,追问学生:你明白什么缘故运动后咱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速吗?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转变是最明显的。

那你有无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路测量咱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才能准确的测量出咱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伙儿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刻一路来研究研究。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知大伙儿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无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

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式:用手摸心跳或脉搏)3、有了测量的方式和标准了,接下来咱们就要实际测量了。

第一咱们来测心跳,你们能够采纳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式。

你先估量一下咱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如此,为了测量结果加倍准确,我来计时,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1分钟实测)4、用一样的方式测呼吸。

(提示学生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伙儿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他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呼吸和心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方法和工具;•明确呼吸和心跳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观察、记录、计算等基本科学技能。

2. 教学重点•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呼吸和心跳的计数方法;•呼吸和心跳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 教学难点•呼吸和心跳的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对呼吸和心跳的计数方法的掌握。

4. 教学准备•教学PPT;•呼吸和心跳计数器;•一些小球、计时器和纸笔等辅助工具。

5. 教学过程5.1 自主探究1.自己感受一下呼吸和心跳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表述。

2.试着找到自己呼吸和心跳的方法。

5.2 教师讲解1.怎样测量呼吸和心跳?•呼吸测量的方法:通过观察胸部的起伏,或者用手触摸胸部来计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心跳测量的方法:通过触摸手腕或者脖子上的搏动,或者用计数器来计数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2.如何计算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呼吸的计数方法:计算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例如在一分钟内呼吸了15次,则呼吸频率为15次/分钟。

•心跳的计数方法:计数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例如在一分钟内心跳了60次,则心跳频率为60次/分钟。

3.呼吸和心跳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呼吸是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入氧气供给身体需要的过程。

呼吸不畅或过快过慢会导致身体供氧不足。

•心跳是人体的血液循环,通过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物质。

心跳过慢或过快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过程。

5.3 操作实践1.让学生尝试用计数器记录呼吸和心跳的数值。

2.通过一些小球、计时器和纸笔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尝试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5.4 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探究身体运动、应激等因素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2.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频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身体健康和呼吸心跳频率的关系。

6. 教学评估•利用课堂测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于测量呼吸和心跳方法的把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计算等基本科学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小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探究科学活动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材分析]1.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围绕定量观察、统计分析来展开,以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变化。

2.在学生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准确地测量,以提高他们的测量能力与分析能力。

3.课中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继续研究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这种生理现象没有关注太多,对一个人一分钟内呼吸多少次、人的心跳速度是怎样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规律、它们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

而这些,乂恰恰是学生们希望和需要了解的。

这一课的内容就是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测量,从而发现:运动后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休息后乂可以使心跳和呼吸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最后得出呼吸和心跳的快慢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强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忆自己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感受来引入本课。

(2)收集三种状态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数据。

(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呼吸和心跳在运动前后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视学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实体会。

(2)在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乂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1 .听诊器(两人一组)、活动记录(每人一份)、PPT课件2.课前带学生到操场上跑两圈(如学生上一节是体育课也可)。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预计5分钟)1 .帅: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PPT播放学生在操场上跑操视频)帅:他们正在十什么?(跑操)帅:你们这样运动过没有?(经常)帅:你们知道人在运动之后身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热、流汗、呼吸心跳加速、脸色变红、疲倦.... )2.帅:请同学仔细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PPT播放平静时呼吸和心跳的音频)(呼吸和心跳)帅:这些声音呢?( PPT播放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音频)(也是呼吸和心跳声,只不过是运动之后的)帅:这两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一组频率变快了)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运动过后,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会变快,是这样吗?(是的)帅: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吗?(生可能回答一些经验或猜测)3.帅:我们学习科学可不能只靠经验与猜测,我们该怎么证明呢?(亲自试一试)帅:好,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亲自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内容】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目标】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自主研究点】组织学生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数据。

【自主练习内容】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问:我们人活着一刻都不能停止的是什么?你知道自己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是多少次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和心跳。

(二)【自主研究点】测量呼吸、心跳A.安静状态下1.测量呼吸。

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

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小纸条、手放在鼻子下、手按上腹部学生静坐体会,预测一下你一分钟呼吸多少下,自测:尝试测一次30秒。

正式测量1分钟呼吸(自测)、填表。

2.测量心跳。

怎样可以听到心跳呢?耳听、听诊器、脉博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心脏在有力地跳动,带动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有谁知道脉博和心跳有什么样的的关系吗?心脏跳动一次,脉博也跳动一次。

讲解:正常身体状况下,在同一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

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图片:把脉。

相互测量:方法指导一人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另一人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被测人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预测一下你一分钟心跳多少次;15秒测试乘以4。

同座位同学互相测量一分钟心跳,填表。

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B.运动后提问:我们每个人呼吸和心跳次数一样吗,每个人是不是一直保护着同样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在什么情况下有变化?我们人的状态会有几种?不同的状态下呼吸次数和心跳又会有什么变化呢?预测一下: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大约是多少,记下来。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出自己在一分钟内的呼吸、心跳和脉搏;2、引导学生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3、能够在对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测量、比较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呼吸、心跳和脉搏都是人生命存在的主要表现;2、知道人在静坐时、运动后的呼吸与心跳的频率是有明显区别的。

3、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录像放映:医院里的显示屏上病人心跳的图像(最好是从正常跳动到逐渐停止跳动)。

2.提问:谁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学生能够说出它表示人的心脏从跳动到从停止,说明病人失去了生命等等。

)3.讲解:心跳是人最重要的生命症状,一般来说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来判断人生命的存在呢?(学生可能会提到呼吸、脉搏、体温甚至是脑电波等。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的呼吸、心跳和脉搏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测量安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1.猜测:你觉得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是多少次呢?2.集体体会:用手捂在胸部偏左的地方,能感觉到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动。

心脏扑通跳动一下就叫做是一次心跳。

3.下面我们来测量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是多少次。

这次测量我们重复进行三次,然后将三次的总数除以3,这样能够使得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记得将最终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一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记录表心跳脉搏呼吸静坐时跑步后休息3分钟后4.汇报交流:你平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是多少?最少的是几次?最多的是几次?5.你发现大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有什么特点?(大多数同学的心跳次数都非常接近80次。

)6.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一次脉搏以及怎样测量脉搏,然后进行测量脉搏的活动。

将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7.交流讨论:通过测量脉搏你有什么发现?三、测量安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1.教师讲解什么是一次呼吸:人的口或鼻会不停地吸气和呼气,与此同时腹部就像这个小气球一样也会一起一伏,我们把口鼻的一吸一呼或腹部的一起一伏叫做一次呼吸。

【精选】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精选】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科学探究:1.能用体检宝正确测量自己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2.关注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1.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2.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1.交流谈话: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

老师知道,我们五(1)班很多同学都热爱运动,有些同学还是运动员呢!谁来说一说,平时你喜欢做哪些运动?2.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是不是?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相机板书:呼吸、心跳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身体正常的反应!4.你知道我们平常用什么来呼吸吗?5.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呼吸的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来呼吸的?(鼻)6.小结:鼻是我们主要的呼吸器官,嘴巴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7.怎样算一次呼吸?(吸一口气、再呼出去算一次呼吸)我们把手放在鼻子下面,感受一下。

猜一下,1分钟你呼吸多少次?8.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心跳,心跳就是心脏的跳动。

猜一下,心脏每分钟跳动多少次?9.同学们都感觉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加快了,怎么知道加快了多少呢?(测量)10.怎么测量?(先测什么?后测什么?)11.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呼吸和心跳。

板书:测量呼吸和心跳二、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1.平常我们用哪些方法测呼吸和心跳?小结:测呼吸有一般有两种方法:(1)把手放在鼻孔下,通过呼气和吸气测量。

(2)把手放在肚皮上,通过肚子鼓和瘪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科学活动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五上)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材分析]
1.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围绕定量观察、统计分析来展开,以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变化。

2.在学生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准确地测量,以提高他们的测量能力与分析能力。

3. 课中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继续研究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这种生理现象没有关注太多,对一个人一分钟内呼吸多少次、人的心跳速度是怎样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规律、它们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

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们希望和需要了解的。

这一课的内容就是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测量,从而发现:运动后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休息后又可以使心跳和呼吸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最后得出呼吸和心跳的快慢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强度有关。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忆自己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感受来引入本课。

(2)收集三种状态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数据。

(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呼吸和心跳在运动前后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视学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实体会。

(2)在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
1.听诊器(两人一组)、活动记录(每人一份)、PPT课件
2.课前带学生到操场上跑两圈(如学生上一节是体育课也可)。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预计5分钟)
1.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PPT播放学生在操场上跑操视频)
师:他们正在干什么?(跑操)
师:你们这样运动过没有?(经常)
师:你们知道人在运动之后身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热、流汗、呼吸心跳加速、脸色变红、疲倦……)
2.师:请同学仔细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PPT播放平静时呼吸和心跳的音频)(呼吸和心跳)
师:这些声音呢?(PPT播放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音频)(也是呼吸和心跳声,只不过是运动之后的)
师:这两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一组频率变快了)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运动过后,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会变快,是这样吗?(是的)师: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吗?(生可能回答一些经验或猜测)
3.师:我们学习科学可不能只靠经验与猜测,我们该怎么证明呢?(亲自试一试)师:好,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亲自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板书:测量呼吸和心跳)二.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预计15分钟)
师:对于呼吸,是同学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但怎样才能算一次呼吸呢?(一呼一吸)
师:你能示范一下吗?(生示范,有可能是做深呼吸,则问:数这样的呼吸能得出准
确的数据吗?(不能)再问:为什么?(这样消耗的时间明显变长))
师:那么在测量呼吸次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呢?(平静、放松……)
师:那测量心跳是否一样要注意这些呢?(是的)
师:说说你们会如何测心跳?(感受脉搏、手紧贴心脏……)
师:你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心跳吗?(能或不能)
师:其实你的心跳声从小到大不止一次被别人听过,试想一下,当你生病的时候……(引出医生和听诊器)
师:你们愿不愿意扮演一下医生的角色呢?(愿意)
师:(出示听诊器)好,老师成全你们,但要做好一个医生,学会使用听诊器可是第一步,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体验一下呢?(抽生体验,老师借机让学生知道心脏的准确位置和听诊器使用的正确方法)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但如果让你一个人同时测出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能做到吗?(能或不能,师鼓励学生尝试)
师:结果怎么样?(不能,无法一心二用)
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师指导,寻求最佳合作方法:自已测呼吸,同学帮助测心跳,下一轮互换)(这里再请两位同学上来示范合作的方法)师:那好,请迅速在小组内找到助手,确定好谁是第一轮,谁是第二轮。

(生自由分配组合)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但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先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呢?第一,你们每个人先预测一下你自己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并填在实验记录上。

(生填写预测数据)
师:第二,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熟悉一下听诊器的使用,以及怎样与同学合作。

(老师分发听诊器,并巡视纠正错误)
师:(PPT进入计时页面)好,现在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测出你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并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板书:安静状态下)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师计时)
(生进行两轮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好,测量数据已经出来了,与你们的预测数据相同吗?(相同或不相同)
师:为何会有不同之处呢?(预测是有误差的,所以我们需要实际测量)
师:对比小组成员之间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数据有差异,但在一定范围)
三.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预计15分钟)
1.测量运动结束时的呼吸和心跳
师:刚才的结果是我们在安静状态下的数据,如果在运动过后数据还会一样吗?(不一样)
师:那怎么证明不一样呢?(亲自试一试)
师:好,但在教室里采用什么运动方式,既要保证运动量,又可以在狭小的空间施展呢?(高抬脚、深蹲……)
师:你们的运动方式都不错,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第一轮的同学请迅速找到自己准备运动的位置,听候老师的指令。

(PPT返回计时页面,师发令,生运动,时间一分钟)
师:(PPT返回计时页面)好,现在迅速回到座位,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测出你在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板书:运动结束时)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师计时)
2.测量休息三分钟后的呼吸和心跳
师:(一分钟后,PPT进入放松页面)师:时间到,请停止测量,第一轮运动过的同学肯定很累,请闭上双眼,好好的放松两分钟,助手们能帮助填写一下实验记录吗?(生闭眼放松,助手填写实验记录)
师:(两分钟后,PPT返回计时页面)时间到,注意听老师的指令,请再次测出你在休息三分钟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并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板书:休息三分钟后)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师计时)
(生进行两轮活动,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拓展(预计10分钟)
1.绘制条形图
师:(PPT出示P48页条形图)这是一位同学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的条形图,你觉得与你们的数据相比,有什么特点?(比数据更加清晰、直观)
师:你能不能仿照它绘制出自己的条形图呢?(能)
(生绘制条形图,师巡视指导)
2.分析
师:比较一下你们组内所有成员的条形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但先别告诉老师,请
小组讨论后填写在实验记录上。

(生讨论后填写实验记录)
师:现在是展示成果的时候了,有没有小组想说说你们的发现?(生用展台汇报发现的规律: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加,休息三分钟后慢慢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规律吗?(生答,可能不完整,师补充: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比平静时要多得多)
3.拓展
师:经过上面的测量与分析,你还要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吗?(生答)师:在活动记录上把想继续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先自学一下吧。

附:《测量呼吸和心跳》活动记录
《测量呼吸和心跳》活动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