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关于测验题目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项目鉴别指数法大于0.2的题目一般可以保留√B.各种方法计算出的区分度可以相互比较C.区分度的大小与样本特点无关D.项目鉴别指数不会受被试分组影响解析:解析:不同方法计算的区分度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区分度大小受样本群体的多少以及异质性程度的影响;使用项目鉴别指数作为区分度的指标时,是会受到被试分组大小的影响的。
故本题选A。
3.在确定问卷中的题目是否保留时,符合下列哪种情况的题目最易被保留(分数:2.00)A.难度值越大的题目B.区分度值越大的题目√C.难度越小的题目D.区分度越小的题目解析:解析:在项目分析中,应保留难度值中等、区分度较大的题目。
故本题选B。
4.在真分数理论中,真分数意味着(分数:2.00)A.欲测量的心理品质B.包含随机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C.包含系统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D.包含随机和系统误差的欲测心理品质解析:解析:经典测验理论或真分数理论假定实测分数中分为真分数和随机误差,而不区分欲测心理品质和系统误差。
故本题选C。
5.用两个平行或等值的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就是(分数:2.00)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复本信度的概念。
本题选A。
6.使用同一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是(分数:2.00)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重测信度的概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5(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叫做(分数:2.00)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解析:解析:系统误差是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变化的误差。
它既可以由被试引起,也可以由主试产生。
本题选B。
3.关于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难度与区分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加测验长度,信度会增大B.增加测验长度,效度会增大C.测验项目的难度越大越好√D.测验项目的区分度越大越好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测验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这几个指标的掌握情况。
题目较难,因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多为细节。
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正确的说法是测验项目的难度接近0.5较为理想。
故本题选C。
4.信效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信度高,效度一定高B.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C.信度低,效度一定低D.效度高,信度不一定高解析:解析: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是: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换言之,信度高,效度未必高,而效度高,则信度必定高。
因此,本题选择B。
5.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叫做(分数:2.00)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解析:解析:测量中的随机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
因此,本题选择A。
6.一位研究者使用智力测验对一个孩子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的分数都不同,请问,这里智力分数的不同反映的是(分数:2.00)A.测量的随机误差√B.测量的系统误差C.测量的信度D.测量的效度解析:解析:测量中存在着随机误差,导致每一次测量的分数都会有变化。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7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7(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分数:2.00)A.散点图B.圆形图√C.条形图D.线形图解析:3.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多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
(分数:2.00)A.积差相关B.多列相关√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解析:4.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108,11,8,5,6,8,8,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 )最为适宜,其值是( )。
(分数:2.00)A.平均数;14.4B.中数;8.5C.众数;8 √D.众数;11解析:5.积差相关是英国统计学家( )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方法。
(分数:2.00)A.斯皮尔曼B.皮尔逊√C.高斯D.高尔顿解析:6.在次数分布中,曲线的右侧部分偏长,左侧偏短,这种分布形态可能是( )。
(分数:2.00)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常态分布解析:7.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的办法是( )。
(分数:2.00)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减小B.控制β水平,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解析:8.在回归分析中,考察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 )。
(分数:2.00)A.内部一致性系数B.决定系数√C.概化系数D.列联系数解析:9.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 )。
(分数:2.00)A.等级资料B.计数数据√C.二分变量D.等距数据解析:10.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个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2016年)A.图a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不同,方差相同B.图b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不相C.图c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均不相同D.图d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也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概率分布图推测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在正态分布中,对称轴的点值即为平均数,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在尾端。
正态分布曲线越高狭,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正态分布曲线越低阔,标准差或方差越大。
当随机变量的分布由正态变为偏态时,方差值也会发生变。
在图a中为两个正态分布图,两个图形形状一致,对称轴的点不同,因此均值不同,方差相同。
图b中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方差不同,对称轴在一条线上,均值相同。
图c中,对称轴不同,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图d中,一条正态曲线,一条偏态曲线,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本题需考生熟记概率分布曲线的特点,正态分布曲线为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考题越来越偏向灵活化,需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某考生得分为81,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2013年)A.简单次数分布表B.分组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相对次数分布表正确答案:C解析:简单次数分布表是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
累加次数分布表是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累加在一起的次数分布表,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可直接看出有多少分数低于某个值。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把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的分布表。
在本题中,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即可知道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获得的分数比81分低。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对各种统计图表要牢记并且会画。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有三种年龄的分布:①0岁,1岁,2岁;②0个月,12个月,24个月;③0天,365天,730天,关于这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大;(B)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小;(C)三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A)前10% (B)前20% (C)后10% (D) 后20%3.一个满分为20分,且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测验,想了解该测验结果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关联,则最恰当的方法是( )。
(A)等级相关(B)二列相关(C)点二列相关(D)卡方检验4.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5.拒绝H1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α (C) <β (D) >β6.在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组数大于3时,用均数两两比较的t检验,将会( )。
(A)同时增大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B)只增大第一类错误,但不增大第二类错误;(C)只增大第二类错误,而不增大第一类错误; (D)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变化均不确定。
7.对于样本平均数而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时,该统计量对应的标准误为( )。
(A) (B) (C) (D)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分数:2.00)A.68.26%B.95.00%C.95.44%√D.99.72%解析:解析: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查正态分布表,可知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68.26%;正、负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44%;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2%。
正、负1.96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95%。
正、负2.58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99%。
这些数字需要考生熟记。
因此本题选Co3.某智力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IQ=100+15Z。
10 000人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智商145以上的人占参加测验的人员的比例是(分数:2.00)A.0.14%√B.0.28%C.2.46%D.5.56%解析:解析:智商分数是145的话,Z分数为3。
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2%。
那么智商高于145的人占总人数的0.14%。
另外的0.14%的人智商低于70。
因此本题选A。
4.某研究者抛投硬币10 000次,有5 042次正面在上,在另外的5 000次抛投中,有2 496次正面在上,此时研究者将0.50作为硬币正面在上的概率的估计值,这里的0.50属于(分数:2.00)A.先验概率B.古典概率C.真实概率D.后验概率√解析:解析:概率因寻求的方法不同有两种定义,分别是后验概率和先验概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比较不同心理特质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
(2017年)A.差异系数B.四分位差C.平均差D.标准差正确答案:A解析:变异系数又称差异系数,它是一种相对量数。
差异系数适用于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也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的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序后,用3个点将全部数据分为4等份,与这3个点位置上相对应的数值称为四分位数。
平均差是总体所有单位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本题需考生理解差异系数的含义并熟记差异系数的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差异系数为考试高频考点,考生需具备简单的计算能力。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两端各增加一个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 )。
(2015年)A.全距B.众数C.平均数D.标准差正确答案:B解析: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必然受极值的影响。
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
在分布中属于中间的数据,不受极值的影响。
平均数即算术平均数是原始分数的总和与分数的个数的比值,计算中需用到每个数据,因此受极值的影响。
标准差是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计算也需要用到每个数据,因此受极值的影响。
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两端各增加极值一定不会影响众数。
本题为基础题,需考生理解各统计量数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一组数据的分布曲线呈双峰形态,据此可以推测该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 )。
(2012年)A.中数B.众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B解析:在分布曲线中,峰状所对应的数值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为众数,本题中双峰代表有两个众数。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

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考研⼼理学统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理统计与测量)-试卷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顺序数据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解析:解析: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率数据。
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
顺序数据指既⽆相等单位,也⽆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
等距数据是有相等单位,但⽆绝对零点的数据。
⽐率数据是既表明量的⼤⼩,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的数据。
本题中,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反应时属于⽐率数据;年级属于顺序数据。
故本题选C。
3.⼀个⼈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分数:2.00)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率数据√解析:解析:性别有男和⼥两种类别,男和⼥只表⽰属性不同,没有量上和顺序上的差别,因此属于称名数据。
体重就是个体⾝体的重量,重量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因此属于⽐率数据。
因此本题选D。
4.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班级个数√D.数学成绩解析:解析: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把数据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称为不连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去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
连续数据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限多个不同的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数列11,11,11,11,13,13,13,17,17,18对应的中数是( )。
(A)12.66 (B)13.33 (C)12.83 (D)12.5
2.A 和B两名学生在数学和语文考试中的分数如下:
平均数标准差A考生B考生
语文70 8 70 57
数学55 4 57 70
则( )。
(A)A考生与B考生的成绩一样好; (B)A考生的成绩较好;
(C)B考生的成绩较好; (D)无法比较;
3.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 )。
(A)符号检验(B)秩和检验(C)t检验(D) χ2检验
4.拒绝H0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C)β
5.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6.下面关于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智商测验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某人智商为130,智商比他低的人约占( )
(A)5% (B)50% (C)95% (D)98%
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
(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一项研究收集了一批大学新生的高考分数,在他们四年后毕业时又测量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报告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努力程度)。
高考成绩和动机分数的相关为.42,这个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什么?
(A)再测信度(B)内部一致性(C)预测效度(D)同时效度
10.外向性测量在面试和测验上的相关为r=+.50。
面试的信度为.6,测验的信度为.8。
经过校正外向性的相关约是多少?(不能用计数器)
(A) r=+.27 (B)r=+.50 (C)r=+.72 (D)r=+1.00
11.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智力可定义为所有的以下几项,但除了
(A)问题解决(B)感觉敏锐性(C)熟练的推理(D)学习知识的能力
12. 下面( )测验没有采用了离差智商。
(A)斯- 比测验60年修订版(B)韦氏测验
(C)中国比内测验(D)陆军甲、乙测验
13.下面关于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智力只受遗传的影响(B)智力只受环境的影响
(C)智力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D)智力的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会越大
14.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是由理论推演法编制的人个问卷,其理论依据是()
(A)卡特尔的特质论(B)艾森克的特质论
(C)莫里的需要理论(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5.下列这些测验,哪一种客观性最低?
(A)智力测验(B)人格问卷
(C)投射测验(D)神经心理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关于标准分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分数可以对同一团体两组属性不同的测量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
(B)标准分数可以对不同质的数据求和;
(C)标准分数的次数分布与原始分数的次数分布形态相同;
(D)标准分数有固定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E)一个非正态分布可以通过转换为标准分数,将其分布转化为正态分布。
2.下面关于方差分析基本假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变量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
(B)各试验组内方差齐性;
(C)不同被试之间的观测相互独立;
(D)总变异可以被分解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E)自变量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
3.MMPI的几个效度量表是( )。
(A)装好量表(B)疑问量表(C) 诈病量表
(D)校正量表(E)说谎量表
4.测验的标准化是指( )的一致性
(A)测验编制(B)实施(C)计分
(D)测验分数的解释(E)测验的形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以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2.试述常见的影响效度的因素。
四、论述题
1.在单因素实验设计中,通常有完全随机的单因素设计和随机区组的单因素设计两种基本模式,请从方差分解的角度说明这两种设计中对自变量(或因素)效应检验的统计思路,写出基本的统计公式,并结合具体问题,比较两种设计的异同。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