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罗斯福新政》ppt下载1
合集下载
《罗斯福新政》精品ppt课件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
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
生存来源。”为此,美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学海回眸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 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 界新秩序叫什么?有何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1922—1929年
The Great Depression
一、从繁荣到危机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柯立芝”繁荣
资料1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19 年的742美元增长到929年的1031亿 美元。 资料2 自动化和半自化机器的广泛 使用,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 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制度创新,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料3 为了刺激消费,政府推广分 期付款等办法。
材料: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以工代赈
左图反映了美国 罗斯福新政的哪 一方面举措?
兴建公共工程
产生什么作用?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刺激消费和生产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经济大危机 2.时间: 1933年 3.内容 : 4.目的 : 5.特点 :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
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
生存来源。”为此,美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精品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学海回眸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 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 界新秩序叫什么?有何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1922—1929年
The Great Depression
一、从繁荣到危机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柯立芝”繁荣
资料1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19 年的742美元增长到929年的1031亿 美元。 资料2 自动化和半自化机器的广泛 使用,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 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制度创新,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料3 为了刺激消费,政府推广分 期付款等办法。
材料: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以工代赈
左图反映了美国 罗斯福新政的哪 一方面举措?
兴建公共工程
产生什么作用?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刺激消费和生产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经济大危机 2.时间: 1933年 3.内容 : 4.目的 : 5.特点 :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罗斯福新政》PPT优质课件

增加了就业、消费, 扩大内需;改善了 国家的基础设施
稳定了社会秩序
新政的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评价:
积极作用: ①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②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④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
背景 内容 措施 特点
购买力严重不足,贫富差距大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 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 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 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 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 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 “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 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 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了。”
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材料: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 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了55%。20年代 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 所占有。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 庭生活仅仅维持生活。更为严重的是21%的 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通过材料你能看出当时的美国存在什么问题?
4、实质: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措施:
3R •救济(Relief)——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 贫民; •复兴(Recover)——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 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Reform)——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 体经济状况。
评价
经济大危机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18张PPT)

02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罗斯福新政特点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4、罗斯福新政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 1、时间: 实施新政。 2、目的: 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特点: 他是唯一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 ;(1933-1945)
经济大 危机的 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购买力不足,导致 生产过剩
根本原因
爆发标志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 暴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
项目 外贸缩减 工业下降 失业人数 美国 70% 46% 1700万 德国 69.1% 40.6% 600万 英国 50% 28.4% 300万 法国 48% 16.5% 85万 日本 50% 8.4% 300万 世界 2/3 40% 3000万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
5、新政影响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 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 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 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 为群众解释每一个发布的政策。 制度 ” 一位虽然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 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 本等,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 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 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难、需要和希望……。炉边谈话取得的巨 大影响,成为了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 ——《大国崛起》
《罗斯福新政》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PPT课件

1929-1945美国工业生产变化图 1929-1940年美国失业率变 化图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1: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 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 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第13课 罗福新政
一、 新政背景 •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 • 2、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
性大。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 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 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感谢您的聆听
二、新政措施 1、背景:
①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②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
2、措施: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1.整顿金融 通过__《__紧__急__银__行__法__案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
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_《__国__家__工__业__复__兴__法__》___,规定公平竞 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②通过《__全__国__劳__工__关__系__法__》____,在一定范围 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罗斯福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1: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 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 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第13课 罗福新政
一、 新政背景 •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 • 2、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
性大。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 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 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感谢您的聆听
二、新政措施 1、背景:
①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②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
2、措施: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1.整顿金融 通过__《__紧__急__银__行__法__案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
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_《__国__家__工__业__复__兴__法__》___,规定公平竞 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②通过《__全__国__劳__工__关__系__法__》____,在一定范围 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罗斯福
(精选课件)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03
罗斯福新政成效与影响
经济复苏和增长
恢复工业生产
通过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等 法规,罗斯福政府成功促进了工 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提高了就
业率。
加强金融监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 管,恢复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促进了经济的稳定。
推动农业现代化
政府鼓励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保障了国内食品供应。
(精选课件)罗斯福新政PPT课 件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5
• 罗斯福新政背景与原因 •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与措施 • 罗斯福新政成效与影响 • 罗斯福新政历史地位与评价
• 罗斯福新政时期重要事件和人物 • 总结与反思:罗斯福新政对当今启
示
01
罗斯福新政背景与原因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
家治理提供了借鉴。
学术界对罗斯福新政评价
积极评价
多数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缓解经济 危机、维护民主制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争议性评价
部分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其未能彻底解决经济 危机和社会问题,同时政府干预过多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多元视角评价
近年来,学术界对罗斯福新政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从经济、政治、社 会等多个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加强金融监管
通过证券法、银行法等一系列立法,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风 险。
为储户提供存款保险,恢复公众对银 行的信心。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通过该法案,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 则,指导工业复兴。
成立公共工程署等机构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1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 1
二、探究新知
(2)罗斯福执政时期,“他推翻的先例”的政策创新 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他是如何解决人民事业问题的?
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 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意思相近即可)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 1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 1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 1
二、探究新知
4.影响 (1)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 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 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 1
二、探究新知
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制度的 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②爆发: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 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③特点 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 波及范围管: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 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 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情景导入
世界是一个整体,当一个国家发生了危机时总会或多或 少地影响到世界的其他角落。而当发生危机的是世界超级大 国的时候,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将更加巨大。
二、探究新知
1.从繁荣到危机 (1)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①背景 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生产力 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 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 作浪,普通民众也怀着发财的梦想,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33张PP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探究2:阅读教材P61,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 “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应该如何“管”?
第一组:财政金融委员会 第二组: 工业委员会 第三组: 农业委员会 第四组: 社会福利与就业委员会
资本家在销毁商品
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 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 棉花,宰杀幼猪,把大 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 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技头, 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 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 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 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 千多万袋咖啡。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美国经济大减速
“大萧条”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 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 人之多。
3.特点: 时间 长、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
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 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 挥。——《大国崛起》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 心……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 虚高;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 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探究2:阅读教材P61,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 “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应该如何“管”?
第一组:财政金融委员会 第二组: 工业委员会 第三组: 农业委员会 第四组: 社会福利与就业委员会
资本家在销毁商品
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 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 棉花,宰杀幼猪,把大 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 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技头, 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 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 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 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 千多万袋咖啡。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美国经济大减速
“大萧条”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 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 人之多。
3.特点: 时间 长、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
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 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 挥。——《大国崛起》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 心……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 虚高;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 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 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 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贰·炉边谈话,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核心措施: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壹 · 自由放任 危机四伏——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大萧条时代(1929-1933年)
1.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 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
,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成为了“黑色星期四
总统山
开国元勋 美国国父 华盛顿
《独立宣言》 的起草者 杰斐逊
奠定20世纪 美国之基础
的罗斯福
维护统一、解放 黑奴的领导者 林肯
1927年至1941 年,雕刻家们在拉什 莫尔山的巨石上雕刻 了美国历史上4位著 名总统的雕像,这4 位美国总统代表了美 国开国200年的历史 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的救济计划。
材料一: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 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 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 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 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 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他说:"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 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进行各种不同的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押 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 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 下面更安全。" 炉边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 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材料二: 1825年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 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美国开始空 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究其根源,都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所导致的,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会周期性的爆发。
开始的标志:1929年美国股 票突然暴跌
开始的行业:金融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4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1: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 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 的危机持续了长达5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 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材料三:
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其他原因: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1921-1922)
体
系
稳定?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9年初,第31任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 望”。“每个美国家庭里每天都有两只鸡吃,每家都有 一辆汽车…”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 课 罗斯福新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重新 瓜分 世界
一战
(1914-1918)
凡
尔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赛
(1919.1-6)
-
华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盛 顿
其它原因:① 贫富差距大,消费能力不足
② 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猖獗。
虚假的“繁荣”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材料一: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 的角落里。 小女孩: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 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 小女孩: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 景。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 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 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5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工人失业
Dpressed Thirties——“萧条的三十年代“
“胡佛村”
经济大危机 抗议引失发业了的示严威重游行
的政治危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德国希特勒上台
日本的扩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美国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 人数激增,人民深受其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材料四: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
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 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其他原因: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猖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3 经济大危机爆发开始的国 Nhomakorabea:美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黑色星期四”来临。 在经历过短暂的虚假繁荣后,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 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 个喷嚏迅速蔓延,整个美国 都感冒了,接下来,所有资 本主义国家都被感染。资本 主义世界陷入到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病痛之中。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 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 11个金融家自杀了。 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 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 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 90%. 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 值损失总额达740亿美元,超过 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危 机期间,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
占全股国银市行崩总溃数的银4行9%。破产
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 家以上的工厂倒闭。钢铁工业下降了80%,汽车工业 下降了95%,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54%,农民的农业净 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企业倒闭农业减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领略“繁荣”
电气业
建筑业
汽车长龙
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二十年代“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繁荣背后的危机(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825年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 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美国开始空 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究其根源,都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所导致的,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会周期性的爆发。
开始的标志:1929年美国股 票突然暴跌
开始的行业:金融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4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1: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 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 的危机持续了长达5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 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材料三:
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其他原因: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1921-1922)
体
系
稳定?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9年初,第31任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 望”。“每个美国家庭里每天都有两只鸡吃,每家都有 一辆汽车…”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 课 罗斯福新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重新 瓜分 世界
一战
(1914-1918)
凡
尔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赛
(1919.1-6)
-
华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盛 顿
其它原因:① 贫富差距大,消费能力不足
② 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猖獗。
虚假的“繁荣”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材料一: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 的角落里。 小女孩: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 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 小女孩: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 景。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 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 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5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工人失业
Dpressed Thirties——“萧条的三十年代“
“胡佛村”
经济大危机 抗议引失发业了的示严威重游行
的政治危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德国希特勒上台
日本的扩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美国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 人数激增,人民深受其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材料四: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
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 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其他原因: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猖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3 经济大危机爆发开始的国 Nhomakorabea:美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黑色星期四”来临。 在经历过短暂的虚假繁荣后,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 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 个喷嚏迅速蔓延,整个美国 都感冒了,接下来,所有资 本主义国家都被感染。资本 主义世界陷入到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病痛之中。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 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 11个金融家自杀了。 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 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 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 90%. 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 值损失总额达740亿美元,超过 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危 机期间,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
占全股国银市行崩总溃数的银4行9%。破产
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 家以上的工厂倒闭。钢铁工业下降了80%,汽车工业 下降了95%,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54%,农民的农业净 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企业倒闭农业减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领略“繁荣”
电气业
建筑业
汽车长龙
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二十年代“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繁荣背后的危机(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