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论文写作之四:修改与退稿
sci返稿流程

sci返稿流程
1.收到编辑部的返稿通知后,仔细阅读审稿人和编辑的评语和建议,并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在修改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满足审稿人和编辑的要求,并严
格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文献引用。
3. 修改完成后,将文章重新提交给编辑部,同时提供一份包含
所有修改内容的回复信件,说明针对哪些意见进行了修改,并解释修改的原因和方法。
4. 等待编辑部再次安排审稿人对文章进行评审,如果审稿人认
为文章已经满足期刊的要求,编辑部将会向作者发送最后的接受通知,并将文章安排在下一期刊物上发表。
5. 如果审稿人认为文章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编辑部将会
再次返稿,并要求作者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多次,直到文章满足期刊的要求为止。
6. 最终,如果文章被拒绝发表,作者需要根据编辑部的要求进
行修改或者选择提交其他期刊。
- 1 -。
SCI论文写法攻略(四修回与退稿)

SCI论文写法攻略第四部分SCI论文全攻略之修回与退稿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
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
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
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
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
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
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
《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 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
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
”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
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
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
sci论文编辑要求修改怎么办?

sci论文编辑要求修改怎么办?
当一篇论文完成投稿之后,期刊编辑会要求对论文进行大修或者小修这很正常,但是对于新手作者来讲,一看到自己的论文被退修就慌了。
退修表明你的论文是符合期刊收录反向的,只需要完善一些细节,发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一、保持好的心态;
千万不要看见退修就产生消极情绪,只有自己情绪稳定了,才能解决后续问题。
这是基本的要求。
我们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给自己时间休养生息,冷静下来。
当人们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对思维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心态调整好之后,大脑考虑问题会更加理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论文进行分析和修改。
二、不犯低级错误;
一定要避免基础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在修改过程当中,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的检查既费时费,所以很容易被作者遗漏掉。
所以作者在修改过程当中需要细心注意或者可以使用专用的检查软件,更加专业也节省了时间。
三、听取好的意见;
在修改过程当中理性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种理性主要体现在,一定要选择性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是所有的意见你都全盘接受,对待任何的建议都需要你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去思考。
SCI论文退稿的处理方法-辑思编译

论文被退还的常见理由在生物、医药学研究中论文被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从研究本身看有选题、设计、实验数据、统计等方面的间题。
从论文本身看,有论文格式、英语水平以及撰写细节诸方面的局限和问题。
从投稿方面看选择目标杂志或栏目的偏差、网上投稿岀现某些错误等。
加之“论文竞争”、“不正之风”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论文被拒的原因更加复杂化。
这里笔者根据Pierson(2004)和 Bordage(2001)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种种原因以及笔者本身的观察、体会和分析列出下述九点论文被退还的最常见理由。
对论文作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你希望论文能顺利通过尽快发表就应该远离这些被拒的原因从而避免以下的情况发生。
(1)所投杂志不适合论文发表( Unsuitable journal)。
(2)未按投稿需知要求撰写和安排稿件( Not following instructions)。
(3)研究课题并非重要的科学问题( Less importance of the topic)。
(4)研究缺乏原创性—他人已有相同或相似的报道( Lack of originality)。
(5)研究设计未能验证作者提出的假说( Poor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design does not support inferences made)。
(6)样本数据不足或偏离数据结果不充分( Sample too small or biased insufficient data presented)。
(7)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Inappropriate or incomplete statistics)。
(8)作者未能公正而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 Over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 Inadequate discussion)。
(9)论文语言写作和表述太差使读者难以理解( Poor written text difficult to follow)。
关于SCI论文更正、替换和撤销的思考

关于SCI论文更正、替换和撤销的思考基于纸质版出版环境下的期刊出版规则,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这倒是我们出版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以往,期刊出版以后,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发现存在一般的技术性错误,惯常的做法是:在随后的刊期里刊登或连续刊登“更正启事”。
但是,数字出版以后,这就变得简单了——可以随时将电子版修改后重新上传。
这不,就有作者提出这样的要求,搞的编辑部“不知道如何办”!借此,谈谈我的看法,也请大家研究讨论。
案情如下:200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作者找来说一张电路图有误,现纸板肯定改不了了,想更正网上的电子版。
请问有哪个编辑部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是怎么处理的?再说详细一点。
作者想直接更换原文中的图以后,替换知网等主要数据库的电子版,但我们领导不同意,觉得:已发表的东西是一个历史,不能随便更改。
最好是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事”,在电子版原文后附一页更正,但这样作者又不同意。
气氛搞得很紧张,最后作者要求撤稿。
我想问:前两种情况哪种更合适一些。
若撤稿,需要作者提供什么书面的函吗?这篇文章以后如何处理,还能不能作为一篇文章引用和计算成果?针对上面的情况,我认为: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我认为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
(1)要看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是一般的技术性错误,处理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一是,读者认真阅读不难发现问题;二是,不影响文章的结论。
在纸质版和相应的网站刊登一下“更正启事”也就可以了。
说道这里,在数字化环境下,还真的有必要“专门建立一个”论文更正的数据库。
否则,纸质版的更正或者期刊自己的网站更正,难免不能够传达到每一个读者。
如果有专门的“更正数据库”,当读者有疑问时也好登陆查询一下!(2)如果问题不是一般的技术性错误,而是研究的实质性缺陷,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
这里边也分几种情况。
有的是反向的,也就是说“不能得出研究的结论”,证据力不足。
这样的问题,我感觉与技术性错误有些类似——就是推导(论)不下去。
sci撤稿流程 -回复

sci撤稿流程-回复标题:[Sci撤稿流程]:详尽解析与步骤指南Sci论文的撤稿是一个严肃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作者、编辑、出版商以及科研界的公正性和信誉。
以下是一步一步的Sci撤稿流程详解。
一、撤稿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何会出现撤稿的情况。
撤稿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造假、抄袭、严重错误、重复发表、违反伦理规定等。
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就需要启动撤稿程序。
二、初步审查当有人提出撤稿请求或者编辑部发现可能需要撤稿的问题时,编辑部会进行初步审查。
这包括核实问题的真实性、严重性以及是否符合撤稿的标准。
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专家进行评估或者第三方机构的调查。
三、通知作者如果初步审查确认需要进行撤稿,编辑部会立即通知论文的作者。
通知中应详细说明撤稿的原因和依据,并给予作者回应的机会。
作者有权对撤稿决定提出异议或者提供补充信息。
四、作者回应收到撤稿通知后,作者有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回应。
作者可以承认错误并同意撤稿,也可以反驳指控并提供证据。
在这个阶段,作者和编辑部可能会有多轮的沟通和讨论。
五、决定撤稿根据作者的回应和进一步的调查,编辑部将作出最终的撤稿决定。
如果决定撤稿,编辑部会起草一份撤稿声明,详细说明撤稿的原因和过程。
六、发布撤稿声明撤稿声明通常会在原论文发表的同一期刊上公开发布,以便让读者了解情况。
撤稿声明应包括以下内容:原论文的信息、撤稿的原因、撤稿的过程、对科研界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七、后续处理撤稿后,出版商可能会采取一些后续措施,如从数据库中删除原论文、更新引用记录、通知相关机构等。
对于严重违规的作者,可能会面临科研生涯的严重影响,如被禁止投稿、取消资助、甚至法律责任。
八、反思和改进每一次撤稿事件都是对科研界的一次警醒。
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改进科研实践和出版流程,提高科研诚信和质量。
这可能包括加强科研伦理教育、完善同行评审制度、提高数据公开和可重复性等。
总的来说,Sci撤稿流程是一个严谨且公正的过程,旨在维护科研界的信誉和公正性。
SCI论文退稿后要如何处理?

SCI论文退稿后要如何处理?
在发表SCI论文的过程当中文章被期刊退稿也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很多新手作者是第一次面临着文章被退稿,很多作者无法接受。
虽然论文被退稿了,我们还是要对论文进行处理,然后再让论文再一次投稿,那么,作者面对退稿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因为论文不符合刊物的收录方向被退稿,或者是没有符合的栏目被期刊被退稿,那么作者可以转投论文到其他的期刊上,当然切记不可盲目的转投,要选择与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期刊投稿,避免文章再次被退稿。
一、初审阶段被退稿:
论文在初审阶段被退稿,这是往往是论文存在明显的基础错误,比如查重率不过关,格式不正确,作者要认真修改论文,然后重新投稿这本刊物。
一定不能不做任何修改就改投到别的刊物,这样对后期发表论文是很不利的。
二、外审阶段被退稿:
论文外审阶段被退稿,外审主要审查论文的内容,论文的质量,这时提出退稿的建议,说明论文质量上存在问题,退稿是比大修,小修还要严重的后果。
这时作者无论是想要重投期刊,还是改投期刊,都需要按照期刊要求,或者是审稿人的建议对原文进行大面积的修改,论文也要有较大的变动,直至论文质量有所提升,这种情况下重投是可以被视为新稿,有再次被送审机会的。
作者根据退稿反馈修改重投后,必须要在投稿信中详细说明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重新投回原杂志,只有这样,杂志编辑才有可能考虑再次审核。
否则就最好不要重投,还不如改投其它杂志。
SCI论文发表稿件同行评审和退修

SCI论文发表评审及退修(原创文稿,欢迎转载)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选题到设计,再到得出结果和分析,每一步提炼作者都要付出极大的心血。
从专业学术水平角度看: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许多论文,完全能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而重要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reviewer)大多是各领域权威专家。
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就要接受同行reviewer的认可。
通常,期刊接到投稿论文后,编辑部负责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reviewers' comments),reviewer负责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
稿件审理结束后,主编会将reviewer对论文的评审意见传给通讯作者,并会明确通知通讯作者是否要求作者修改稿件或退稿。
审稿意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直接接受的很少见。
②少部分论文文稿接受,但需进行少量修改。
③较多的论文文稿则被要求修改后再审。
作者需要按照审稿意见作修改后,再次提交。
④退稿。
不同的国际学术期刊对论文文稿水平及具体要求差别很大。
随着稿件数量逐年增加,退稿率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国际著名的SCI论文润色编辑服务机构PTE(USA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Experts)对为非英语母语的论文统计表明:论文文稿不经退修即被接受发表的情况很少,大部分研究论文是意向接受、退回修改。
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会把reviewer详细的评审意见附在论文处理意见中,提供给作者修改时参考。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是被接受发表的起点。
几乎所有的论文经同行评审后,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回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专业术语使用等等,尤其退修比例最高的是因为涉及英语语言表达问题。
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论文并不代表其文稿已经被接受。
论文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论文关键性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评审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
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
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
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
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
1.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
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2.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
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
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
有
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
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
《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
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
”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
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
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
另篇论文在某重要杂志经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
通过向权威同事请教和反复思考,我们确认所进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测量都充分准确可靠;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与审
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关系,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述。
二、投稿后若干事宜:
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
如果投稿2 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 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
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
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
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
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如何处理稿件修回?从主编回信和审稿人(reviewer)修回意见可看出文章录用的可能性。
主编的回信会特别提到你文章的科学先进性(scientific priority);审稿人对文章总的评价中会提到对文章是否感兴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仓促,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的问题。
对每位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要逐条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对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体标明(page, lines);给主编回信,感谢给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指出按修改建议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
以上文字引用自桂耀荣的博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