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离子交换分离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分离和富集离子的技术,基于离子的交换作用在固体和液相之间。
其原理主要基于离子的电荷和大小的差异,通过固体材料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离子的分离和分析。
在离子交换层析过程中,采用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固体材料作为吸附剂。
这些固体材料通常是树脂或凝胶,具有高度交联的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交换位点。
这些交换基团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相应离子,并释放其他离子。
离子交换层析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吸附和洗脱。
在吸附步骤中,固体材料中的交换基团与溶液中的目标离子发生相互作用,使目标离子被固定在固体表面上。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电静力吸引力、静电作用力或配位作用等。
在洗脱步骤中,采用适当的洗脱剂,通过改变溶液条件,如pH值、离子浓度等,来解离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离子,并将其溶解出来。
这样就实现了对离子的分离和富集。
离子交换层析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体材料表面上的交换基团和目标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的交换基团对离子的选择性也不同,可以选择适合分离目标离子的交换基团。
除了选择性外,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效果还与溶液条件、交换剂用量、洗脱剂的选择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条件,以达到较好的分
离效果。
总的来说,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离和富集技术,通过固体材料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实现离子的分离和富集。
其原理基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交换基团的选择性,通过调控条件和洗脱剂,达到对离子的有效分离。
高级生化-离子交换分离

1
2.1 原理: ——生物大分子电荷性不同,与离子交换层析 介质的离子基团间的作用力强弱也存在差异; 当使用高浓度盐溶液进行洗脱时,与离子交换 层析介质结合力弱的待分离分子先被洗脱下来, 而结合力强的分子后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 离纯化的目的。 优点: ——离子交换层析的处理量大、操作简单、价 格低廉、纯化后的生物大分子能很好地保持生 物学活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纯化工作中。
3
• 离子交换剂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①有高度的不溶性.即在各种溶剂中不发生溶解; ②有疏松的多孔结构或巨大的表面积,使交换离 子能在交换剂中进行自由扩散和交换; ③有较多的交换基团; ④ 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使用过程中,不因 物理或化学因子的变化而发生分解和变形等现 象.
4
阴离子交换剂: ——固定相基团带正 电荷的时候,其可交 换离子为阴离子,如 一N(CH3)OH(强碱型) 或NH3OH(弱碱型), 可解离出OH-, 阳离子交换剂: ——其可用来与流动 相交换的离子为阳离 子,功能团主要是- SO3H及-COOH。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 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 例如,氨基酸自动分 析仪中的色谱柱,多 肽的分离、蛋白质的 分离,核苷酸、核苷 和各种碱基的分离等。
• 关于离子交换剂的处理,再生和转型 • 取适量的固体离子交换剂先用水浸泡,待充分膨胀 后加大量的水悬浮除去细颗粒,尔后改用酸碱浸泡, 以便除去杂质和使其带上需要的反离子. • 疏水性离子交换剂可以用2-4倍的2mol/L NaOH或 2mol/L HCl溶液处理;而亲水性离子交换剂则只能 用0.5mol/L NaOH和0.5mol/L NaCl混合溶液或 0.5mol/L HCl处理(室温下处理30分钟) . • 酸碱处理的次序决定了离子交换剂携带反离子的 类型.在每次用酸(或碱)处理后,均应先用水洗涤至 近中性,再用碱(或酸)处理.末了用水洗涤至中性,经 缓冲液平衡后即可使用或装柱.
第七章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2014

代号 4 5 6
骨架分类 乙烯吡啶系 脲醛系 氯乙烯系
001×7苯乙烯系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用于:硬水软化、脱盐水、纯 水制备、稀有元素分离、分离 和提取氨基酸制糖、制药可作 为催化剂和脱水剂
– 国内外离子交换树脂相应牌号对照
704 = 311×2
717 = 201×7 732 = 001×7 711 = 201×4 703 = D311 HD42 = 001
• 当有机溶剂存在时,常常会使对有机离子 的选择性降低,而容易吸附无机离子。 • 原因:离子溶剂化程度降低;影响离子的 电离度,使它减小,尤其是有机离子,影 响更显著。
第三节 离子交换原理
• 一、离子交换平衡
• m1为反离子[U]浓度为1时溶质X的分配系数.
bRU aX aRX bU
• 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 进行。 • 测定方法:可先将树脂处理成氢型。称几 克树脂,测其含水量,同时称取若干克树 脂,加入一定量的标准NaOH溶液静置一昼 夜(强酸性树脂)或数昼夜(弱酸性树脂)后, 测定剩余NaOH的毫摩尔数,就可求得总交 换容量。
7.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性
3. 膨胀度
• 膨胀系数与树脂的交联度有关。 • 取10~15 ml烘干树脂放入量筒中,加入欲 试验的试剂,通常是水,不时摇动,24 h 后,测定树脂体积。前后体积之比,称为 膨胀系数。
4. 湿真密度
• 取处理成所需形式的湿树脂,在布氏漏斗 中抽干。迅速称取W2(一般2~5 g)抽干树脂, 放入比重瓶中加水至刻度称重W3。湿真密 度按下式计算(比重瓶充满水时重W1)。 • γ(湿真密度)=W2/(W1-W3)
历史回顾
• 1814年英国Thompson和Way发现铵离子 与土壤中钙离子的交换现象开始的 • 1870年Lemberg的实验又证明离子交换过 程的可逆性和当量关系 • 软化水始于20世纪初期,德国化学家Gens 应用沸石软化水及处理蔗糖浆以除去钙离 子 • 1935年Adams和Holmes合成了酚醛型离 子交换树脂
第七章 层析分离技术(3)离子交换层析

影响因素
操作要点
思考题
1.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用的离子交换 剂有哪几类? 2. 影响离子交换色谱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简易的 方法确定离子交换色谱的初始pH和离子强度? 3. 离子交换层析的洗脱方式有几种?分别在什么情况 下适合? 4.离子交换剂交换容量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交换容量 烦哪几种?影响有效交换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要保证各个待分离物质(如蛋白质)的稳定。 其次是要使各个待分离物质与离子交换剂有适当 的结合,并尽量使待分离样品和杂质与离子交换 剂的结合有较大的差别。 另外注意平衡缓冲液中不能含有与离子交换剂结 合力强的离子,否则会大大降低交换容量,影响 分离效果。
2.上样
离子交换层析上样时应注意样品液的离 子强度和pH值, 上样量应根据柱内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 量决定,不宜过大,从而得到较好的分 离效果。
洗脱方式:分步洗脱 (stage elution)
7.3 离子交换层析
小结
基本原理及特点
离 子 交 换 层 析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如:Q型、QAE型)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如:DEAE型)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如:SP型、S型)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如:CM型)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层析柱的尺寸 缓冲液的种类 pH的影响 离子强度 层析流速 平衡缓冲液 上样 洗脱缓冲液 洗脱速度
7.3 离子交换层析
三、离子交换色谱的影响因素
1.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2. 层析柱的尺寸 3. 缓冲液的种类 4. pH的影响 5. 离子强度 6. 层析流速ຫໍສະໝຸດ 1.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1)交换剂基质的选择:
离子交换法原理

离子交换法原理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离子的方法,它基于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可以用来处理水质、分离有机物、纯化生物分子等多种应用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法的核心是离子交
换树脂,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大量固定的离子交换基团。
当溶液中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固定在树脂上的离子会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具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种类型。
阳离子交
换树脂上的固定基团是阴离子,它们可以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而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固定基团是阳离子,它们可以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
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可以用来处理水质。
例如,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
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从而软化水质;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氯离子等阴离子,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离子交换法还可以用来分离有机物。
例如,通过选择性吸附和洗脱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有机物的纯化和分离。
在生物制药领域,离子交换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纯化和分离。
总之,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它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
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离子交换法在水质处理、有机物分离、生物分子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离子交换法的原理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离子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固定正或负电荷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原来在树脂上的离子被替换成溶液中的其他离子,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树脂上的固定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当溶液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之间的亲和力更强时,就会发生离子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树脂上的离子会被溶液中的离子替换下来,从而实现了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离子交换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水处理、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水处理中,离子交换法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降低水的硬度,提高水的质量。
在生物制药中,离子交换法可以用来纯化蛋白质、去除杂质离子,提高药物的纯度。
在食品加工中,离子交换法可以用来去除食品中的杂质离子,提高食品的质量。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离子和树脂的性质进行选择和设计。
树脂的选择需要考虑树脂的交换容量、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以及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种类等因素。
同时,离子交换法的操作条件也需要进行优化,包括溶液的pH值、温度、流速等因素。
总之,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离子分离和纯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离子和树脂的性质进行选择和设计,并优化操作条件,以实现最佳的分离和纯化效果。
离子交换法在水处理、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对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交换法的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法的工作原理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e)是一种分离技术,它能够通过将溶液中一些离子与固体材料上的同种离子交换,在溶液中提取出需要的离子,可用于水处理、糖化、化学分析等领域。
离子交换法工作原理是基于固体材料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反应,形成交换反应。
通俗地讲,达到与溶液相平衡时,溶液中的某种离子会与固体材料上的相同能量等离子体发生吸附,而背景中的其他部分则不会。
这里的固体材料常常称为“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能在水中交换离子的多孔材料。
它是由无定型聚合物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醇等)制成的,通过化学反应,上面带有功能基团,可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
这些树脂通过浸渍物料(如二羧甘氨、氨基甲酸氢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而产生特定酸度,这可以帮助它们特异性地吸收溶液中想要选择的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因物质而异,可为阳离子或阴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有功能基团,如磺酸树脂和卤素树脂等,一般用于吸附正电荷离子,如钠、钾、钙等。
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硫酸树脂、氢氧化物树脂等功能基团,可选择性地吸附阴离子,如氯离子、硝酸根等。
引入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器又被称为离子交换柱。
离子交换柱是离子交换过程所需的装置,是等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提高交换效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当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时,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某些离子,并将它们替换成环境中的其他离子,如水分子和氢氧化物离子。
在交换过程中,离子吸附的排斥掉的原离子被水洗去,并进一步淋洗并去除残留于树脂上的离子,以保持交换柱的活性。
在离子交换之前,树脂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树脂必须经过一个预处理过程,以提高其化学性质,增加它对特异离子的吸附能力。
此外,树脂还必须进行浸泡水或某种溶液,以使其达到最佳的吸附状态。
这种吸附液通常被称为反应剂。
随着反应剂被吸附和替换,离子吸附柱最终会到达饱和点,这意味着它不能再吸附更多的离子。
虽然离子交换法在处理水和其他化工过程中有许多应用,但它仅能有效地处理溶液中有限的种类的离子。
离子交换原理

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过程,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保护、化学分离、药物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离子交换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技术。
离子交换是一种离子间相互转移的过程,通过固定相中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在溶液中产生多种离子形态的分离和转移。
这一过程基于离子的电荷性质,涉及到离子的吸附、解吸和交换平衡。
离子交换的原理可以通过固定相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来解释。
固体材料通常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特殊结构,如具有阴阳离子交换基团的树脂。
当溶液中的离子接触到固体材料表面时,离子交换基团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使溶液中的离子被固体材料吸附,并释放出与之反应的离子到溶液中。
离子交换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离子交换材料的性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PH值、温度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离子交换平衡的位置和速率。
离子交换平衡一般分为吸附平衡和解附平衡两个过程,吸附平衡是指离子被吸附到固体材料上的过程,而解附平衡是指离子从固体材料解离到溶液中的过程。
离子交换在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水中的离子污染物进行去除。
水中的离子污染物包括镁、钙、铁、锌、铜、铝等金属离子,以及硝酸盐、磷酸盐等溶解性无机离子。
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材料,可以实现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去除。
离子交换在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离子交换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离和纯化过程中。
许多化学反应和制造过程需要纯净的溶液或溶剂,离子交换可以通过去除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例如,在制药工业中,离子交换被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药物和降解产物。
此外,离子交换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电化学能量转换、离子选择性传感器等方面。
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众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改善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离子交换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过程,通过固定相中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实现了离子的分离、纯化和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8-31
1
Key words for search :
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wo-aqueous phase extraction Ion exchange resins Adsorption sepa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Crystallization
5
2010-8-31
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着剂, 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着剂, 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 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用合适 的洗脱剂将吸附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 的洗脱剂将吸附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 提纯的目的。 提纯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的特点是树脂无毒性且可以反复再生使用, 离子交换法的特点是树脂无毒性且可以反复再生使用,少 用或不用有机溶剂,因而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用或不用有机溶剂,因而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劳动 条件较好的优点,成为提取抗生素药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条件较好的优点,成为提取抗生素药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已在多种抗生素生产中使用。 已在多种抗生素生产中使用。
2010-8-316Fra bibliotek1、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概念 、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 网状立体结构的、 网状立体结构的、含有高分 子活性基团而能与溶液中其 他物质进行交换或吸着的聚 合物。 合物。其高分子活性基团一 般是多元酸或多元碱。因此, 般是多元酸或多元碱。因此, 从电化学的观点来看, 从电化学的观点来看,离子 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性的多 价电介质。 价电介质。
2010-8-31
8
四种树脂性能的比较
性能 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性 活性基团 pH影响 影响 盐稳定性 再生* 再生 交换速度 磺酸 无 稳定 3-4倍 倍 快 弱酸性 羧基 酸性中小 洗涤时水解 1.5-2倍 倍 慢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 季胺 无 稳定 3-5倍 倍 快 弱碱性 伯仲叔胺 碱性中小 洗涤时水解 1.5-2倍 倍 慢
期中考查作业
外文相关文献翻译(占总成绩 外文相关文献翻译(占总成绩15%) )
文献检索网址: 文献检索网址: / / /science?_ob=MiamiSearc hURL&_method=requestForm&_btn=Y&_acct=C0000 53060&_version=1&_urlVersion=1&_userid=1489345& md5=563c1959b45e434364d6139b3cbd3fb2
(7)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8)滴定曲线:见下页图示。 )滴定曲线:见下页图示。 (9)孔度、孔径、比表面积:孔度为单位重量 )孔度、孔径、比表面积: 或体积树脂所含有的空隙体积。孔径和交联度、 或体积树脂所含有的空隙体积。孔径和交联度、 制孔剂有关。 制孔剂有关。
2010-8-31
19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磺酸阳离子树脂 聚苯乙烯 二乙烯苯磺酸阳离子树脂
2010-8-31
20
苯乙烯—二乙烯苯胺基阴离子交换树脂 苯乙烯 二乙烯苯胺基阴离子交换树脂
2010-8-31
21
丙烯酸—二乙烯苯系羧酸树脂 丙烯酸 二乙烯苯系羧酸树脂
2010-8-31
22
酚醛型树脂
脲醛树脂合成
2010-8-31
17
2010-8-31
18
3.2 逐步共聚法(缩聚法) 逐步共聚法(缩聚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功能基的单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功能基的单体,通过功能基之间的 相互作用而进行反应。 般伴随有低分子物 般伴随有低分子物(如水或卤化 相互作用而进行反应。—般伴随有低分子物 如水或卤化 氢等)的析出 但亦有生成低聚物或不析出低分子物的。 的析出, 氢等 的析出,但亦有生成低聚物或不析出低分子物的。 缩聚法合成球形树脂通常以透平油或二氯苯作为分散介质 进行悬浮聚合制成。例如酚醛型、环氧丙烷-多烯多胺型 进行悬浮聚合制成。例如酚醛型、环氧丙烷 多烯多胺型 等的球型树脂的生产。 等的球型树脂的生产。 引入树脂活性基团的方法: 引入树脂活性基团的方法:一是单体本身作为功能基团 如丙烯酸、苯酚); );二是合成共聚体后进行化学反应引 (如丙烯酸、苯酚);二是合成共聚体后进行化学反应引 入功能基(磺化、氯甲基化-胺化等 胺化等)。 入功能基(磺化、氯甲基化 胺化等)。
2010-8-31
3
分离纯化工艺原理
孔维宝 kwbao@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0-8-31 4
第七章 离子交换分离原理
1、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概念 、 2、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及理化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及理化性能( 3、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 4、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础(★) 、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础( 5、 5、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 6、偶极离子吸着 、 7、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 、 8、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及应用实例(★) 、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及应用实例( 9、软水和无盐水制备 、 10、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 、 11、离子交换法分离蛋白质(★) 、离子交换法分离蛋白质(
2010-8-31
10
2010-8-31
11
2.2 命名
1977年我国石化部颁布了新的 代号 年我国石化部颁布了新的 规范化命名法。 规范化命名法。离子交换树脂 0 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 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 1 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第三位 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 2 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团、 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团、 3 交联度等。 交联度等。分类代号和骨架代 号都分成7种 号都分成 种。
a1a2 RT ln = ns ( s s ) a1 a2
2010-8-31
14
2.3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
(5)含水量:每克干树脂吸收水分的数量称含 )含水量: 水量,一般为0.3~0.7g。交联度高,含水量低。 水量,一般为 。交联度高,含水量低。 (6)视密度:湿视密度和真视密度。 )视密度:湿视密度和真视密度。
湿视密度:单位体积湿树脂的重量(一般为 湿视密度:单位体积湿树脂的重量(一般为0.60.85 g/mL)。 )。 真视密度: 真视密度:比重瓶法测得的单位体积湿树脂的重量 (1.1-1.4 g/mL)。 )。
阿司匹林
2010-8-31
23
多烯多胺—环氧丙烷型树脂 多烯多胺 环氧丙烷型树脂
2010-8-31
24
4、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础 、
4.1 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式
2010-8-31
25
2010-8-31
26
RTln
a1 a2 a1 a2
1 Z1
1 Z1
1 Z2 1 Z2
= γ ns ( s s )
2010-8-31
2
实验设计部分
(占总成绩15%,每题 分) 占总成绩 ,每题50分
1、根据《化工制图》的有关知识,试设计一间药物分离工程 、根据《化工制图》的有关知识, 实验室,并对必要的设计做一解释说明( 纸型)。 实验室,并对必要的设计做一解释说明(用A4纸型)。 纸型 2、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用于治疗心脑 、唇形科植物丹参 用于治疗心脑 血管疾病时,起作用的是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两部分。 血管疾病时,起作用的是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两部分。查阅 有关文献,根据这两种活性物质的理化特性, 有关文献,根据这两种活性物质的理化特性,试设计用萃取 法从丹参入药部分分离提取酮类和酚酸的工艺流程图( 法从丹参入药部分分离提取酮类和酚酸的工艺流程图(按照 化工制图》专业绘图要求), ),并对必要的步骤加以解释说 《化工制图》专业绘图要求),并对必要的步骤加以解释说 纸型)。 明(用A4纸型)。 纸型 绘图要求:手工绘制或 软件绘制。 绘图要求:手工绘制或AutoCAD软件绘制。 软件绘制
分类名称 强酸性 弱酸性 强碱性 弱碱性 螯合性 两 性
氧化还原性
骨架名称 苯乙烯系 丙烯酸系 酚醛系 环氧系
乙烯吡啶系
4 5 6
脲醛系 氯乙烯系
12
2010-8-31
国产离子交换树脂命名原则图示
2010-8-31
13
2.3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
):一般为球形 (1)外观和粒度(颗粒度):一般为球形,直径为 )外观和粒度(颗粒度):一般为球形,直径为0.2~1.2mm。 。 ):以单位重量干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 (2)交换容量(交换当量):以单位重量干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 )交换容量(交换当量): 能吸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表示。重量交换容量( 干树脂) 能吸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表示。重量交换容量(mep/L.g干树脂) 干树脂 和体积交换容量( 树脂)。 和体积交换容量( mep/L.g树脂)。 树脂 (3)机械强度(不破损率 ):经一定的磨损试验后,筛选得到的 ):经一定的磨损试验后 )机械强度(不破损率%):经一定的磨损试验后, 完好数值的重量百分率。药品分离中一般要求95%以上。 以上。 完好数值的重量百分率。药品分离中一般要求 以上 ):树脂从一种型转变为另一种型时体积增 (4)膨胀度(视膨胀率):树脂从一种型转变为另一种型时体积增 )膨胀度(视膨胀率): 大的百分率。 大的百分率。 影响膨胀度的因素:交联度、活性基团的性质和数量、 影响膨胀度的因素:交联度、活性基团的性质和数量、活性离子 的性质、介质的性质和浓度、骨架结构。 的性质、介质的性质和浓度、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