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权利分配自己的财产吗
偏心母亲霸占女儿房子犯法吗

偏心母亲霸占女儿房子犯法吗
偏心母亲霸占女儿房子并不属于违法犯罪,不能因此要求父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父母可以决定自己遗产的分配,在法律上讲,如果分配不公的话,应遵循当事人的志愿。
一般情况下,父母说了算,子女无权干涉,有遗嘱的按遗嘱执行,没有遗嘱的依法分配,无需公平分配。
如果分配不公的话,可以从道德方面进行解决。
从法律上讲,如果父母立遗嘱情况正常,精神病者除外的话,父母可以决定财产的分配,不需要进行公平的分配。
如果对父母财产的分配有异议的话,当地居委会协调解决。
只要是父母的财产,那么他们就有自由分配的权利,分配人员、分配份额及分配方式等各方面,所以即便你感觉不公也无权干涉。
当然,可以与父母商量,毕竟都是子女,以后也对父母负有同样的赡养义务。
从法律上来讲,父母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符合其个人意愿的分配,有权自主决定分配人员、分配份额及分配方式等各方面内容,无需公平分配。
子女只能接受。
并且不能因分配不公而不承担应尽的抚养义务。
所以不能起诉。
家庭财产儿女分配法

家庭财产儿女分配法
家庭财产的儿女分配法因地区和文化传统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家庭财产分配方式:
1.平均分配:家庭财产在子女之间均等分配的方式
是最常见的做法。
根据这种方式,家庭财产将平均分配
给所有的儿女,每个子女获得相等的份额。
这种方式通
常被认为是公平的分配方法。
2.法定继承份额:某些地区有法定继承份额的规
定,根据这些规定,家庭财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和份
额进行分配。
例如,法律可能规定配偶有一定的继承份
额,子女在剩余财产中平等分配,有时还可能规定其他
亲属的继承份额。
3.自由分配:有些家庭允许家庭财产的所有权者自
由决定财产的分配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财产所有者可
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考虑因素来分配财产给儿女。
这可
能基于对子女的需要、贡献或其他因素的考虑。
4.配偶优先:在一些地区,财产分配可能优先考虑
配偶的权益。
根据这种方式,财产可能首先分配给配偶,然后再按照其他规则将剩余的财产分配给儿女。
2024年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是什么?

2024年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是什么?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体内容为遗嘱继承权的实现,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一、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体内容为遗嘱继承权的实现,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2024年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是什么?一、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是什么?(一)继承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
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遗嘱继承权的实现,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也不会发生。
如父母健在,其房地产子女就不能继承。
父母意愿将自己的房产赠与子女是可以的,但这种行为叫生前赠与,不叫继承。
(二)继承遗产的人,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我国继承法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不能把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以及合伙财产不加分割作为遗产来继承。
像这样的财产须分割以后属于死者个人所有的部分才是遗产。
一切非法所得的财产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
二、死亡遗产继承比例是怎样的?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根据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遗产继承中的法定继承顺序

遗产继承中的法定继承顺序在遗产继承中的法定继承顺序在一个人离世后,其财产和财富将需要按照一定的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这个顺序被称为法定继承顺序,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遗产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定继承顺序的相关内容。
1. 直系亲属继承顺序首先,直系亲属是指与被继承人有亲属关系的人,包括子女、父母和配偶。
在大部分国家的法律中,直系亲属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因为法律认为他们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最亲密的关系。
1.1 子女继承权子女在直系亲属继承顺序中享有最高的继承权。
无论子女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婚内还是婚外所生,都有权继承他们被继承人的遗产。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子女被剥夺继承权或者自愿放弃继承权,子女可能会失去继承的权利。
1.2 父母继承权在被继承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去世的情况下,父母将有权继承其财产。
然而,如果被继承人有子女存在,那么父母的继承权可能会受到限制。
1.3 配偶继承权配偶是直系亲属继承顺序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不同国家对配偶继承权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国家规定配偶继承的份额是固定的,而有些国家则根据被继承人的其他亲属情况来确定配偶继承的份额。
2. 远亲继承顺序如果在直系亲属中没有可以继承遗产的人存在,法律将会考虑远亲的继承顺序。
2.1 兄弟姐妹继承权兄弟姐妹是远亲继承顺序中的重要一环。
在某些国家中,兄弟姐妹的继承权可能会与是否有父母存活相关。
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已经去世,而其子女仍然存活,那么子女可能会继承其父母的份额。
2.2 祖父母继承权在远亲继承顺序中,祖父母也有继承权的可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常见,因为直系亲属中通常已经包含了父母和子女。
3. 其他继承者除了直系亲属和远亲,还存在其他可能被视为继承者的人。
3.1 银行或机构根据特定的法律和规定,银行或机构可能会作为继承人继承被遗产人的财产。
3.2 公益事业在某些情况下,被继承人可能会将其财产捐赠给公益事业,例如慈善机构或慈善基金会。
简论唐宋时期的财产继承制度

简述唐宋时期的财产继承制度摘要:作为继承制度的重要分支——财产继承制度,它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诸子均分,它体现着中国古代家文化下以家庭伦理为中心而形成的伦理社会的文化特点,作为维系家族延续的纽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妇女在财产继承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而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繁荣阶段,制度大体在这时成型,有待后世的发展,它们在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借唐宋来窥探中国古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大体内容。
关键词:唐宋时期财产继承制度前言在氏族社会,人们共同劳动,财产平均分配,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原有的氏族财产转移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私有财产的继承。
从秦代有确切的财产继承记载开始,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完善,在唐宋时基本已经定型,以后基本沿袭无多大变化,它伴随着封建制度一起成长,维系着家庭的秩序,保证家庭的延续。
它作为封建制的产物,必然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夙愿。
唐宋时期,财产继承制度收录在《唐律》《宋刑统》等中,都有着诸子均分的规定,得到家族承认的私生子也不例外。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女子的地位是卑贱的,所以她们的财产继承权也是相当的有限,寡妇的继承权更是复杂。
中国古代贯穿着的是法定继承,但也有部分遗嘱的出现,那与我们现今所谓的遗嘱有很大的不同,但也不容忽视其中所带来的财产继承的信息。
而且对商人、外国商人的财产都有相应的规定。
一、诸子均分财产有确切财产继承的记载始自于秦代。
汉代时,财产继承首次确立诸子均分的原则。
据《史记·陆贾传》记载:陆贾“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囊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
汉代这种诸子均分财产的规定为后世所沿袭下来。
《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硬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
其父祖亡后,各自异居,又不同爨,经三载以上,逃亡六载以上,若无父祖旧田宅、邸店、部曲、奴婢见在可分者,不得辄更论分”。
①唐律规定分开过三年以上,逃亡后六年以上,就不得参与财产的析分。
两兄弟分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导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关系中的财产分割问题一直是法律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兄弟之间因财产分割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
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分割原则、实践案例等方面对两兄弟分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其中第三编“继承”部分对财产分割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法》是我国关于继承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财产分割的规定较为详细。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财产分割的原则1.公平原则财产分割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即继承人在分割遗产时,应按照各自的继承份额进行分割,不得侵犯其他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2.自愿原则财产分割应当尊重继承人的意愿,继承人可以协商一致决定分割方式,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3.照顾原则在分割遗产时,应当照顾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4.保留份额原则在分割遗产时,应当保留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份额。
三、财产分割的实践案例案例一:张某与李某系兄弟,张某先于父亲去世,张某之子小张继承张某的遗产。
父亲去世后,李某要求分割父亲遗产,但小张认为父亲的遗产应当由他和李某共同继承。
经协商未果,李某将小张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先于父亲去世,张某之子小张继承张某的遗产,李某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无权继承张某的遗产。
但根据《继承法》第十条,李某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
法院判决李某继承父亲遗产的1/4。
案例二:王某与赵某系兄弟,父亲去世后,王某、赵某及王某之子小王共同继承父亲遗产。
生下来的如果是儿子,就把遗产的23给儿子,母亲拿13;

看了晓军家的情况,你是怎样认为的?
1、晓军父亲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
根据《继承法》第2条的规定,继承是自被 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 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有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 才可继承。
2、即使晓军的父亲已过世,他的财产就都能继承 吗?哪些财产能继承?晓军家的共有财产,能继 承吗?
1、什么是被继承人?P76 2、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P76 3、什么是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有哪些?P77√ 4、什么是继承权?继承权是如何取得的?P77
找一 找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
遗产: 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 人合法财产。 被继承人: 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 法定继承人: 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 父母。 继承权: 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 遗产的权利。 血缘关系、婚姻关 继承权的取得: 系、抚养关系。
小结Leabharlann 2、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② 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 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①
∮情景剧场∮
第二集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 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 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 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 些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 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 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 姑不能继承。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决,理由是什么?
诺贝尔的遗嘱
签名人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在经过 成熟的考虑之后,就此宣布关于我身后 可能留下的财产的最后遗嘱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 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
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
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
家庭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家庭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家庭遗产继承是指家庭成员在家族中的长辈或亲属去世后,依据法律规定对遗产进行继承和分配的过程。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家庭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
本文将就家庭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以中国、美国和法国的继承法为例进行分析。
一、中国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在中国,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
根据该法,家庭遗产继承排行第一的是配偶和子女,排行第二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排行第三的是祖父母和外祖、曾外祖父母等。
如果没有直系亲属,则按照国家劳动收入统计局颁布的《国家职工平均工资表》来计算继承人的继承份额。
在中国,遗嘱继承被认可,并且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做出了合法的遗嘱,继承人应当按照遗嘱进行继承,但是遗嘱不能违反继承法的规定。
二、美国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美国的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由州法律进行规定,因此各州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情况下,美国的家庭遗产继承规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根据遗嘱继承和根据州法定继承。
根据遗嘱继承是指当被继承人有遗嘱并经法庭验证后,遗嘱的内容将被遵循进行继承。
根据州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或者遗嘱失效的情况下,根据州法律规定进行继承。
美国的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中,通常将亲属分为四个等级: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
根据不同的等级,继承份额和顺序有所不同。
三、法国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在法国,家庭遗产继承法律规定主要依据《法国公民法典》(Code Civil)进行规范。
根据法国法律,配偶和子女是家庭遗产继承的主要继承人。
法国的家庭遗产继承规定分为两种情况:有遗嘱和无遗嘱继承。
有遗嘱继承是指当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合法的遗嘱对其遗产进行明确规定后,继承人将按照遗嘱进行继承。
无遗嘱继承是指当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或者遗嘱失效时,根据法国公民法典的规定进行继承。
根据法国的继承规定,配偶在无遗嘱继承的情况下享有"绝对预留份额",即一定比例的遗产作为必须分配给配偶的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有权利分配自己的财产吗
父母当然有权利分配属于父母自己的财产,子女没有资格横加干涉父母对于个人财产的处置,更不能因为强行索要父母的财产无果就拒绝承担赡养义务。
不过,作为父母肯定也是没有资格去处理子女的财产的,无论子女有没有成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财产权都是相互独立的。
一、父母有权利分配自己的财产吗?
父母对自己的财产,有绝对的处分权,即使将自己的财产用遗嘱的方式全部给予某一个子女,法律也予以保护。
即使将财产遗赠给他人,也是同理。
当然,法律也规定必须给不能独立生活和照顾自己的子女保留必要的份额。
同时,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义务,父母不可以要求未成年子女用自己的钱养活自己,而逃避其抚养义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保管并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其使用或处分该财产必须对未成年人有利。
父母不可以随意使用未成年人的财产,更不可以将未成年人的财产赠送他人、出售或者做其他对未成年人不利的处分。
相关知识:未成年子女享有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父母不能随意处理孩子的财产。
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前提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利益,出于其健康成长或受教育等必要,如子女上学、治病需要大笔费用。
除为孩子利益外,父母不得以任何理由出卖、赠与、分割、设定抵押等处分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财产。
二、父母遗产继承
在没有有效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分割遗产。
按照我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十三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女子不论是已经出嫁还是未出嫁,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应与其兄弟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那种出嫁的女儿不能继承父母遗产的说法只是农村的习俗,并无任何法律依据,当然女儿出嫁后不主张继承权也是可以的,这是对自己权利的放弃,但这并不等于她没有继承权。
我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遗产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不论是儿子或是女儿,女儿不论已婚、未婚,在继承父母遗产时,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作为子女,虽然在没有成年之前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受到限制的,但是我们从一出生以后的所有民事权利却都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特殊的亲子关系,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在处理的时候都是理所应当的。
而你就不能认为父母的钱就应该分配给自己,父母也不能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私自分配孩子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