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模拟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一)一、逻辑填空练习题(一)1.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

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动依靠B.全盘倚重C.直接擅长D.无端强调2.对很多作家来说,最__________的文字,几乎都是源自早年的乡土经验。

因为一进入旧时的场景,就温暖,就自在,就身心通泰,___________,有如神助。

相反,那些凭空想象的创作,虽然__________,用尽心力,还是拘涩凝滞,不能自由伸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功洋洋洒洒精雕细琢B.得意下笔成章绞尽脑汁C.原创文思泉涌处心积虑D.珍贵妙语连珠费尽心机3.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__________,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更是很__________的话题。

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可罗雀遥远B.无人问津突兀C.门庭冷落生僻D.人迹罕至超前4.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_____他的人品。

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称颂认同不满B.赞誉映照非议C.推崇联想微词D.仰慕追怀保留5.在过去六十年中,现代中国的建设走过一条________的道路,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既有山重水复之________,也有柳暗花明之转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填空)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填空)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填空)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_是要坚定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当其冲B.重中之重C.千方百计D.归根结底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句意,首先排除A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用在此处不恰当。

“千方百计是……”,无此搭配,排除C项。

句子没有将“提高党性修养”与“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进行对比,由此可以排除B项。

故本题选D。

“归根结底”能够体现我国的政治现实。

2.有人总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得过且过,搪塞敷衍,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慢慢地你的理想就会被_________,志气就会被蚕食,最终难免迷失方向,沦为平庸之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磨灭B.摧毁C.丢弃D.消磨正确答案: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根据前文“慢慢地”可排除B、C项,相对来说,“摧毁”“丢弃”都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动作。

而“消磨”多与“时间”等搭配,“磨灭理想”是常见搭配。

3.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_________国际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跨国能源企业集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催生B.催促C.催化D.催发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句意和四个选项可知,填入的动词是要推动“跨国能源企业集团”的产生。

A项最为合适。

“催生”有促进产生之意。

“催促”的对象应为人或事,而不是句中的“集团”,排除B项。

“催化”指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句意不符。

“催发”指促使发生或产生.一般接抽象事物,如“催发创作灵感”。

显然不能用在句中。

4.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善于_________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常常讲,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并没有使我们的文化出现_________。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二)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二)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判断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二)一、逻辑填空练习题(一)1.书法一旦离开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就如同艺术只剩下技术而毫无风骨气韵可言。

书法艺术只有有了思想上的______ ,文学上的滋润,文化上的_____,心灵上的寄托,才能_____出打动人心的魅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尚传承蔑视B.充沛弘扬展示C.充盈传承彰显D.高贵弘扬凸显2.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长期____的智慧结晶,语言又构成人类文化最集中和最深刻的一种象征。

一切人类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深度表达和精彩____,如果将文化视为人类精神或思维自觉____的形形色色的神奇“痕迹”,那么,语言就是这种“痕迹”中最鲜活、最深邃和最久远的核心部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严谨描述保存B.培育演绎留传C.发展诠释存留D.积淀阐释遗留3.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_____着社会成本,_____着世道人心。

_____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耗费扰乱遏止B.消耗损害遏制C.耗尽蛊惑禁绝D.侵蚀破坏杜绝4.责任心,是创业者___ 的品质。

经常在生活中磨练的人一定碰到过困难与荆棘、遇到过挑战与挫折、感受过真情与冷暖、领悟过付出与回报,久而久之,人的内心变得坚强,说话做事更显得担当,“责任”二字通过在潜移默化的行为训练____到创新创业者的血液里,变成人的气节与气质,形成了独有的____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金难求植入感召力B.不可多得渗入亲和力C.难能可贵融入竞争力D.绝无仅有介入创新力5.新词组、新句式和“新语体”大量疯长,犹如春风野草,对传统汉语构成犀利的挑战。

但绝大多数新鲜出炉的“语言事物”,缺乏足够的阳寿,只是一些______的泡沫。

国家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人类社会自有了国家,就开始了征税的历史。

从古至今,各国开征的税种_______,但总的来说,可以将它们_______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

直接税如土地税、房屋税等,间接税如盐税、渔税等。

两类税种本身以及主体税种的_______经历了一个漫长演进的过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同小异概括出现B.林林总总划分发展C.不胜枚举归纳更替D.五花八门合并蜕变正确答案:C解析:人类从古到今的税种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不可能是大同小异,排除A,第二空将税收进行了归纳分类,最后一空说的是两种税种本身以及主体税种在人类历史上交换出现,故选“更替”,答案为C。

知识模块:逻辑填空2.领导人下台只是欧债危机的一个后果,并非医治危机的良药。

欧洲依然在艰难_______,并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但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盟友已经_______,唯一有实力施以援手的是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挣扎形影相吊B.踯躅焦头烂额C.突围自顾不暇D.徘徊分身乏术正确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实词与成语结合考查的辨析题。

第一空由“艰难”二字可排除BD两项。

根据文中“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可知,欧洲作为一个地域圈,在被欧债危机包围的情况下,选用“突围”不仅与“外界”遥相呼应,并且能突出欧洲所做的努力。

同时“形影相吊”表示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形容非常孤单,与语境不合,排除选项A。

所以本题答案为C。

知识模块:逻辑填空3.在房价不断_______的当今中国,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被高房价消灭。

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是最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的群体,然而,在这个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年代,我们却看不到中产阶层成长的希望。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一、逻辑填空练习题(一)1.骚乱中,抢劫的事情层出不穷,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更是________。

()A.首当其冲B.首屈一指C.首尾难顾D.难逃一死2.尽管可怕的冬季在此地司空见惯,但人们对今年这场暴风雪的凶猛程度还是________的。

()A.始料不及B.屡见不鲜C.见怪不怪D.不足为奇3.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________有人违反了规律________不能改变规律,我们不能创造规律,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和利用规律。

()A.如果就B.假使或许C.一旦也D.即使也4.尽管承认杀虫剂的使用所招致的危险并非________,但制造商的发言人仍指出,有效的替代品绝难获得。

()A.无处不在B.无伤大体C.无关大局D.无足轻重【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句意说的是骚乱中,抢劫多发,而高家因为是首富,肯定要最先受到攻击。

“首屈一指”、“首尾难顾”明显不合句意,可首先排除B、C。

“难逃一死”程度太重,排除D。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恰与句意相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A解析:前后内容转折关系,句意说的是冬季的雪是常见的,不足为奇的,不过这场暴风雪的凶猛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始料不及”指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恰与句意相符。

“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不足为奇”明显不合句意,可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D解析:句意强调的是规律的不可改变性,“即使……也……”填入句中恰当。

其余三项填入句中都语意不通。

故本题答案为D。

4.【答案】D解析:句意强调的是杀虫剂对人体的伤害并非是不存在的,“无足轻重”指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符合句意。

“无伤大体”侧重强调对于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什么妨害、“无关大局”侧重强调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侧重点与句意描述不符,排除B、C;“无处不在”明显不符合句意。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09.21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09.21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09.21行测题库:行测规律填空模拟题1、东汉末期,紫檀被作为一种香料由外邦进贡给皇室,但是直至唐代,才开头在宫廷器玩中________。

到了元代,它成为皇宫中建筑以及家具制作的重要材料。

清朝中期,南洋地区的优质木材流入境内,为家具制作供应了________的原材料,同时,清初手工艺技术突飞猛进的进展和统治者的推崇,对紫檀家具的进展也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崭露头角充分推波助澜B.大放异彩优良锦上添花C.引人注目丰富画龙点睛D.风生水起宝贵一锤定音2、鲁迅活着的时候,一般的操觚之徒是不敢与之对垒的。

梁实秋算是一般之上的,故而有幸与之走上几个回合,结果弄得______,到1964年写《关于鲁迅》时还有些忐忑担心。

直至梁去世,他对先他去世的鲁迅的评价,始终保持在当日论战时的态度,并无________的言辞。

从这一点来说,梁不失为一位君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欢而散落井下石B.如坐针毡剑拔弩张C.心有余悸变本加厉D.落荒而逃大而无当3、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章和模式。

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

我们则主见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索,不要跳出它的范围。

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制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长久的制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专注是提升制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C.忽视规章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制造力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行测题库:行测规律填空模拟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通读整个文段,可以发觉讲的是紫檀这种材料的家具在我国的进展史。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及数量关系》全真模拟试题(一)一、逻辑填空练习题(一)1.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特别需要讲道理、讲清道理的时代,没有以理服人的的态度和论述,人们凭什么来接受你的结论;_______我不反对你的结论,_________我要求,迫切地要求,请说清这些结论的来龙去脉,其实哪怕论点相左,________你的论题重要,论据扎实、论述充分,我们都会认真阅读,________心悦诚服地接受,并用来修改自己既定的想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尽管,但是,所以,因此B.甚至,但是,只要,以至C.因此,但是,如果,以至D.因为,可是,只要,以致2.享受奉献带来的_____和_____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A.快乐荣耀B.欢喜荣耀C.欢喜荣誉D.快乐荣誉3.两栖爬行动物通过冬眠或夏蛰以抵御严寒酷暑;昆虫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鸟类借助长途迁徙或更替羽翼适应气候的变化。

这都是_____的事。

()A.妇孺皆知B.众所周知C.家喻户晓D.鲜为人知4.有时候,纯真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看起来非常________,却拥有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

而那些老于世故“成熟”的人,看似_________,但只会随波逐流,失去了人类本来应该有的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羸弱左右逢源天真B.强势称心如意淳朴C.孱弱八面玲珑质朴D.练威风八面纯真5.当我们经历艰难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经面目模糊_____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这让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_____。

()A.衰弱凋敝B.怯弱陌生C.孱弱萧瑟D.羸弱疏离6.到底转产什么得赶紧定下来,作为厂长,办事更要____,否则就会失去大好时机。

()A.果敢B.果断C.干练D.稳妥7.当别人的领导绝非易事。

对于绝大部分新经理而言,获得晋升、初次走上管理岗位的兴奋和_________后,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作为管理者想要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与作为员工个人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___________。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11.21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11.21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2022.11.21行测题库:行测规律填空模拟题1.流行病学的一系列证据证明,来自道路的交通噪音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中,人体血液的生化性质(血清蛋白、血糖和各种电解质含量等)会发生转变。

在这一方面,连汽车尾气的杀伤力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甘拜下风B.望洋兴叹C.退避三舍D.自惭形秽2.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交汇时期,创新驱动高质量进展渐成共识。

没有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商业创新模式________,有真实需求场景的教育、医疗健康、信息消费、消费升级等模式创新领域,将会迸发出新的投资机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举步维艰B.日薄西山C.岌岌可危D.难以为继3.昆曲走向没落,在于其在大众市场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渐失群众基础。

现代昆曲开头引入歌剧、交响乐等流行元素,打造通俗版昆曲,而不再______。

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一种文化有资格______受众群体,多一分包涵,才能换来更长期的生命和更精彩的将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曲高和寡筛选B.故步自封舍弃C.特立独行筛除D.一成不变苛求行测题库:行测规律填空模拟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上下文语境。

文段先介绍交通噪音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中,人体血液的生化性质会发生转变。

紧接着进行对比,指出在这一方面,汽车尾气的杀伤力是比不上交通噪音的。

其次步,分析选项。

A项"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符合语境。

B项"望洋兴叹'多比方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与"杀伤力'搭配不当,排解B项。

C项"退避三舍'比方退让和回避,避开冲突;D项"自惭形秽'指由于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缺乏必要的试错机制,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改革创新都心存____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导致改革创新动力普遍不足。

以此来看,____“改革失败”的责任,创造一个宽容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甩开膀子”谋改革、搞创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畏难豁免
B.紧张宽恕
C.侥幸淡化
D.抵触忽略
2、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脱承受抑制
B.推脱承载制约
C.推托承受抑制
D.推托承载制约
3、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也_________。

智能制造就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_________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到渠成融汇
B.水涨船高应用
C.一日千里渗透
D.应运而生贯穿
4、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__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蜚声洛阳纸贵不以为意
B.闻名有口皆碑兴味索然
5、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________;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
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C.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D.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6、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________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
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________,而忧虑则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有混为一谈
B.广泛等量齐观
C.普遍相提并论
D.固有同日而语
【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中的含义侧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导致改革创新动力普遍不足”与第一空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意思是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创新。

侥幸指企求非分(可以理解为企求不属于自己的);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由“动力不足”可知没有企求不属于自己的或者意外成功或免除灾害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掉C项。

第二空搭配责任,“宽恕”常与“错误”“罪过”等搭配,与“责任”搭配不当,排除B项;忽略责任这种搭配也不符合题意,“改革失败”的责任可以不予追究,免除处罚,而不是忽略(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排除D。

故答案选A。

2、【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中的含义侧重。

第一空,“推脱”的意思是推卸、推辞,主要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推托”的意思是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拒绝。

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故选“推脱”合适,排除C、D。

第二空,“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排除A。

故本题选B。

而抑制主观上去压制它;制约强调的是一种控制,约束,一般用于双方之间互相制约,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第三空的这里表示环境保护对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一种约束,填在这里也合适。

3、【解析】第一步,第一空,前文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智能制造也……”,根据语境,文段意思是智能制造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而产生。

“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文段并没有论述智能制造成功与否,不符合语境。

“水涨船高”指的是事物随着它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文中没有“提高”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一日千里”指的是进步或发展的极快,文中并无发展速度的论述,不符合语境。

锁定答案为D项。

4、【解析】A。

此题在描述的事莫言获奖后,作品受到大家的抢购,莫言对此不是很看重。

第二个空主要描述的是大家抢购的场面,因此洛阳纸贵更符合要求,而有口皆碑更强调大家对作品的称赞。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5、C。

解析:第一空,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是不同的,一个可取一个不可取,二者也是有清晰的分界,所以不要把二者弄混,填“混为一谈”。

第二空,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和时间有关系,只能填“同日而语”。

那么答案自然可以锁定C项。

6、B。

解析:第一空联系前后句意思,不特属于某些社会,而是弥漫于不同的阶层,是强调范围广,“广泛”“普遍”合适。

第二空说明的是同是忧虑但是忧虑的内容是不同的,要填表示二者不同的词语,“等量齐观”意思合适。

贫困者和富有者都有忧虑,可见是同样的话题,是同等的,并非不能一块谈论的问题,故“相提并论”并不合适。

所以锁定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