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科学实验上册五年级苏教版计划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试卷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篇一: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篇二: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表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篇三: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第一个实验实验名称:观察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实验内容:教科子第2~3页。
实验目的: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10厘米)、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
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1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3、请同学们注意: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4、观察记录纸上的记录,思考以下的问题:(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3)温度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论写出来。
实验结论:1、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
第二个实验实验名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
实验目的: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实验过程:1、调查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2、放上一些好吃的,可以吸引小动物过来(别忘记洒上石灰) 学生在调查时,必须要遵守以下几点:(1)不要伤害小动物(2)不要随意惊动小动物(3)要想办法留下小动物活动后的痕迹(4)要注意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调查结束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6)不要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实验小结:昼夜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第三个实验实验名称: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7页实验目的:知道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目标- 了解和掌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 设计有趣、互动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研究的氛围。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太阳的旅行研究目标- 了解太阳是地球的能源来源。
- 理解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 掌握夏至、冬至等天文现象的知识。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观察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模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实验:通过模拟地球公转、自转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太阳的旅行过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制作季节变化模型,展示夏至和冬至的现象。
4. 综合评价: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太阳旅行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单元:水的形态变化研究目标- 了解水的三态及其转化规律。
- 掌握凝固、熔化、蒸发和沸腾等水的形态变化过程。
-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实验:通过加热和冷却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凝固和熔化现象。
2.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水处理厂,了解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过程。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水的蒸发和沸腾实验,观察和记录变化。
4. 学生演讲:要求学生制作海报或PPT,介绍水的不同形态和应用场景。
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氧气研究目标-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 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 掌握简单的空气实验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展示吸氧气和燃烧的实验,引发学生对氧气的认识。
2. 模拟实验:通过观察烛台燃烧、烧钢棒等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设计并演示简单的空气实验,比较不同实验的结果。
4. 情景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体缺氧和腐败现象。
教学评价-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 通过学生小组的展示和演讲,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成果。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江苏教育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第一卷)中“,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天上的星星”部分,这是该内容首次出现在该套科学教材中。
本单元包括五个方面:①组织儿童观察一天的太阳阴影和太阳中物体的变化,并探究阴影产生的原因。
(2)在发现影子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
这不仅是原理的应用,而且还能让孩子参与实际的天文观测。
(3)昼夜交替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从古埃及人到中国神话和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进行了许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并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将使孩子们能够欣赏宇宙的神奇和伟大。
(4)在晚上,如果孩子们能在月球上观察并为月球写日记,他们就能发现月球相位的变化规律,这需要连续观察和记录一整天、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然后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尤为重要,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5)第五课是全面研究一系列由昼夜现象引起的生物变化和反应单元2“光与色”我们将带领孩子们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来探索光与色的秘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光的线性传播现象通过推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线性传播,通过制作针孔成像盒、模拟和解释针孔成像等探究活动,加深对光的线性传播的理解。
(2)光的反射通过看镜子、玩射日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
(3)研究透镜通过研究和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
并且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是一个望远镜。
(4)阳光的分散通过光分解和合成实验,让学生知道光是有色的。
通过在有色光下观察物体的实验,可以了解光和颜色的关系。
通过阅读牛顿的故事,我们认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需要勇气。
《电学与磁学》第三单元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能量表达的范畴本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了解电学这部分内容分为三节课,分别是“简单电路”、“导体与绝缘体”和“盒式检测电路”(2)研究磁铁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名儿童探索的兴趣(3)研究电磁铁指导学生使用干电池、电线和钉子来制作电磁铁。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如观察、比较、分类、测量等。
然而,五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光与色彩》《热传递》《地表水火的运动》《地球的内部》《岩石与矿物》《人脑的“司令部”》《神经》《感觉》八个单元。
教材内容涵盖了物理、地理、生物等多个领域,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的形成和混合规律。
2. 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热传递的特点和规律。
3. 认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过程,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
4. 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知道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成因。
5. 学会辨别常见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6. 认识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7. 了解神经的分布和作用,以及神经传递信息的过程。
8. 理解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知道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和色彩的混合实验。
热传递方式的探究实验。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现象的成因。
岩石和矿物的鉴别方法。
人脑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和保护方法。
2. 难点解释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理解热传递的微观机制。
构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
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
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感觉现象。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021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1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主要目标《科学》五年下册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1、“沉和浮”单元,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他是物质固有的特征之一。
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
相同体积下,比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学生通过本单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2、“热”单元,本单元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3、“时间的测量”这个单元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中到机械擒纵器,在制作计时工具的时间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4、“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传和公转,自传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新教材】五年级新版 苏教版科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工作计划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01.光源教学设计含反思02.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含反思03.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含反思04.七色光教学设计含反思+实验记录单05.热传导教学设计含反思06.热对流教学设计含反思07.热辐射教学设计含反思08.物体的传热本领教学设计含反思09地球的表面教案教学设计10火山和地震教案教学设计11地球的内部教案教学设计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13云和雾教案教学设计14露和霜教案教学设计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16水滴的“旅行”教案教学设计17刺激与反应教案教学设计18从刺激到反应...教案教学设计19我们的大脑。
教案教学设计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教案教学设计2021-2022 上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光与色彩,热的传递,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人体司令部和专项学习。
一单元《光与色彩》通过研究光的形成、光在空气中的行进、光在不同物质中行进时发生的现象与变化,以及认识光的种类或层次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进入光世界,认知、研究光现象,感悟光对我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
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
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光源、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的概念;了解光源、光的传播、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和光的反射现象;辨识哪些光来自光源,哪些光来自物体反射;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遇到物体时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光现象的信息,了解可以借助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发现光的现象、感知光的传播规律。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1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于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儿童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验教学目标继续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
三、扎实开展实验教学本学期实验教学侧重“作用与平衡”中的“平衡”,通过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
因此,本学期的实验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做到;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轮轴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迷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
3、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2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
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①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苏教版国标本《科学》五年级下册是在五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周围的和自身的观察、实践”,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六个单元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机械的省力原理;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征;知道大脑和神经是人的神经中枢。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机械省力的原因;能应用形状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受力结构,如房子、桥梁等。
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5.单元教材分析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第一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进行建构。
先总的介绍什么是机械,接下来是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最后,课文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引入机械传动装置,由力和能量的传递角度阐述机械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于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儿童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看看下面的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验教学目标
继续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
三、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本学期实验教学侧重“作用与平衡”中的“平衡”,通过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
因此,本学期的实验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做到;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轮轴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迷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
3、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实验教学安排情况
实验日期
实验题目
实验类型
XX、3
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分组实验
XX、3
研究斜面的作用
分组实验
XX、5
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演示实验
XX、6
光滑的鹅卵石
分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