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心脏骤停的抢救及用药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来挽救生命。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是医院内部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标准操作流程,旨在提供最佳的抢救效果和生存机会。
以下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
1. 发现心脏骤停:任何医务人员或目击者都应该能够识别心脏骤停的迹象,如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无呼吸等。
一旦发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触发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2. 呼叫急救团队:立即拨打院内急救电话或按下院内心脏骤停警报器,通知急救团队前往现场。
同时,确保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如护士、医生和呼吸治疗师等。
3. 确认心脏骤停:一旦急救团队到达现场,他们会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并确认患者是否真的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他们会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
4. 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确认患者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急救团队将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照国际心脏复苏指南,CPR应以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
胸外按压应用足够的力量,以保证胸骨下沉至少5厘米。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进行CPR的同时,急救团队应准备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能够检测心律失常并自动给予电击的设备。
根据AED的指示,急救团队应正确放置电极贴片,并遵循设备的操作步骤。
6. 继续CPR和除颤:如果AED检测到可电击的心律失常,急救团队应立即停止CPR,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并按下电击按钮。
然后,立即恢复CPR,并继续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7. 继续急救措施:急救团队应继续进行CPR和除颤,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或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他们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8. 传递给医疗专业人员:一旦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急救团队应向他们传递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心脏骤停的原因、进行的急救措施和患者的反应。
医疗专业人员将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护理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团队对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病区、急诊科、ICU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与报警(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心脏骤停的先兆症状,应立即呼叫护士长并启动应急预案。
(2)护士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小组,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
2. 初步抢救(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地面,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3)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按压通气比为30:2,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为1:1。
(4)CPR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 高级生命支持(1)医生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心脏骤停类型。
(2)根据心电图结果,进行相应的电除颤治疗。
(3)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4)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后续处理(1)患者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监护室或ICU进行后续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心脏骤停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CPR操作、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化,由护理部负责修订。
六、附则本预案的解释权归我院护理部所有。
急救药物使用说明

急救药物使用说明一、背景介绍急救药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生命威胁的药物。
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病情、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二、常见急救药物及使用方法1. 心脏骤停急救药物- 肌肉注射用肾上腺素:剂量为0.5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最大剂量为3mg。
注射时应快速推注,避免注射到血管内。
- 静脉注射用异丙肾上腺素:剂量为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注射时应慢速注射,避免快速注射导致心律失常。
- 静脉注射用阿托品:剂量为0.5-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最大剂量为2mg。
注射时应慢速注射,避免快速注射导致副作用。
2. 中毒急救药物- 胃洗液:将50-10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加入胃管中,通过抽吸的方式洗胃。
注意避免误吸到气管。
- 解毒剂:根据中毒药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解毒剂,如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可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
3. 呼吸急救药物- 雾化吸入用沙丁胺醇:剂量为2.5mg,每4-6小时一次。
使用时将药物溶液倒入雾化器中,患者通过口腔吸入药物。
- 静脉注射用地塞米松:剂量为4-8mg,每6小时一次。
注射时应慢速注射,避免快速注射导致副作用。
4. 外伤急救药物- 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剂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可咨询医生或药师。
- 创可贴:用于处理小面积创伤,如擦伤、割伤等。
先清洗伤口,然后贴上创可贴固定。
三、使用注意事项1.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信息,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2. 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避免曝光于阳光下、高温或潮湿环境中。
3. 使用药物前,先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4.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严重副作用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四、可能的副作用1.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副作用。
2. 异丙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副作用。
ICU常用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ICU常用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承担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部门。
在ICU中,常用的药物有许多,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 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可用于心动过缓或心脏停跳的抢救。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在使用阿托品前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避免过量使用;对于存在心律失常或女性患者需密切监测阿托品的副作用,如心悸、口干等。
2.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可用于治疗低血压和心功能衰竭。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和血压变化,避免用于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肌缺血等病情的患者;多巴胺应慎用于婴幼儿。
3. 肝素(Heparin):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前需评估患者出血风险,避免在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其它凝血异常的患者中使用;需根据患者体重和凝血功能进行剂量调整,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4. 氨溴索(Ambroxol):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困结。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避免婴幼儿和孕妇使用;患者在使用氨溴索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痰液排出。
5. 盐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盐酸沙丁胺醇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心律失常;对于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时应慎重。
在ICU使用药物时,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效果。
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等,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进行调整。
此外,在ICU中使用药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的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疗效。
简述心脏骤停的抢救措施

简述心脏骤停的抢救措施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以下是心脏骤停的抢救措施:
1. 紧急呼叫 - 心脏骤停发生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如911)请求救援。
2. 开始心肺复苏(CPR)- 心脏骤停后,即刻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这通常包括两个步骤,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的目的是恢复血液循环,保持氧气供应到重要器官,而人工呼吸则提供氧气和排出一部分二氧化碳。
按压与呼吸的比率通常为30:2。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自动化电击器,可以分析心律,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跳。
在AED到达之前,可以使用附近的AED设备。
4. 寻找专业医疗援助- 尽早通知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以便他们能尽快到达现场。
他们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专业医疗援助,如使用高级生命支持装置或给予药物。
以上是在心脏骤停发生时常见的抢救措施。
然而,重要的是明确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任何尽早开始的抢救行动都可能提供更高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

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提供临时监护的医疗部门,收治危重病人及麻醉后监护病人等。
在ICU中,医生常常需要使用各种急救药物来救治病人。
下面是ICU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介绍。
一、升压药物1.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它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激素,可通过收缩血管来提高血压。
在ICU中,当病人出现低血压时,可以静脉内注射这种药物来提高血压。
2.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它是一种强心药,可通过增加心脏的振力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心脏供血,从而提高血压和血液循环。
3.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它是一种调节血管收缩的激素。
在ICU中,当病人出现低血压并伴有心搏骤停时,可以静脉内注射这种药物来增加心脏的灌注。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1. 阿托品(atropine):它是一种抗胆碱药,可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适用于心率过缓或窦性停搏等病情。
2.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病情。
3. 腺苷(adenosine):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改变心脏的电活动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三、镇痛药物1. 氟哌利多(droperidol):它是一种镇静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镇痛和镇静。
2. 吗啡(morphine):它是一种强效镇痛药,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胸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3. 丙泊酚(propofol):它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快速镇静和恢复作用,适用于意识不清或焦虑的病人。
四、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用于治疗ICU中的感染病情。
2.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fluconazole)和兰索拉唑(voriconazole),适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3.抗病毒药物:针对不同病毒种类,如抗HIV药物、抗肝炎病毒药物等,用于治疗相应的病毒感染。
住院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一、引言心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预后差等特点。
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心脏骤停的突发性使得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小组(1)组长:医院院长或指定副院长。
(2)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3)成员:心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2. 各科室职责(1)心内科:负责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提供专业的心肺复苏技术支持。
(2)急诊科:负责接收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初步救治。
(3)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提供必要的治疗。
(4)呼吸科:负责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呼吸支持,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等。
(5)药剂科:负责提供急救药品,保障救治药品的供应。
(6)检验科:负责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液、尿液等检验。
(7)护理部:负责协调全院护理人员参与救治工作,提供护理技术支持。
三、应急预案流程1. 病情监测(1)各科室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特别是心电监护、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心脏骤停的先兆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呼叫(1)发现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呼叫120急救中心,请求支援。
(2)同时,向医院应急小组组长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3. 初步救治(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 院内转运(1)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抢救室。
(2)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5. 多学科协作(1)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各科室协同救治。
(2)心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负责人到场,共同参与救治。
6. 重症监护(1)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重症监护。
心脏骤停抢救及用药!

心脏骤停抢救及用药!*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建议收藏!急诊室外传来焦急的鸣笛声——“滴嘟!滴嘟!”,120救护车呼啸而来,刚刚停稳,车后门“哗啦”一声被打开,担架车迅速被推出,送往抢救室。
“患者心脏骤停!快!快!肾上腺素、心肺复苏,准备电除颤,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这样的抢救,几乎每天都要在急救室上演。
如何将患者从死神的镰刀下夺回?这是每一个医生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心脏骤停抢救,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心搏骤停症状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停顿以及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后者并称为电-机械分离。
“无脉性室速指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启动心脏机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以致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无脉性电活动指的是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
真正PEA,即所谓电-机械分离,此时有电活动而完全没有机械活动。
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
在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
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断病人已有心脏骤停。
”急救措施:成人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和心脏骤停的原因、骤停时间、正确的急救措施密切相关。
CPR的药物应用迄今为止,未能证实任何药物应用与CA患者生存预后有关。
CPR时,用药应考虑在其他方法之后,如急救人员应首先开展BLS、电除颤、适当的气道管理,而非先应用药物。
开始BLS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考虑应用药物抢救,抢救药物的给药途径限于静脉通道(intravenous injection,IV)或经骨通道(intraosseous,I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的抢救及用药
引发心脏骤停的疾病
1、心肌缺血:冠心病急性心梗
2、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3、离子通道病: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4、急性肺梗死
三大原因:一、室颤及室速(冠心病急性心梗)
1、冠脉血管事件
2、心肌损伤
3、心肌代谢异常
4、自主神经张力改变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等)
1、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异常
2、次级自律细胞不能承担起心脏起搏功能
3、病变累及心内膜下普肯野纤维的严重心脏疾病
三、无脉性电活动(急性心梗时心脏破裂大面积肺梗死)
临床表现:
1、心脏骤停刚发生时脑中尚存有少量含氧的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出
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2、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的抽搐。
3、周围组织供血停滞,皮肤苍白或发绀。
4、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5、瞳孔散大。
抢救处理:
一、识别心脏骤停10秒内完成(判断意识、脉搏、肤色、呼吸)
二、呼救(通知值班护士及医生)
三、初级心肺复苏CRP 按压:通气=30:2
1、开通气道
⑴仰头抬颏,使下颌尖及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
⑵清除口中异物,吸痰
2、人工呼吸
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行胸外按压
3、胸外按压
将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两乳之间的区域,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幅度为3-5cm;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位,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
为防止抢救人员疲劳,应在5次CRP (1次CRP为按压:通气=30:2)后换人,但要努力减少换人时中断按压。
四、电除颤
原理: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到心脏,使心肌细胞瞬间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双相波150-200J/单相波360J,充电,放电;再进行5次CRP后评估心律,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治疗。
作为抢救工作的组织者必须临危不乱,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值班护士及其他医生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
抢救者:最先发现并及时判断病情,立即行CRP。
护士1:负责推除颤仪及调节好参数,责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然后,除颤并观察心律。
护士2: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并负责吸痰。
护士3:推抢救车并建立静脉通路,如除颤失败,则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可以在3-5分钟后再重复给药1次),如未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选择气管内给药,肾上腺素2mg稀释于10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
护士4: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气检查,回报: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结果。
根据血氧分压结果,可联系麻醉科及呼吸机管理中心,进一步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治疗。
不同病情下的药物治疗:
一、根据心电图及听诊,发现电击无效的室颤及室速、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时
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可以在3-5分钟后再重复给药,逐渐增加剂量至5mg)
二、根据血压检测结果,发现严重低血压时
1、肾上腺素(心肌变时变力变传导,收缩及舒张外周血管)
初始剂量 1ug/min(将1mg肾上腺素稀释于50ml生理盐水中以3ml/h泵入)
剂量范围1-10ug/min(将1mg肾上腺素稀释于50ml生理盐水中以3-30ml/h泵入)
2、多巴胺(强心,收缩血管,对心率影响较小,适用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
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
强心,剂量范围2-10ug/kg﹒min(如为60kg患者,将200mg多巴胺稀释于50ml
生理盐水中以4.5-9ml/h泵入)
强心+收缩血管,剂量范围10-20ug/kg﹒min(如为60kg患者,将200mg多巴胺稀
释于50ml生理盐水中以9-18ml/h泵入)
3、多巴酚丁胺(强心,无血管作用)
5-20ug/kg﹒min,连续使用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4、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强,使肾血管及肠系膜血管血流减少,目前使用较少)
三、根据血气+离子分析检查结果,发现有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症及难治性室颤时
1、10%葡萄糖酸钙
5-20ml静推推注速度2-4ml/min。
2、碳酸氢纳
初始剂量:1mmol/kg,根据血气结果,每15分钟重复1/2量。
四、在给予2-3次除颤+CRP及肾上腺素之后,仍存在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
胺碘酮
150mg缓慢静推>10分钟,(可重复达总量500mg)
然后,以0.5mg/min泵入(将300mg胺碘酮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以5ml/h泵入),每日总量不超过2g。
五、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与长QT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相关时
硫酸镁
1-2g,生理盐水稀释至50-100ml,静滴;或稀释后静推5-20分钟。
六、如患者为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快速单形性室速或室扑(频率>260次/分)及难治性室颤时
1、美托洛尔
5mg 静推每5分钟重复1次,直至达总量15mg。
2、艾司洛尔
0.5mg/kg静推(1分钟内推完),继以50-300ug/min静滴
七、根据心电图结果,发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时
1、肾上腺素
1mg静推,可以在3-5分钟后再重复给药。
2、阿托品
1mg静推,可以在3-5分钟后再重复给药。
4、针对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药物过量、低体温及高钾血症等。
5、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
八、根据胸部增强CT结果,发现有急性肺栓塞时
立即行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