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导学案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并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2、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概念,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了解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
3、会分析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统计曲线图,及我国西北内陆河流的基本特点。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河水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河,其所在流域为,河水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河,所在区域称为。
2、我国的外流河区面积(大、小),基本位于区(季风、非季风),内流区面积(大、小),基本位于区(季风、非季风)。
3、京杭运河北起,南到,经过了、、、、、六省、市,沟通了、、、、五大水系。
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5、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指:、、、、。
6、湖泊: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三、【合作探究】(一)读图2-40 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为接近?2、找出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哪些位于外流区,哪些位于内流区,分别注入哪个大洋?(二)阅读课本P.47一二段文字和图2-24,填写下面的表格。
(三)阅读课文P.48文字部分总结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夏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成因冬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成因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东北 黑龙 江及 支流 松花 江 秦岭 —淮 河以 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四、【当堂训练】1、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同我国的()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吻合B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吻合C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吻合D 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2、我国的外流区约占陆地总面积的()A 1/2B 1/3C 2/3D 1/43、下列属于内流湖的是()A鄱阳湖 B青海湖 C洞庭湖 D太湖4、受地势影响,我国的外流河主要由西向东注入()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大西洋5、我国的内流区主要分布在()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西南地区6、我国的外流河汛期多集中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汛期主要出现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案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具、学具
地图册、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注
一、导入: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授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备课时间
月日
授课时间
月日
授课人
课题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掌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中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塔里木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4)、在地图上找出京杭运河,看一看,京杭运河经过哪些省市?连通了哪些水系?小组讨论完成后汇报成果。
4、读图2—40,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它与前面学过的哪几条地理分界线接近?(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能归纳中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会分析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位置。
【学习导航】读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找出主要河流,观察注入的海洋通过探究活动归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布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自主学习中国的湖泊【学习过程】河流基本概念1.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2.河流基本特征(1)水系特征包括:(2)水文特征包括:(3)水文特征的描述..与影响因素....流量:水位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航运价值:水能:学习活动一河流概况【自主学习】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
2.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
3.澜沧江注入,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额尔齐斯河注入。
(填写大洋名称)4.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合作探究】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读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分别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
2.归纳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提示:从河流分布的方位及干湿地区两方面分析)3.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学习活动二河流的水文特征【自主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的影响。
随着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
随着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
2.列表比较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水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河水主要来自,大部分属于河流。
【合作探究】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候对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我国的河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河流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河流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明确流域、外流区、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重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学习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学习提纲】一、河流的作用:提供丰富的淡水,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有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三、流域、内流区、外流区、内流河、外流河的概念四、河流的水文特征通常指水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五、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南北方有很大差异六、内流河水文特征【导学过程】自学导航:1、我国东部河流注入洋,西南地区的河流注入洋,新疆北部的河向北注入北冰洋。
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3、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
4、外流区的水量约占全国的,内流区的水量约占全国的。
5、看42页地图,找出: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水源主要来自:内流河:水量少,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8、外流河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汛期短、含沙量大、水量小、有结冰现象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汛期、含沙量、水量、结冰现象9、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合作探究:1、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A. 黑龙江B. 黄河C. 长江D. 珠江2、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A. 水量丰富B. 含沙量更小C. 汛期更长D. 有结冰期3、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自:A.大气降水B. 昆仑山和天山的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山地降水4、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主要原因是:A.夏季降水丰富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C.夏季用水量少D.夏季蒸发量少拓展提高:1、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A.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B.气温越高,瓜果越甜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D.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2、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陕西3、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且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低,降水多B.气候湿润、森林茂密C.地势平坦、水流平稳D. 大陆性气候强梳理难度:1.我国南方和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东部和西部河流的水文特征存在很大差异,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及植被等特点分析。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河流》这一节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地形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它们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2.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视频欣赏:《三江源》师: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既有许多奔腾不息的巨江大川,也有许多悠悠流淌的小河溪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众多河流的概况。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一、外流区为主【讲授新课】教师展示“长江流域图”、“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介绍河流流域的基本名称——“水系”、“分水岭”。
(板书)一. 外流区为主1. 河流分布师:河流可以分为外流河与内流河,它们两者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生:最终流入海洋的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为内流河。
师:外流河所在区域成为外流区,内流河所在区域成为内流区。
接下来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内、外河流的分布及差异。
快速查阅课本,结合书本P46图2-40,找出以下内容:(1)在图上找出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在这6条河流中,哪些河流位于外流区,哪些河流位于内流区?(2)在图上找出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图2-25中哪一条年等降水量最为接近,并归纳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承转过渡】外流河与内流河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差异,它们的河流径流量、水位变化等水文特征差异显著,而外流河中,由于南方与北方气候环境不同,南方与北方的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也比较大。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

中国的河流【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河流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理解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成因,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2、通过回顾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思路,小组合作探究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进一步强化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目标一】:通过分析河流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理解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成因,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合作探究一河流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一)河流与地形、地貌的关系1、地形、地貌对河流有哪些影响?2、河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有哪些表现?跟踪检测下图是“亚洲水系示意图”,图中地势最高的点是A.A点B. B点B.C点 D. D点(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三)植被对河流的影响跟踪检测下面两幅图为某地区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图,请问两幅图的植被覆盖率有何区别?【目标二】通过回顾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思路,小组合作探究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进一步强化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观看微视频回顾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思路,了解黄河的概况。
2、合作探究二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优势问题措施上游中游下游【达标检测】1、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 建设用沙量增加B 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 连续干旱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
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指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据图完成2~3题。
2、该河流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3、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稠密,径流量大B.为季节性河流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D.河流含沙量大,多为外流河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第1课时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资料比较,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归纳出共同特征。
3.通过广泛读图和分析表格数据,掌握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情况。
4.重点:知道流域、水系、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其分布,我国主要河流及五大淡水湖和主要咸水湖的名称。
外流区为主阅读教材的文字资料和“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1.外流区和内流区(1)外流河概念:地表或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
(2)外流区:外流河分布的区域。
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都是淡水湖。
2.内流河和内流区(1)内流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g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内流区:内流河分布的区域,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上都是咸水湖。
3.河流分布: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A东部外流区,B内流区的河流较少。
4.我国季风区多为外流区,非季风区多为内流区。
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
5.河流的水文特征(1)共同点:夏季风盛行时,水量骤增,水位上升,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时,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进入枯水期。
(2)差异性对比项目位置流经干湿区水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半湿润、半干不大较短很大有旱小无秦岭—淮河以南湿润地区丰富长6.内流河水文特征(1)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特点: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7.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D)A.洞庭湖和鄱阳湖B.鄱阳湖和洞庭湖C.鄱阳湖和青海湖D.青海湖和鄱阳湖8.有关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A.南北沟通了六大水系,纵贯七大省市B.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C.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仅次于珠江D.京杭运河全长1600千米1. 阅读教材简答: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分别是什么?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内流河的河水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题:__第三节河流(1)序号:_ _ 编号:_ _ 学习时间: 2014年____月____日使用人: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自主学习】对教师和师友的要求:1.教师提问:教师通过提问、练习或其它方式引导师友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
2.师友释疑:师友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学习中的困惑,可向其他师友请教,仍有问题,标记向全班交流。
1.外流河是,所在区域是区2.内流河是,所在区域是区3.外流湖是湖(咸水湖或淡水湖),内流湖是湖(咸水湖或淡水湖)。
4.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开凿时间最的人工河流。
5.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五大水系,连接了6省区。
6.阅读《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图》思考:(1)找出流入太平洋的河流:。
(2)找出流入印度洋的河流:。
(3)找出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4)内流河:。
(5)湖泊:。
【互助探究】1.师友探究:一组师友展示发言,讲解自主学习内容,学友先讲,师傅补充,其他师友补充。
2.教师讲解:教师解疑释惑,师友再次互助交流,学友讲给师傅听,师傅教会学友。
7.阅读图2.31,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2.30图中确定四条河的位置。
(2)松花江汛期各个月;西江汛期长达个月。
我国东部河流的汛期由北向南越来越;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3)四条河流季流量最大,季流量最小。
(4)四条河流冬季结冰的是 ____ 、 ____;冬季不结冰的是 _____ 、 _____。
(5)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等。
【分层提高】拓展性题目:8.分析:我国西北多内流河,东南多外流河原因:(1)地形地势因素:(2)气候因素:(3)海陆因素:教师提升:引导师友订正答案并选择性讲解,错题中的基础性题目学友讲给师傅听,拓展性题目师傅要教会学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第1课时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资料比较,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归纳出共同特征。
3.通过广泛读图和分析表格数据,掌握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情况。
4.重点:知道流域、水系、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其分布,我国主要河流及五大淡水湖和主要咸水湖的名称。
外流区为主
阅读教材的文字资料和“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1.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河
概念:地表或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
(2)外流区:外流河分布的区域。
位于外流区的湖泊
称为外流湖,外流湖都是淡水湖。
2.内流河和内流区
(1)内流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
之中,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
g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内流区:内流河分布的区域,位于内流区的
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上都是咸水湖。
3.河流分布: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A东部外流区,B内流区的河流较少。
4.我国季风区多为外流区,非季风区多为内流区。
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
5.河流的水文特征
(1)共同点:夏季风盛行时,水量骤增,水位上升,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时,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进入枯水期。
(2)差异性
对比项目位置流经干湿区水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半湿润、半干
不大较短很大有
旱
小无秦岭—淮河以南湿润地区丰富
长
6.内流河水文特征
(1)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特点: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7.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D)
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洞庭湖
C.鄱阳湖和青海湖
D.青海湖和鄱阳湖
8.有关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南北沟通了六大水系,纵贯七大省市
B.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C.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仅次于珠江
D.京杭运河全长1600千米
1. 阅读教材简答: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分别是什么?
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
内流河的河水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3.我国的湖泊
(1)东部平原湖区:主要是淡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2)青藏高原湖区:主要是咸水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4.说出下列湖泊所在的省份:
湖泊名称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青海湖
所在省份江西湖南江苏江苏安徽青海
1.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2.下列河流中,最后注入印度洋的是(D)
A.金沙江
B.澜沧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3.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B)
A.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湖泊水补给丰富
4.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D)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5.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C)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热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
7.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作为与1月0 ℃等温线相一致的河流是淮河。
8.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城市名称:
A北京市,B天津市,C杭州市。
(2)写出省区名称:
①河北,②山东,③江苏,④浙江。
(3)写出京杭运河所沟通的水系名称:
⑤海河,⑥黄河,⑦淮河,⑧长江。
(4)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在历史上曾起过沟
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仍具有航运价值的
河段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
(5)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