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精)
养老金计算公式方法大全(领取金额)

养老金计算公式方法大全(领取金额)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什么?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退休之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领取养老金,需要企业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且在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累计最低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险待遇。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人员所在地区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保险金,要高于欠发达地区。
而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参保人选择的缴纳比例。
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在0.6-3之间。
从这里也能看出,社保的缴费比例越高,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
累计缴费年限既包括实际缴费年限,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还是很复杂的,在这里就不展开进行叙述了。
例如,虎虎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6500。
虎虎的缴费指数平均值是0.7,累计缴存了15年(下面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没有考虑利息)。
基础养老金=6500__(1+0.7)/2__15__1%=828.75。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我们缴纳社保时,一部分会进入我们的个人社保账户,一部分会进入国家统筹账户。
我们个人账户的部分,直接影响退休养老金的计算。
当然,一般来说各地的缴费比例也是不同的。
毕竟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养老金计发月数和我们退休的年龄有直接的关系,退休得越晚,计发月数就越少;退休的时间越早,计发月数越多。
一般来说,退休计算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即按照60岁退休而确定的。
企业退休金如何计算的?

企业退休⾦如何计算的?退休⾦主要有两个公式第⼀个,基础养⽼⾦=(退休时上年度所在省份的职⼯⽉平均⼯资+⾃⼰的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本⼈缴费年限×1%。
第⼆个计算公式个⼈账户养⽼⾦=退休时个⼈账户储蓄额/本⼈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数,养⽼⾦=基础养⽼⾦+个⼈账户养⽼⾦。
单位职⼯到了⼀定的年龄就会要申请办理,不论是正常退休还是,还是因为特殊的职业⼯种,都会涉及到退休和的计算,这两项对于职⼯退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关系着的多少。
企业如何计算呢?下⾯⼩编就为⼤家介绍。
⼀、企业职⼯退休⼯资计算⽅法根据《》规定,基本由统筹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基本养⽼⾦根据个⼈累计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个⼈账户⾦额、城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参保⼈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续。
经区县⼈⼒资源和社会保障⾏政部门核准后,⾃核准次⽉起享受养⽼⾦。
养⽼⾦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计发,具体如下:(⼀)正常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之⽉;(⼆)提前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部门核准退休之⽉;(三)因⼯作需要后延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延长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缴费满15年之⽉;(五)医疗期内⼈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
参保⼈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续的,延误办理退休⼿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不予补发,多缴纳的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基本养⽼⾦构成1、社会统筹养⽼⾦:社会统筹养⽼⾦来⾃于由⽤⼈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根据个⼈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等因素确定。
社会统筹养⽼⾦=(参保⼈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一、前言企业职工退休工资是指在职工离开公司的时候,其职业生涯中应得到的福利和收入。
由于个人的贡献度不同而导致退休工资在不同人员中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一套公式计算退休工资。
本文将会就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于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企业职工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某些变量的值进行计算,其中包括本人年资、个人贡献度、基本工资等等。
以下是详细的计算公式:退休工资=基本工资×(1+本人年资系数+个人贡献系数)其中,“本人年资系数”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本人年资系数=年资÷100其中,“年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年资=现在的年份-入职的年份例如,如果一个员工现在的年份是2022年,入职年份是2010年,那么他的年资=2022-2010=12年。
“个人贡献系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个人贡献系数=个人贡献度÷100其中,“个人贡献度”的计算公式如下:个人贡献度=(绩效+奖金)÷基本工资在这里,“绩效”和“奖金”是员工在公司中获得的奖励和成就,一般是由公司考核来决定的。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员工的退休工资随着个人年资和个人贡献度的提升而提高。
这也反映了员工在公司中的贡献和价值。
三、具体案例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
某公司一位员工的基本工资为5000元,年资为15年,绩效为90分,奖金为2000元。
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员工的退休工资=5000×(1+15÷100+(90+2000)÷5000×100)=9580元。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退休工资其实是跟他们的工作年资、绩效和奖金等一系列因素直接相关的。
四、总结通常来说,因为各个公司的制度和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公司的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式也有所差别。
企业退休金举例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企业退休⾦举例计算⽅法是怎样的企业退休⾦举例计算⽅法与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计发办法与“新⼈”办法相同,新办法待遇标准⾼于⽼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按⼀定⽐例逐年递增。
⼀、企业举例计算⽅法是怎样的?基础=(参保⼈员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计发办法与“新⼈”办法相同。
过渡性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1.3 %新办法待遇标准⾼于⽼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按⼀定⽐例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10⽉1⽇⾄2015年12⽉31⽇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1⽇⾄2016年12⽉31⽇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2024年1⽉1⽇⾄2024年9⽉30⽇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2024年10⽉1⽇以后不再实⾏新⽼办法待遇标准对⽐计算,只按新办法计算基本养⽼⾦。
新办法待遇计算标准=基本养⽼⾦。
其中,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过渡性养⽼⾦;职业年⾦=职业年⾦个⼈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数(与个⼈账户计发⽉数相同)。
对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单位和个⼈应按时⾜额缴纳基本费和职业年⾦。
未⾜额缴纳基本养⽼保险费和职业年⾦的,按规定补⾜⽋缴的基本养⽼保险费本息和滞纳⾦、职业年⾦本⾦和投资收益后,将补缴的缴费基数计⼊⽋缴年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按规定计算基本养⽼保险待遇。
未⾜额缴纳且不补缴基本养⽼保险费和职业年⾦的,在计算基本养⽼保险待遇时,只按⽼办法待遇标准计算。
未缴费或未⾜额缴费年份,不参与⽼办法待遇标准计算,且参考在岗职⼯⼯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资增长率不进⾏调整。
人社部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doc

2019年人社部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人社部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2、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3、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计算方法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础性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N)(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注:1、元N为总缴费年限。
2、计发月数是根据文件规定,按照每名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年龄而定的,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
平均指数(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后的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当年基数/上年平均工资)1+(当年基数/上年平均工资)2+…+(当年基数/上年平均工资)M]/M。
总之,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
参保人员的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就越高。
看影响退休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1.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涨船高)2.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

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一、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2021年起退休的不再发给),增发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
本人缴费指数=(a1÷A1+a2÷A2+a3÷A3+......+an÷An)÷N a=本人缴费基数A=对应的在岗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 N=缴费年限(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退休时年龄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21]38号附表))(三)过渡性养老金公式: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1995年前的累计缴费年限×1.3% 计算按上述办法的月基本养老金,一般不得超过本人退休时上一年月平均缴费工资;如退休时上一年月平均缴费工资比前几年上升或下降过大的,按上述办法计算的月基本养老金,不得超过本人退休时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四)调节金(2021年50%,2021年30%,2021年10%。
2021年起退休的不再发给)(五)增发养老金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计算增发养老金:1,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0.1%-0.3%的养老金。
2,取得《独生子女证》)的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
3,属少、边、高、三线艰苦地区内迁职工按规定增加.4,高级专业职务退休前仍被企业聘用按其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
上海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方法整理

上海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方法整理一、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1.计发月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月份为2024年1月1日以后直至退休所在年度12月31日止的每个月。
2.缴费年限: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为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到退休当月止的月数,总缴费年限不超过30年。
3.缴费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月份前12个月连续缴费基数的平均数。
4.缴费基数: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基数按照其缴费年限确定,不同年限对应的缴费基数有所不同。
5.计发比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按照退休当月的缴费年限确定,退休当月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比例增加0.5%,最高计发比例为40%。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1.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比例为退休当月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当地适用的月人均退休金的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2.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为退休当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部分加公共基金部分)和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部分加公共基金部分)的差额。
三、补充养老金计算方法:1.补充养老金计发比例:补充养老金计发比例按照退休当月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个人年龄、退休当年个人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2.补充养老金额度:补充养老金额度为退休当年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差额。
3.调整养老金:根据国家规定的物价、收入等指标调整当年的养老金。
四、个人缴费计算方法:1.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基数为个人实际缴费的工资金额。
2.个人缴费比例:个人缴费比例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缴费,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企业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个人缴费等几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计算规则和比例,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为大致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以相关政策规定为准。
最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最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135人浏览 0人评论正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定额补贴构成。
计算公式如下: (1)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2) 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 +符合政策增发额(3)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4) 定额补贴=[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减发比例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年利息=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 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月支付额×(12-n+1)](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n≤12) 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
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
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数×1%。
(月缴费指数:月缴费工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例如:某人今年40岁开始买社保,20年后退休。
设:第一年的基数为2454元,按理论计算,如果社平工资每年递增11%计算,(今年增12.4),到2028年7月1日后退休,到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15144元。
(查下表) (如本人月缴费工资指数为0.6,公式规定,缴费基数高于或等于0.6,乘以1%))计算结果:(15114元+15114×0.6)÷2×20年×1% (15114+9068)÷2×20年×1% 24182÷2×20×1% =12091×20×1%=2418元B、个人帐户养老金新的制度规定本人养老金个人帐户储蓄额÷计发月数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的月数不同,如下表:退休年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退休年龄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计发月数 164 158 152 145 139 132 125 117 退休年龄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计发月数204 199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退休年龄 64 65 66 67 68 69 70 计发月数 109 101 93 84 75 65 56 例如:按理论计算,某人到时养老金帐个人户储蓄额的本息有286239元×40%=114495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一、到龄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的,按1计算。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2015年及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养老金一次性结算,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一次性养老金领取额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二、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
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
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
÷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
÷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
÷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
÷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
÷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