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申请、交叉配血、输血操作、输血后观察及不良反应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输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并对输血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部门,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配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输血评估与申请第七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第八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申请输血时,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附上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提交给输血科。
第九条输血科应当对临床医师提交的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
四、交叉配血与输血第十条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以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当根据交叉配血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
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第十二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五、输血后观察与不良反应处理第十三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安全输血及合理用血

目录
• 引言 • 安全输血的基本原则 • 合理用血的原则 • 安全输血的临床应用 • 合理用血的实践 • 安全输血与合理用血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输血是医疗急救和挽救生命的必 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 险。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安全输血 及合理用血已成为医疗领域的重 要议题。
手术用血管理
手术团队应密切协作,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情况,合理安排 输血。同时,应确保血液来源合法、安全,严格控制输血相 关感染和免疫反应的风险。
急救用血
急救用血
在急救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失血,需要紧急输血以挽救生命。此时,快速 、准确的输血至关重要。
急救用血原则
在急救用血时,应遵循“紧急、适量、安全”的原则。优先选择与患者ABO血型 相匹配的血液,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配血延误抢救时间。
严格筛选供血者
确保供血者健康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和 健康状况评估,确保其不携带任 何传染病或血液疾病。
避免重复供血
建立供血者数据库,避免重复供 血,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血液的储存和运
适宜的储存温度
根据不同血液成分的特性,确保其在 适宜的温度下储存,以保持血液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冷链运输
03 合理用血的原则
征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失血量、生 命体征等指标,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输 血。
只有在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 定时,才考虑给予输血治疗。
优先选择血液代用品
对于轻度贫血或失血量较少的患者, 可优先考虑使用血液代用品,如血浆 替代品。
控制输血量
制定输血计划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失血量,制定合理的输血 计划,控制输血量。
医院输血权限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输血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权限管理原则1. 严格遵循临床用血原则,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血液。
2. 输血权限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 输血医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临床输血知识。
三、输血医师权限1.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考核合格,取得临床输血处方权限。
2. 具有临床输血处方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连续两年不参加培训的,暂停其用血权限。
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5.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四、输血医师职责1. 严格遵守临床用血原则,合理选择输血适应症。
2. 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
3.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4.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5. 及时向输血科(血库)反馈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助解决。
五、输血科(血库)职责1. 严格执行血液质量检查制度,确保血液质量。
2. 严格按照输血申请单开具血液,不得擅自改变血液品种和剂量。
3. 定期对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
4. 配合临床科室做好输血工作,及时解决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监督与处罚1. 医院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输血权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医务科关于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的管理规定
一、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二、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四、临床科室应在输血后对做出合理用血评价,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将用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成绩测评与用血权限认定。
五、对不符合输血适应症的用血申请,血库不予发血。
六、急诊输血除外。
七、输血适应症一览表。
合理用血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范临床合理用血,有效保护血液资源,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输血活动,包括全血、成分血、自体输血等。
三、管理制度1. 机构设置与管理(1)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
(2)输血科(血库)主任负责输血科(血库)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2. 输血申请与审批(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提出输血申请。
(2)输血科(血库)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会诊。
(3)经审核批准后,由输血科(血库)开具输血医嘱。
3. 输血前的准备(1)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检查。
(2)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健康评估,包括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输血风险告知,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4. 输血过程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安全。
(2)核对患者姓名、血型、血袋号等信息,确保输血正确无误。
(3)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输血后的处理(1)输血结束后,及时记录输血情况。
(2)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健康评估,包括输血后反应、病情变化等。
(3)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休息、用药等。
6. 输血质量控制(1)输血科(血库)定期对血液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
(3)对输血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改进。
四、监督检查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标准

临床输血技术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 制定本规。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份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者家属的允许,并在《输血治疗允许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允许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者主管领导允许、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份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者有前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Rh (D)阴性和其他希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者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者监护人签字允许,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

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患者治疗。
然而,即便是普通的输血,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合理科学的用血原则。
本文旨在探讨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输血安全的重要性1.1 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输血是一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安全控制,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等。
因此,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1.2 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有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通过严格的安全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是有限的,合理使用血液可以减少浪费,保证供需平衡。
通过科学的用血原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减少对血液资源的浪费。
二、合理科学用血原则2.1 临床血常规检查:在进行输血前,进行临床血常规检查是必要的。
通过检查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种类和数量。
2.2 患者血型和配型检查:输血前进行血型和配型检查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本操作。
通过检查血型,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3 使用血液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选择输血的血液成分。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选择输注红细胞浓缩液;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血液成分,既能满足治疗需要,又能减少输血风险。
2.4 注意血液保存条件:血液是一种易变质的物质,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否则可能会失去其治疗效果,甚至引发输血反应。
在输血前,要确保所用血液的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血液。
2.5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同时,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便及时调整输血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
临床输血相关基本知识和临床输血流程管理

b.输血前用药情况; c.输血品种及用量; d.输血过程是否平稳; e.有没有输血不良反应; f.输血治疗效果评定。 (2)手术病人: a.手术统计与麻醉单统计内容应一致,应准确记 录病人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自体血回输量;
b.手术病人术前和术后输血,病历统计要求与非 手术病人相同。
临床输血相关基本知识和临床输血流程管理
第24页
四、血样采集: 1、采血护士必须明确患者用血申请,确保在采集 血样时,床边正确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纪、病案 号、科室、床号等信息。查血型和配血血样用EDTA抗凝 (紫盖)管和不抗凝(红盖)管各抽取血液2ml和3ml; 2、血样采集后马上在床边给血样管标清:科室、 患者姓名、病案号及采血日期; 3、采样完成后,再次查对血样管标识与申请单信 息、血样量及有没有溶血,查对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 行 护理统计。
3、有以下情况之一,输血科拒收血样:
(1)血样由非医护人员送达;
(2)血样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
(3)标本量不足;
(4)血液质量有问题。
临床输血相关基本知识和临床输血流程管理
第26页
六、血型判定与交叉配血: 1、输血科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2、输血科应采取非玻片(纸片)法进行ABO和Rh(D) 血型判定。 3、认真查对受、供者血样及申请单信息。 4、配血前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5、交叉配血必须用1+1即盐水介质和特殊介质配血 相合。 6、血型判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次查对无 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署名。
适应症:(1)血小板降低所致出血;(2)血 小板功效障碍所致出血。
禁忌症:(1)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2) 溶血尿毒综合征;(3)肝素诱导性血小板降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五条 凡有可能输血的病人入院即进行血型鉴 定和输血前五项检查。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 型和Rh(D)血型,输血前五项检查包括ALT、 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抗体检测, 检查结果贴病历保存。
对有可能输血的病人,把血型鉴定作为入院常规检 测,可以提前知晓血型,尤其在血源紧张时期,有充足的 时间备血。,(以上5项检查是为了医疗纠纷)
及时完整 填写输血 不良反应 回报单
血液
血
标本合 格验收 登记
标 本 交 接
发 医护
血 、 取 血
人员 取血 核对
输血科:计划约血、储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计计 划划 合约 理血
供 血
冷链 验收
交接
血站
临床输血主要步骤及关键控制点(菱形为关键控制点)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管理细则》要点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管理细则》要点
▪ 第六条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 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 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 《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 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 血,应报医务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 病人家属存在误解。无偿献血 = 互助献血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区别
▪ 1献血主体特定性,即互助献血是患者的亲朋好 友,单位同事等,而其他无偿献血则无此关联。
▪ 2献血时间的特定性,互助献血是患者需要用血 时候献血,而其他无偿献血则没有特定时间。
▪ 3献血目的的特定性。互助献血就是为了患者用 上血。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管理细则》要点
▪ 第七条 主治(或以上)医师在医生工作站完整填写《临 床输血申请单》,发送电子申请至输血科,同时打印出纸 质申请单,主治医师与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连同受血者 交叉配血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系统会自动从LIS提取受血者相关检验信息,包括:血型、血红 蛋白、HCT、血小板、 ALT、HBsAg、Anti-HCV、Anti-HIV1/2、梅 毒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等。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动员互助献血原则
▪ 急诊抢救优先用血原则 ▪ 不重复原则 ▪ 特殊照顾原则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宁波市献血条例26条
▪ 在本市献血的公民,本人、配偶和直系亲 属需要医疗临床用血的,凭本人有效身份 证件、《无偿献血证》和其他有关证明, 按照下列标准优惠用血:
▪ (一)公民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本 人免费使用献血量五倍的血液,十年后免 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 互助献血是病人亲友(亲属或朋友)指定为自己的某一住 院亲友所献血液,献血时必须填写互助献血调配表,将血 液调配表交到输血科,由输血科与血站联系提供相应血液 后,可以优先用血;互助献血适用于择期手术、慢性病治 疗等非紧急情况。
▪ 无偿献血是公民献爱心,所献血液由血站随机调配,并非 给指定病人,在血源紧缺情况下,血站可能无法满足所有 无偿献血者的供血需求。
择期手术当天临时递交输血申请单的一般不 予发血。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ml的,由中 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至1600ml的, 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 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随着外科手术和创伤救治医学的 快速发展,血源紧张已经是一个世界 范围的难题,我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 由十年前800吨增至2010年的4000 吨左右,今后预计还将以上一年基数 的20%增加。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不合理用 血达50%以上”。我国血液供应量远不能满足 临床需求,血液制品已成为稀缺资源,各地频 传的“血荒”现象就是当前临床用血形势十分严 峻的真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又 使得人们对输异体血液制品产生了很大的忧虑。 因此,如何安全用血、节约用血早已成为临床 热点问题。
《临床输血管理细则》要点
▪ 第九条 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 行动员,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 (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 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献血后凭本次献血证和互 助献血调配登记表到输血科登记备血。
血源紧张时期,中心血站库存不能满足临床用血, 才会动员家属紧急互助献血以补充血源,部分医务人员和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流程图
患者:病情需要可能输血
入院即进行 血型鉴定、 输血前五项 检查
告 知 谈 话
签 同 意 书
确认 受血 者身
采 集
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输何种血液制品
输 血
冷链 核对 监护
份并 采集
标 本
正确
标本
规 范 填 写
输 血 申
医 嘱
输血 记录
申
请
请
单
护士:采集血规标范输本血、流送程科标学本合、理送用血单、取血
▪ 4招募的主体不同,互助献血是患者医生动员的, 而其他▪ 医师动员患者家属献血——医生填写《互 助献血申请单》——输血科盖章——指定 血站采血——血站发给献血者《无偿献血 证》——提交此《无偿献血证》给医院输 血科——血站提供给医院等量的血液。
▪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 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发后, 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 急诊用血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 不受上述条款限制。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特殊血制品预约需履行告知程序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血红蛋白、HCT、血小板、凝血功能是输血的眼睛。
其他免疫学检测是医务人员保护自己的武器,即便是急诊,也务
必在输血之前采集病人血样送检,这样才能保证反映的是病人输血之
前的免疫状态。
规范输血流程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输血管理细则》要点
▪ 第七条 输血申请严格按照《临床输血申请 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择期手术备血至少 提前一天递交输血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