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

合集下载

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炎

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炎

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间被称为“亚癌”,目前最被关注的就是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想要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前提是清楚间质性肺炎的病因,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炎,了解了疾病的病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根据病因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已知病因和未知病因,已知病因的间质性肺炎称为继发性,简称ILD未知病因间质性肺炎称为特发性,简称IPF。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因有哪些?
1、非感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肺部,可引起肺的间质改变,引起间质性肺炎。

2、职业与环境
首先大量粉尘吸入是导致间质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粉尘分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

无机粉尘的吸入大部分属于职业病范畴。

3、药物和治疗
很多药物的长期服用会引发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就是细胞毒素药物,其他药物如青霉胺、秋水仙碱、高浓度氧疗、放射线照射等都可能引起。

4、结缔组织病相关的ILD
结缔组织病可侵犯肺内肺间质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

5、其他原因。

肺脏本身也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恢复期、部分慢性阻塞性疾病等。

间质性肺炎根据年龄、病因、临床等有多种分类,上述内容主要是根究病因进行分类,间质性肺炎治疗前的关键就是诊断分型,才可以对症下药,了解病因是什么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

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

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

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是一种以肺间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肺部疾病。

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发热、乏力等。

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杵状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影像学表现。

胸部CT是间质性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

影像学表现主要有肺间质纤维化、网状影、磨玻璃影、胸膜下肺实变等。

这些影像学改变有助于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包括用力肺活量减少、一秒量减少、弥散功能障碍等。

四、病理学检查。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肺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渗出等。

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全身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等临床症状;2)胸部CT显示肺间质纤维化、网状影、磨玻璃影等影像学改变;3)肺功能检查显示进行性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病理学检查显示肺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5)实验室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等。

综上所述,间质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概念 间质性肺炎是指发生于肺间质的炎症,病变主要 发生于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壁、小叶间隔、肺泡壁 间隔的结缔组织内,肺泡内的渗出物较少。
病因 间质性肺炎多由病毒和支原体引起。
1
1
间质性肺炎
肉眼观:肺组织因充血、水肿致体积轻度肿大,无明显实
变。 镜下见:病毒性肺炎通常表现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间 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一般无渗出物 或仅有少量的浆液的间质炎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 肺炎可见沿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小叶间隔分布的 间质性炎症。
2
2
间质性肺炎
病理临床联系 炎症刺激所致剧烈咳嗽为其突出症状,初为干咳,后咳少 量黏液性痰或黏液脓性痰,肺部无实变体征。
3
3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

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1概况肺解剖图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

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

支原体经呼吸道侵入后主要侵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由于无破坏性病变故能完全恢复。

2疾病描述呼吸系统解剖图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这一病名的提出早在1975 年第18 届Aspen 肺科讨论会时使用了这一名词。

事隔10 年(1985)第28届Aspen 肺科讨论会再一次对ILD 做了研讨。

对ILD 的研究近十余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分类的见解尚有不同的认识,特别是ILD 之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亦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纤维化肺泡炎)的分类争论较多,未能取得一致的见解。

ILD 是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群,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 可呈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经过。

慢性间质性肺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慢性间质性肺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慢性间质性肺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呢?在如今的医学领域中,很多的疾病被发现,有的一些已经可以被治愈,有的一些还仍在研究阶段。

间质性肺炎,现如今还在研究阶段,它并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有着慢性急性之分,那么得了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它的一些资料吧。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又叫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疾病等,作为病名,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顾名思义它是肺间质的病变。

间质性肺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约有百余种,已知一小部分病因已明,如尘肺、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但有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

间质性肺炎虽然称为“肺炎”,但主要不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而成。

症状:时有呼吸困难,干咳。

此后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且呈进行性加重。

逐渐出现呼吸增快但无喘鸣,刺激性咳嗽或有咳痰,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痛。

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唇甲紫绀及杵状指(趾)。

作体检时在下肺野可听到湿罗音。

在并发肺原性心脏病时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颈静脉努张,肝肿大和下肢浮肿。

间质性肺炎早期主要症状为咳嗽,不易发觉病因,因而易被耽误,且此病只能稳定无法根治。

中药调理有一定疗效。

后期肺部纤维化,出现裂缝。

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纤维化过程不可逆,晚期基本不治。

国际上并未了解该病病因,亦不知确切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将ILD/DPLD分为四类:①已知病因的DPLD如药物诱发性、职业或环境有害物质诱发性(铍、石棉)DPLD 或胶原血管病的肺表现等;②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pneumonia,ⅡP),包括7种临床病理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机化性肺炎(O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LIP);③肉芽肿性DPLD如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Wegener肉芽肿等;④其他少见的DPLD如肺泡蛋白质沉积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是一种以肺泡间质和间质细胞的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

在治疗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间质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可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肺部损伤。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对控制疾病活动具有一定疗效。

抗氧化剂可帮助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对肺部组织的损伤。

2. 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氧疗: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适当的氧疗对改善患者缺氧状况至关重要。

(2)营养支持: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情况,应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3)症状缓解: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可以采用哮喘药物、镇咳剂等进行缓解治疗。

3. 康复护理在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中,康复护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康复护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呼吸锻炼:通过合理的呼吸锻炼,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2)体位引流:采用正确的体位引流技术排除痰液,降低感染的风险。

(3)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

药物治疗可通过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和抗氧化剂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肺部损伤。

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和症状缓解等,旨在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是一种炎症性肺部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由于其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特征。

首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等症状是间质性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胸部X线、CT和MRI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纹理增粗、网状阴影、斑点状阴影等特征性改变。

最后,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诊间质性肺炎的关键。

肺活检标本的病理学改变包括肺泡炎症、间质纤维化、肺泡内腔充满炎性渗出物等。

除了上述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特征外,间质性肺炎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例如,肺部感染、肺栓塞、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能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在进行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结合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做出准确的诊断。

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间质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特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做出准确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间质性肺炎算是大病吗?能治好吗?

间质性肺炎算是大病吗?能治好吗?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是一种以肺泡间质炎症为主的肺部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那么,间质性肺炎算是大病吗?能治好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答。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肺部组织会逐渐硬化,导致肺功能不断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前,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间质性肺炎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约为10-20/10万人,而在中国的患病率则高达50/10万人。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间质性肺炎确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那么,间质性肺炎能治好吗?这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支持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由于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也较为有限。

一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还会出现加重的情况。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氧疗和支持治疗。

氧疗是通过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支持治疗则是通过营养支持、呼吸治疗等手段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治疗手段虽然不能治愈间质性肺炎,但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间质性肺炎算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该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是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

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

支原体经呼吸道侵入后主要侵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由于无破坏性病变故能完全恢复。

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未经治疗的患者其自然病程平均2~4 年,自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可延长到 6 年左右。

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应立即进行治疗,使新出现的肺泡炎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亦可改善并可阻止疾病发展,首选药物为皮质激素,其次为免疫抑制剂及中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调节炎症和免疫过程,降低免疫复合物含量,抑制肺泡内巨噬细胞的增殖和T 淋巴细胞因子功能,在肺泡炎和细胞渗出阶段应用,可使部分患者的肺部X 线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肺功能进步。

如在晚期广泛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阶段开始治疗,临床症状亦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肺部阴影和肺功能无明显的进步。

慢性型常规起始剂量为泼尼松40~60mg/d,分3~4 次服用。

待病情稳定,X 线阴影不再吸收可逐渐减量,维持4~8 周后每次减5mg,待减至20mg/d 时,每周每次减2.5mg,以后10mg/d维持应短于1 年。

如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加重,应再重新加大剂量控制病情,仍然有效。

疗程可延长至两年,如病情需要可终身使用。

应注意检测药物副作用,尽可能以最小的剂量,最少的副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机会致病菌感染,注意肺结核的复发,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真菌的感染。

如病情进展凶险或急性型发病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如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500mg/d,持续3~5 天,病情稳定后改口服。

最后根据个体差异找出最佳维持量,避免复发。

因特殊原因不能接受激素及不能耐受激素者可改用免疫抑制剂,或减少皮质激素量加用免疫抑制剂。

中药如川芎嗪、刺五加、丹参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一定的预防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雷公藤多甙具有确切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辅助T 淋巴细胞,间接地抑制了体液免疫,对预防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药物。

青霉胺与激素和单用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青霉胺+激素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单用激素组,但青霉胺应用前应做青霉胺皮试,注意其副作用,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

尚在实验研究阶段的抗细胞因子疗法,尚无定论。

其他对症治疗包括纠正缺氧,改善心肺功能,控制细菌感染等。

肺移植技术在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已开展并收到一定疗效,单肺移植1 年存活率达73.1%,3 年存活率62.7%,双肺移植1 年存活率70%,3 年存活率55%。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IPF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疾病,治疗原则主要在于积极控制肺泡炎并使之逆转,进而防止发展为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但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糖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其次为免疫抑制剂等。

⒈皮质激素慢性型常规起始剂量为强的松30~40mg/日,分3~4次服用。

待病情稳定,X线阴影不再吸收可逐渐减量,约持续4~6周后每次减5mg,待减至20mg/日,每次减2.5mg,如患者感病情不稳定,减量更应缓慢,甚至每次仅减1mg。

维持量不小于10mg/日,疗程不应少于1年。

如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应再重新加大剂量控制病情,仍然有效。

如病情需要,可终身服用。

治疗开始后绝大多数病人于短期内临床症状好转或明显好转,而肺部X线阴影变化不明显。

如为急性型或已发展到严重缺氧阶段则激素应自大剂量开始,以便迅速扭转病情。

强的松60~80mg/日,分3~4次应用。

如病情凶险开始即用冲击疗法,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日,持续3~5天,病情稳走即改为口服,最后根据个体差异找出最佳维持量,避免复发。

⒉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疗效不理想时,可改用免疫抑制剂或联合用药,但效果待定。

⑴硫唑嘌呤:为首选药物,剂量为100mg/日,每日一次口服,副作用小。

⑵环磷酰胺:剂量为100mg/日,口服。

效果不及硫唑嘌呤。

其副作用力骨髓抑制等,故应严密观察。

⑶雷公藤多甙:具有确切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与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减少上述两药的剂量并增加疗效,剂量为10~20mg,每日3次,口服。

⒊对症治疗如出现继发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类型选择抗菌素;低氧血症可给予低流量氧吸入。

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中医属于“肺痹”范畴。

肺为邪痹,气血不通,络脉瘀阻,并存在着由肺痹→肺痿的临床演变过程;肺纤维化病程日久,肺叶萎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则可属“肺痿”。

部分学者认为,“肺痹”与“肺痿”均可作为其病名,二者反映了病程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故临证应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别虚实主次、轻重缓急,从而确定病名归属。

间质性肺炎选择中医药治疗时,应着眼整体调整,给予个体化的辨证论治,而迄今不存在能“通治”本病的固定方药。

间质性肺炎生活注意事项:⒈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各种感染。

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加重病情。

⒉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房间要安静,保持清洁卫生,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⒊饮食方面,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多饮水,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

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总的说来饮食特点应是: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合理搭配、富有营养、比例适宜,并且宜于消化吸收。

⒋精神上应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

这就要求你要有一个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要保持精神愉快,就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不过分追求名利和享受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

保持精神愉快,还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⒌远离外源性过敏原,诸如:一些花草(尤其对花粉过敏者)、用羽毛或陈旧棉絮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填充的被褥、枕头、鸟类、动物(宠物或实验饲养者)、木材(红杉尘、软木加工)、蔗糖加工、蘑菇养殖、奶酪、酿酒加工、发霉稻草暴露、水源(热水管道、空调,湿化器,桑那浴)以及农业杀虫剂或除莠剂等。

择优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强地松)40~60mg/d,待病情稳定4~8 周逐渐减量,每次减5mg,减至20mg/d,每周每次减2.5mg,减至10mg/d,维持不应短于1 年。

康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①营养支持疗法:随病情的进展,缺氧状况的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活动量明显减少,肌肉组织明显萎缩,加之反复合并感染,食欲减退,常常伴有体重进行性下降,最后导致呼吸肌衰竭,加重病情甚至死亡。

故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机体细胞的代谢,维持器官组织的结构,参与机体的生理、免疫机能的调控与组织的修复,促进病人康复。

②氧疗:家中应备有氧气瓶或小型制氧机,可随时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③运动:病情轻者最适宜应用康复治疗如医疗体育,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和自觉症状,预防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病情较重者可谨慎地锻炼,使能适应日常轻微的活动。

④预防感染:按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可应用免疫抑制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生活护理:偏方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应当是望问闻切四诊合参,四诊不全,只能是对症治疗.从中医学的理论上思考,可以认为是肺肾阴虚.治宜滋阴补肾,宣肺化痰.取黄精30克,熟地黄,生地黄,门冬,杏仁,甘草各15克,生石膏(先煎),知母,山药,红藤,麦川牛膝,全荞麦,黄芩,地骨皮,紫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先连用7剂,如有效,可以继续服用,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30粒(水丸),每日2服次,连用1--3个月,可以缓解.出现心脏症状,可配用丹参滴丸.药膳肺炎按病理解剖可分为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促,胸闷等,可选择适当药膳作为辅助治疗.以下给你介绍几则食疗药膳的单方,复方,供选择使用:1. 单方在上述感冒,支气管炎的食疗中药中,能疏散风热的菊花,淡豆豉等,均可适用于肺炎初期证属风热犯肺者;能清热化痰或养阴润肺的荸荠,百合,梨,藕,蜂蜜等,亦可用于肺炎证属肺热壅盛或肺阴耗伤者.①大蒜取5%大蒜汁.每次可服20毫升,每日4次;或服10%的大蒜糖浆,每次15--20毫升,每4小时1次.本方中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故大蒜汁,大蒜糖浆均可适用于治疗肺炎.②马齿苋用粳米50克,马齿苋30克.共煮为粥,每日服食1--2次,可作为肺炎的辅助治疗.本方中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2. 复方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可参照风热型感冒或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随着肺炎地进一步发展,当呈现肺热壅盛症状时,可配用痰热型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肺炎恢复期出现气阴两伤者,可参照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复方应用.下面再选介几个膳方:①复方银菊茶取芦根30克(鲜者加倍),金银花21克,菊花,桑叶各9克,杏仁6克,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肺炎初起证属风热犯肺者.②芦根竹沥粥用芦根60克(鲜者加倍),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适量水.共煮为稀粥,加入竹沥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证属肺热壅盛者,可服此粥.本方可作为辅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