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辽河源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管理》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建议书平泉县柳溪乡政府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五、项目建设的规模、内容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项目2、项目主管单位:平泉县人民政府3、项目建设单位:平泉县柳溪乡政府4、法人代表:宋占勇5、项目性质:新建、恢复扩建6、项目建设地点: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内7、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依据《平泉县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平泉县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建设公园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项目,分别为:公园基础设施4项(道路、水、电、厕所),旅游接待服务设施10项(契丹始祖文化保护区、辽文化解说中心、契丹民族文化村、“走近契丹”演艺中心、契丹文化博物馆、艺术采风创作基地、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产品购物中心、狩猎场、滑雪场)。
8、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限为4年,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5年5月完成。
9、投资规模:总投资为105000万元。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始祖文化保护区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辽文化解说中心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43%;契丹民族文化村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走近契丹”演艺中心1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71%;契丹博物馆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艺术采风创作基地2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旅游接待中心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旅游产品购物中心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狩猎场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滑雪场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旅游业是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
其中,生态旅游最具活力,而建立在森林公园基础上的森林旅游己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
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建议书

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建议书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建议书开发一个项目,少不了此项目的开发建议书,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建议书,欢迎阅读!一、项目背景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仅1公里,紧邻淮南市,占地1.75万亩。
八公山风景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历史典故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八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因八公助淮南王刘安炼丹而得名,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后因秦晋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名益彰。
八公山麓多名泉,名扬四海的珍珠泉,传说为刘安炼丹用水的地方,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东汉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墓就在森林公园大门西侧的五株山南坡,面临淝水,背依四顶山。
八公山主峰四顶山上有座奶奶庙,是江淮地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道教宫观,历史上,道教经典创始人老子及道教南华真人庄子都曾在这一带活动并多次来此讲道。
明清以来,一直是皖西北两淮一带的道教活动中心,"每岁三月十五庙会,光、固、颍、亳焚香膜拜者,牵车鼓楫而至,云集雾会,自昏达旦",此外还有传为千古佳话的赵大将军廉颇墓以及淮王丹井、吕蒙正寒窑等众多名胜古迹。
八公山旅游资源无论从类型上、数量上,还是品位上,在我县乃至江淮地区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96年以来,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加大投入,先后建造了古朴雄伟的森林公园大门,修复了四顶山奶奶庙和淮南王刘安墓,建立了野生动物园,兴建了游乐园以及休闲中心等旅游景点和设施,现已初具规模。
98年开园以来,游客逐年增多,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的实施,将大力改善旅游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全县旅游环境,挖掘人文古迹资源,加快景区开发力度,使古城、名山、名水、名泉、名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相连,完善组合,形成以寿县古城为龙头,八公山、安丰塘、水门塘、李家圩庄园与之呼应的皖西北片古文化旅游区,并与凤台茅仙洞,淮南卧龙山、南唐景区相呼应,使其景点各展其长,联动发展,连点成线,连一成片,连片成网,相互配合,整体促销,铸造寿县旅游航母巨舰,形成全县大旅游格局。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保护水资源:加 强水资源管理, 防止水污染,保 障生态用水需求
保护野生动植物: 加强野生动植物 保护,禁止非法 捕猎和采集
保护生态环境:加 强生态修复和环境 治理,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 续性
住宿设施:规划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餐饮设施:设置特色餐厅、小吃街等,提供当地特色美食 娱乐设施:建设游乐场、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活动 交通设施:完善公园内的交通设施,如观光车、自行车道等,方便游客游览
通过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物 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社会的影响:该项目将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社会文 明进步。同时,该项目还将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项目目标与任务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 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方案
施工队伍: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 施工材料:选用优质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前期准备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 围和要求
施工建设阶段:按照时间表进行施 工,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生态的影响: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平泉县柳溪乡政府二0一二年4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项目概况 (5)二、现状条件 (5)(一)地理位置 (5)(二)自然地理条件 (6)三、规划目的 (7)四、指导思想 (7)五、规划原则 (8)(一)保护优先 (8)(二)城乡统筹 (8)(三)契丹特色 (8)(四)文旅双馨 (8)六、规划期限 (9)七、规划区范围 (9)八、规划依据 (9)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 (10)一、性质 (10)二、目标 (10)三、主题形象 (10)四、规划特点 (10)五、空间布局 (10)(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 (10)(二)七区 (11)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一、总用地面积 (12)二、总建筑面积 (12)三、游客容量 (12)四、容积率 (12)五、建筑密度 (12)六、建筑高度 (12)七、停车位 (12)八、绿地率 (12)第四章分区规划设计说明 (13)一、生态游览区 (13)(一)性质类型 (13)(二)规划布局 (13)(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3)(四)景点设计 (13)(五)用地类型和构成 (14)(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14)二、管理服务区 (15)(一)性质与功能 (15)(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15)(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15)(四)用地构成 (17)(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17)三、休闲度假区 (18)(一)性质与功能 (18)(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18)(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18)(四)用地构成 (23)(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24)四、温泉休闲区 (24)(一)性质与功能 (24)(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24)(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24)(四)用地构成 (28)(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29)五、山地度假区 (30)(一)性质与功能 (30)(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30)(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30)(四)用地构成 (31)(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31)六、民俗文化区 (32)(一)性质与功能 (32)(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32)(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32)(四)用地构成 (33)(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34)七、生态保育区 (34)第五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37)一、供水排水工程规划 (37)(一)规划依据 (37)(二)供水工程规划 (37)(三)污水排水系统规划 (38)(四)雨水系统规划 (39)二、燃气工程规划 (40)(一)气源 (40)(二)用气量 (40)(三)管网规划 (40)三、供热工程规划 (40)(一)采暖方式 (40)(一)电力工程规划 (40)(二)电信工程规划 (41)第六章规划实施 (44)一、开发时序 (44)二、规划实施 (45)(一)规划实施准备 (45)(二)规划实施启动 (46)(三)规划实施反馈 (47)(四)规划实施保障和调整 (48)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49)一、投资估算 (49)(一)项目建设总投资 (49)(二)一期建设投资 (53)(三)二三期建设投资 (54)二、效益分析 (55)(一)社会效益 (55)(二)环境效益 (56)(三)经济效益 (56)第一章规划总则一、项目概况柳溪满族乡位于平泉县西北部的光秃山脚下,北接内蒙,西与承德接壤,东邻辽宁距秦皇岛330公里,距承德150公里,距平泉县城60公里。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1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篇一:辽河源生态旅游建设项目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建议书平泉县柳溪乡政府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五、项目建设的规模、内容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项目2、项目主管单位:平泉县人民政府3、项目建设单位:平泉县柳溪乡政府4、法人代表:宋占勇5、项目性质:新建、恢复扩建6、项目建设地点: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内7、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依据《平泉县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平泉县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建设公园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项目,分别为:公园基础设施4项(道路、水、电、厕所),旅游接待服务设施10项(契丹始祖文化保护区、辽文化解说中心、契丹民族文化村、“走近契丹”演艺中心、契丹文化博物馆、艺术采风创作基地、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产品购物中心、狩猎场、滑雪场)。
8、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限为4年,20XX年5月开工建设,20XX年5月完成。
9、投资规模:总投资为105000万元。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始祖文化保护区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辽文化解说中心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43%;契丹民族文化村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走近契丹”演艺中心120XX万元,占总投资的5.71%;契丹博物馆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艺术采风创作基地20XX万元,占总投资的1.9%;旅游接待中心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2%;旅游产品购物中心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9%;狩猎场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滑雪场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旅游业是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
其中,生态旅游最具活力,而建立在森林公园基础上的森林旅游己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旅游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项目建议书【篇一:文化旅游项目建议书101005】中国立高集团北京立高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泰宇万里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爱心中立高文化有限公司贵阳立高立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3)第二章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和资源优势 (4)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4)二、项目开发的资源优势 (5)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和前景展望 (8)第四章项目开发的经营模式 (10)一、项目开发建设宗旨 (10)二、功能分区的经营模式 (10)第五章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规划 (13)第六章项目建设规划 (13)第七章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4)一、项目投资估算 ....................................................................................................... . (14)(一)游人容量与发展规模容量估算 (14)(二)投资估算 ....................................................................................................... .. (15)二、效益分析 ....................................................................................................... (15)(一)经济效益 ....................................................................................................... .. (15)(二)社会效益 ....................................................................................................... .. (16)第八章项目结论 (16)第九章项目投资公司简介 (17)第一章投资项目基本情况旅游观光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系列旅游项目;宇万里文化有限公司、贵阳立高立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公园、斋食与住宿、墓地经营、禅茶专卖、山果采摘、山野休闲、度假养生等;士、讲究风水人士;修行人士、宗教团体、文化交流团体等。
(强烈推荐)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谋划项目研究建议书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项目概况 .......................................................................................................................................二、现状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三、规划目的 .......................................................................................................................................四、指导思想 .......................................................................................................................................五、规划原则 .......................................................................................................................................(一)保护优先 ...........................................................................................................................(二)城乡统筹 ...........................................................................................................................(三)契丹特色 ...........................................................................................................................(四)文旅双馨 ...........................................................................................................................六、规划期限 .......................................................................................................................................七、规划区范围 ...................................................................................................................................八、规划依据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 ...................................................................................................................一、性质 ...............................................................................................................................................二、目标 ...............................................................................................................................................三、主题形象 .......................................................................................................................................四、规划特点 .......................................................................................................................................五、空间布局 .......................................................................................................................................(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 ...................................................................................(二)七区 ...................................................................................................................................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总用地面积 ...................................................................................................................................二、总建筑面积 ...................................................................................................................................三、游客容量 .......................................................................................................................................四、容积率 ...........................................................................................................................................五、建筑密度 .......................................................................................................................................六、建筑高度 .......................................................................................................................................七、停车位 ...........................................................................................................................................八、绿地率 ...........................................................................................................................................第四章分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生态游览区 ...................................................................................................................................(一)性质类型 ...........................................................................................................................(二)规划布局 ...........................................................................................................................(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四)景点设计 ...........................................................................................................................(五)用地类型和构成 ...............................................................................................................(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二、管理服务区 ...................................................................................................................................(一)性质与功能 .......................................................................................................................(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四)用地构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三、休闲度假区 ...................................................................................................................................(一)性质与功能 .......................................................................................................................(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四)用地构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四、温泉休闲区 ...................................................................................................................................(一)性质与功能 .......................................................................................................................(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四)用地构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五、山地度假区 ...................................................................................................................................(一)性质与功能 .......................................................................................................................(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四)用地构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六、民俗文化区 ...................................................................................................................................(一)性质与功能 .......................................................................................................................(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四)用地构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七、生态保育区 ...................................................................................................................................第五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一、供水排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依据 ...........................................................................................................................(三)污水排水系统规划 ...........................................................................................................(四)雨水系统规划 ...................................................................................................................二、燃气工程规划 ...............................................................................................................................(一)气源 ...................................................................................................................................(二)用气量 ...............................................................................................................................(三)管网规划 ...........................................................................................................................三、供热工程规划 ...............................................................................................................................(一)采暖方式 ...........................................................................................................................(一)电力工程规划 ...................................................................................................................(二)电信工程规划 ...................................................................................................................第六章规划实施 .........................................................................................................................................一、开发时序 .......................................................................................................................................二、规划实施 .......................................................................................................................................(一)规划实施准备 ...................................................................................................................(二)规划实施启动 ...................................................................................................................(三)规划实施反馈 ...................................................................................................................(四)规划实施保障和调整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一)项目建设总投资 ...............................................................................................................(二)一期建设投资 ...................................................................................................................(三)二三期建设投资 ...............................................................................................................二、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第一章规划总则一、项目概况柳溪满族乡位于平泉县西北部的光秃山脚下,北接内蒙,西与承德接壤,东邻辽宁距秦皇岛330公里,距承德150公里,距平泉县城60公里。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

品牌合作与联盟: 寻求与其他品牌、 机构或企业的合作 ,共同推广国家森 林公园的品牌形象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建议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收集游客的姓名、联系方式、旅游偏好等信息,以便进行个性化营销和提供定制化服务。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包括专业的导游服务、高效的旅游行程安排、及时的问题解决等,以提高 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加强项目合 作和资源整 合,实现多 方共赢和可 持续发展
投资估算依据与方法说明
• 依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方案等
• 方法:采用工程概算的方法,根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对投资进行估算
• 说明: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建设期利息等方面的估算,以及各项费用的计算方法和依据 以下是 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的PPT,现在 准备介绍“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请帮我生成“经济效益分析”为标题的内容 经济效益分析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培养和引进 优秀人才,提高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和 能力,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方案
目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群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根据国家森林公园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品牌定位,打造独特的旅游形象。
推广渠道选择:结合目标客群的媒介接触习惯,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如社交媒体、旅游网站、 线下活动等。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概述
森林公园的定义和特点 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 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分布 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评价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生态旅游 发展
保护森林资源 与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绝密项目咨询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平泉县柳溪乡政府二0一二年4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项目概况 (5)二、现状条件 (6)(一)地理位置 (6)(二)自然地理条件 (6)三、规划目的 (8)四、指导思想 (8)五、规划原则 (8)(一)保护优先 (8)(二)城乡统筹 (9)(三)契丹特色 (9)(四)文旅双馨 (9)六、规划期限 (9)七、规划区范围 (9)八、规划依据 (10)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 (10)一、性质 (10)二、目标 (10)三、主题形象 (11)四、规划特点 (11)五、空间布局 (11)(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 (11)(二)七区 (12)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一、总用地面积 (13)二、总建筑面积 (13)三、游客容量 (13)四、容积率 (13)五、建筑密度 (13)六、建筑高度 (13)七、停车位 (13)八、绿地率 (13)第四章分区规划设计说明 (14)一、生态游览区 (14)(一)性质类型 (14)(二)规划布局 (14)(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四)景点设计 (14)(五)用地类型和构成 (15)(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15)二、管理服务区 (16)(一)性质与功能 (16)(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16)(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16)(四)用地构成 (18)(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18)三、休闲度假区 (19)(一)性质与功能 (19)(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19)(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19)(四)用地构成 (24)(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25)四、温泉休闲区 (25)(一)性质与功能 (25)(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25)(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25)(四)用地构成 (29)(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30)五、山地度假区 (31)(一)性质与功能 (31)(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31)(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31)(四)用地构成 (32)(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32)六、民俗文化区 (33)(一)性质与功能 (33)(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 (33)(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 (33)(四)用地构成 (34)(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35)七、生态保育区 (35)第五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设计 (38)一、供水排水工程规划 (38)(一)规划依据 (38)(二)供水工程规划 (38)(三)污水排水系统规划 (39)(四)雨水系统规划 (40)二、燃气工程规划 (41)(一)气源 (41)(二)用气量 (41)(三)管网规划 (41)三、供热工程规划 (41)(一)采暖方式 (41)(一)电力工程规划 (41)(二)电信工程规划 (42)第六章规划实施 (45)一、开发时序 (45)二、规划实施 (46)(一)规划实施准备 (46)(二)规划实施启动 (47)(三)规划实施反馈 (48)(四)规划实施保障和调整 (49)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0)一、投资估算 (50)(一)项目建设总投资 (50)(二)一期建设投资 (54)(三)二三期建设投资 (55)二、效益分析 (56)(一)社会效益 (56)(二)环境效益 (57)(三)经济效益 (57)第一章规划总则一、项目概况柳溪满族乡位于平泉县西北部的光秃山脚下,北接内蒙,西与承德接壤,东邻辽宁距秦皇岛330公里,距承德150公里,距平泉县城60公里。
全乡共有三条大川,北为胡树沟川,全长26公里,包括石虎村、山咀村、大窝铺村;南为柳溪川,全长23公里,包括韩杖子村、薛杖子村、张营子村;中为马驾子川,全长10公里,为马架子村所在地。
柳溪满族乡是契丹族和奚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名的辽道宗、辽景宗、萧太后,都曾在此飞骑逐猎,弯弓射雕。
马孟山顶几千亩高山草原,相传曾是“王爷马场”。
辽陈国公南院枢密副使窦景庸墓就坐落在公园内的卧虎坡下,辽代石刻艺术精湛。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该乡境内。
公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主峰马孟山(光秃山)海拔1738米,公园内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有各类植物20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金钱豹、金雕在内的野生动物20余种。
现有景点65处,以高山、森林、草原、花海、怪石、清泉、古树、古墓等著称。
自1996年批准建立以来,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顺利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被评为“市级文明景区”和“旅游质量信得过单位”,2008年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成为赤峰、朝阳、承德等周边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二、现状条件(一)地理位置柳溪满族乡于河北省平泉县东北部,东北邻黄土梁子镇,南邻七家岱乡,地处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阴山山系七老图岭余脉,位于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滦河水系武烈河支系。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 。
06’05”~118。
17’19”,北纬41。
28’46”~41。
40’40”。
东与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旺业店国家森林公园相嵌,北与盂滦林管局新丰林场相接,南与承德县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为邻。
(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该地区属燕山褶皱与内蒙古台背斜的过渡地带,为华北古陆北缘隆起区,结晶基底为太古代的单塔子群,盖层较薄,缺失晚元古代至早侏罗系地层,仅在燕山运动以后接受晚侏罗系的陆相沉积,并伴有中酸性火山运动,主要活动断裂为透壳的东西向大断裂(沿北纬41。
20’附近),该断裂生成期早,活动期长。
处在地壳由薄变厚的过渡带上,在黄土梁子、七家一带向北,西至大窝铺地带有一地幔凹陷区,中心约在辽河源一带,其中莫霍面为43km,康氏面为23km,本区基本上处于局部地壳增厚区内。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辽河源森林公园地貌格局,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形态。
园区内山川形势与走向受地质构造河地表出露岩石的物理控制。
古老变质岩区地形平缓,海拔600~700 m,平均相对高度差150 m,形成西部低山地形,山顶开阔、坡斜平缓;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地形斜坡中等,海拔700~800 m,形成贯串中部的北东走向低山垄岗地形;中上元古界及下元古界沉积地层出露地区则山脊狭窄,斜坡陡峭,海拔在850m以上,形成东部和西南部单面山中山地形。
2.水文资源柳溪满族乡全部河流属辽河水系,发源于该乡的马盂山西麓,由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出境入宁城县。
境内流长75klm,流域面积917.2km2。
3.气候资源柳溪满族乡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
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多变。
全年平均气温7.3℃,一月份平均气温一10.8℃,七月份平均气温22 .9℃,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一27.9℃,大于等于0℃的年积温.3509 .3℃,大于等于10℃年积温3193.7℃。
该乡雨量充沛,年降水量500~700mrn,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
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且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6~8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年蒸发量在2000mm左右。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10~135天,降雪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常年平均积雪厚度为5cm。
全年有风只数在120d以上,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至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于偏南风,秋季接近于偏北风。
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每年春、秋、冬三季的风都比较大,年平均风速1.9 m/s。
4.动植物资源该乡森林植被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带,为河北植物区系。
同时受邻近几个植物区系影响,保存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据初步调查显示,共有7个植被型29个群系。
受气候、地理位嚣和海拔的影响,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形成了低山人工油松林和落叶阔叶灌丛带、中山落叶阔叶林和天然油松林带、亚高山草甸。
共有高等植物4门135科454属988种,其中高等植物占河北省物种总数的42%。
有野大豆、大花杓兰、核桃楸、蒙古黄耆、刺五加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5种,锦带花、党参等河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
有大型真菌29科85种。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拥有脊椎动物5纲29目74科166属260种,其中金雕、黑鹳和豹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秃鹫等国家II级保护动物3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71种。
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49种,河北省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1种。
三、规划目的以近期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意图为目的,创造性设计旅游吸引物,满足“十二五”期间建筑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今后防洪、防火、抗震以及治安、交通管理等建设方面的需要,在保护和利用好森林风景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契丹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风貌的前提下,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示范型乡镇。
四、指导思想以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为基础和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创造和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发挥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总体思路“开发两条川,打造一条沟,建设一个中心村”,即沿河流对南北两川进行开发,依托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引进项目发展旅游,在马架子川打造集食用菌生产、观光、采摘、加工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一条沟,将乡政府所在地的七家村与原老杖子村整合,建设柳溪乡中心村。
六、规划原则规划的原则是:保护优先,城乡统筹,契丹特色,文旅双馨。
(一)保护优先本规划突出“保护”这一永恒主题,遵循“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在核心区内,做到“只拆不建、项目只出不进”,核心区内“不砍一棵树,不建一栋房”,重在完善核心区内必要的道路、交通、停车、供水供电、垃圾处理、保护监测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区内景、区外商”,“区内游、区外住”,“山上赏景、山下食宿”,使森林公园真正发挥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和体验山水文化的多种综合功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统筹将发展旅游作为当地实现追赶跨越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核心区外各个村的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