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可编辑)

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可编辑)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院、系: 光电工程学院学科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年 6月

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摘要

随着市场的发展,可拍照手机逐渐取代普通手机,而手机的小型超薄化也是必然趋势,手机的照相功能的提升和小型超薄化应并进,而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尽量减小手机照相镜头的体积并提高其性能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后半部分运用ZE对所设计的镜头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用缩放法对初始模型反复调试和修改,并根据课题要求进行了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果。最终设计结果为:镜头总长:10.07mm,后焦距:1.27mm。畸变范围-1.07到1.76?之间。中心视场MTF@160lp/mm值为0.52。边缘视场

MTF@120lp/mm

值为0.53。

关键字:可拍照手机镜头小型化 ZE 优化。

Mobile lens desig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development demand, p hones which can take photos will replace the common phone. And the phones which is small and thin will be the main product. For this , smaller and thinner should go along with each. But it’s difficult to complete. So the trend of mobile lens’ future is to monish the volume and make the assemble better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I use ZE to design the lens and try my best to make it better, zoom the original lens to debug and alter it. And analysis the data according the task require. In final, I reach the design purpose. Final design: total length of the lens is 10.07mm, back focal length is 1.27mm, distortion is from -1.07 to 1.76, the

MTF@160lp/mm at zero field is 0.52, the MTF@120lp/mm at 0.7 field is

0.53

Keywords: mobile which can take photos; lens; smaller; ZE; optimizations.

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1)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可拍照手机和镜头设计

的国内外发展………………………… (1) 1. 2. 1 可拍照手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2 现今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2 手机照相镜头的成像原理介绍 (3)

2.1 可拍照手机照相原理....................................... ............ (3) 2.2 感光元件简介............................................. ...............(3) 2. 3 镜头结构分类及选择........................... (3)

2.4手机镜头的性能指标和相关术语…………………………………(4) 2.4.1镜头类型选择的依据[7] (4)

2.4.2数码镜头鉴别率 (4)

2.4.3光圈范围 (4)

2. 4. 4影响像质的几个因素 (5)

3光学系统设计 (6)

3.1光学设计软件简介…………………………………………………(6) 3.1.1 ZE MTF函数 (6)

3.1.2缺省的评价函数及优化 (6)

3. 1. 3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 (7)

3.2设计要求及分析……………………………………………………(7) 3.3初始结构的选择……………………………………………………(8) 3. 3. 1 视场角的确定 (10)

3.3.2 F数的确定 (10)

3.3.3 工作波长的选择 (10)

3.3.4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 (11)

3.3.5七种塞得像差分别为 (11)

3.3.6场曲和畸变图 (12)

3.3.7点列图如下 (12)

3.3.8光线特性曲线图 (13)

3.4 像差的初步校正…………………………………………………(13) 3.

4.1初步校正后的数据 (13)

3.4.2二维光路图如下 (15)

3.4.3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 (15)

3.4.4场曲畸变图 (16)

3.4.5点列图 (17)

3.4.6光线特性曲线图 (17)

3.5系统优化 (18)

3.5.1优化数据 (18)

3. 5. 2二维光路图 (19)

3.5.3 点列图 (20)

3.5.4场曲畸变示意图 (20)

3.5.5 MTF分析图 (21)

3.5.6光线特性曲线图 (23)

3.6公差分析 (24)

3. 6. 1公差分析的一般过程 (24)

3.6.2公差分析方式介绍 (24)

3. 6. 3此课题所进行的公差分析结果 (25)

3.7设计结果 (27)

4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手机镜头相关工艺的实践,低端的数码相机已逐步被可拍照手机所取代。手机正逐步成为集通信、拍照、MP3、MP4等功能一体化的便捷式电子产品。由于现有的手机厚度较薄,限制了镜头的总长,从而使得手机镜头的性能提高较难。本课题要求设计一个体积小,高像素的手机镜头,从而减小手机镜头所占空间,进而提高手机的综合性能。实现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1.2 可拍照手机和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

1.2.1 可拍照手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从诺基亚7650、松下GD88和NEC N8在中国掀起拍照风潮以来,手机拍照在中

国已经历了三年的发展,谈到中国市场的可拍照手机,我们就躲不开索爱的T68lie

和T628这条线。T68作为爱立信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彩屏手机,在当时可拍照手机还没有开始流行的时候,选择了使用外置摄像头来增加拍照功能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在爱立信和索尼合并之后,又推出了T68lie,且支持MMS功能。这两

款机型可以使用爱立信和索尼爱立信前后推出的多款外置摄像头,虽然基本上没有后期处理功能,拍照的效果也不佳,但毕竟是开先河的第一次,也是可拍照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探索者。后来索尼爱立信又推出了T618成为2003年最成功的可拍照手机,其内置10万像素的摄像头,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T618出世之前,可拍照手机市场几乎是诺基亚的天下。中国市场上第一款30万像素的可拍照手机7650就是诺基亚的。和T68不同的是,7650使用的是内置摄像头,这也造就了7650硕大的身形。而在当时的时代,拥有30万像素的摄像头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在2004年NEC N830配置了130万像素的CCD摄像头,有多种拍摄模式选择,内置闪光灯、最多9

连拍功能、定时拍摄功能等。此摄像头还具备了一般可拍摄手机并不具备的微距拍摄功能。

在更高像素的手机出现以后,三菱M900,号称200万像素的手机,采用的是富士

的Super CCD,这种感光材料拥有比普通手机CCD更敏锐的成像效果。而三星震撼

全球的500万像素手机SCH-S250,配备了光学变焦,这款手机实际上是在数码相机

的机身上加上了手机的功能。此外,大唐G20N、三菱M900等手机出现了微距拍摄

功能,以及百万像素以上级别手机普遍支持的存储卡功能。这些都预示着,未来的拍照手机,将会使用更专业的镜头和更好的感光元件以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2004年3月,索尼爱立信在国内推出首款具有13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S700。2004年6月,日本卡西欧公司已推出三款具有32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2004年10月,三星在韩国汉城推出第一款500万像素拍照手机SCHS 250.2005年初,三星公司又在德国汉诺信息通讯展览会上推出了一款700万像素拍照手机SCH-V770,配置了700万像素的CCD,160万色顶级TFT材质屏幕,还具备3倍光学变焦、4倍数码变焦功能。

拍照手机的像素数从初始的10万飞跃到700万,仅仅经过不到3年的时间。可以预言,随着CMOS和CCD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像素的拍照手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众化的电子消费产品。

1.2.2 现今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现今的镜头设计是基于镜头的资料库中的成千上万的设计专利的,并且有许多是公开发表的。似乎可以从大致的设计构思着手,然后利用高速的计算机系统为你的设计草图进行优化,达到实际想要达到的目标。?但问题是,计算机不能自动生成一个优秀的镜头设计。真正的设计其实是源自于人的大脑,就如导航仪器只能在给它指定明确的目标之后才可以找到正确的航线一样。商业镜头设计系统当然可以优化镜头设计,但如果设计的出发点本身是不足的,那么是很难更正它的。在光学设计部门中目前大量使用了计算机,但它也毫不例外地表明了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程序本身是无法给出全部答案的。?镜头设计是极具创造力的工作,它必须基于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来了解各种各样光学象差的特性。任何镜头,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都可以用“镜头描述”这个术语来区分镜片的数量、玻璃

的种类、镜片的曲面半径、镜片的厚度、镜片与镜片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镜片的直径等等。这些都是用来全面描述一个镜头的参数。当发自于某个物体的光线穿过玻璃表面时,该束光线会被折射,就如物理知识所描述的那样。?光线折射量取决于玻璃的折射率。如果镜头设计者能知道光线射入镜头前镜片时的确切入射位置

以及入射角度,就可以通过光线理论系统精确地追踪光路。角度和距离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正弦和余弦算出来。因此通过简单的平面几何,光线途经的线路就可以被追踪到。由于任何一个点光源发出的能量都是散射的,并无任何方向行可言。只有部分能量通过镜头,假设通过简单的数学来计算通过镜头的能量那些被视为一系列的各自独立的光线可以追踪那些光线的路径。?镜头设计者首先从光轴上的某点开始追踪少量的光线。这里所假设的是每个物象点都会在胶片平面上形成于之相对应的点,所以发自物体的光线都将被转化为这样的成相点,并且具有同样的相对位置。这就是高斯成像Gaussian?Fiction。对应那些靠近光轴的点,可以有理由相信高斯成象是相当精确的,这就是平行光轴光学Paraxial?Optics?。尽管计算公式相当简单至少对有经验的设计者来说,但要求对于这些数字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5~8位[2]。

2 手机照相镜头的成像原理介绍

2.1 可拍照手机照相原理

拍照手机的照相原理与数码相机的照相原理相似。传统相机是把光学系统捕捉到的光打在胶卷上,然后可以通过一个化学过程对其进行曝光和冲洗。而数码相机或摄影手机的光要通过由多个单元镜头和一个镜筒组成的光学系统,不同的是,现在光是打在由行和列组成的数字传感器阵列上,这一阵列由几百万个

微小像素组成。当光打在像素阵列上,它要通过彩色滤光片,确保只有蓝、红或绿色光到达每个像素上。在每个像素上,首先要生成一个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处理系统输出图像[3]。其实可拍照手机镜头就是数码照相物镜的一个微型化,是在有限的空间上实现照相功能。

2.2 感光元件简介

市面上的拍照手机镜头一般上只有两种:CMOS和CCD。无论是CCD还是CMOS,它们都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段,CCD/CMOS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

光二极管(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现在的消费级数码产品使用的影像传感器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4]。

2. 3 镜头结构分类及选择

镜头是指由不同的透镜经系统组合而成的整体。基本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透镜、隔圈、镜筒、压圈[5]。隔圈结构类型比较多, 它受前后透镜直径和通光孔径的差别影响较大, 也受其它结构要素影响。镜筒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直筒式和台阶式。压圈的结构形式包括外螺纹压圈和内螺纹压圈,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外螺纹压圈,以镜筒和压圈的结构形式组合就可以把镜头结构分为以下六种形式:(如图2.4所示)。

图 2.4 镜头的结构类型

2.4手机镜头的性能指标和相关术语

镜头通常有两个较为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光圈,它是安装在镜头上控制通过镜

头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多少的装置,除了控制通光量,光圈还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即光圈越大,则景深越小。另一个是焦距,它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

到传感器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相当于物和像的比例尺。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物体在传感器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物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物体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反之越小[6]。数码产品的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材质则分为玻璃与塑料两类。

2.4.1镜头类型选择的依据[7]

1孔径:NAn.Sinν(数值孔径)

D/f.(相对孔径)

f.1/D(F数)

n.Sinν D/2f1/(2×F数)

2视场:角视场或线视场(直径)

3焦距:焦点到后主面的距离,一般为镜头轴向中部

2.4.2数码镜头鉴别率

数码相机鉴别率定义为在像面处镜头可鉴别的黑白线对数,单位为毫米。

CMOS的分辨率是用像素总数表示的。在水平方向上镜头对线状分辨率图案的成像,其每个线宽恰好站用一个像素,我们就称在水平方向上选用的CMOS与镜头在分辨率上是相配的; 在垂直方向上也可同样理解之。这样定义保证了CMOS在最少像素总数下,恰好能分辩清像的细节[8]。

2.4.3光圈范围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

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

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

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

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

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9]。

2.4.4影响像质的几个因素

1.像素数拍照手机镜头的像素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标称像素、有效像素、插值像素。插值像素是先把相邻两光学像素的真实数字影像信息取平均值,得到一新的虚拟影像信息,而后将此人为增加的新信息作为新像素插补在原来两个真实像素之间,即通过软件计算对原来数字影像信息进行赋予人为增加之新虚拟信息的插补,以填补由于受影像传感器总像素所限,而在拍摄时可能缺失的信息。标称像素是手机厂家在广告中所宣称的总光学像素,它指作为影像传感器的CCD或 CMOS所具有的理论总光学像素数,又称总像素。有效像素是该CCD或CMOS传感器在摄影时真正参与成像工作的光学像素数。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标称像素(即理论总光学像素数)中的全部像素不可能均参与实际成像,故此有效

像素一般比标称像素要小。

2.感光元件(CMOS)的尺寸感光元件越大,每个像素的尺寸就越大。像素尺寸越大,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就会增加,从而就能够区别微细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也就是说就能够生成层次感丰富的照片。现有CMOS的尺寸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

3.2英寸四种。

3.镜头的影响一个好质量的镜头是成像质量好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镜头的功能是将光线聚集到感光面上,它好比相机的“ 眼睛”。镜头越好,聚焦点越准确,拍出的照片越清晰。

如今拍照手机上衍生出各种多媒体一体,而其内部空间十分有限且相当一部分空间为显示和通讯模板占用,因此手机照相镜头的装配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尤其会造成手机厚度较大。随着可拍照手机的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虽然可拍照手机的发展历程很短,但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主要是由于它有如下优点:

1)、可随身携带

2)、可随时使用-无论白天或黑夜

3)、信息传输迅速、快捷高效

4)、画面获取方便、重塑性好

当然它也有如下缺点:

1)、所拍摄影像质量尚较低

2)、售价较贵

3光学系统设计

3.1光学设计软件简介

3.1.1 ZE MTF函数

ZE是一个用来模拟、分析和辅助设计光学系统的程序。ZE提供了十分强大的优化功能,它有能力去改善那些给出一个合理的起始点和一系列可变量的镜头设计。可变量可以是曲率,厚度,玻璃,圆锥系数,参数数据,特殊数据,和一些多种结构的数值数据。ZE使用了有效的阻尼最小二乘法,这个运算法则能够优化由加了权重的目标值组成的评价函数,这些目标值称为“操作数”。

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实际像与理想像之间调制度之比相对空间频率的函数,称为调制传递函数。它可清晰地表示出摄影镜头以怎样的调制度,传递某一空间频率[12]。

摄影镜头把景物的调制度信息,传递到像平面处,变为实际影像的调制度信息,在此传递过程中,该摄影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值为MTF值=M′/M,式中M′为实际影像的调制度,M为理想像的调制度。

调制传递函数值一般在1至0之间变化,评价函数是一个如何使一个光学系统接近一组指定的目标的数值表示。ZE使用了一系列操作数,它们分别代表系统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操作数所代表的目标有像质、焦距、放大率和其他很多指标。

3.1.2缺省的评价函数及优化

这些评价函数与列表中的每个操作数的目标值和实际值之差平方的加权和的平方根成比例。由于评价函数的这种定义,所以0值代表理想状态。优化算法将使这些函数值尽可能小,所以评价函数应该是理想系统达到的结果的一种表示。

优化类型的选择:

ZE可以使用几种不同评价函数类型。缺省的评价函数通过使用四个基本选择来构建的,它们是:优化类型,数据类型,参考点,和积分方法。

PTV是波峰到波谷的简称。在一些不常见的情况,RMS和误差的最大范围同样不重要

RMS是均方根的简称。到目前为止,这种类型使用最为广泛。RMS是所有单个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优化步骤:

优化需要三个步骤:

1)一个可以进行光线追迹的合理光学系统;

2)变量的设定;

3)评价函数的设定。合理的光学系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仅仅意味着通过优化算法将一个缺乏考虑的设计方案转化成一个优秀的方案是不可能的(虽然有一些例外情况)。变量可在不同编辑界面中进行详细说明,在评价函数编辑界面中可以很容易地改变这些评价函数。

3.1.3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

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常常用在ZE的程序和文件中,一共有四个Hx,Hy,Px

和Py。Hx和Hy值是归一化的视场坐标;Px和Py值是归一化的光瞳坐标。

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代表了一个单位圆的点。视场的半径尺寸(或当视场用物高这个术语来表示时,其物体的高度)用来衡量归一化视场坐标,而入瞳半径则用来衡量归一化的光瞳半径。例如,假设最大物高是10mm,经常遇到的情况为:分别在0,7和10 mm处定义了3个视场。坐标(Hx0,Hy1)指的是一条从物体上边缘点发出的光线即(x0mm,y10mm)。坐标(Hx-1,Hy0)指的是一条从物平面(x-10mm,y0mm)处发出的光线。光瞳坐标也用同样的方式。

使用归一化坐标的优点是一组特定的光线有着相同的坐标,它不随着物体或入瞳的大小为质的改变而改变。

注意,归一化坐标总是在-1和1之间,而且有Hx2+Hy2?1, Px2+Py2?1[13]。

3.2设计要求及分析

具体设计过程是在了解光学设计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选用合适的原始模型进行调整。通过学习ZE软件完成数据的优化和调整,最终设计出结构简单且带有转折光路的手机照相镜头。主要内容包括:

光学设计基本原理的学习。

基于手机照相镜头相应要求的镜头组设计。

ZE的应用及对镜头的优化调整。

以下为主要设计指标:

物距:1000mm

FNO : 4

畸变q:<2?

像高:>5.9mm

视场角:>60?

中心视场MTF@160LP/mm:>0.3

0.7视场MTF@120LP/mm:>0.2

对要求进行分析:物距即最近拍摄距离。相对孔径与F数互为倒数,F数即光圈数,可以决定系统光通量,像面照度与F数成反比,F数越大,通过系统的光线越少,像面照度越低,反之通过系统的光线越多,像面照度也越大;畸变仅由主光线决定,会引起像的变形,但并不影响像的清晰度;对于一般光学系统只要眼睛感觉不出像的明显变形q?4%就行[1]。而对手机镜头来说要控制在2%以内;像高的大小是由感光元件的对角线尺寸决定;手机镜头与照相物镜类似属于大相对孔径和大视场的光学系统;MTF的线对计算公式也就是截止频率或极限分辨率[2]。

截止频率1/2a [a为感光元件(CCD或CMOS)像素尺寸的大小,单位:μm]

本课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设计出能够满足以上技术要求的手机照相镜头。

3.3初始结构的选择

初始结构的选择很重要,只有初试结构选取合适,后续工作才有意义。常无法一次选定最合适的结构,被选定的结构需经一定的校正后确定是否可用。在实际选取过程中,是一个随机挑选的过程,原则是选取一个结构简单,性能接近的照相镜头。

本课题所选初始结构参数如下:

表3.1 手机照相镜头初始数据

第1面:锥度:k0.373514非球面系数: A1-2.331589E-004,A21.254983E-006, A3-1.053806E-007, A4-9.95360E-009。

第2面:锥度:k3.065972非球面系数:A4-7.054476E-004,A6-5.582690E-007, A82.676362E-007,A10-4.420895E-008。

第3面:锥度:k-1.501935非球面系

数:A4-8.974880E-004,A6-1.262693E-006, A8-1.959680E-007,A10-

4.084736E-008。

第4面:锥度:k-1.213018非球面系

数:A4-2.869360E-004,A6-9.771874E-008, A8-1.298983E-007,A102.661842E-009。

第5面:锥度:k-40.039110非球面系

数:A4-1.530080E-004,A6-1.670461E-007, A82.323546E-009,A105.852221E-011

第6面:锥度:k1.427486非球面系数:A4-2.329689E-004,A6-9.305402E-007, A8-1.709606E-009,A103.353155E-012。

图3.1 初始结构二维光路图

从该初始二维光路图可看到光线的聚焦性并不好,尤其是边缘视场处,因此需要后期的像差初步校正和优化。且总长超过25mm,不适于应用在手机上。因此还要通过后期调整和优化尽量减小其长度。

该结构中三片透镜所用材料依次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OLYCARB和非晶型聚烯烃ZEONEX,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光性和耐水性,硬度适中,耐冲击性好。聚碳酸酯冲击韧性好、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变形;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可在60-130?长期使用;吸水性低、耐磨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等也较好;透明度接近于有机玻璃[15]。非晶型聚烯烃有以下特点:?密度小,比聚碳酸脂约低10%,有利于制品轻量化;?饱和吸水率小;?由于含有极性和异向性小的单体,因而为非晶型透明材料,双折射率小;?属高耐热性透明树脂,玻璃化温度达140~170?,玻璃化温度是非晶型聚合物的耐热性指标;?容易注射成型;?机械性能优良,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比聚碳酸脂高;?优良的复制性,故制品质量高;?介电常数低,特别是高频性能好,是热塑性塑料中介电性能最好的材料;?耐擦伤性良好,耐擦伤性是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为

绿色塑料,不纯物含量极少;?耐化学药品性、耐酸性、耐碱性优良[16]。

3.3.1 视场角的确定

视场角一般用度来表示,其测量一般依据近轴入瞳的位置。光轴逆时针旋转时形成的角是正的,顺时针旋转时形成的角是负的。因而正的视场角其物体坐标是负的,其光线斜率是正的。视场角作为镜头初始指标,根据要求控制在60度,则半视场角为30度,本课题选取了三个视场,即中心视场,0.7视场和边缘视场, 反应在Y-视场上就是30与0,0.7和1分别相乘的结果。如表3.3所示为半孔径角对应入瞳处的坐标值。

图3.2 视场坐标

3.3.2 F数的确定 F数的确定很简单,如下图选择光圈类型后输入光圈数值即可。它是评价系统光通量的指标,F数越小,光通量越大数,它在数值上是相对孔径的倒数。题目要求的F数为4,因此在下图所示的光圈数值处填入4即可。

图3.3 F数的确定

3.3.3 工作波长的选择

工作波长是可见光范围,从380nm到760nm.由于在系统模拟过程中只能使用定量,无法真正模拟实际情况,也就无法设定连续数值,只能选取几个定值。具体确定过程如下图所视。主波长为图中第2个波长,值为0.58756180微米。ZE在运行时有时使用全部三种波长,有时只使用主波长。

图3.4 工作波长选择

3.3.4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

图3.5 MTF图

该图体现了除畸变外的所有像差的综合情况。横轴对应的是物体空间频率,纵轴对应的某一频率对应的像方对比度与物方对比度之比,即对比度的衰减情况。

由此图可见,调制传递函数所体现的系统频率传递性很差,截止频率很低。到

80lp/mm时就基本衰减为零了。基本无法传递物体细节信息。需要大幅度地改善,

提高其高频传递能力。

3.3.5七种塞得像差分别为

图3.6 塞得像差

由以上数据可知,轴向色差,横向色差,场曲和慧差基本能够满足要求,而球差,

像散较大,最严重的是畸变,而畸变是课题要求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进一步减小。

3.3.6场曲和畸变图图3.7 场曲畸变图

由此图可直观地看到上面所列像差中畸变和场曲的情况。和上面论述的是相对应的。左侧为场曲图,横坐标表示场曲量,纵坐标表示视场坐标,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工作波长。而其上方标有T的表示子午场曲,标有S的表示弧失场曲。

一般用其平均值即平均场曲来评价综合情况。图中对应的最大值已达2.5,会对成像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右侧为畸变,从图中可见,畸变最大值达到4.5%。和要求

的小于2%有较大差距。

3.3.7点列图如下

图3.8 点列图

通过此图可直观地看出光线经系统追迹后情况,图框中的数据中给出了主光线

在像面的交点与所有光线在像面交点距离的均方根值,也给出了最大距离。均方根值RMS RADIUS为119.770,最大距离GEO RADIUS为572.890,都很大,需要减小。

3.3.8光线特性曲线图

图3.9 光线特性曲线图

光线特性曲线反映了以光瞳坐标为坐标的任一光线与主光线在像面交点的偏差,和点列图有类似的含义,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从此图可见,边缘视场的在光瞳纵

坐标端点处对应光线与主光线在像面的交点位置距离最大,达到了-0.5.和点列图所反映的像差情况相同。需要减小。

3.4 像差的初步校正

3.4.1初步校正后的数据

通过对比调整后的数据与初始数据之间的变化,得知第四面和第五面的曲率半径大小对光路聚焦性有较大影响,且均随其值的增大而改善。同时,通过减小第六面与像面的距离也对聚焦性有促进作用。另外,离物面较近的面的非球面参数对聚焦性也有一定影响,全部非球面的锥度和离像面较近的非球面参数对聚焦性基本无影响。

通过增大原数据中的第四面的曲率半径,系统球差和畸变减小。通过增大第五面的曲率半径,系统慧差和像散减小。在减小第六面到像面的距离后,未对像差造成影响,实现了整体长度的减小。通过增大第一非球面系数的A1,A2和A4,少量减小了球差和慧差。而调整了的第一面的A3,第二面的A1和第三面A2,A3和A4对后期的优化有一定作用,在此并未对像差造成影响。

表3.2 校正后数据

初步像差校正后六个面仍全部为非球面,非球面参数如下:(锥度未变)

第1面:锥度:k0.373514非球面系数: A1-1.131589E-004,A22.254983E-007, A3-6.053806E-007, A4-5.953600E-009。

第2面:锥度:k3.065972非球面系数:A4-5.054476E-004,A6-5.582690E-008, A82.676362E-007,A10-4.420895E-008。

第3面:锥度:k-1.501935非球面系

数:A4-8.974880E-004,A6-2.262693E-006, A8-2.959680E-007,A10-

2.084736E-008。

第4面:锥度:k-1.213018非球面系

数:A4-2.869360E-004,A6-9.771874E-008, A8-1.298983E-007,A102.661842E-009。

第5面:锥度:k-40.039110非球面系

数:A4-1.530080E-004,A6-1.670461E-007, A82.323546E-009,A105.852221E-011

第6面:锥度:k1.427486非球面系数:A4-2.329689E-004,A6-9.305402E-007, A8-1.709606E-009,A103.353155E-012。

3.4.2二维光路图如下

图3.10 二维光路图

由此图可见,光线经系统的聚焦性大大改善,但整体长度仍然很长,六个

面仍全部为非球面,不易实现,后期的优化工作将以再次提高聚焦性,减小整体长

度和尽量减少非球面个数为目标。

3.4.3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图3.11 MTF图

该图显示的调制传递函数图与初始图相比改进并不大,离课题要求也很

远,这是由于手调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对传递函数这种高级指标直接控制。

必须运用ZE的优化功能来完成这项工作。

其中塞得像差为

表3.3 塞得像差

从数据上看,畸变有较大程度减小。从-0.336426减小到-0.070681其它像差变化不大。因此后续优化将尽量减小剩余的像差以及高级像差。

3.4.4场曲畸变图

图3.12 场曲畸变图

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到场曲和即变的情况,和像差数据所表示的是相符的。

畸变在0.5%以内,和原畸变对比改善非常大,已达课题要求,但场曲仍很大,下一步将以减小场曲至不影响成像质量为止,课题中没有严格要求,约在0.1左右即可。

3.4.5点列图

图3.13 点列图

和初始点列图对比,RMS RADIUS从119.770减小为106.053。GEO RADIUS 从527.890减小到220.537。前者减小的不多,后者减小的很多。

3.4.6光线特性曲线图图3.14 光线特性曲线图

光线特性曲线图经初步调整而改善,从图中可直观看到曲线图基本不变,而坐标范围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但这还需要优化来将其近一步改善。初步校正后的系统的各种像差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离总体目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传递函数并不理想,须用优化功能进行关键的调试。

3.5系统优化

3.5.1优化数据

优化过程涉及多个变量,包括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参数,非球面锥度和高

阶参数。优化的对象很多,变量的选取和配合至关重要。

系统参数是基于课题的指标要求的,如果用物体或像的高度来描述视场点时,就要用透镜长度单位表示高度。当像高被用来描述视场时,是在光学系统的完善转换的情况下实现的,即近轴情况。因为如果不是近轴情况,光学系统会有畸变,引起像的变形,造成物与像不相似,这种转换就不完善。但畸变不大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即物象相似度很大,可近似用像高描述视场。调节镜片厚度可以平衡光线,使光线更集中。当将玻璃设为变量进行优化时,系统会自动选择并确认一个玻璃库中与最优值相近的玻璃[17]。

zemax-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镜头结构的设计指标 (2) 2.1相关规格的确定 (2) 2.2镜头总像素与COMS像素的匹配 (2) 2.3透镜材料及结构的选择 (2) 2.4材料的厚度 (3) 2.5 设计指标 (3) 第三章 zemax软件 (3) 3.1 zemax软件简介 (3) 3.1.1软件特色 (4) 3.2zemax软件界面介绍 (4) 3.2.1 Lens Data Editor(LDE) (4) 3.2.2 Aperture(光圈) (5) 3.2.3 Wavelength Data(波长设定) (5) 3.3 zemax软件功能简介 (6) 第四章 500万像素手机镜头设计 (6) 4.1初始结构选择 (6) 4.1.1 500万像素手机镜头4P专利结构简介 (7) 4.2设计结果 (7) 4.2.1光路图 (7) 4.2.2详细参数 (8) 第五章结果分析,误差调试 (9) 5.1误差调试 (9) 5.2优化后的分析 (10) 5.2.1场曲和畸变 (10) 5.2.2球差 (10) 5.2.3.色差 (11) 5.2.4 RMS Radius(均方根半径) (12) 5.2.5 MTF(光学调制传递函数) (13) 5.2.6 本设计达到指标 (14) 第六章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引言 从手机开始配备拍照功能以来,手机摄像头的像素以很快的速度上涨,从最初的10万像素到30万像素、100万像素、200万像素、300万像素、500万像素,再到现在的800万像素,1000万像素。09年6月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1200万像素手机Pixonl2(M8910),采用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及289mm广角镜头,提供了足以媲美数码相机的拍照等多项功能,可见手机大有将时尚卡片DC取而代之的劲头。不过据调查,虽然像素一直在涨,但是500万以上像素手机由于价格比较高,市场占有率很低,现在200万像素和300万像素仍是摄像手机市场主流,而500万像素的市场增长速度已显著增加。本文在合理选取初始结构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款500万像素的手机镜头,本设计流程图如图一。 图1 手机镜头设计流程图

运用zmax软件进行光学设计

光学设计 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实验目的 多组光学系统的设计 例如:设计摄影物镜,其结构参数为,焦距f’=50mm,D/f’=1/2,2w=20°。实验用的软件 ZMAX光学设计软件 光学系统的要求 一、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有:数值孔径或相对孔径;线视场或视场角;系统的放大率或焦距。此外还有与这些基本特性有关的一些特性参数,如光瞳的大小和位置、后工作距离、共轭距等。 二、系统的外形尺寸 系统的外形尺寸,即系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在设计多光组的复杂光学系统时,外形尺寸计算以及各光组之间光瞳的衔接都是很重要的。 三、成象质量 成象质量的要求和光学系统的用途有关。不同的光学系统按其用途可提出不同的成象质量要求。对于望远系统和一般的显微镜只要求中心视场有较好的成象质量;对于照相物镜要求整个视场都要有较好的成象质量。 四、仪器的使用条件 在对光学系统提出使用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在技术上和物理上实现的可能性。如生物显微镜的放大率Г要满足500NA≤Г≤1000NA 条件,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一定要把望远系统的极限分辨率和眼睛的极限分辨率一起来考虑。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 所谓光学系统设计就是根据使用条件,来决定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数据,即决定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各光组的结构等。因此我们可以把光学设计过程分为4 个阶段:外形尺寸计算、初始结构计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质评价。 一、外形尺寸计算 在这个阶段里要设计拟定出光学系统原理图,确定基本光学特性,使满足给定的技术要求,即确定放大倍率或焦距、线视场或角视视场、数值孔径或相对孔径、共轭距、后工作距离光阑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因此,常把这个阶段称为外形尺寸计算。一般都按理想光学系统的理论和计算公式进行外形尺寸计算。在计算时一定要考虑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以防止在机构结构上无法实现。每项性能的确定一定要合理,过高要求会使设计结果复杂造成浪费,过低要求会使设计不符合要求,因此这一步骤慎重行事。 二、初始结构的计算和选择、 初始结构的确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1.根据初级象差理论求解初始结构 这种求解初始结构的方法就是根据外形尺寸计算得到的基本特性,利用初级象差理论来求解满足成象质量要求的初始结构。 2.从已有的资料中选择初始结构 这是一种比较实用又容易获得成功的方法。因此它被很多光学设计者广泛采

ZEMAX光学设计报告

ZEMAX 光学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设计一个双胶合望远物镜,学会zemax软件的基本应用和操作。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全视场角为 1.56 °,焦距为1000mm且相对孔径为1:10的双胶合望远物镜,要求相高为 y'=13.6mmo 三、设计过程 1.双胶合望远物镜系统初始结构的选定 1.1选型 由于该物镜的全视场角较小,所以其轴外像差不太大,主要校正的像差有球差、正弦差和位置色差。又因为其相对孔径较小,所以选用双胶合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本系统采用紧贴型双胶合透镜组,且孔径光阑与物镜框相重合。 1.2确定基本像差参量 根据设计要求,假设像差的初级像差值为零,即球差L00 ;正弦差K s00 ;位置色差[co 0。那么 按初级像差公式可得S S C 0,由此可得基本像差参量为P W C 0。 1.3 求F0 因为没有指定玻璃的种类,故暂选用冕牌玻璃进行计算,即F00.0085。 1.4选定玻璃组合 鉴于K9玻璃的性价比较好,所以选择K9作为其中一块玻璃。查表发现当C 0.000,与F00.0085最 接近的组合是K9与ZF2组合,此时对应的F0 0.038。此系统选定K9与ZF2组合。 K9的折射率m 1.5163,ZF2的折射率n? 1.6725, P0 0.038319, Q0 4.284074, W00.06099,1 2.009404,A 2.44, K 1.72。 1.5求形状系数Q 一般情况下,先利用下式求解岀两个Q的值: 再与利用下式求的Q值相比较,取其最相近的一个值: 因为P F0,所以可近似为Q Q0 4.284074 , W W00.06099。 1.6求归一化条件下的透镜各面的曲率 1.7求球面曲率半径

基于ZEMAX的照相物镜的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ZEMAX的照相物镜设计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0级仪表三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副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系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0级仪表三班设计题目 设计技术参数1、焦距:f’=15mm; 2、相对孔径:1/2.8; 3、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 4、视场角2w=74° 设计要求 1、简述照相物镜的设计原理和类型; 2、确定照相物镜的基本性能要求,并确定恰当的初始结构; 3、输入镜头组数据,设置评价函数操作数,进行优化设计和像差结果分析; 4、给出像质评价报告,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工作量查阅光学设计理论和像差分析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提出并较好地的实施方案设计简单透镜组,并用zemax软件对初级像差进行分析和校正,从而对镜头进行优化设计

工作计划第一天、第二天:熟悉ZEMAX软件的应用,查阅资料,确定设计题目进行初级理论设计 第三天、第四天:完善理论设计,运用ZEMAX软件进行设计优化,撰写报告 第五天:完善过程,进行答辩 参考资料《光学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刘钧,高明,2006,10 《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李晓彤,岑兆丰,2003.11 《实用光学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王之江,2007.1 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 签字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简述照相物镜的设计原理和类型 (2) 第二章设计过程 (4) 2.1根据参数要求确定恰当的初始结构 (4) 2.2优化设计过程 (5) 2.3优化结果像差结果分析 (8) 第四章课设总结 (13) 参考文献

照相物镜基于ZEMA课程设计报告实例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照相物镜镜头设计与像差分析专业班级:2009级光通信技术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题工作时间:至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

课程设计摘要(中文) 在光学工程软件ZEMAX 的辅助下, 配套采用大小为1/英寸的CCD 图像传感器, 设计了一组焦距 f '= 12mm的照相物镜, 镜头视场角°, 相对孔径D/f’=2. 8, 半像高mm ,后工作距,镜头总长为。使用后置光阑三片物镜结构,其中第六面采用非球面塑料,其余面采用标准球面玻璃。该组透镜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在Y-field上的真值高度选取0、、、,总畸变不超过%,在所选视场内MTF轴上超过60%@100lp/mm,轴外超过48%@100lp/mm,整个系统球差,慧差,像散。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ZEMAX;物镜;调制传递函数 ABSTRACT By the aid of optical engineering software ZEMAX,A focal length f '= 12mm camera lens matched with one CCD of 1/ inch was designed。Whose FOV is °, Aperture is 2. 8,half image height is mm,back working distance and total length is mm. Using the rear aperture three-lens structure,a aspherical plastic was used for the sixth lens while standard Sphere glasses were used for the rest lenses。The group Objective lenses Designed for the visible light,Heights in the true value as Y-field Defined as 0、、、,total distortion is less than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of shade in the selected field of view to meet the axis is greater than 60% @ 100 lp / mm, outer axis than 48% @ 100 lp / mm,The sum of the whole system spherical aberration ,Coma is ,Astigmatism is 。Fu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ZEMAX;Camera lens;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引言----

zemax光学设计例子

在光学设计中,Zemax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软件,它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轻松地完成各种光学设计任务。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Zemax进行光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我们假设需要设计一款望远镜,需要观察远处的星空。望远镜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放大倍率、像差和亮度。我们需要通过Zemax软件,找到最佳的光学系统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二、设计步骤 1.建立基本光学系统模型:在Zemax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光学系统模型,包括望远镜的主镜和次镜。可以通过手动输入镜片数据或者使用预设的镜片库来建立模型。 2.调整参数:在Zemax中,我们可以调整各种参数来优化望远镜的性能。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放大倍率和亮度参数来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3.检测像差:在调整参数后,我们需要检测望远镜的像差。Zemax 提供了强大的像差检测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镜片上的缺陷和误差。 4.优化镜片: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对镜片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添加或删除镜片、调整镜片位置和角度等方式来改善望远镜的性能。

5.模拟观察:在完成镜片优化后,我们可以模拟观察望远镜的成像效果。可以通过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观察角度来查看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效果。 6.调整和优化:根据模拟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再次调整和优化望远镜的设计。直到达到满意的观察效果为止。 三、设计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步骤,我们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光学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两片反射镜,放大倍率为10倍,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亮度较高。通过Zemax模拟观察,成像效果清晰、稳定,符合我们的预期。 四、总结 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展示了如何使用Zemax进行光学设计。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望远镜设计,但是它涵盖了光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光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环境因素、成本预算、材料选择等。Zemax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总的来说,Zemax是一款非常强大和实用的光学设计软件,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光学设计任务。通过本文的例子,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光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对Zemax软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Zemax初学者教程(光学设计)习作六反射镜面和坐标断点

学习光学设计,练习使用Zemax!Zemax 不会教你怎么做光学设计,就像CAD 不会教 你怎么设计汽车一样。——道冲/charlietian - 1 – 好的设计取决于你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Zemax 这样的工具,好的镜头出自你的头脑。 你将学到:了解coordinate breaks, sign conventions 调整倾斜度,或改变 系统中心的作用和如何装置fold mirrors 等。 本习作的大部分技巧在”Add Fold Mirror”工具中可自动执行,然而了解 实际的操作内容和细节,才是本习作的目的。 在习作3 时或许你已学会绾紊杓婆6偻毒担渲幸丫?coordinate breaks 的操作,以及光在经过mirror 反射后thickness 虚设定为负值,和coordinate breaks 需伴随着一对使用,而把需要的fold mirror 如三明治般地 夹在其中。 本习作将教你如何在一个简单的converging beam 中manually 加入fold mirrors,而不使用Tools 中的“Add Fold Mirror”功能。 叫出LDE,把STO 的surface type 改为paraxial。 学习光学设计,练习使用Zemax!Zemax 不会教你怎么做光学设计,就像CAD 不会教

你怎么设计汽车一样。——道冲/charlietian - 2 – 好的设计取决于你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Zemax 这样的工具,好的镜头出自你的头脑。 thickness 定为100,这是对paraxial lens 的default focal length 值; 然后从System, General,中把aperture 设为20,即产生一个F/5 的lens。 完毕后看看3D layout,一个简单的paraxial lens 所构成的converging beam 光学系统已完成。 学习光学设计,练习使用Zemax!Zemax 不会教你怎么做光学设计,就像CAD 不会教 你怎么设计汽车一样。——道冲/charlietian - 3 – 好的设计取决于你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Zemax 这样的工具,好的镜头出自你的头脑。 假设我们要把输出的converging beam 导向上,怎么作呢?那就是加入 一个fold mirror,先假定此fold mirror 为45°oriented 且距离paraxial lens 为 30mm。总共需要3 个镜片。 一个为coordinate break 把coordinate system 转45°;

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可编辑)

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可编辑)基于ZEMAX的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院、系: 光电工程学院学科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年 6月 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摘要 随着市场的发展,可拍照手机逐渐取代普通手机,而手机的小型超薄化也是必然趋势,手机的照相功能的提升和小型超薄化应并进,而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尽量减小手机照相镜头的体积并提高其性能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后半部分运用ZE对所设计的镜头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用缩放法对初始模型反复调试和修改,并根据课题要求进行了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果。最终设计结果为:镜头总长:10.07mm,后焦距:1.27mm。畸变范围-1.07到1.76?之间。中心视场MTF@160lp/mm值为0.52。边缘视场 MTF@120lp/mm 值为0.53。 关键字:可拍照手机镜头小型化 ZE 优化。 Mobile lens desig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development demand, p hones which can take photos will replace the common phone. And the phones which is small and thin will be the main product. For this , smaller and thinner should go along with each. But it’s difficult to complete. So the trend of mobile lens’ future is to monish the volume and make the assemble better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I use ZE to design the lens and try my best to make it better, zoom the original lens to debug and alter it. And analysis the data according the task require. In final, I reach the design purpose. Final design: total length of the lens is 10.07mm, back focal length is 1.27mm, distortion is from -1.07 to 1.76, the MTF@160lp/mm at zero field is 0.52, the MTF@120lp/mm at 0.7 field is 0.53 Keywords: mobile which can take photos; lens; smaller; ZE; optimizations. 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1)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可拍照手机和镜头设计 的国内外发展………………………… (1) 1. 2. 1 可拍照手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2 现今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2 手机照相镜头的成像原理介绍 (3)

手机镜头常用光学塑胶zemax玻璃库的设置和材料实用简介

手机镜头常用塑胶材料简介 一下内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1,高折射率王者“OKP-1” 拥有顶尖的高折,在前一个通用的成功材料OKP4HT的基础上,改进降低了双折射,改善了脱模效果和流动性。台湾和韩系厂都在使用,2014年上半年,才开始推大陆市场。价格和OKP4HT差不多。本人看好的材料。 2,经典的高折贵族“OKP4HT” 塑胶材料的高折一族,稀缺的高折和较好的成型效果使其价格一直维持高昂。双折射较差,是已经大规模实用过的材料,现在仍然在大量运用中。 3,OKP系列的奠基者“OKP4” 拥有较好的双折射和成型特性,但折射率在OKP系列里偏低。不少设计都会实用到。 4,持续改进的智者“APL5514DP,APL5514ML,APL5514CL” APEL系列的塑胶材料都拥有优秀的透过率,流动性,低双折射。以及大约OKP系列1/3~1/4的价格优势。所以APEL的竞争力很大,每天都有大量的APL系列塑胶被镜头厂实用。另外DP-ML-CL持续改善的系列产品都具有相似的折射率,所以替换起来很方便。 5,黑马材料“EP5000” 大阪瓦斯的EP5000从出道就针对OKP4HT,它与OKP4HT拥有极其接近的折射率。同时拥有更好的流动性和超低的双折射,还具有比OKP4HT稍低的价格。所以EP5000迅速抢占了OKP4HT的市场,这才逼的三井化学出OKP1。EP5000,我做设计优选的材料。 6,内力深厚的高僧“E48R” ZEONEX的看家材料,从330R,480R一路发展起来。低双折射,低吸水率,耐高温,不易附静电,外观容易保持。早已经被大规模使用起来了,通常被设计在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最后一片镜片。APL系列和其有类似的价格和相差不远的折射率,可想相互替代设计,但APL 的外观效果通常没有E48R优异。强烈推荐的材料。 7,超凡脱俗的高僧“K26R” K26R是E48R的升级版本,略微提高了折射率,继承了E48R的各种优异特性,进一步改善了成型的流动性和脱模效果。K26R在日企已经有很多成功设计在使用中了,大陆才刚刚接触使用。这是我也很看好的材料。价格比E48R稍高,后面可能会降价。 8,经典的PC材“PC_AD5503” PC系列的老前辈代表,高折射率(不够高),比较大的双折射,吸水率高,成型缩水大。总之作为光学材料物性不够好。但其价格不到OKP系列的1/10,所以低端的,廉价的手机镜头都还在使用这种材料。在国内的用量很大。 9,经典通用的材料“PMMA” 又称亚克力,经典的透明塑胶,低折射率,低双折射,高透过率,高吸水性。以及超级的价格:比PC_AD5503还要便宜一半多。最大的缺憾是不耐高温,无法镀膜,所以只能用在低端镜头中。 综上,手机镜头常用的光学材料基本以及都有了,其他一些没列的材料是不建议使用的。原因包括材料特性不好,库存不足,没大量应用,厂家不推广了等。 BY:Ivan

专利交底书第二版

技术交底书撰写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用新型的智能手机外设望远镜镜头光学设计。本发明适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设拍照镜头,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光学镜头。 1、详细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已有的与本发明最相近似的实现方案(包括两部分:背景技术及现有技术 方案[大的技术背景和小的技术背景],应详细介绍,以不需再去看文献即可领会该技术内容为准,如果现有技术出自专利、期刊、书籍,则提供出处)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在不断朝着智能化、小型化、触屏化方向发展,集通讯、娱乐、拍照等功能于一身,各种应用极大的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集成了拍照功能的手机由于受到了的大小、重量的限制,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拍摄,无法满足用户进行远距离拍摄、光学变焦或高清拍摄等需求。手机作为人们几乎随身携带的数码设备,对于拍摄偶然遇见的美景、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便利。从数码设备的销量上看,手机远远比数码相机的销量大,主要源自于手机的便携性与低价格,人们更愿意利用手机的相机功能来拍摄图片,随着手机相机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更高要求与更高质量的拍摄功能,提出了手机外置镜头的设计理念,通过在手机内置镜头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外置镜头,能使手机的拍摄要求达到更高。 2、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缺点,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客观评价,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针对于本发明的优点来说的,本发明不能解决的缺点不必写;基于本发明能解决的问题写出发明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 现有技术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通常在手机的镜头处加装外置镜头。由于配置外置镜头,似的手机拍照时候相当于增加了手机镜头的原始焦距,其拍照成像质量和光学变焦能力与专业相机媲美,大大超过手机本身的拍照效果。 上述的手机外置镜头,虽然增加了手机镜头的原始焦距,使得拍摄时,图像的中心清晰,但是图像的四角模糊。此外,在同等放大倍率下,手机外置镜头的外径较大色差和畸变较大,导致手机所提取图像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在图像上稍微有一点瑕疵,就会造成非常差的用户体验,进一步影响产品的市场效益。 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应该结合示意图进行说明(越详细越好,至少要提供2页;发明中每一功能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所有英文缩写都应有中文注释;所有附图都应该有详细的文字描述,以别人不看附图即可明白技术方案为准;同时附图中的关键词或方框图中的注释都尽量用中文;方法专利都应该提供流程图,并提供相关的系统装置图;附图中各相关部件都要提供名称)。 一种手机外置镜头,其特征在于,物镜到成像面一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且凹面朝向成像面的湾月型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凹面朝向成像面的弯月形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光焦度且凹面朝向成像面的弯月型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组合组成具有负光焦度的组合透镜;各个透镜的光合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个透镜的镜片外径从物测到成像面依次减小。

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文教程

注:此版本ZEMAX中文说明由光学在线网友elf提供! 目录 第1章 引 第2章 用户界面 第3章 约定和定义 第4章 教程 教程1:单透镜 教程2:双透镜 教程3:牛顿望远镜 教程4:带有非球面矫正器的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 教程5:多重结构配置的激光束扩大器 教程6:折叠反射镜面和坐标断点 教程7:消色差单透镜 第5章 文件菜单 (7) 第6章 编辑菜单 (14) 第7章 系统菜单 (31) 第8章 分析菜单 (44) §8.1 导言 (44) §8.2 外形图 (44) §8.3 特性曲线 (51) §8.4 点列图 (54)

§8.5 调制传递函数MTF (58) §8.5.1 调制传递函数 (58) §8.5.2 离焦的MTF (60) §8.5.3 MTF曲面 (60) §8.5.4 MTF和视场的关系 (61) §8.5.5 几何传递函数 (62) §8.5.6 离焦的MTF (63) §8.6 点扩散函数(PSF) (64) §8.6.1 FFT点扩散函数 (64) §8.6.2 惠更斯点扩散函数 (67) §8.6.3 用FFT计算PSF横截面 (69) §8.7 波前 (70) §8.7.1 波前图 (70) §8.7.2 干涉图 (71) §8.8 均方根 (72) §8.8.1 作为视场函数的均方根 (72) §8.8.2 作为波长函数的RMS (73) §8.8.3 作为离焦量函数的均方根 (74) §8.9 包围圆能量 (75) §8.9.1 衍射法 (75) §8.9.2 几何法 (76) §8.9.3 线性/边缘响应 (77) §8.10 照度 (78) §8.10.1 相对照度 (78) §8.10.2 渐晕图 (79) §8.10.3 XY方向照度分布 (80) §8.10.4 二维面照度 (82) §8.11 像分析 (82) §8.11.1 几何像分析 (82) §8.11.2 衍射像分析 (87) §8.12 其他 (91) §8.12.1 场曲和畸变 (91) §8.12.2 网格畸变 (94) §8.12.3 光线痕迹图 (96)

基于ZEMAX的2100万像素手机镜头设计

基于ZEMAX的2100万像素手机镜头设计 谢志宏;王顺;闫宗群;宗艳桃 【摘要】通过ZEMAX光学设计软件优化设计,得到了一款超薄尺寸2100万像素手机镜头.此镜头由1个红外滤光片和4片光学塑料非球面透镜组成,镜头焦距为3.5 mm,光圈值F为2.4,视场角为68°,镜头总长为4.8 mm,同时采用Sony公司的IMX230型号21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优化后镜头极限分辨率为446 lp/mm,中心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在奈奎斯特频率223 lp/mm处大于0.53,在奈奎斯特频446 lp/mm处大于0.22,0.7视场MTF值在奈奎斯特频率223 lp/mm处大于 0.5,在奈奎斯特频446 lp/mm处大于0.17,镜头各视场的弥散斑半径都小于 1.5μm,最大场曲小于0.04,最大畸变小于2%,大部分视场相对照度大于60%,成像质量良好.%A ultrathin 2100 megapixel mobile phone camera lens system was designed by using ZEMAX. The mobile phone camera lens consist of an infrared filter and 4 plastic aspheric lens with an effect focal length of 3.5 mm, a f-number of 2.4, and a field of view(FOV) of 68°. Meanwhile, the sensor IMX230 made by Sony was used as the sensor of the mobile phone camera lens. After optimization, the limit resolution of the lens is 446 lp/mm.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value of 0 FOV is larger than 0.53at Nyquist sampling frequency (NF) of 223 lp/mm and larger than 0.22 at NF of 446 lp/mm. The MTF value of 0.7 FOV is larger than 0.5 at NF of 223 lp/mm and larger than 0.17 at NF of 446 lp/mm. The RMS radiuses of different fields of view are less than 1.5 μm, the maximumcurvatureis less than0.04, the maximumdistortionis less than2%, and the relative

ZEMAX光学设计软件操作说明详解_光学设计

ZEMAX光学设计软件操作说明详解_光学设计.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丁•涸的泥上,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汪: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 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ZEMAX光学设计软件操作说明详解介绍 这一章对本手册的习惯用法和术语进行说明。ZEMAX使用的大部分习惯用法和术语与光学行业都是一致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重要的不同点。 活动结构 活动结构是指当前在镜头数据编辑器中显示的结构。详见“多重结构”这一章。 角放大率 像空间近轴主光线与物空间近轴主光线角度之比,角度的测量是以近轴入瞳和出瞳的位置为基准。 切迹 切迹指系统入瞳处照明的均匀性。默认情况下,入睡处是照明均匀的。然而,有时入瞳需要不均匀的照明。为此,ZEMAX支持入瞳切迹,也就是入瞳振幅的变化。 有三种类型的切迹:均匀分布,高斯型分布和切线分布。对每一种分布(均匀分布除外),切迹因素取决于入瞳处的振幅变化率。在“系统菜单”这一章中有关于切迹类型和因子的讨论。 ZEMAX也支持用户立义切迹类型。这可以用于任意表而。表面的切迹不同于入瞳切迹, 因为表面不需要放置在入瞳处。对于表而切迹的更多信息,请参看“表而类型”这一章的“用户宦义表面”这节。 后焦距 ZEMAX对后焦距的定义是沿着Z轴的方向从最后一个玻璃面计算到与无限远物体共轨的近轴像面的距离。如果没有玻璃ifii,后焦距就是从第一面到无限远物体共轨的近轴像而的距离。 基面 基面(又称叫基点)指一些特殊的共馳位置,这些位置对应的物像平面具有特楚的放大率。基面包括主而,对应的物像面垂轴放大率为+1:负主而,垂轴放大率为一1:节平而, 对应于角放大率为+1:负节平面,角放大率为一1;焦平而,象空间焦平面放大率为0,物空间焦平面放大率为无穷大。 除焦平而外,所有的基面都对应一对共觇面。比如,像空间主而与物空间主面相共轨, 等等。如果透镜系统物空间和像空间介质的折射率相同,那么节面与主而重合。 ZEMAX列出了从象平面到不同象方位置的距离,同时也列出了从第一面到不同物方平而的距离。 主光线 如果没有渐皐,也没有像差,主光线指以一泄视场角入射的一朿光线中,通过入瞳中央射到象平而的那一条。注意,没有渐晕和像差时,任何穿过入瞳中央的光线也一楚会通过光阑和出睡的中心。 如果使用了渐晕系数,主光线被认为是通过有渐晕入瞳中心的光线,这意味着主光线不一定穿过光阑的中央。如果有瞳而像差(这是客观存在的),主光线可能会通过近轴入瞳中心(如果没有使用光线瞄准)或光阑中央(如果使用光线瞄准),但一般说来,不会同时通过二者中心。如果渐皐系数使入瞳减小,主光线会通过渐晕入瞳中心(如果不使用光线瞄准)或者渐晕光阑中心(如果使用光线瞄准)。 常用的是主光线通过渐晕入瞳的中心,基本光线通过无渐晕的光阑中心。ZEMAX不使用基本光线。大部分计算都是以主光线或考中心光线作为参考。优先使用中心光线,因为它是基于所有照射到象而的光线聚合效应,而不是基于选择某一条特殊光线。 坐标轴(系)

ZEMAX光学设计-双高斯照相物镜设计

双高斯照相物镜设 计 姓名:杜晔 学号:124090409 系统基本参数: 1. 2ω =30 度

2. 工作波段: F 光,D 光,C 光 3. 入瞳直径:8mm 4. FFF MTF :100lp/mm 时的MTF 值不应小于0.5

X-Valu« 0 oooooo 0.OOOOOO 0 OOOOOO VDY vex 0 DJQOOO 0 nooooo D OOOOOO 0 030000 0 OCOQOO 0.oooooo 0 DIQOOO 0 oooooo 0 oooooo YAH o ooooao 0 .oooooo 0 OODBOO ht 000 1 oooooo 1 oooooo STAHIORD 5TAMDAH D AR STiMDARD AS STAMHAR Coating AR. layer(s) Material XGF2 Thiokoeas AbaDlute 0.250000 T J 4.UX o L A 1 IM T 4 Prescription Data Update Settings Wnt Window Praner f Usveleu^th : 0.5B75616 |51 Lens Viits Mi 1ldnctcr^ Ar.qular Kdqnif ic«it ion : 0.7423089 Kavelearths Vaitc: lf\ $ Valu« 1 0 4B6133 2 0 587562 3 0 656273 5厂R"C 弓 DATA SlIhrA^Y Surf tyro Radius Tbicknes Glass Dmmsr Conic OBJ SWIDARD Inf inity Ini ^ux. ty 0 0 1 STAllDAPD 2: 29666 2 948277 3K2 16.82806 n 2 STJLMDAhD 65.9921 0.5000434 15.72228 U 3 SUHDARD 14 92319 5 714106 SKI 6 14.03507 0 4 STiMD^HD Inf mitv 1.498056 FS 10.10705 0 5 STANDARD H 910627 3 49676 7.724686 0 STO ST?dn?A RD Infinily 6.910994 5.039927 0 7 STAWDARD -9 987344 0.4996034 F5 9 606577 0 8 STAirTAHD Iufinit^ 6.172167 SK16 11.18472 0 9 STANDARD -13 32965 0 4977223 14.74916 0 10 STiWT-AHD 63.2004 2.049037 SX16 16.93581 0 11 STANLARD -38 3472 23 834GJ 17.0B019 0 ItU ST?d(DA RD Iufinity 21.30546 0 S :RF 竝DATA 匚砒匚 Sikrxaco OEJ 5urface 1 Coatixg Surface 2 Coatixg Surface 3 Coatixg Surface 4 Surface F Ccwt ix? Sur2co STO Suriecv ? Co^tixg Suriacv E Surface 9 Coating 5»jjrfece 10 Coatix? 11 Coat lx? 5urfoce IMA COATING L^L UMITIOMS: E?3E T-IC^HSS DiTA: EdQO 1 685563 1.783069 3.961178 - 2.61617( 5.680102 1.730494 3.946350 3.293394 0.S16129 2<.79?6B1 0.000000 F ・ X L ATA f Fidld Tan Sag T" S M Tan Sag 1 U DQ d«*g: 4.9682 4 9GB2 4 9841 4.9B4L 4 9944 4.9944 2 10 61 ckfg. S.1436 5 0399 5.1592 5 ・0552 5 1693 5.06% 3 15 DO g ・ 5.3111 5 1127 5 3272 5 127G 5 3374 5 Wavelength- 0 4B6133 0 587562 0 656273 T AIM 」CWK2 F--* colcularinn5 consider vignetting teeters ar )d ignore PKT r AS ©rertuTr^ VC? 0 oooooo 0.000000 0 oooooo Fields : 3 Field Typi- Angle in degrees Vi jnett m3 Faetora

zemax设计实例之手机镜头

z e m a x设计实例之手机镜头(总12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zemax设计实例之手机镜头 评论关闭4,757 views 随着手机市场对高像素手机镜头的需求增大,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一款大相对孔径800万像素的广角镜头。该镜头由1片非球面玻璃镜片,3片非球面塑料镜片,1片滤光镜片和1片保护玻璃构成。镜头光圈值F为2.45,视场角2ω为68°,焦距为4.25mm,后工作距离为0.5mm。采用APTINA公司的MT9E013型号800万像素传感器,最大分辨率为3264×2448,最小像素为1.4μm。设计结果显示:各视场的均方根差(RMS)半径小于1.4μm,在奈奎斯特频率1/2处大多数视场的MTF值均大于0.5,畸变小于2%,TV畸变小于0.3%。关键词:手机镜头;光学设计;800万像素;Zemax 引言 手机镜头的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款照相手机是由夏普JPHONE(现在的日本沃达丰)在2001年推出的JSH04手机,它只搭载了一个11万像素的COMS数码相机镜头。随后各大手机知名制造厂商纷纷开始研发手机摄像功能。2003年5月22日夏普制造了100万素的JSH53,目前照相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100%,特别是带有高像素2M、3M、5M、8M的镜头就成为镜头研发的热点[1]。目前800万像素的手机市场占有率还不是太多,但随着人们对高端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800万像素手机肯定是主流趋势。鉴于此,在选用合理初始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出了一款800万像素的手机镜头。 1感光器件的选取 感光器件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于CCD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光元件;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应用于一些摄像镜头上,目前随着CMOS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有一些高端数码产品使用CMOS器件。CMOS相对于CCD有很多

2018-2019-zemax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zemax实验报告 篇一:ZEMAX 实验报告 基于基本透镜组的照相物镜设计 Zemax设计报告 徐昕 10272055 设计目的 通过对设计一个以基本透镜组为基础的照相物镜,学会Zemax软件的基本应用及操作。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照相物镜,系统焦距f’=9mm,相对孔径1:4 设计过程 1.系统建模 1.1选取初始结构 从《光学设计手册》(李士贤,郑乐年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中选取了一个 1.2系统特性参数输入 在General系统通用数据对话框中设置孔径和玻璃库,如图1-1,图1-2。打开视场设定对话框设置5个视场,如图1-3。打开波长设定对话框点击“Select>>F,d,C(visible)”自动加入三个波长,如图1-4。 表1-1 图 1- 1

图 1- 2 图 1- 3 图 1- 4 1.3初始结构输入 对照表1-1,在Lens Data Editor中输入初始结构,如图1-5。利用Zemax中 的“solve”功能,求解透镜组最后一面的厚度。选取需要设计的单元格,在“Solve”中选取“Thickness”,弹出“Thickness Solve on surface 7”求 解对话框。在对话框“Solve type”中选择“Marginal ray height”,将“Height”值输入为“0”,表示将像面设置在边缘光线聚焦的像方焦平面上,如图1-6,图1-7。 图 1-5 图 1-6 图 1-7 1.4调整系统焦距 打开“System Data”系统数据报告窗口,查看系统现有焦距,为65.65414mm,如图1-8,与设计要求不符,需要通过缩放功能进行调整。选择 “Tools>>Scale Lens”,缩放因子为9/65.65414=0.137082,在Scale By Factor缩放因子后填入0.137082,如图1-9。点击“OK”,Lens Data Editor 中的结构数据发生变化,如图1-10。 篇二:ZEMAX实验报告 ZEMAX实验——双胶合镜头(a doublet) 摘要 一个双胶合镜头是由两片玻璃组成,通常粘在一起,所以他们有相同的曲 率。利用不同玻璃的色散性质,一阶色差可以被矫正。也就是说,需要得到抛 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