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伴侣;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伴侣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学校数学三班级人教版学问点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其次、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北京版)

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北京版)

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北京版) 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北京版)目录一、年、月、日的闰年二、乘法三、吨的认识四、解决问题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围绿地六、分数的初步认识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八、认识方向九、整理数据十、数学百花园十一、总复第一单元:时间单位(年、月、日)一、年、月、日1.常用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节日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6月1日儿童节;9月10日教师节;3月12日植树节;7月1日建党节;10月1日国庆节;5月1日劳动节;8月1日建军节。

3.每年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二月每月都有31天,称为大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都有30天,称为小月;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一年共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二、知识点(课本)1.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

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2.一年有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二季度为上半年,第三、四季度为下半年。

上半年平年有181天,闰年有182天;下半年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3.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都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4.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一般用公历年份÷4,余数为0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例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5.四年的用后两位÷4,百年的用前两位÷4.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日期—开始日期+1 =经过的天数,跨月分段算。

1.6月12到8月17日共多少天?答案:6月12日至6月30日有19天,7月有31天,8月1日至8月17日有17天,共计19+31+17=67天。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除法。

1.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例如:60÷3,可以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也就是20。

- 同理,800÷4,把800看作8个百,8个百除以4是2个百,即200。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例如:48÷2,可以先算40÷2 = 20,再算8÷2 = 4,最后20+4 = 24。

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 例如:52÷2,先算5÷2 = 2……1,这里的1表示1个十,再把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12÷2 = 6,所以52÷2 = 26。

4.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 商中间有0的情况:例如306÷3,百位上3÷3 = 1,十位上0除以3得0,个位上6÷3 = 2,所以商是102。

- 商末尾有0的情况:如480÷4,百位上4÷4 = 1,十位上8÷4 = 2,个位上0除以4得0,商是120。

5. 除法的验算。

- 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

例如120÷3 = 40,验算:40×3 = 120。

-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 商×除数+余数。

如75÷4 = 18……3,验算:18×4+3 = 72 + 3=75。

二、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图形。

-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例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 平移。

- 定义: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像这样的物体或图形所做的运动叫做平移。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可借助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有:17(天)9+31+17=57(天)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汇总(含北师大版数学)一、数的认识1.1 数的比较1.大小比较方法;2.大小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1.2 数的编码1.以十为基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十进位和个位数称呼;2.数的列法及数的读法。

1.3 数的拆分与合并1.因数、积与倍数;2.拆数、合数。

1.4 数的应用1.全部、部分、差、倍、率、相等等概念;2.按比例划分。

二、整数2.1 整数的概念1.正数、负数的概念;2.整数的绝对值。

2.2 整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大小比较;2.整数大小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2.3 整数的加减法1.整数的加减法;2.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逆运算;3.零的特殊性质。

2.4 整数的应用1.正负数的应用;2.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三、小数3.1 小数的概念1.小数的概念;2.小数的意义。

3.2 小数的读法1.小数的读法;2.小数点后几位数的表示。

3.3 小数的大小比较1.小数的大小比较;2.小数大小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3.4 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的加减法;2.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逆运算;3.零的特殊性质。

3.5 小数的应用1.金额的表示;2.平均数的计算。

四、图形4.1 二维图形1.点、线、面的概念;2.四边形、三角形、圆的概念。

4.2 二维图形的性质1.四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2.同一图形的性质。

4.3 图形的组合1.图形的分解与组合;2.复合图形的概念。

4.4 立体图形1.立体图形的概念;2.立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的概念。

4.5 图形的应用1.图形的量度;2.计算面积和周长。

五、时间5.1 日历1.国历;2.农历。

5.2 时刻的表示1.时间的表示方法;2.凌晨、上午、下午、晚上的时间范围。

5.3 时间的计算1.时间的加减法;2.分钟的概念;3.分、秒的换算。

5.4 时间的应用1.日常时间的应用;2.火车和飞机的时间表。

北师大三下数学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三下数学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三下数学全册知识点北师大三下数学全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数列、不等式与线性规划、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

1. 集合与函数1.1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空集、全集、子集、并集、交集、补集等。

1.2 集合运算与命题联结词:并集、交集、差集等。

1.3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1.4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函数的最值等。

2. 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的定义、项、通项公式、公差、首项、末项、常用数列的推导与求和。

2.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2.3 递推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差递推数列、等比递推数列等。

3.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3.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大小关系、解集、不等关系的性质。

3.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不等式:解集求解、解集特性。

3.3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定义、线性规划问题的建立、可行解、最优解。

4.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4.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方向、夹角等。

4.2 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向量积等。

4.3 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方程等。

4.4 二次曲线的方程与性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5. 概率与统计5.1 概率的基本概念: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的性质等。

5.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等。

5.3 统计与统计图表:样本调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

以上是北师大三下数学全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点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和社会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好课后习题、多进行思考和实践,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本册的具体目标l、数与代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空间与图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4、实践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乘法第四单元面积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数的认识
-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符号。

- 数的读法:了解数字的读法和正确书写的规范。

- 数字的编码:了解数字的编码方式,如汉字、阿拉伯数字等。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
- 数量的多少: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数量的多少。

- 加法和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三、数的拆分与组合
-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拆分成多个部分,了解数的分解方法。

- 数的合并:将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整体,了解数的合并方法。

- 数的排列:按照规定的顺序将数排列起来。

四、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 整数和小数:了解整数和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

- 小数的读法:了解小数的读法和正确书写的规范。

- 小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来确定大小关系。

五、时间、长度和重量
- 时钟和时间:研究读时钟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 长度的测量:研究使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重量的测量:研究使用重量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六、几何图形
- 图形的辨认: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 图形的属性: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长、角度等。

- 图形的判断:通过图形的特征判断其种类。

七、应用题
- 简单应用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以上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的归纳,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本册的具体目标, 数与代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 空间与图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统计与概率–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 实践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乘法第四单元面积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1( 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 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3( 注重“0”在小数中的特殊地位。

货比三家1( 灵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并能独立比较小数大小。

2( 培养估算意识。

3( 小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

买书1( 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2( 熟练掌握竖式求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3( 掌握竖式格式(小数点对齐)。

寄书1( 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 灵活运用估算知识,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知识点1. 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感受图形的美。

轴对称图形1.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镜子中的数学1.镜子内外方向相反2.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向,例:17页练一练平移和旋转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2.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例:19页试一试第三单元、乘法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找规律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生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新房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电影院知识点: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游中的数学,(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用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第四单元面积单元知识点1认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米 (m?) 平方分米(dm?) 平方厘米(cm?) 3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4面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 = 100 厘米?1米? = 100分米?1公顷 = 10000米?1千米? = 1000000米?1千米? = 100公顷什么是面积 (认识面积)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量一量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摆一摆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铺地面 (面积单位的换算)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和使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

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例:读作:四分之三。

2比较简单的大小,规则如下同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母不同,分子相同时,,分子小的那个数大,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3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方法如下: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分一分(一)1.初步理解分数大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

如:3/4,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粉,取其中达份。

2.了解分数大组成,会认、读、写简单大分数。

例:读作:四分之三。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分一分(二)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并能找出谁是整体一,感受可以用分数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比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小于10)方法如下: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2 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下: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如下: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知识点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奖牌给哪组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猜一猜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