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方法勘误表
高三物理“揪”错——天体运动典型错解辨析学法指导

“揪”错——天体运动典型错解辨析山东 王孝华解决卫星运动的思路是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
在涉及到具体问题时,有一些同学由于对规律把握不准,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就两个典型例子结合错解情况加以说明。
例1 某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近日点离太阳距离为a ,远日点离太阳距离为b ,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为v a ,则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为( )A .v b =a v ab B. a b v a b v = C .a b v b a v = D. v b =a v ba 错解 分析过程如下,由F 万=F 向可知 在近日点:a v m a GMm 2a 2= 在远日点:b v m bGMm 2b 2= 由两式联立得a b v ba v =,选D 。
错因分析 上述错解的原因在于误将该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认为是a 和b 。
事实上椭圆是对称图形,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半径是相同的。
正解 设该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附近可认为是做圆周运动,半径均为R ,则 在近日点:R v m aGMm 2a 2= 在远日点:R v m bGMm 2b 2= 由两式联立得:a b v ba v =,因此选C 。
例2 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 .R r a a 21= B. 221)rR (a a = C .R r v v 21= D. Rr v v 21= 错解一 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质量为m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1121a m r GMm = 22RGMm =m 2a 2 由两式联立得221)rR (a a =,B 正确。
错解二 设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高空中同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为g )rR (g 2='。
在地表:F 万=G=mg在同步卫星处:'='='mg G F 万 由两式联立得221)rR (g g a a ='=,B 正确。
顾樵《数学物理方法》勘误 -回复

顾樵《数学物理方法》勘误-回复勘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保证教材的准确性和高质量的教学非常关键。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顾樵教授的《数学物理方法》一书中的勘误问题进行逐个分析和解答。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些错误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勘误问题:在教材第三章的第二节中,存在一个错误的公式。
根据勘误表中的描述,这个错误公式是:\[e^{ix} = \cos x\]而实际上,正确的公式应该是:\[e^{ix} = \cos x + i\sin x\]这是欧拉公式的正确形式,它展示了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之间的重要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错误,我们可以在教材的勘误表中添加正确的公式,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更正。
同时,根据这个勘误问题,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参考其他相关教材或网络资源,来理解正确的公式并进行相应的纠正。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勘误表中的第二个问题:在教材第五章的第四节中,存在一个错误的计算步骤。
根据勘误表中的描述,这个错误计算步骤是:在某个中间步骤中,应该是将一个分式进行通分,但书中却漏掉了分母的通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勘误表中添加正确的计算步骤,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更正。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教材的未来版本中修复这个错误,并向读者说明正确的计算步骤。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勘误表中的第三个问题:在教材第七章的第三节中,存在一个错误的解释。
根据勘误表中的描述,这个错误解释是:作者在解释一个重要的概念时,给出了一个错误的定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勘误表中给出正确的解释,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更正。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教材的未来版本中修复这个错误,并向读者详细解释正确的定义。
总结一下,勘误是修复教材错误和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分析勘误表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错误,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通过持续不断的勘误工作,我们可以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高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第4课时天体运动中容易出错的几个问题复习学案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第4课时 天体运动中容易出错的几个问题复习学案【典型例题】天体运动作为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备考复习中占有一定位置。
虽然内容不多但由于和航天、卫星等高科技相关,近年来受到较大关注。
但测试时常常不能很好完成这类题目,表现出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归纳起来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公式的理解不到位,机械记忆公式,出现混淆公式中M 和m 、R 和r.例1、(2005年北京,20)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
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 )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9∶8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9∶4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之比约为 8∶9D.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之比约为 81∶4分析:2、混淆自转和公转例2、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 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的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a1a2 =r R B.a1a2 =(R r )2 C. v1v2 =r R D. v1v2 =rR 分析:3、混淆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例3、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时,其运转的速率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卫星作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即r GM v r v m r Mm G ==得22,由此得到卫星的速率随运转半径的增大而减小.B .因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大,所以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速率越大.C .增大卫星的运转速率,会出现受力的供需不平衡,即:rv m F 2〈,卫星会作远离圆心的运动,于是可得运转半径越大的卫星速率越大.D .人造地球卫星的转动速率r GM v =,随轨道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卫星速率减小后,会跳到轨道半径更大的轨道上运动,那么卫星在大气层中不断受到大气的摩擦阻力,速率不断减小,于是其轨道半径不断增大。
天体物理中的数学问题

微分方程组。
困难:这个方程组是没有解析解的,只能用
数值计算进行求解。而这个方程组是一个高
度刚性的方程组,稳定性非常差!数值计算
非常困难!
一个例子:太阳系重元素的计算
太阳系内铁以上重元素产生的网络方程组:
dN k k N k k 1 N k 1 , (k 57,58,) d
v = Hd
H是与距离无关的常量,被称为哈勃常量,即与距 离无关。
实验定的哈伯常量误差很大,分布在50-100 km/s/Mpc之间。分析表明,哈伯常量的平均值 是67 km.s-1/Mpc。Mpc是天文上使用的距离单 位,1Mpc等于3.26 106光年。
问题:哈勃常数 H 的计算?
哈勃常数 H 的计算
天体物理中的 一些数学问题
吴开谡
一、宇宙大爆炸理论 二、恒星演化
三、元素的起源
四、重元素合成理论 五、网络方程 六、超新星 七、 II型超新星爆发中的数学问题
一、宇宙大爆炸理论
多普勒效应
哈勃的惊人发现
由遥远星系发出的光谱线,相对于地球上同样光源 发出的谱线,向长波方向移动,这就是所谓的“红移” 现象。与多普勒效应相类似,“红移”表明了光的发 射体以一定的速度相对于地球远去。哈伯分析了星 系后退的速度,并得到了哈勃定律:
引力质量 m 4
0
(1 / c ) R R d
2 2
度规 4 R R 2 , or , [1 ( u ) 2 2mG ]1/ 2 2
c
Rc
物态方程 热熵 红移
p p( , )
2 2
1 / c p / c
(a) / a [ p(1/ ) ]/ c
天文学中的天体测量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研究

天文学中的天体测量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研究引言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中天体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测量天体的位置、距离和亮度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天文测量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天文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分析和校正这些测量误差,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天体测量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的来源天文测量中的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观测条件或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固有偏差导致的,其影响范围广且常常引起连续观测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2. 观测条件的影响天文测量中,观测条件是系统误差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大气湍流、气候条件和天体亮度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观测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测量前,我们需要仔细规划观测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3. 数据处理的误差天文测量中的误差不仅存在于观测过程中,数据处理过程中也会引入一定的误差。
例如,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环节都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
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算法和模型来降低数据处理误差的影响。
二、天体测量误差校正方法1. 观测技术的改进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的观测技术来降低天体测量误差。
例如,使用自适应光学系统来校正大气湍流的影响,或者利用干涉仪和星敏感器等高精度仪器来提高天体的测量精度。
2. 资料共享与协作天文学研究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协作来校正测量误差。
各个天文观测站点可以共享观测数据,并通过经验交流和合作研究来发现并解决测量误差。
此外,国际天文学组织也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天体测量误差校正的最新进展,从而促进全球天文学研究的发展。
3. 数字模拟与校正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算法,我们可以对观测数据进行数字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误差校正。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统计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观测数据中的误差,并根据模拟结果来优化观测计划和误差校正算法。
结论天文学中的天体测量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是提高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研究内容。
天体运动典型易错问题分析

天体运动典型易错问题分析摘要:在高三物理复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时,学生常常因为一些概念混淆不清造成错解,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关键词:万有引力天体圆周运动概念混淆易错我们在学习《圆周运动》时得出了如下结论:v=ω·r,α=,α=ω2·r;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时,知道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F万=F向,则可得可很多学生由于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推导公式,没有注意它们成立的条件而导致错解,现将几个典型问题归纳如下:1、不能明辨地球表面的物体与绕地球运行的物体例1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环绕速度大小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宙宇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错解对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有所以故B正确。
同理对同步卫星又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故D正确。
正确分析上述对v1、v2的分析是正确的,而对a1、a2的分析是错误的,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不是地球的卫星,不满足关系式,它与地球的同步卫星有相同的角速度、周期。
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则A正确,故正确选项为A、D。
例2 已知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的运动速度为v1,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a1,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2,则:错解由公式可得加速度与运行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故选A,由v=ω·r可得线速度与运行半径成正比,故选D。
正确分析由于式是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时得到的,而赤道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只有部分来提供向心力,不可用该式来计算加速度之比,由于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应由式a=ω2·r来比较,可得答案B正确,错选D答案是认为绕地球表面运动的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转角速度,而此情况时万有引力与同步卫星一样也是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应式来计算即可得应选答案C。
解析宇宙学NGC天体表(NGC1至NGC100天体)-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解析宇宙学NGC天体表(NGC1至NGC100天体)-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解析宇宙学NGC天体表说明1 采样数据是解析宇宙学所使用的直接观测数据,就NGC天体来说,它包括天体红移和视星等(V波段),其数据来自NASA/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2 其它方法观测的参考距离(Mpc)的数据来自NASA/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3 算术平均值是六种观测方法所确定的距离的和除以6的参考距离值。
4 解析宇宙学给出的NGC天体参数是基于周坚红移定律这一自然规律的应用所获得的一系列参数。
5 将NGC天体的观测红移视作宇宙学红移的理论结果的参数包括宇宙学红移、标准距离、距离模数、绝对星等(V波段)以及与银河系的比较等。
6 宇宙学红移栏是将表中的天体红移视作宇宙学红移的宇宙学红移值。
7 标准距离栏是将天体红移视作宇宙学红移通过周坚红移定律计算所获得的理论距离,单位是Mpc(兆秒差距)或亿光年(108光年)。
8与参考距离的误差栏是标准距离减去表中参考距离的算术平均值栏的实际误差值,单位是Mpc(兆秒差距)。
9 与参考距离的误差率栏是与参考距离的误差栏除以标准距离(Mpc)栏的百分比。
10 距离模数栏是基于周坚红移定律的距离模数定义式计算所获得的距离模数。
11 绝对星等栏是依据星等系统计算所获得的绝对星等。
12 与银河系比较的绝对星等差栏是银河系的绝对星等(-20.6等)减去绝对星等所获得的绝对星等差。
13是银河系绝对亮度的倍数(倍)栏是依据星等系统计算所获得的相对银河系绝对亮度的倍数,比如NGC1天体的该值是0.86,这就说明该天体的绝对亮度是银河系绝对亮度的0.86倍。
14 将宇宙学红移视作多普勒红移的结果的参数包括宇宙膨胀速度、宇宙膨胀率和宇宙膨胀特征。
15 宇宙膨胀速度是基于周坚红移定律作相对论多普勒效应解释推导出来的宇宙膨胀速度函数进行计算所获得的宇宙膨胀速度,单位是km/s(千米/秒)。
最新整理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各类问题资料讲解

天体运动中的几个“另类”问题天体运动部分的绝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单一,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向心加速度按涉及的运动学量选择相应的展开形式。
如有必要,可结合黄金代换式简化运算过程。
不过,还有几类问题仅依靠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就算找出了结果但仍心存疑惑,不得要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本质,把握解决的关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变轨问题例: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
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A.,,B.,,C.,,D.,,分析:空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运行速度首先减小,速度减小后的卫星不能继续沿原轨道运动,由于而要作近(向)心运动,直到向心力再次供需平衡,即,卫星又做稳定的圆周运动。
如图,近(向)心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不垂直,会让卫星加速,速度增大(从能量角度看,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且增加的数值超过原先减少的数值。
所以、,又由可知。
解:应选C选项。
说明:本题如果只注意到空气阻力使卫星速度减小的过程,很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忌盲目下结论。
卫星从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或从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是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卫星定轨和返回都要用到这个技术。
以卫星从椭圆远点变到圆轨道为例加以分析:如图,在轨道远点,万有引力,要使卫星改做圆周运动,必须满足和,而在远点明显成立,所以只需增大速度,让速度增大到成立即可,这个任务由卫星自带的推进器完成。
“神舟”飞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变轨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通过这种技术定点于同步轨道上的。
二、双星问题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体物理方法》勘误表(该勘误表是译者当时写给出版社,为供出版社印刷附页之用)原著前言第3段第3行蝶形→碟形正文p.3 第4行“视黄醛(retinaldehyde)”改为“视黄醛(retinal 或retinaldehyde)”p.14 图1.1.12 图注“CCD中活跃电子(active electro n)电荷的俘获”改为“CCD中动态电极(active electro de )的电荷俘获”p.33第9行以及p.35第1行“奈奎斯特”改为“尼奎斯特”p.49 倒数第7行“成本、大小、质量、分辨率”应为“成本、大小、重量、分辨率”[在工艺叙述中,对工件、产品等所讲的weight,不能译作“质量”,只能译成“重量”,否则会使读者误解为quantity质量(品质优劣)][国家标准并未规定(也不可能规定)“重量是口头用语,在科技著作中都必须用质量”。
要知道“重量”也是一个科学概念——表示“重力的大小”,所以在科技著作中是不会被禁用的。
《物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6)》列有weight,它与mass 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不能在二者有本质区别的地方把“质量”一词换成“重量”一词。
例如,胡凯编辑、薛晓舟著所《量子真空物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一书第2页“(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大小和形状的差别外,还有重量的区别,……”,其中的“重量”在编辑时就未改为“质量”,也不能改为“品质”。
此处胡凯编辑做得对。
]p.52第2段“刚性固体面镜的重量与D5成比例。
多数面镜直径大于0.5~1 m,都要用一些办法来减轻重量(to reduce the weight)。
减轻重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薄面镜和蜂巢面镜。
为了保持正确的光学形状,这两种面镜都需要主动支承。
单一薄面镜每面重达23 t,需15 只触动器维持它的形状。
10 m 的凯克望远镜每面主镜含36面独立的正六边形拼片,每片直径1.8 m,厚70 mm,总重量仅14.4 t(与5 m海尔望远镜的14.8 t面镜比较)。
”;第3段“加上面镜加工后的最终重量,材料的总量将相当可观”“当然,制作这种面镜可用其它方法,细化骨架与削薄镜面下侧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毛坯的重量”;第4段“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去减少面镜的重量,只要毛坯所用的材料自身具有高强度的刚性(抗弯性),那就有助于保持正确的形状。
”p.60 图1.1.47左端“露罩”部分仅印出“上边线”,遗漏了“下边线”。
p.65第二段第5行“对这类工作,使用非传统的望远镜设计,并非罕见,这是因为考虑到气球升力或火箭功率的限制,原本它们在重量和体积上所具有的次要优点,此时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p.65 脚注②f ar i nfraRed and s ub-millimetre t elescope→F ar I nfraRed and S ub-millimetre T elescope☆p.66第2行译文“分担重量(原文to distribute their weight)”。
[编辑时把这些“重”字都改成“质”字后,读起来舒服吗?能表达作者的原意吗?另外,在工艺叙述时,如果把“重量(weight)”全部改做“质量(mass)”,在某些语境中亦易与“quantity质量(品质优劣)”相混淆。
所以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应机械地生硬地呆板地武断地认为“重量是口头用语,在科技著作中都必须用质量”。
] p.75 倒数第2段第4行“,所以,”→“,所以”(删去“以”字后面的逗号)p.90第4行“镜面的质量”改为“面镜的重量”p.90第1段倒数第2行,将“30米的装置”后加括号,变为“30米的装置()”;将“位于西班牙Pico Veleta”移到所加的括号中,成为“30米的装置(位于西班牙Pico Veleta)”p.92倒数第10行前遗漏一行小标题“结构”[仿宋、小四号]p.113 式(1.4.1) 字母v(Time New Roman italic体)改为v(Palatino Linotype italic体)[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在本书的“标准符号表”中已经规定字母v表示频率。
]p.136 式(1.5.13)下第1行“矿”→“金矿”p.179 第3行删除冒号“:”p.185第2段第1行欧文谷→欧文斯谷p.216 图3.1.3 图中第二透射峰内的字母v(Time New Roman italic体)改为v(Palatino Linotype italic体)p.222 式(3.1.26)中的( v - v)改为(u - v)p.227倒数第9行“定义为”→“定义,例如”p.256第2行傅里叶光谱学→傅里叶频谱分析p.273第8行工作在折轴Coudé焦点→工作在折轴(Coudé)焦点p.298第3行括号内法文各词字头(除á和pour ľ外)均大写,即应为“Machine Automatique à Mesurer pour ľA stronomie”(注意:ľA stronomie中间无空格)。
附录D第353页MAMA 一行以及索引第379页右栏最后一行、380页左栏中亦如此。
p.325第二行以及式(5.3.12)、(5.3.13)中的字母v(Time New Roman italic体)均改为Palatino Linotype italic体的v。
[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在本书的“标准符号表”中已经规定字母v表示频率。
]p.327 图5.3.8右端,删掉“λ→”.p.330 第5行括号中的coronagraphs 加单引号,即‘coronagraphs’附录A补充题目(参见目录页xiii)“北极星序暗星表及证认图”附录Dp.353 IRAM Institut de Radio 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射电天文毫米波测量仪改为“毫米波射电天文研究所”注意字母“é”头顶上的符号。
p.356 SOFIA 平流层红外胎测器→平流层红外探测器p.356 在ST-ECT与STIS之间补“STEREO 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 Observatories日地关系孪生天文台”索引第362页脚注下画线→下划线左栏第4行像散42 →像散45左栏22-23行active electro n trapping (CCDs) 主动电子俘获(CCD)13改为active electro de charge trapping (CCDs)动态电极的电荷俘获(CCD)13[注意下划线],14右栏第3行g keno →A keno右栏第10行147 →147右栏第12行58,67 →58,67右栏第14行140 →140右栏第15行51 →51右栏第18行爱好者全天巡测→爱好者全星空巡测右栏第20行82 →82右栏第24行150 →150右栏第29行137 →137第363页左栏第12行“CCD 20,232”改为“CCD20,232,296”13行“减反射镀膜251”改为“减反射镀膜51,251”20行“自定标183,185,186”改为“自定标185,186”第363页左栏第27行211,213 →211~213第363页右栏第9行286,294,297→286,294,297第363页右栏第15行294,295 →294,295第363页右栏第16行295 →295第363页右栏第17行295 →295第363页右栏第18行79,84 79,84[删除]第363页右栏第22行160 →160[斜体]第364页右栏第25行237 237第365页左栏第7行112 →112第365页左栏第17行盲盲第365页左栏第31行294 →294第365页右栏第3行折反望远镜→折反望远镜60第366页左栏第5行抗晕CC D 20,232,296→抗晕CC D 20,232,296第366页左栏第14行19,20,207→19,20,207第366页左栏第15行19,20,207→19,20,207第366页左栏第30行[空行] →[取消此空行]第366页左栏第36行18,20,31→18,20,31第366页左栏第37行18→18,20,31第366页左栏第38行22→18第366页右栏第5行紫外灵敏度31 →紫外灵敏度 31第367页左栏倒数第6行44~46 → 44,45,56第367页右栏倒数第20行消色差310 →消色差偏振转换器 310第367页右栏倒数第7行CCD 6,11~16,30→CCD 19第367页右栏倒数第5行287,288→287,288 [正体]第368页左栏第13行(改正透镜)45,282→(改正镜)45,57,58,61,282第368页左栏第15~16行改正透镜50→改正镜60,61第369页左栏第14行297~299→297~299第369页左栏第15行340→340第369页右栏第2、3、4、6行311→311第369页右栏第8行156→156第369页右栏第15行28→28第369页右栏第27行119,121,153~159 →119,121,153~159第369页右栏倒数第2行132,134 →132,134第370页左栏第2行和36→禾36第370页左栏第16行X-ray spectroscop y→X-ray spectroscop e第370页左栏第19行232,341 →232,341第371页左栏第5行253 →277第371页左栏第11行感觉→感光第371页右栏第5行entropy 熵 14→entropy 熵 149第371页右栏第10行194→194,195第372页左栏第6行,410→,410第372页左栏第12行relief, eyepiece目镜→relief, eyepiece目镜的目视离隙第372页左栏第24行352→352第372页左栏倒数第5行81,83→81,83,90,91,93第372页左栏倒数第4行90,91→90,91第372页右栏第3行60,281,365→60,281,365第372页右栏第10行f ibre-l inked a rray-i mage r eformatte r→F ibre-L inked A rray-I mage R eformatte r第372页右栏第15行54,55→54,55第372页右栏第20行“filter滤光片212”,→“filter滤光片212”[注意:212是斜体] 第372页右栏第22行染料滤光片212→染料滤光片261第372页右栏倒数第11行(二级索引词)“solar太阳317”→“solar太阳滤光片318”第372页右栏倒数第7行前补(二级索引词)“Solč烁尔茨滤光器328”第373页左栏第5行指向固定的望远镜→指向固定的望远镜67第373页左栏第7行f undamental k atalog →F undamental K atalog第373页左栏第8行f ibre-l inked a rray i mage r eform u tte r→F ibre-L inked A rray-I mage R eform a tte r第373页左栏第17行闪变光度计195,196→闪变光度计229,231第373页右栏第17行f undamental k atalog基本星表→F undamental K atalog基本星表299第373页右栏倒数第11行感觉→感光第373页右栏倒数第10行斜率→斜率γ第373页右栏倒数第1行95,115→95,115第374页左栏倒数第6-5行之间遗漏(二级索引词)Czerny-Turner design 277Eagle design 277Ebert design 277Paschen-Runge design 277Wadswoth design 277,278第375页左栏第13~14行罗伯特汉布利-布朗恩187,246→罗伯特·汉布利-布朗恩187 第375页右栏倒数第3行混合成图技术敏化→混合成图技术第376页第3行、第4行之间空一行(后为I字头)第377页右栏第6行phase-switched向右缩进2格(二级索引词)第26行i nternational Gamm a →I nternational Gamma第378页左栏倒数第2行前空一行(后为K字头)第378页右栏第15行前空一行(后为L字头)第378页右栏第23行sky……是二级索引词,向左移2格第378页右栏第26行synoptic……是二级索引词,向左移2格第378页右栏倒数第5-4行补以下4行——“photographic emulsion 照相感光乳胶上的潜像152latitudecelestial 黄纬288galactic 银纬288 ”注意,其中latitude是一级索引词,开头不缩进;photographic emulsion是二级索引词,开头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