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杀虫剂

合集下载

杀虫剂作用简述PPT课件

杀虫剂作用简述PPT课件
气门→气管→支气管→微气管→血液→靶标
2021
9
注意:
每一种杀虫剂不只有一种穿透方法,但每 一种杀虫剂都有一种主要的穿透方式; 口服: 666>DDT>氯丹 接触: DDT> 666>氯丹 熏蒸:氯丹> 666>DDT
2021
10
每一种杀虫剂的进入方式主要决定于它的 物理性质; 例如:胃毒剂(脂溶性差,不易挥发) 熏蒸剂(表面张力低,易挥发) 触杀剂(表皮穿透)
吸收、穿透
药剂在中肠能否溶解及其溶解速度; 中场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场所。
2021
5
2 从昆虫体壁侵入
杀虫剂从昆虫体壁侵入:
表皮
上表皮 原表皮
水泥层 蜡质层 角质精层 多元酚层
主要有蛋白质组成
外表皮 内表皮
主要有糖蛋白组成
2021
6
昆虫体壁是个代表 油/水两相的结构
上表皮代表油相;
原表皮代表水相。 杀虫剂附着于虫体后
E k =R n F T lo g e[ [ K K + + ] ] o i= R n T F( lo g e [ K + ] o_lo g e [ K + ] i)
式中: R----气体常数;
n----阳离子的单位电荷数;
T-----绝对温度;
F-----法拉弟常数;
[K+]o-----膜外浓度; [K+]i-----膜内浓度;
2021
26
2 次级代谢 (Secondary metabolism)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初级代谢产物,往往仍没有 足够的水溶性,因此往往经历次级代谢,生成完全 溶于水的共轭物,通过排泄系统排泄出去。

农药基本知识(二)-----杀虫剂

农药基本知识(二)-----杀虫剂

农药基本知识(二)-----杀虫剂农药基本知识(二)---杀虫剂一杀虫剂用于杀灭害虫的药剂称为杀虫剂,许多杀虫剂兼具杀螨作用,有时也称杀虫杀螨剂。

而有的杀螨剂只具有杀螨的作用,不具有杀虫作用,称为杀螨剂。

二、杀虫剂分类(一)杀虫剂按来源分:1.有机合成的――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

2.微生物杀虫剂――Bt、白僵菌。

3.植物源农药――苦参、川楝、印楝。

4.无机农药――矿物质来源。

5.油乳剂(主要是堵塞了害虫的呼吸系统、气门等,作用慢,现在应用很少)可分为:(1)矿物油乳剂――柴油、煤油、机油。

(2)植物油乳剂――榆油、棉籽油。

(二)杀虫剂作用方式的分类1.杀生性的:①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通过体壁及气门进入害虫、害螨体内,使之中毒死亡。

大部分有机磷、菊酯类。

②胃毒剂:药剂通过害虫取食而进入其消化系统,使之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对蝽蟓有触杀作用),不杀蚜虫和螨,在碱性条件下部分分解成DDV后有杀蚜杀螨作用。

③内吸剂:通过植物根、茎、叶、种子吸入植物体内并进行传导扩散,昆虫取食植物汁液时进入虫体引起中毒(药剂进入植物体但不能传导的只在吸入部位志作用的是内渗作用)。

如:克百威、吡虫啉、氧乐果④熏蒸剂:药剂在常温下化为有害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

2.非杀生性的:对害虫的生理行为产生较长期影响使共不能繁衍为害的杀虫剂。

一般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安全,包括五大类:⑤引诱剂:药剂以微量的气体分子,将害虫引诱到一处,集中灭杀。

包括食物引诱剂、性引诱剂、产卵引诱剂。

⑥驱避剂:驱避卫生害虫⑦拒食剂:产生拒食反应直至饿死⑧化学不育剂:药剂进入害虫体内后,可直接干扰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使性细胞不能形成,或性细胞不能结合,或受精卵和胚胎不能正常发育。

可分雄性不育、雌性不育、两性不育。

如替派、噻替派等药。

⑨生长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止正常变态,使幼虫不能变蛹或蛹不能变成虫,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型个体。

第一章 1 杀虫剂作用机理及抗药性产生机制

第一章 1 杀虫剂作用机理及抗药性产生机制

2019/6/23
8
一、作用方式
6 忌避作用
施用于保护对象表面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 用(如颜色、气味等)而使害虫避而远之(不愿接 近或发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 物目的。驱避剂( insect repellent )
几种楝科植物对桔蚜(Aphis citricidis)均 有一定的忌避活性。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具有明显 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吡蚜酮等
图 2 杀虫剂分类(按作用机理分类)
15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神经毒剂 呼吸毒剂 消化毒剂 生殖毒剂 生长调节剂 行为干扰剂
2019/6/23
16
轴突毒剂
前突触膜毒剂

胆碱酯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受体毒剂

GABA受体毒剂

章鱼胺受体毒剂
其它
呼 外呼吸毒剂 吸 毒 剂 内呼吸毒剂
DDT、除虫菊酯类 环戊二烯类 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 烟碱类、沙蚕毒素类 锐劲特、Avermectin、环戊二烯 杀虫脒类
矿物油、砷素剂等
磷化氢、鱼藤酮等
2019/6/23
17

保幼激素类似物
双氧威、灭幼宝等


抗保幼激素类似物
早熟素等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磺酰脲类、噻嗪酮


蜕皮激素类似物
虫酰肼等

行 为 干 扰 剂
2019/6/23
信息素 拒食剂 忌避剂 拒产卵剂 其它
性信息素等 印楝素 某些植物源物质 某些植物源物质
首次发现失效年份 1940 1952 1957 1963 1973 1974 1974 1976 1981 1981 1983 ?

第二节--设施蔬菜害虫

第二节--设施蔬菜害虫

❖ 3.化学合成制剂
❖ 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 20%菊.马乳油2000倍液 ❖ 2.5%功夫菊酯2000倍液 ❖ 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 ❖ 5%啶虫脒乳油2500~3000倍液 ❖ 25%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可湿性粉剂
750~1000倍液
❖ 宫亚军等(2012),对瓜蚜田间药效试验,结,宛若蜡虫。 复眼黑色,额瘤无踪,片长于管,三角相等。
桃蚜的生活习性
❖ 全国发生,春秋两峰,避银趋黄,防治利用。 ❖ 华北十代,南方倍增,世代重叠,极为严重。 ❖ 北方桃树,产卵越冬,南方蔬菜,终年胎生。
萝卜蚜生活习性
❖ 生活习性,桃蚜类同,适温较广,低温略盛, ❖ 温暖地区,终年胎生,冷凉地区,产卵越冬, ❖ 不转寄生,亦有两峰,萝卜白菜,毛多为重。
❖ 黄板诱集粉虱,向阳面诱集到的粉虱成虫数量比背 阴面诱集到的数量均较多。
❖ 在种植了番茄和茄子的温室内,温室白粉虱成虫较 喜欢将卵产在番茄上。
❖ 一片叶片上温室白粉虱多将卵产在叶尖处或叶的下 部靠近主脉处。
(四)防治方法
❖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 1.清洁田园。温室大棚内外杂草,病残体应及时清
❖ 2.诱杀蚜虫 采用黄板诱杀或银灰色薄膜趋避。
3.药剂防治 可用药剂种类:
❖ 1.植物源制剂 ❖ 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 ❖ 2%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 ❖ 0.65%茼蒿素水剂400~500倍液 ❖ 0.3%印楝素乳油600~1000倍液
❖ 2.微生物源制剂 ❖ 2.5%多杀菌素水悬浮剂600~1000倍液 ❖ 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 ❖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哒螨酮等
❖ 成株期叶片受害,可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 造成减产。

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三章杀虫杀螨剂

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三章杀虫杀螨剂
生物活性:具有触杀、胃毒和内 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瘿蚊、 稻飞虱,地下害虫和线虫。烟草、 马铃薯易药害。
4、杀扑磷(methidathion)
毒性:大白鼠急性口服 LD50 为 26 - 43.8mg/kg 。
制剂:40%乳油。 生物活性:具有触杀、胃
毒和渗透作用。用于防治 果树等作物的介壳虫。
(三)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杀虫剂
(保留) (转运)
表皮 血淋巴
脂肪体(保留代谢) 其他器官(保留排泄)
(中毒代谢) 神经系统
消化道(保留代谢)
二、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
p (一)杀虫剂的作用靶标 p (二)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p (三)杀虫剂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p (四)杀虫剂对轴状突部位的作用 p (五)杀虫剂对昆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毒扁豆碱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结构通式
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Ø 1、分子结构与毒力关系密切。 Ø 2、速效性好,持效期短,选择性强。 Ø 3、毒性差异大。 Ø 4、增效性能多样。 Ø 5、在环境中易分解,残留量低。
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品种
1、异丙威(isoprocarb)
结构式: 毒性: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
生物活性:具有触杀、内吸和
胃毒作用。用于防治多种刺吸 CH3O O
O
式口器害虫和害螨。进入昆虫 CH3O P S CH2 C NHCH3
体内迅速被氧化为毒性更强的
氧化乐果
氧化乐果。
2、马拉硫磷(malathion)
毒 性 : 大 白 鼠 急 性 口 服 LD50 为 1634.5-1751.5mg/kg。
2、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 过程
E + AX

第十篇-第二章-第二节-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第十篇-第二章-第二节-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解毒 治疗 (jiě dú)
解毒剂种类(zhǒnglèi):
抗胆碱药
复方制剂
复能药(重活化剂)
解毒剂应用原则:早期、足量 联合、重复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胆碱酯酶复能药
肟类化合物能使被抑制(yìzhì)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 作用原理(附图)
常用药物:解磷定PAM-I,氯磷定PAM-CL 双复磷DMO4 ,双解磷TMB4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自主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 jiāogǎn-shénjīng)
交感神经
ACH ACH ACH
运动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ACH ACH
ACH
肾上腺
ACH
E NE
骨骼肌
+瞳孔 -心率
+汗腺 -部分血管
+外分泌腺
+胃肠平滑肌
+支气管平滑肌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瞳孔 +心率 -胃肠平滑肌 -支气管平滑肌 +大多数血管
长托宁主要作用部位:脑、腺体和平滑肌等
对心脏或神经元突触前膜M2受体无明显作用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长托宁与阿托品的药代动力学比较(bǐjiào)
药物
(yàowù)
达峰时间(shíjiān)
(h)
半衰期(h)
分布
排泄
长托宁
0.56
10.34
广泛
代谢产物(尿、 胆)
阿托品
0.68
3.75
广泛
50%原形,50% 代谢(尿)
(1)血液净化的适应证
重度中毒症状伴有异常生命体征 中毒药物、毒物达致死量者 药物或者毒物种类剂量不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原有肝肾疾病或药物、毒物损害了正常排泄途径 中毒临床症状重,一般治疗无效

杀虫剂作用简述讲解

杀虫剂作用简述讲解

(loge[K+]o _ loge [K+]i )
式中: R----气体常数; n----阳离子的单位电荷数; T-----绝对温度; F-----法拉弟常数; [K+]o-----膜外浓度; [K+]i-----膜内浓度;
Na+的平衡电位ENa
由于Na+在膜外浓度高于膜内,这一浓度级差在 理论上也会使Na+内流(实际上很少通过),因此 也能算出Na+的平衡电位ENa
3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
代谢大多是解毒过程, 将杀虫剂转变成低毒 或无毒的产物;
然而代谢也可能先将 杀虫剂转变成更毒的 产物,即活化,然后再 解毒代谢。
杀虫剂的解毒代 谢主要包括两大步骤:
第一步涉及氧化、水 解及其它酶促反应,生 成强极性的最终产物, 这是非合成过程;
第二步是生成水溶性 共轭产物,这是合成过 程。
CHCl
Cl
Cl
杀虫威代谢
注意
CH3 O P MFO催化从此处断开
CH3 O P 酯酶催化从此处断开
实际上,脱烷基反应仍是先羟基化,生成物 不稳定,又进一步分解而脱出烷基:
[O]
RNHCH3
[RNHCH2OH]
RNH2 + HCHO
ROH + HCHO
注意
CH3 O P MFO催化从此处断开
硫酸转移酶
ROH + PAPS
ROSO3H + PAP(3'—磷酸腺苷—5'—磷酸酯
四、 杀虫剂的排泄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经过初级代谢和次 级代谢后形成小分子的,水溶性的化合物, 被马氏管(伸入在血液中)吸收后通过前后 肠,到达直肠,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第二章 杀虫剂生物

第二章 杀虫剂生物
1、无限取食法
饲料混药喂虫法 培养基混药法 土壤混药法
• 2、定量取食法
液滴饲喂法; 口腔注射法; 叶片夹毒法; 机率值分析法(改进叶片夹毒法)
三、杀虫剂内吸作用毒力测定
•根部内吸法
•茎部内吸法 •种子内吸法 •叶部内吸法
四、 杀虫剂熏蒸作用毒力测定
熏蒸时,毒剂主要以气态从昆虫的气门进入气管, 再分布到全身的气管,然后到达神经作用部位。
• 药纸熏蒸法
• 三角瓶法
五 昆虫拒食活性的测定
• 昆虫拒食剂,简单地讲,就是可以干扰或抑 制昆虫取食行为的物质。
近年来,拒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很快。昆虫的 嗜食性基本上是由位于昆虫的触角、下颚须、下 唇须上的感化器功能所决定的,感化器将食物的 特性转变成电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决定 取食与否。拒食剂的作用可能正是干扰了这些感 化器的正常功能。
药膜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滤纸药膜法 • 培养皿药膜法 • 玻璃容器药膜法
• 蜡纸药膜法
二、 杀虫剂胃毒作用毒力测定
• 昆虫在取食正常食物的同时将药剂摄入消化道, 经肠壁细胞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作 用部位而使昆虫中毒。它利用昆虫的贪食性, 因此要尽量避免药剂与昆虫体壁接触而产生其 它毒杀作用。测定方法有
•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测定拒食活性的主 要方法有4种:叶碟法及改良叶碟法、体重 法、排泄物质法及电讯号法。
• 选择拒食活性:将处理叶碟和2张对 照叶碟交错放入一个培养皿;在培养 皿中央放进一头饥饿的试虫。要求试 虫龄期一致、个体大小近似。。 • 非选择拒食活性:将处理叶碟放在一 个培养皿内,将对照叶碟放在另一培 养皿内。在培养皿中央放进一头饥饿 2~4h的试虫。
六 杀螨剂对螨类的毒力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杀虫剂1 概述杀虫剂的功能: 杀死害虫.苍蝇、跳虫、蚊子、蟑螂、体虱/ 头虱蚜虫、蝗虫、蓟马、介壳虫、木虱、卜泥、叶蝉、褐飞虱、玉米螟、斜纹夜蛾、小菜蛾、东方果实蝇杀虫剂的发展阶段➢ 1. 天然杀虫剂及无机化合物:作用单一、用量大、特效期短;➢ 2. 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有机合成:高效、对许多哺乳动物有毒性大;➢ 3.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高效、低毒、单位面积的投药量少;➢ 4. 特异性杀虫剂改变害虫的生活习性、形态及生长繁殖等。

杀虫剂的发展进入了崭新时代。

2. 有机氯类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Organochlorines)即由碳元素、氯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它的名称还有氯化烃类(Chlornated hydrocarbons)等,它开始于对滴滴涕的认识。

滴滴涕即化合物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的研制始于1874年,由氯醛和氯苯缩合,然后加入两者三倍重量的硫酸搅拌混合使其融化。

但它的杀虫特性直到65年后(1939年)才被发现。

这个发现对杀虫剂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意义,标志着有机合成杀虫剂的新纪元开始了。

滴滴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大量生产和应用,在美国军队的指导下用滴滴涕成功地控制了斑疹伤寒的流行,在医学史上首开记录。

接下来的10年,用它成功地控制了流行于南亚的另一种虫传疾病——疟疾。

嗣后,滴滴涕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用来防治疟疾的主要工具。

滴滴涕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它问世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也是其价廉和容易生产的基础。

因滴滴涕的发明,缪勒(Paul Müller)博士于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另一个著名的有机氯类杀虫剂是六六六即六氯环己烷有机氯类杀虫剂在很长一段时间用于害虫防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其稳定的化学结构,易在环境中残留,对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身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而,滴滴涕和六六六先后被禁止使用(一)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二)不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上世纪50、60年代及70年代初,我国生产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品种主要为以苯为原料的滴滴涕和六六六,对不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主要采用林业产品的副产品松节油制备毒杀芬。

现在主要生产品种为硫丹。

硫丹与上述有机氯类杀虫剂不同,能在有机体内迅速降解,已通过分离得到其代谢的主要产物为环状硫酸酯和环状二醇,没有积累的危险,但对鱼高毒;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毒性中等。

有机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有机氯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剂。

滴滴涕与其它品种不同,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轴突部位,影响钠离子通道而使昆虫的正常神经传导受到干扰或破坏而中毒。

六六六及环戊二烯类则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使突触前膜过多地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神经系统不正常的兴奋,导致中毒昆虫痉挛、麻痹等征象而引起死亡;此外有研究报道,有些有机氯杀虫剂还是GABA受体的抑制剂。

由于硫丹具有剧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内分泌干扰素作用,已经在50多个国家被禁止使用。

2 有机磷杀虫剂OP Organophosphours insecticide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1944年,拜耳(Bayer Co.) Schrader合成E605。

,即重要的杀虫剂对硫磷。

E605的问世是有机磷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农药研究史上的重大成就。

此后,在E605结构上稍加修饰,合成出了许多E605类似物,都表现出了优良的杀虫活性,有些品种降低了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如氯硫磷、倍硫磷和杀螟硫磷等。

➢特点:➢品种繁多,作用方式多样,药效高,杀虫范围广,残效期不一;➢对人畜及其它生物无累积中毒作用;➢害虫会产生抗性;➢害虫再猖獗问题(Resurgence)如三唑磷、稻丰散、二嗪农、喹硫磷可引致稻褐飞虱再猖獗。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动物体内神经组织中AchE或chE的活性,破坏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

➢代表品种:敌敌畏、对硫磷、乐果、氧化乐果、敌百虫、甲胺磷等。

二、化学结构、异构化现象R1O 烷氧基 CH3O- C2H5O- 或R2O 胺基 NH2- 苯(氧)基 苯氧硫甲基异丙硫基C3H7S- n C3H7S- R3:强酸性基团 -CH=CCl2, 直接连P 原子⑴磷酸酯类:如久效磷、磷胺、敌敌畏⑵一硫代磷酸酯:硫逐型,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硫赶型,氧化乐果⑶二硫代磷酸酯:乐果、马拉硫磷、甲拌磷(3911)⑷膦酸酯类:如敌百虫;硫代膦酸酯:如苯硫磷等。

(5)(硫代)焦磷酸酯:特普、硫特普RORO P O OR'RO ROP S OR'RO RO P O SR'RO RO P S SR'RORO P O(S)R'RO ROP O(S)O PO(S)OR'OR'(6)(硫代)磷酰胺类:如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

(7)不对称结构: 如丙溴磷、甲丙硫磷(8)杂环类硫代磷酸酯:如三唑磷(1,2,4-三唑)、 毒死蜱(吡啶类)、甲基硫环磷(二硫戊烯)异构化现象不对称双键的立体异构现象双键>C=C<所连接的原子序列: 二个原子序列较大的在同侧:Z 型 二个原子序列较大的在异侧:E 型速灭磷( E 为Z 的100倍);杀虫畏(Z. 98%) 磷胺( Z.70%);久效磷( E.80%) 光学异构连接在P原子上几个基团互不相同,两者在立体结构上为互成倒(镜)影(如左右手),称手性化合物,如甲胺磷硫逐硫赶异构现象 如1059硫逐1059 硫赶1059 (内吸磷)(异内吸磷)OP NH 2CH 3O H 3CSSOCH 3NH 2P OCH 3OPNO P RO RS(S)OR'NP O N N S(C 2H 5O)2C 2H 5O C 2H 5OP SOC 2H 4SC 2H 5C 2H 5O C 2H 5O P O SC 2H 4SC 2H 5辛硫磷的感光异构体无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喷雾作业时,易引起急性中毒 ➢ 急性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解毒剂:阿托品、解磷定(2-PAM)、双复磷等 有机磷杀虫剂残留➢ 根据其特点,用碱水反复洗涤蔬菜水果,能有效减少有机磷杀虫剂的残留量。

三、常用的代表性品种 ㈠磷酸酯及膦酸酯类Phosphate phosphonate代表性品种:⒈ 敌敌畏 ⒉ 敌百虫(DDVP ,dichlorvos ) (trichlorphon )DDVP :(dichlorvos)➢ 蒸气压高,稳定性差,遇水分解(水分含量<0.1%),热稳定,具熏蒸、胃毒、触杀作用,击倒力强,残效期短,中等毒性。

➢ 剂型:80%EC 50%ECROROR' P O使用方法ä对咀嚼口器和刺吸口器的害虫均有效。

可用于蔬菜、果树和多种农田作物。

(1)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菜叶蜂、菜蚜、菜螟、斜纹夜蛾,用8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2)防治二十八星瓢虫、烟青虫、粉虱、棉铃虫、小菜蛾、灯蛾、夜蛾,用80%乳油1000倍液喷雾。

(3)防治红蜘蛛、蚜虫佣50%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4)防治小地老虎、黄守瓜、黄条跳虫甲,用80%乳油800 -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5)防治温室白粉虱,用80%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防始成虫和若虫,每隔5-7天喷药1饮,连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

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蒸,方法是:于傍晚收工前将保护地密封熏烟,亩用22%敌敌畏烟剂0.5公斤。

或在花盆内放锯末,洒80%敌敌畏乳油,放上几个烧红的煤球即可,亩用乳油O.3-0.4公斤。

(6)防治豆野螟,于豇豆盛花期(2-3个花相对集中时),在早晨8时前花瓣张开时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重点喷洒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连喷2-3次。

高毒品种:ä2007年1月1日我国全面禁用列入“PIC”名单的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敌百虫(trichlorphon)(1)特点:ä溶解性:强水溶性154g/L(25℃)。

ä稳定性: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液中可脱去一分子氯化氢,进行分子重排,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ä作用方式:强胃毒作用,触杀作用较弱,对半翅目蝽蟓类有特效。

(2)毒性ä高效低毒,在高等动物体内可迅速水解排出体外。

大白鼠口服LD50=560-630mg/kg,经皮LD50>2000mg/kg。

(3)防治对象ä高效广谱性杀虫剂,对鳞、双、鞘翅目害虫有特效,可防治粮、棉、油、菜、卫生害虫。

(4)主要剂型:90%以上的敌百虫原粉;2.5%、6%粉剂及畜用敌百虫制剂;25%油剂;80%、85%可溶性粉等。

敌百虫的使用方法ä敌百虫对畜禽体外寄生虫杀灭效果较好,对羊鼻蝇蛆可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70毫克配成2%的水溶液内服,或用2%的敌百虫水溶夜20毫升~60毫升,用注射器喷入羊鼻腔。

牛皮蝇蛆的驱除可用2%的敌百虫溶液背部涂擦,每次300毫升~500毫升。

治疗疥螨,用1%~3%的敌百虫溶液局部涂擦,效果较好。

也可用0.1%~0.15%的敌百虫溶液洗浴治疗鸡虱等。

此外用0.1%~ 0.15%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地面,可杀灭虱、蚤、蜱、蚊、蝇等。

(二)一硫代磷酸酯(phosphorothionate)对硫磷p arathion 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辛硫磷(phoxim )⑴高效 OP 中触杀毒力最高,对六龄粘虫幼虫的毒力⑵低毒 大鼠口服LD50 2170♂~1976♀mg/kg ⑶见光易分解、残效期2~3天⑷广谱 粮、棉、果、蔬、茶、烟、中草药、土壤、贮粮、毛纺织品害虫. 辛硫磷的使用叶面喷雾可用50%辛硫磷胶囊剂200~300倍液地面喷施,松土均匀,每公顷15~30千克用量;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可直接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开浅沟浇施并盖土。

注意事项:辛硫磷易光解失效,应在傍晚或无雨阴天时应用,避光处保存;果园间作物中黄瓜、菜豆、玉米、高梁对该药易产生药害;采收前20天停用该药。

(三)、二硫代磷酸酯phosphorodithioate乐果 (dimethoate) 防治蚜、螨马拉松(malathion)叶蝉、飞虱、飞 蝗、贮粮害虫甲拌磷(phorate) 甲拌磷只能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不能在地上喷雾。

采用拌种方法主要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蝼蛄、金针虫等。

乐果 dimethoate(1)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具有樟脑气味。

水中溶解度25g/L (21℃),除己烷类饱和烃外,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在酸性、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于分解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