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课 4729大语串讲2008年自考《大学语文》冲刺模拟试题(1)及答案
[VIP专享]2008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001
![[VIP专享]2008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f2225a97d15abe23482f4df4.png)
2008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00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下列文章属于演讲词的是 《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 (二)“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是形容 A.《八声甘州》 B.《一句话》 C.《摸鱼儿》 D.《雨巷》 (三)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 (四)《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 1,兵少;2,天亡我;3,将叛离;4,我战略失误; (五)“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是一种 1,丰富心里想象力的好办法;2,摆脱心理郁闷的好方法 3,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好办法;4,外出旅游的好办法。
(六)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 1,心理描写;2,比喻描写3,议论描写;4,侧面描写; (七)《秋夜》中要敬奠的是 1,枣树;2,小粉红花;3,小青虫;4,天空; (八)《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九)属于理论论据的材料是 1,韩愈“唯陈言之务去”2,郭沫若改剧本3,贾岛“推敲”的例子4,王若虚改李广射虎 (十)运用反衬手法的是 1,《香市》 2,《都江堰》 3《垓下之围》 4《先妣事略》 (十一)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在于 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 (十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1,归纳法;2,演绎法;3,对比法;4,类比法; (十三)《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 (十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1,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 (十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对比法;2,类比法;3,演绎法;4,归纳法; (十六)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A.严嵩B.杨继盛C.夏言D.顾秉谦 (十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十八)《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 1,树立宇宙有限的观念2,树立宇宙无限的观念;3,树立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4,树立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 (十九)《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 1,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2,吃饭要有音乐;3,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4,吃饭有时像结婚; (二十)《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 1,“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3,“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A.忧劳与逸豫B.盛与衰C.天命与人事D.满与谦2.《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A.一分为二B.和而不同C.言论自由D.党同伐异3.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4.《垓下之围》中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是()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B.“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C.“时不利兮骓不逝”D.“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5.《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指以相语”的是()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C.张巡慷慨就戮事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A.“顺民之天”以治国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7.《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A.句句骈偶B.主客对话C.借景抒情D.通篇押韵8.《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9.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名妓闲僧,浅斟低唱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匿影树下者D.或逃嚣里湖10.下列文章中,多次使用插叙以表现作者联翩思绪的是()A.《爱尔克的灯光》B.《秋夜》C.《都江堰》D.《香市》11.下列词语中,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两次出现,并在场景描写中发挥独特效用的是()A.鸦雀无声B.望子成龙C.干柴烈火D.同归于尽12.下列《蚂蚁大战》的语句中,兼用了比喻与比拟手法的是()A.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B.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C.但是人类之战都从未如此奋不顾身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了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1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王维D.白居易14.《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A.金河弦开,大雁惊飞B.仙掌月明,长门灯暗C.胡骑纷纷,春风难逐D.潇湘人少,水多菰米15.《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A.自然天成B.因情造景C.融情入景D.移情于景16.《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17.下列诗作中,最具音乐美的是()A.《一句话》B.《雨巷》C.《我愿是一条急流》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8.《我愿是一条急流》中,“同暴风雨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即使被轻易毁灭”等诗句体现了“我”的()A.处境艰难B.命运坎坷C.生命顽强D.献身精神19.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A.鬼母B.狐母C.婴宁D.王子服20.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A.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B.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C.生活艰难,精神乐观D.情感真挚,喜极而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大学语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每一部分及具体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都在每一部分和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讲授。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全书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同学掌握起来有必然的难度,考试时失分很多,因此同学们更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知识。
1、表示手法:共九种。
很重要(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力。
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示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示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示的事物。
如《哀溺文序》《箱子岩》(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
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示的基础。
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
其作用:促使读者本身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主要在诗歌中运用。
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示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示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
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
如《秋夜》《拣麦穗》(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
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
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如《箱子岩》《都江堰》(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
如《毛颖传》。
2、修辞手法:共12种,很重要(1)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别的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题及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4)1.《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比较,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比较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2.以下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B.表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述方法是( )。
A.行动描述B.语言描述C.心理描述D.细节描述4.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必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C.尽兴山川的人生观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5.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要事情B.当时社会的杂乱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6.《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A.语言描述B.动作描述C.心理描述D.细节描述7.以下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B.侯方域《马伶传》C.《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8.《马伶传》一文的要点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9.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饶风趣意味的一句话是 ( )。
A.装假醉,唱无腔曲B.左右希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10.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A.夸张手法抒情B.比喻手法抒情C.象征手法抒情D.借代手法抒情答案1.正确答案: D 答案剖析:选项 D 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比较关系,所以答案为 D.2.正确答案: D 答案剖析:考试大纲领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 ABC 的内容,选项 D不是其历史意义。
自-200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串讲资料

200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串讲资料模拟试题(一)第Ⅰ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ì)ﻩﻩ伶俜.(pīn) ﻩ编纂.(zuǎn)ﻩ载.(zǎi)笑载言B.契.(qiè)阔ﻩ婀娜.(nuó)ﻩ修茸.(qì)ﻩ渐.(jiàn)车帷裳C.诘.(jié)问ﻩﻩ诟.(ɡòn)厉ﻩﻩ詈.(lì)骂ﻩ不可遏.(è)制D.解剖.(pāo)ﻩ吐哺.(pǔ)ﻩﻩ煦.(xū)暖ﻩ熠.(yì)熠发光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锐智ﻩﻩ禅让ﻩ厘定原墙周庭ﻩ才华卓著B.发祥ﻩﻩ国萃遨翔ﻩ与世常辞ﻩ皇恩浩荡C.恬退ﻩﻩ对现ﻩ逡巡有目共堵ﻩ泰然自若D.社稷ﻩ鬻卖嗜好ﻩ心悦诚服ﻩ鼎鼎大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ﻩ甄别周游ﻩﻩﻩB.曲解鉴别ﻩ漫游C.误解ﻩﻩ鉴别漫游ﻩﻩD.曲解ﻩﻩ甄别周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3. 《天净沙。
秋思》的中心画面是()A.枯藤老树B.小桥流水C.古道瘦马D.夕阳西下4.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反语讽剌B.对比反托C.象征暗示D.托物言志5.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阐析“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喻证( )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旨意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清楚6.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A.排比和对偶B.排比和比喻C.比喻和对偶D.比喻和比拟7,下列句子中翻译错误的一句是A,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盘庚为了抱怨的人改变它的气度。
8.《门槛》主要运用了()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A.典雅平和B.清新秀丽C.幽默机智D.谨严犀利12.找出下列比兴句A,“淇则有岸,濕则有泮”。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2.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A.劳而无功B.功亏一篑C.事倍功半D.半途而废3.《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D.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态度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当自己的见解难以验证而又证据不足时,避免偏见的最好办法是()A.坚持科学认知方法B.多听种种不同见解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D.打掉狂妄自大情绪5.成语“羞见江东父老”出自()A.《先妣事略》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冯谖客孟尝君》6.《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象征着()A.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B.对旧家庭的追思和怀念C.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7.《张中丞传后叙》的最大特色是()A.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B.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C.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D.叙事与描写紧密结合8.下列文章,带有寓言性质的是()A.《都江堰》B.《种树郭橐驼传》C.《前赤壁赋》D.《我与地坛》9.《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A.富于幽默情趣B.具有思辨色彩C.叙说委婉曲折D.描写细腻传神10.《香市》中对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描写属于()A.自然环境描写B.场面描写C.社会环境描写D.人物描写11.《哭小弟》中下列对小弟形象的刻画,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在剧痛中还“想再看看”航空资料B.同事的信中说小弟在病痛中工作到深夜C.从小坚持在冬天用冷水洗脸D.滴水不进时忽然说想吃对虾12.下列诗作中的乐府诗是()A.《蒹葭》B.《陌上桑》C.《湘夫人》D.《秋兴八首》13.下列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4.下列《早雁》诗句中,暗示朝廷对边民漠不关心的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B.云外惊飞四散哀C.仙掌月明孤影过D.岂逐春风一一回15.下列词作中,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是()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C.声声慢(寻寻觅觅)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6.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是()A.苏轼B.柳永C.贺铸D.李清照17.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妻感情超越生死界限的词句是()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18.闻一多《一句话》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隐喻B.类比C.对比D.烘托19.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荒林”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是()A.小鸟B.小鱼C.常春藤D.太阳20.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的主旨是()A.抒写儿孙对金鲤鱼的怀念B.揭示封建等级观念的严酷C.歌颂金鲤鱼对名分的抗争D.点明百裥裙尚未完工的真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5篇]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d97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3.png)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5篇]第一篇: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4729)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B5.B6.A7.B8.B9.B10.A11.A12.D13.B14.B15.C16.C17.B18.D19.A20.B二、多项选择题21.BC22.BCDE23.BD24.AE25.ABDE三、词语解释题26.轻视。
27.用绳索。
28.交替地呈现。
29.通“悦”,愉悦。
30.日益增多。
31.俯下身体走路。
32.倾注,引申为劝酒。
33.追思。
34.吓唬。
35.刺皮肤;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四、简析题36.A.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B.类比法。
C.相似联想。
37.A.比拟、象征。
B.弱者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
C.对遭受蹂躏还抱有希望的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38.A.唐明皇(李隆基),杨贵妃(杨玉环)。
B.思念杨妃,不胜伤感。
C.借举止抒情。
39.A.《再别康桥》;徐志摩。
B.因情造景。
C.美好的理想。
40.A.金鲤鱼儿子结婚的日子。
B.金鲤鱼是出身卑微的小妾,只有正房“太太”才有资格穿百裥裙,金鲤鱼要穿百裥裙以争名分,等级观念深重。
C.心理描写。
五、作文题41.略。
第二篇: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4729)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A5.C6.C7.B8.B9.D10.A11.A12.C13.A14.C15.D16.A17.D18.B19.C20.B二、多项选择题21.BDE22.ACE23.ABCE24.BCDE25.ABCD三、词语解释题26.按季节。
27.全、尽。
28.警戒、约束。
29.买回百姓的恩义,即收买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自考《大学语文》冲刺模拟试题(1)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伶传》铺陈第一次技艺较量情景的描写是()A.社会环境描写B.自然环境描写C.场面描写D.行动描写2.庄子《秋水》一文记叙的是()之间的对话。
A.河伯与海若B.庄子与河伯C.庄子与海若D.庄子、河伯与海若3.《报刘一丈书》中引发作者大做文章的一句话是()A.上下相孚B.才德称位C.人生有命D.乡园多故4.贯穿《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5.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采用的驳论方法是()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论敌6.《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篇并不切入正题,而是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这里采用的表现方法是()A.侧面衬托B.铺垫C.暗示D.烘托7.鲁迅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D.封建社会的时代8.朱光潜在他的文章《选择与安排》中引用孟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话来说明()A.选择材料的重要性B.安排材料的重要性C.学习写作理论的重要性D.强调写作实践的重要性9.《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A.类比B.对比C.烘托D.暗示10.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A.张籍、张巡、许远B.雷万春、张巡、许远C.张巡、许远、南霁云D.于嵩、张巡、许远1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12.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比喻D.象征13.在《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时,先写“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又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在这里用的协作手法是()A.铺垫手法B.侧面烘托C.肖像描写D.行动描写14.在李大钊的《“今”》一文中,作者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来阐述,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引证法D.举例法15.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隐喻李广()A.不善言辞,以身作则,众人拥护B.廉洁轻财,爱护士兵,负能使性C.忠实诚信,口讷少言,临危不惧D.骁勇善战,处变不惊,善于骑射16.冰心散文《往事》的主旨是要赞美大海,开头却两次说大海“太单调了”,这里用的手 法是 ()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对比反衬D.铺垫手法17.先秦时期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庄子》C.《左传》D.《战国策》18.《郑伯克段于鄢》中略写了()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B.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C.颖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19.《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20.在《灯下漫笔》一文中,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A.袁世凯的倒台B.鲁迅经济的拮据C.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论述D.银行即将倒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作品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答李翊书》B.《始得西山宴游记》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E.《前赤壁赋》22.下列文章运用类比论证的有()A.《论毅力》B.《选择与安排》C.《种树郭橐驼传》D.《论学问》E.《始得西山宴游记》23.“求!无乃尔是过与?”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B.呼告C.反诘D.惊叹E.提问24.下列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的有()A.《谏逐客书》B.《论毅力》C.《寡人之于国也》D.《五代史伶官传序》E.《答司马谏议书》2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所反驳的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有()A.侵官B.生事C.征利D.拒谏E.致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却:内:27.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几:2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乃:29.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30.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
艳羡:3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3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会:33.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辞服:34.乘彼垣,以­;望复关。
乘:35.霾两轮兮絷四马。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下面是《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话: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
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
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A.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B.总体说来,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C.杜甫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为论据,这两句诗属什么类别?37.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请回答:A.这里所写的是李广怎样的品格与个性?B.这里是用什么方法刻画李广的善射?C.士兵爱戴李广的原因是什么?38.下面是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请回答:A.这首词以什么为抒情线索?B.借梦境抒情,这属于何种抒情类别?C.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几方面的思想感情?39.下面是契诃夫小说《苦恼》的开头一段:暮色晦暗。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
车夫姚纳。
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
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请回答:A.这段描写分几个层次?各层次分别是描写什么?B.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C.人物描写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D.关于马的描绘与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内在联系?40.下面是曹操《短歌行》中的最后八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请回答:A.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喻义是什么?C.从这里可以看出《短歌行》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作文(30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A3.A4.C5.A6.B7.C8.D9.B 10.C11.D 12.A 13.D 14.A 15.A16.A 17.A 18.B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CDE 22.BC 23.BC 24.ABD 25.ABCD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却:拒绝;内:通“纳”27.几:近28.其:表期望、命令的语气;乃:你的29.冀:希望30.艳羡:非常羡慕31.亟:屡次32.会:适逢33.辞服:说了屈服的话34.乘:登35.霾:同“埋”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中心论点是:写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B.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C.名人名言(理论论据)。
37.A.写李广轻财爱士的品格与善射的个性。
B.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C.原因是爱护士兵,身先士卒,对士兵宽缓不苛。
38.A.以“梦”为抒情线索:从梦前写到梦中,再由梦中写到梦后。
B.以情造境。
C.一是被长期投闲置散的痛苦;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三是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悲愤。
39.A.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景;第二个层次写车夫姚纳;第三个层次写马。
B.景象昏暗,创造出一个阴冷的氛围,为车夫姚纳的悲惨故事做了铺垫;堆积在人和马身上的厚厚的雪,说明人和马已呆立很长时间,这不仅暗示姚纳已好久没有生意,更体现出他痛苦的、似乎已是凝冻了的心理状态。
C.静态的肖像描写。
D.写马是用类比的方法写人,马的痴呆、瘦弱,类比着车夫姚纳的可悲处境,暗示着像车夫姚纳这样的下层劳苦群众,其生活与心境就像牛马一样。
40.A.比喻和用典。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指自己渴望多多招纳贤才。
C.主要表达了作者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