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词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生课外古诗之令狐文艳创作

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令狐文艳一年级课外古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悯农(之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年级课外古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偶作清·袁枚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年级课外古诗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梅花元·王冕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
静夜月华明,开门满山雪。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中古诗词必背必修四人教版

高中古诗词必背必修四人教版高中古诗词的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必背必修的古诗词列表,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诗经·关雎》 - 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离骚》(节选) -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观沧海》 -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饮酒》(其五)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 《登高》 -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 《望岳》 -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9. 《滕王阁序》(节选)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3.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5.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7.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8.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辛弃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9.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0.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小学必须掌握的45首宋诗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1.元日令狐文艳[ 宋 ]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 ] 苏轼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春日[ 宋 ]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5.题西林壁作者:苏轼 (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示儿[ 宋 ]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7.过零丁洋[ 宋 ]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意象大全之令狐文艳创作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令狐文艳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1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蟋蟀怀念征人。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18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分类: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山水田园诗1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初中必背古诗文50篇及译文之令狐文艳创作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必背的50篇古诗文令狐文艳1、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2、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令狐文艳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赞美祖国的古诗之令狐文艳创作

赞美祖国的古诗令狐文艳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36首中国经典古诗词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中国经典古诗词令狐文艳郭瑞喆2018.0101.《将进酒》·李白{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
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
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词
令狐文艳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定风波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liǎo),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
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
(cì)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qiàn)无涯。
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chóng)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jì)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