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第一部分

【欧阳修】今江西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简·欧阳修诗的散文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风格特色】
【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
梅尧臣
苏舜钦
【简·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内核“深远”,淡而屡深。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取向)
2、《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此诗反映农村贫户的艰难生活,对农民寄寓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欺诈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诗歌语言朴素平易,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中,蕴涵着真实深刻的思想感情。
【简·苏舜钦诗歌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2、苏东坡的散文创作:今存苏轼各体散文约四千余篇,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颠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著有《东坡全集》等。
【简·苏轼小品文的写作特点】苏轼的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和至理深情,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是其散文中饶有趣味的妙品,以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礼、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大都作于他贬谪期间。其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或寓情,或寓理,或寓气,或寓识,嬉笑怒骂皆为文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作者历经磨难而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和思想的结晶。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
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2.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雷电、地震、干旱、洪水这些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现象,面对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神秘和敬畏的心理,并由此幻想出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来理解自然和社会。
原始先民的世界根据这种幻想的秩序得到了重新的安排,神话由此产生。
3.存在形态:一、出土材料中有大量远古的神形刻绘。
二,先秦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
诗集如《诗经》《楚辞》;史书如《左传》《国语》;诸子如《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4.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以动物图画为基础、“备百物,知神奸”的巫师所用的图画文献。
全书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
内容宏富,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
5.《穆天子传》西晋“汲冢竹书”之一。
记载周穆王西巡史事。
乘八骏马,从宗周出发,一路征战,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神话故事。
6. 上古神话的类别和内涵1)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人从哪里来?盘古开天,女娲炼石补天,女娲造人2)洪水神话3)以战争为主题神话4)关于发明创造的神话7. 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1)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苦难的深切体验2)重生爱民意识3)抗争精神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有关文献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诗》被尊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从此便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称为《诗经》。
共305篇。
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一,《诗经》时代、地域及作者(一)确切年代已难一一考定,但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
第一部分 中国文学简介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简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四、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五.魏晋南北朝文学六.唐代文学七.宋代文学八.元代文学九.明清文学十.代近文学(1840-1918)十一.现代文学(1919-1949)十二.当代文学(1949-2000)第二部分外国文学(一).外国古代文学(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17-19世纪的欧洲文学(四).19世纪欧洲美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五).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第三部分中国文学作品及作者简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三、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四、先秦历史散文五、先秦诸子散文六、汉著名文学家——贾谊七、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八、司马迁与《史记》九、班固与《汉书》十、汉乐府民歌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二、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三、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2后人把这些经过乐府机关整理的民间歌谣也称为乐府即乐府诗。
○3再后来就把后人仿照乐府诗创作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
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
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为“乐
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
“楚辞”是一种诗体因《楚辞》一书而得名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
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新
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
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三先秦诗歌
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
和“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
春秋》。《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叙
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影响
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
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
补充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1、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过常宝、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过常宝、康震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4、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6、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版),北师大出版社,2009年。
7、李山著:《诗经析读》,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
8、李山:《楚辞选译》,中华书局,2005年。
9、尚学锋:《庄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等13、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
(其实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的)16、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程光炜、刘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

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简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神话是上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A。
解释自然现象的:___补天、___造人、盘古开天B。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___射日、___填海C。
反映社会斗争的:___战___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A。
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
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
老子,___,___,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
___名丘,字___,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弟子记载___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
___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
___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___学生记录___言行的书,著名的章节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
___,___,战国道家,著《庄子》,著名的章节有《庖丁解牛》。
⑥。
___,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
___,法家,著《韩非子》,著名的章节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______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
___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一)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一)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上地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各种文体地发展及变化情况,要求掌握中国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地代表作品地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神话地定义.我国神话地特点及保存状况.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诗经》地性质与时代.《诗经》地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地内容与艺术成就.《诗经》地体制与主要内容.《诗经》地艺术特色.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尚书》地文学价值..《春秋》地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 《左传》地名称、体例、与《春秋》地关系、春秋三传.. 《左传》思想地进步性与局限性. 《左传》艺术成就.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国语》地文学成就.《战国策》地思想特征.《战国策》地文学成就.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论语》地文学成就. 《墨子》对论说文地贡献.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第三节《孟子》.孟子主要地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孟子》地文学特色.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 《苟子》地主要文学成就. 《韩非子》地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地来源.什么是楚辞.楚辞产生地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地生平、时代和思想.屈原地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屈原地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地作品.屈原地艺术成就.掌握屈原地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地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汉赋地特征与渊源.汉赋繁荣于汉代地原因第二节汉赋地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汉赋发展地分期.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地贡献第三节汉赋地评价.汉赋地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汉赋地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地生平.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地素因第二节《史记》地体制与思想内容.《史记》地性质与体制.司马迁写作《史记》地指导思想.《史记》地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地艺术成就.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地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史记》在文学史上地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地继承与发展.《汉书》在艺术上地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乐府“释义.汉乐府诗地分类.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地主要特点.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地特色.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地产生和发展.掌握汉代五言诗地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古诗十九首》地思想艺术特点.掌握《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等作品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曹操、曹丕.曹操在文学上地成就.曹丕在文学上地贡献.掌握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等作品.“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植.曹植创作地分期,各阶段地创作面貌.曹植五言诗地成就与特色.曹植地辞赋成就.掌握《白马篇》、《杂诗》、《送应氏》、《洛神赋》等作品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瑛.“建安七子”.王粲地诗文成就及其代表作《七哀诗》.蔡琰地代表作五言悲愤诗第二章正始作家与西晋时诗人第一节阮籍、嵇康.阮籍、嵇康生活地时代环境.阮籍五言诗地思想艺术特征.嵇康地文学成就.掌握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嵇康《赠兄秀才参军》(息徒兰圃)等作品第二节陆机左思.陆机诗文创作地成就.左思《咏史》诗地思想艺术特点.掌握陆机《赴洛道中》、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等作品第三节西晋其他诗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指诗人.潘岳文学成就.郭璞《游仙诗》思想艺术特点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地时代、生平与思想.陶渊明一生地分期. 陶渊明地思想特点第二节陶诗地思想内容.正确理解陶渊明地“静穆”与“金刚怒目”第三节陶渊明地艺术成就.结合作品深入全面把握陶诗地艺术成就.掌握《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作品第四节陶渊明地地位和影响.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地地位.陶渊明对后世诗人地影响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地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地复习思路好地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地情况下).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地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先秦时期上古神话传说、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2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3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4唐代时期诗5宋代时期词6元代时期曲7明清时期小说一、先秦文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山海经》】我国地理名著也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相当古老的著作。
“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均出自本书。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常娥奔月皆保留在《淮南子》之中。
二先秦散文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等作品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曹操、曹丕1.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2.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3.掌握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等作品4.“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植1.曹植创作的分期,各阶段的创作面貌2.曹植五言诗的成就与特色3.曹植的辞赋成就4.掌握《白马篇》、《杂诗》、《送应氏》、《洛神赋》等作品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瑛1.“建安七子”2.王粲的诗文成就及其代表作《七哀诗》3.蔡琰的代表作五言悲愤诗第二章正始作家与西晋时诗人第一节阮籍、嵇康1.阮籍、嵇康生活的时代环境2.阮籍五言诗的思想艺术特征3.嵇康的文学成就4.掌握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嵇康《赠兄秀才参军》(息徒兰圃)等作品第二节陆机左思1.陆机诗文创作的成就2.左思《咏史》诗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陆机《赴洛道中》、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等作品第三节西晋其他诗人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指诗人2.潘岳文学成就3.郭璞《游仙诗》思想艺术特点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时代、生平与思想1.陶渊明一生的分期2. 陶渊明的思想特点第二节陶诗的思想内容1.正确理解陶渊明的“静穆”与“金刚怒目”第三节陶渊明的艺术成就1.结合作品深入全面把握陶诗的艺术成就2.掌握《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作品第四节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陶渊明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第三章南朝诗文第一节谢灵运、鲍照1.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成就与不足2.鲍照对诗歌题材的开拓3.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4.掌握谢灵运《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作品。
第二节齐、梁、陈诗人1.“永明体”的特点及代表作家2. 谢朓对山水诗的贡献3. 沈约在诗史上的贡献4. 何逊、阴铿的诗歌成就5. 南朝“宫体”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6. 掌握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沈约《别范安成》等作品。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1. 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2. 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3.掌握《西洲曲》、《木兰辞》等作品第五章北朝诗文第一节庾信1. 庾信的创作分期2. 庾信的诗文成就及特点3. 掌握《代咏怀》(榆关断音信)、《寄王琳》等作品第二节北朝散文1. 郦道元《水经注》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六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溯源及其兴盛原因1. “小说”一词的涵义2. “志怪”小说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原因3. “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第二节志怪小说1.《搜神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三节志人小说1.《世说新语》的作者与体例、主要内容2.《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一节《典论·论文》与《文赋》1.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理论价值2. 陆机《文赋》的主要理论价值第二节《文心雕龙》1.《文心雕龙》的体制与结构2.《文心雕龙》的主要理论建树第三节《诗品》1.《诗品》的体制2.《诗品·序》的主要观点3.《诗品》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概论1.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2.唐诗繁荣的原因第二章初唐诗坛第一节贞观诗风1.贞观诗风的特点2.“上官体”的特点与价值第二节“四杰”与“沈宋”1.“四杰”在唐诗发展历程中的贡献与局限2.“沈宋”的诗歌成就3.杜审言的诗歌成就4.掌握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宋之问《度大庾岭》、沈佺期《独不见》等作品第三节陈子昂、张若虚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评价2.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3.掌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第三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1.贺知章的绝句特点2.张说对唐诗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节山水田园诗派1.山水田园诗兴盛于盛唐的原因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3.王维的生平与思想4.王维诗的艺术特点5.掌握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王维《山居秋暝》、《汉江临眺》、《使至塞上》、《竹里馆》等作品第三节边塞诗派1.边塞诗概念的界定2.高适、岑参诗创作的不同特点3.王昌龄七言绝句取得的成就4.掌握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王昌龄《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凉州词》等作品第四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与思想1.李白的个性与其思想构成第二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特点1.李白乐府与歌行的特点与成就2.李白七言绝句的特点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4.掌握《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等作品第三节李白的地位和影响1.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李白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家世、生平与思想1. 杜甫的家世与其一生的分期2. 杜甫的思想特征第二节杜甫诗的思想内容1.杜甫的“诗史”性质第三节杜甫的艺术成就1.杜甫的艺术风格2.杜甫叙事诗成就3.杜甫律诗成就4.掌握杜甫《兵车行》、《石壕吏》、《春望》、《羌村三首》、《登高》、《江南逢李龟年》、《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等作品第四节杜甫的地位与影响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杜甫对后世的影响第六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刘长卿与韦应物1.刘长卿五律创作的特色2.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特色3.掌握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等作品第二节大历十才子与李益1.大历时期的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总体特色2.李益边塞诗的成就3.掌握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品第七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1.韩孟诗派的主要成员及总体特征2.韩愈诗歌成就与特点3.孟郊诗歌特点4.贾岛诗歌特点5.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6.掌握韩愈《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孟郊《寒地百姓吟》《游子吟》、贾岛《题李凝幽居》、《暮过山村》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作品第二节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刘禹锡、柳宗元的政治遭遇2.刘禹锡诗的主要题材与艺术特色3.柳宗元诗的主要题材及艺术特色4.掌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柳宗元《渔翁》《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作品第八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1.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2.白居易的思想构成第二节白居易的诗论及其讽谕事1.白居易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利弊2.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第三节白居易《长恨歌》与《琵琶行》1.《琵琶行》与《长恨歌》的主题2.掌握《琵琶行》、《长恨歌》、《轻肥》、《卖炭翁》等作品第四节元稹张籍王建1.张籍、王建的乐府诗的特点2.元稹诗歌创作成就3.掌握张籍《野老歌》王建《望夫石》元稹《遗悲怀》等作品第九章唐代散文1.了解唐代政治变革与文体文风改革的内在联系2.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3.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的艺术成就4.晚唐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情况5.掌握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杂说》柳宗元《三戒》《钴鉧潭西小丘记》等作品第十章晚唐诗坛第一节杜牧1.杜牧诗歌创作主张2.杜牧七绝的创作特色3.掌握《过华清宫绝句》、《赤壁》、《山行》等作品第二节李商隐1.李商隐的生平与其诗歌的题材内容2.李商隐爱情诗的成就3.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4.掌握《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乐游原》等作品第三节其他晚唐诗人1.温庭筠诗的艺术特色2.韦庄《秦妇吟》的内容3.韩偓“香奁集”诗作特色第十一章唐代传奇与变文1.唐传奇概念的界定2.唐传奇繁荣的原因3.唐传奇发展各阶段概貌、代表作品4.掌握《柳毅传》、《李娃传》、《虬髯传》等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5.了解俗讲与变文的特色及产生背景第十二章唐五代词1.了解词的起源及主要特点2.掌握“敦煌曲子词”、“花间词”等名词3.韦庄词与温庭筠的区别4.李煜在词史上的贡献5.掌握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菩萨蛮·人人说尽江南好》、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