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2007年06月20日一、自然资源优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1.山地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

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

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

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

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

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

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

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

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

广西农家种植什么作物

广西农家种植什么作物

广西农家种植什么作物广西是我国南方一个优势农业省份,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在广西农家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稻谷、甘蔗、柑橘、蔬菜、水果等。

下面将对这些作物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稻谷,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稻谷生产基地之一。

广西产稻历史悠久,以中旱为主,适合种植中稻。

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益丰、卧龙、香稻等。

益丰具有早熟、抗倒伏等特点,适合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卧龙是传统的高粱稻杂交稻,具有高产、适应性好的特点。

广西的稻谷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粮食储藏和市场销售,是广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其次是甘蔗,广西是中国著名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

广西的气候、土地和水资源非常适合甘蔗的栽培。

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

广西的甘蔗主要分为经济品种和观赏品种。

经济品种主要用于食糖、甜酒、造纸等行业。

观赏品种则具有漂亮的外观和观赏价值,被用于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

柑橘是广西农家也常种植的作物之一。

广西柑橘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其中以蜜柑、橙子、柚子等品种最为常见。

广西的柑橘多集中在南部的凤山、昭平、全州等地,这些地方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非常有利于柑橘的生长和发育。

柑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等。

广西的柑橘主要用于市场销售和鲜食,也可以制成果酱、果酒等加工产品。

此外,广西的农家也种植各种蔬菜,种类繁多。

广西是南方的蔬菜重要产区,蔬菜种植面积广,种类丰富。

常见的蔬菜有豆角、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

广西的蔬菜种植主要以露地种植为主,也有部分温室蔬菜。

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常吃蔬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广西的农民通过蔬菜的种植和销售,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

最后是水果,广西是著名的水果产区之一。

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水果的生长。

广西的水果种类多样,主要有芒果、荔枝、龙眼、葡萄、柚子等。

其中以芒果和荔枝最为有名。

广西的水果主要用于鲜食和市场销售,并且一部分水果还可以进行加工制品,如果冻、果酱等。

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

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

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粮食种植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关于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的详细介绍。

1. 南宁市:南宁市是广西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广西的农业大市之一。

南宁市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稻谷、玉米、香蕉等作物。

南宁市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粮食的种植。

南宁市的稻谷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籼稻和早籼稻,其次是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玉米在南宁市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此外,南宁市还种植香蕉等经济作物,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

2. 柳州市:柳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的工业重点区域。

柳州市的粮食种植面积相对较大,主要种植稻谷、山药、茶叶等作物。

稻谷是柳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柳州市是广西重要的稻作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和早稻。

此外,柳州市还种植山药、茶叶等经济作物,山药和茶叶在柳州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3. 桂林市: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是广西的旅游重点城市,也是广西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桂林市的粮食种植面积适中,主要种植稻谷、玉米、油菜等作物。

稻谷是桂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也较大。

桂林市的山地和丘陵地形对粮食种植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桂林市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潜力。

4. 梧州市:梧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广西的工业和交通枢纽城市。

梧州市的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红薯等作物。

稻谷是梧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梧州市是广西重要的稻作区之一,主要种植籼稻和早籼稻。

此外,梧州市还种植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玉米是该地区的重要饲料和观光农业作物,红薯则是当地居民日常饮食的主要粮食之一。

5. 北海市:北海市位于广西东南沿海地区,是广西的港口城市和外向型经济中心。

北海市的粮食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粮食种植区域。

北海市主要种植稻谷和油菜,其中稻谷是北海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广西水稻概述范文

广西水稻概述范文

广西水稻概述范文广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广西的水稻种植业发展迅速,产量稳定增长,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以下是广西水稻的概述。

一、地理和气候条件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多山地和丘陵。

广西拥有充足的水资源,有着非常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

同时,广西还有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稻作生长,且适宜水稻的孕育和收获。

二、水稻品种广西种植的水稻品种多样,有早稻、中稻和晚稻等不同种类。

根据不同地区和种植季节,农民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

广西的主要水稻品种包括红稻、粳稻、籼稻等。

三、水稻种植技术广西的水稻种植技术先进,农民运用了很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农药和肥料等辅助工具和管理措施,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广西还大力开展科研,推广适宜的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抗性和产量。

四、水稻产量和产值广西水稻的产量和产值连年递增。

根据统计数据,广西水稻年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居中国南方地区之首。

水稻种植业也是广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种植区域广西的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广西平原地区,包括广西的南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同时土地肥沃,具备了大规模水稻种植的条件。

六、发展前景广西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水稻种植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近年来,广西不仅注重提高产量,还推行绿色种植理念,保护环境,提高水稻的质量。

广西的水稻产业还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出口一部分水稻,带动了广西农业的发展。

总之,广西的水稻种植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广西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种植了各类水稻品种,并以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广西水稻的产量和产值连年递增,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未来,广西的水稻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西乡村现状调查报告

广西乡村现状调查报告

广西乡村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山地的省份,其乡村地区的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对广西乡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乡村现状概述广西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发展不平衡。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条件不便,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乡村地区人口外流、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

最后,随着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二、农业与农民问题广西乡村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偏低是当前问题。

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民。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乡村地区需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道路网、水利设施、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乡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广西乡村地区发展的关键。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与使用,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形象。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需要一支专业、专业的人才队伍。

政府应加强广西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从事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管理、乡村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产业升级。

广西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产业发展现状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广西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广西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广西拥有较为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目前,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红薯等,产量稳定增长。

此外,广西还以种植水果、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著称,其中香蕉、柑橘、菠萝等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广西的工业产业也有所发展。

广西地处南方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广西在矿产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石油、有色金属、铝、锰、锡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同时,广西还积极开展了煤炭、化工、电力、食品加工等传统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广西工业的多元化发展。

另外,广西的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

广西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如世界自然遗产地——桂林山水、南宁的青秀山、北海的银滩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广西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广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广西正在加大对教育、医疗、金融、物流、文化等服务业的投入,建设一批现代化的服务业基地。

广西还开展了“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模式的探索,推动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总体而言,广西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广西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广西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广西的产业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产业的扶持力度。

综上所述,广西产业发展现状总体良好,农业、工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在持续发展壮大。

随着广西的不断努力和政府的支持,相信广西的产业发展将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

广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广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广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近年来,广西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将对广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广西设施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设施农业种植业以蔬菜、水果、花卉为主,种植技术不断创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在技术方面,广西设施农业引进了先进的温室大棚、滴灌设备等先进设施,提高了种植效率,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广西设施农业还注重生态环保,大力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其次,广西设施农业在养殖业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设施农业养殖业主要以水产养殖为主,包括鱼、虾、蟹等水产品的养殖。

广西地处南方,水资源丰富,适宜水产养殖。

设施农业养殖业采用了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也注重了水产养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确保了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广西设施农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设施农业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设施农业还加强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提高了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广西设施农业在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广西设施农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西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广西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广西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广
西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在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首先,广西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西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
种植。

近年来,广西在稻米、甘蔗、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在稻米生产方面,广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稻米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其次,广西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农业科技部门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
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广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再次,广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发展。

目前,广西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持。

最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广西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
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

同时,广西还积极推动农村旅游、乡村振兴等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致富机会。

总的来看,广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西农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农业概况2007年06月20日一、自然资源优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1.山地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

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

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

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

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

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

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

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

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

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

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

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平原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

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

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

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

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

6.水域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

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

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1)耕地。

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

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

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

广西耕地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

大面积连片的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

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

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

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

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的柑桔,右江河谷的芒果,桂南、桂东南的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的柚子等。

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百色等地相对集中。

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

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

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

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

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和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6.6%以上。

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的70%。

各地林种、树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的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

总体看,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的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

(4)草地。

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

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

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

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的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状况。

全区1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22%。

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各片几乎都是天然草地,草的质量较差,载畜量低。

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

(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

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

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

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的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的土地。

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的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

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的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

(7)水域。

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

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

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

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桂林等地区的台地、丘陵中。

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73%,以广大的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在已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

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看,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的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

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

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8%。

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和平原草地,尤其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的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

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

(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

由于广西的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

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看,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和效益差的问题。

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

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