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汽车安全
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安全和便利的未来交通

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安全和便利的未来交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技术成为了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将会对未来的交通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地运行。
本文将探讨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未来交通的安全和便利性带来的影响。
一、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无人驾驶汽车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车辆自主行驶的一种交通工具。
而物联网技术则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设备和物体,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将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
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工作,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例如,当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遇到交通堵塞时,它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向其他车辆发送信息,告知它们避开拥堵路段,从而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与交通设施进行互联。
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路况监测设备等。
通过与交通设施的互联,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时获取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和路况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例如,当无人驾驶汽车接收到红灯信号时,它可以自动停车等待绿灯,从而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无人驾驶汽车与物联网的结合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获取道路和交通设施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准确和及时的行驶决策。
这样可以避免人为驾驶过程中的疲劳、分心等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与其他车辆进行实时的通信和协同工作。
通过与其他车辆的信息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预测其他车辆的行驶轨迹和意图,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当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预测到前方的车辆将要变道时,它可以提前减速或变道,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与防范

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与防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物联网的便利性和创新性越来越感兴趣。
然而,与其相应的是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重点讨论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物联网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物联网搜集、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和机密信息。
如果这些数据落入了不法分子的手中,就会造成严重的隐私泄露和经济损失。
2. 网络攻击:物联网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网络攻击目标。
黑客可能利用漏洞和弱点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攻击,破坏系统功能,甚至控制设备。
3. 物理危害: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与现实世界相连,物理危害成为了一个安全风险。
例如,黑客可能通过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来制造交通事故,或者操纵医疗设备来危害人体健康。
二、物联网的安全防范1. 加强数据安全:采取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措施,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认证。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泄露等突发情况。
2. 强化网络安全:确保物联网设备连接时使用安全的协议和标准。
对于物联网设备中的漏洞,厂商应及时发布补丁程序,并提示用户及时更新。
3. 加强物理安全:对于关键设备,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此外,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考虑安全因素,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引入双重控制等机制。
4.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对物联网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用户应该定期更新设备固件和应用程序,并设置强密码以防止未授权访问。
5. 国际合作和监管:物联网的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监管。
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确保物联网安全的全球统一。
结论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存在且不可忽视,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
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监管,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车联网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

车联网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随着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发展,在智能交通领域,车联网愈发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的通信、导航、控制等多个技术层面,其应用场景也将深入到城市交通、道路管理、汽车制造和保险等方面。
然而,车联网时代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与风险。
本文将从车联网安全的问题和风险入手,分析车联网安全性的保障措施。
一、车联网安全的问题车联网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其庞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系统架构所导致的信息安全问题。
车联网的数据来源包括车辆传感器和车联网终端,这些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例如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数据泄露等等。
(一)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车联网安全问题中最常见的攻击手段之一。
由于车联网中涉及到多项技术,例如车载终端、交通管理机构、云服务提供商等,攻击者可以通过黑客攻击入侵不同的系统和设备,从而获取车辆数据、个人信息、车辆控制权等重要信息。
(二)病毒攻击病毒攻击是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对车辆或车联网系统造成威胁的行为。
这种攻击方式会影响车载终端和云端系统,导致车辆控制系统失效,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三)数据泄露车联网中的数据泄露是指车辆里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交通管理机构的数据库等信息泄露,从而导致车主隐私泄露、车辆定位追踪等安全问题。
二、车联网的风险防范为了防范车联网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物理安全防范车联网设备的物理安全问题是最根本的安全隐患。
车主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保障车联网设备物理安全:1. 把车停在安全区域2. 在购车时选择安装专业的防盗装置3. 定期检查车辆安全状态,如轮胎、刹车等部件的状况。
(二)加密技术的应用汽车安全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车联网安全的重要手段。
数字证书是车联网中应用比较多的加密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对消息进行签名,以保证消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此外,还可以应用加密传输技术,将数据加密后再传输,有效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三)安全维护和漏洞修补除了加密技术的应用,车联网还需要进行安全维护和漏洞修补。
汽车网络安全工作计划书

汽车网络安全工作计划书一、引言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汽车作为一个庞大的物联网设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威胁,这些威胁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车辆控制权被攻陷等严重后果。
因此,开展汽车网络安全工作,保障车辆网络系统的安全,是保障汽车用户权益和社会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计划书旨在提出汽车网络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为汽车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汽车网络安全工作,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汽车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汽车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2. 建立完善的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对车辆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保护。
3. 建立快速响应的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安全漏洞和攻击事件。
4. 提升汽车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素质,加强用户教育和培训。
三、工作内容1. 汽车网络安全评估进行汽车网络系统的安全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
评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架构、通信协议、软件安全性等。
2. 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实施。
包括但不限于加密通信、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等。
3. 安全漏洞修复和升级根据安全评估和实际情况,对已发现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和升级,确保车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4. 安全事件监测和处置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网络攻击和异常行为。
对于发现的安全事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并进行及时的处置和恢复工作。
5. 用户教育和培训加强用户对汽车网络安全的认知和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通过举办安全讲座、开展安全知识普及等方式,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素质。
四、实施步骤1. 组建汽车网络安全团队成立专门的汽车网络安全团队,由网络安全专家和汽车工程师组成。
团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汽车网络安全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测。
2. 进行汽车网络安全评估对车辆的网络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摘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
然后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安全、加密技术等。
接着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安全挑战,例如系统漏洞、恶意软件等。
最后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多重认证、实时监控等措施。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的未来发展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以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安全风险、安全技术、安全挑战、安全解决方案、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性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标志着汽车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安全性日益关注。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可以提高驾驶效率,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性,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风险。
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与互联网直接连接,面临着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一旦车辆系统被入侵,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车辆上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事故。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也涉及到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风险一是数据安全风险。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不断收集和传输车辆和驾驶员的数据,包括位置信息、驾驶习惯、车辆状态等。
这些数据一旦被黑客攻击盗取,可能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甚至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二是网络攻击风险。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使得车辆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黑客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车辆的系统,对车辆进行篡改、劫持甚至远程控制,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智能网联汽车指的是基于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汽车产品,可以实现与其他车辆、道路设施和车主之间的互联互通。
智能网联汽车具有许多优势和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安全性的挑战。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涵盖了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方面。
在物理安全方面,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具备防碰撞、避免事故、保障乘客安全等能力。
通过车载传感器、雷达和相机等设备,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检测到周围车辆和行人的存在,并在必要时采取自动制动或避让等措施,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智能网联汽车还可以通过通信技术与其他车辆和道路设施实现实时信息交换,获取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等信息,以提供更准确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也受到了各种威胁。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与外部网络相连,存在被黑客攻击、信息泄漏和违法犯罪等安全风险。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机制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确保车辆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防止被恶意代码攻击或其他恶意行为。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加强通信安全,采取加密和认证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智能网联汽车还需要具备反黑客攻击、追踪和报警等功能,以及健全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安全相关事宜。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议题。
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发展。
一些国家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满足一定的安全性要求。
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提升车辆的物理安全性,加强车辆的防护能力,提供更完善的驾驶辅助和安全功能。
智能网联汽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态系统,加强车辆和网络的监管和管理。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追求便利和效率的我们也必须注重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保障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只有在确保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智能网联汽车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人类出行带来更加安全和便利的体验。
当代汽车安全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代汽车安全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安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汽车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减少伤亡。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将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
当前汽车安全技术已经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 passsive safety(被动安全)和 active safety(主动安全)两大类。
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是指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例如安全气囊、安全带、车身刚度等。
而主动安全技术则通过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伤害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例如ABS防抱死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等。
在被动安全方面,汽车安全气囊一直是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
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起到缓冲和保护乘员的作用。
而安全带也是被动安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车辆碰撞时将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少受伤几率。
车身结构强度的设计也是保证车辆被动安全性的一部分,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时车辆变形对乘员的伤害。
在主动安全方面,ABS防抱死系统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ABS能够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锁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并且缩短了制动距离,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也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安全技术,在车辆行驶中能够通过对车轮进行独立制动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而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则可以通过感知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车,避免碰撞发生。
车联网技术将使汽车可以实现互相通信,实现车辆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操作。
车辆之间通过交换信息可以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的分享,同时可以相互感知对方的位置和行驶状态,通过协同操作来避免事故发生。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将对汽车安全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部分自动驾驶的功能,未来将逐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将能够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实现自动感知、判断和操作,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
其中,汽车行业作为现代交通的核心领域,也正在经历着物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
当这一概念应用到汽车行业时,它为汽车的设计、制造、使用和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零部件的质量以及生产流程的进度。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确保每一辆汽车的品质。
例如,_____汽车制造厂引入了物联网系统,对焊接机器人的工作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技术人员进行调整,从而有效避免了次品的产生。
而在汽车的设计方面,物联网技术也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路。
借助传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如用户的驾驶习惯、路况信息等,设计师可以更加精准地优化汽车的性能和功能。
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路况特点,调整悬挂系统的参数,以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或者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优化变速器的换挡逻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当汽车交付到用户手中后,物联网的应用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其中,最直观的就是智能导航系统。
通过与卫星定位系统和实时交通信息的连接,智能导航能够为用户规划出最优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大大节省出行时间。
而且,现在的智能导航还具备语音交互功能,用户只需说出目的地,系统就能自动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
另外,车辆的远程控制功能也是物联网在汽车使用中的一大亮点。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启动车辆、提前打开空调、解锁车门等。
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当您准备出门时,提前将车内温度调整到舒适的范围,这种体验无疑是非常惬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mepad
Mobile Device
APE 2.5
caAPnE t x
ECU (EPB)
ECU (EPAS)
ECU (…)
利用已知漏洞在特斯拉Model S(版本2018.6.1)获取Autopilot控制权之后, 科恩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即使Autopilot系统没有被车主主动开启,也可以 利用Autopilot功能实现通过游戏手柄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操控。
2016年9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实现对特斯拉Model S无物理接触 远程攻击,可以对车辆在驻车状态和行车状态进行无用户授权的 远程控制。主要涉及车载浏览器、车载系统、车载网关、车电网 络和ECU等多个模块的安全漏洞。 影响:特斯拉在接收漏洞报告后,启动紧急修复,完成 了对多个模块的漏洞修复。
2017年7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再次实现对特斯拉Model X无物理 接触远程攻击。 影响:特斯拉在接收漏洞报告后,启动紧急修复,完成 了对多个模块的漏洞修复。
“在原则上,如果有人声称自己入侵了所有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那么他们可以威胁‘将所有人都送到罗德岛州’,这将是特斯拉的噩梦,而罗德岛州将会聚集很多愤 怒的车主。”
Tesla ADAS安全研究:Autopilot ECU (APE) 架构概览
Ethernet CAN CSI
APE-B
APE
APE2LB_CAN
LB
Tegra
CAN0 CAN1
Ethernet Switch
LB Aurix
APE Tegra
Camera Controllers
APE 2.5
GPU GP106
Radar Forward (RADC)
Park Aid
APE架构概览
APE CAN 总线图
PT CH Private Forward Radar Prim Forward Radar Sec Park Aid
3天/90%+ FOTA
常规升级成本 中性
BMW (2018) 3小时 2周 3月+
2.5月/70%+ OTA+常规保养升级
常规升级成本 中性
信息安全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关键属性 功能安全
法律要求
增值业务
质量和品牌
信息安全将会成为汽车行业的“国防”
专业安全团队
安全工程方法
安全保护技术
安全策略和流程
2015年7月,黑客实现对美国通用OnStar移动APP的劫持,可以 远程控制车门开关、发动机启动和鸣号。主要涉及移动APP模块 和TSP模块的安全漏洞。 影响:通用紧急修复相关漏洞
2016年2月,黑客实现对尼桑EV LEAF移动APP的劫持,可以远程控 制空调开关,闪灯等。主要涉及移动APP模块和TSP模块的安全漏洞。 影响:尼桑临时关闭LEAF云端服务
智能网联时代,重新定义汽车安全
吕一平 | 腾讯科恩实验室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 功能安全 + 信息安全
大量新技术和网联功能引入,智能网联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环境感知层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红外测距、卫星导航、路侧系统等
数据采集层
信息融合层 行人障碍物识别、车辆识别、场景重构、精准定位等
智能决策层 路径规划、人机共驾等
控制执行层 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轨迹跟踪、转向制动、耦合动力学全状态参数识别等
安全体系 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和信息安全(Cyber
Security)
智能控制系统架构 通讯架构和控制架构
整车集成与标定 整车硬件集成(底盘、车身、电机、电池系统等)和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Sonar Sensor
Tesla ADAS安全研究:雨刷的视觉识别缺陷
摄像头识别 获取浮点值
端到端 (End to End) 对抗样本生成
Tesla ADAS安全研究:车道的视觉识别缺陷 APE的车道识别过程
边缘模糊
在车道线边缘添加遮罩
在路面部署干扰信息后,可导致车辆经过时对 车道线做出错误判断,致使车辆驶入反向车道。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信息安全专家的引入
问题尽可能多消灭在研发阶段 安全工程方法的引入
做更坚固的盾,提高攻击成本 安全保护机制的引入
比攻击者更快 响应、修复、更新机制的引入
腾讯科恩,为智能网联产业升级
保驾护航
感谢聆听! Thank You!
腾讯科恩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Mobile APP & Services Attack Surfaces
智能网联安全的两个层面:技术架构设计与实现
45%
技术架构设计安全FLAW
55%
技术架构代码实现中的安全BUG
腾讯科恩网联安全研究案例一:特斯拉研究2016 & 2017
WebKi t
Brows er
OTA Update Service (VPN)
攻易守难,信息安全建设需要全局思维
3rd party CP Services OEM backend Services
Infotainment OS & APPs
OBDII BT Key
Gateway
CAN BUS & ECUs
T-Box Charging Pile
ADAS V2X
Internet Services & Content
1
2
Software Defined Radio Platform
Simulated GSM Network
CAN Network
5
4
Central Gateway
BMW Car 3
T-Box
宝马研究获得宝马集团高度认可
“宝马集团认为,此项研究是迄今为止由第三方机构对宝马集团车辆进行的最全面、 最复杂的测试。 ”
根据虚拟“网格”查找车道线
给车道线添加控制点 (类似SVG中的添加路径)
处理所有已发现的车道线,过滤掉误报
错误路线 正常行驶路线
收集所有有效车道线,判断车道线类型
ADAS安全研究:远程控制车辆转向系统
Ethernet CAN
Wireless (3/4G) Bluetooth
LB
Ethernet Switch
Multiple vulnerabilities with exploits to get code execution ability
Vulnerability with exploit to escalate system privilege and disable AppArmor to get Linux ROOT permission
信息安全将成为汽车品牌的重要能力 FCA (2015)
首次安全响应时间
1周+
确认安全问题速度
1月+
安全问题修复速度 (包括Tie-1供应商模块)
修复推送周期/修复百分 比
是否需要召回?
3月+ 6个月/50%-
召回
修复成本
4亿美金
对公司品牌影响
非常负面
Tesla (2016) 1.5小时 1天 10天
Vehicl e
Contr ol
Other Services
Ubuntu
ARMv7
Radio Cellular
Ethernet
192.168.90.100 192.168.20.2
Bluetooth
CID
TCP/UDP
IC
(Ubuntu)
192.168.90.1 01
Gatewa y
19(2R.1T6O8.S9)0.1
- BMW Group Press Release, May 22nd,2018
致谢和认可,宝马集团开放合作的态度
宝马研究获得宝马集团大奖
全球首个“宝马集团数字化及IT研发技术奖” 以表彰腾讯科恩实验室在促进汽车安全领域所进 行的杰出研究。
马斯克:阻止黑客对特斯拉的入侵是首要安全任务(2017.7)
测试 模块性能测试(测试机理)和整车功能测试(测试方法)
信息安全对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的重大影响
2015年7月,黑客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入侵克莱斯勒自由光JEEP并对 行车和车身进行远程控制,其中涉及了多个TSP模块、互联网通讯 模块、车机模块中多个安全漏洞。 影响:克莱斯勒召回北美地区140万辆自由光
2018年5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实现对宝马系列车型无物理接触远程攻 击。 影响:宝马集团在收到漏洞报告后,紧急启动全球范围内 的车辆漏洞修复。
2019年3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发布全球第一个面向高级辅助驾驶量产 车型,Model S Autopilot的安全研究成果。验证了自动驾驶视觉技 术带来新的攻击面。
Bypass code integrity check and patch gateway firmware
CAN
Send malicious CAN messages on arbitrary CAN channels
特斯拉研究获得特斯拉高度认可
特斯拉有史 以来最高安 全研究奖励
腾讯科恩网联安全研究案例二:宝马系列车型研究2018
02
WiFi
(Linux)
192.168.20.1
ABS
PA M
ESP
. ..
CH CAN Bus
Body CAN Bus
DD
PD
HV
.
M
M
AC
..
In-Vehicle Network
Cellular/Wi Fi
Browser
Linux Kern
el
Gateway
Cellular: Phishing with malicious URLs WiFi: Malicious hotspot Browser auto connect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