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善待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善待生命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讲解善待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善待生命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善待生命的意义。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善待生命的行为。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善待生命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善待生命的理解程度。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实践方法。

第二章:生命的权利与责任2.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权利和责任。

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

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2 教学内容导入:讲解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定义。

讲解:讲解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和履行生命责任。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具体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理解程度。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生命的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第三章:善待生命的行动3.1 教学目标了解善待生命的具体行动。

学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善待生命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生命关爱意识和行动力。

3.2 教学内容导入:讲解善待生命的行动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一些善待生命的具体行动。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善待生命的行为。

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善待生命的情境。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善待生命的行动的重要性和具体行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善待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第二章: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生命的组成和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2.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实验法: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观察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现象。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第三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3.2 教学内容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生命的不同层面,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不同层面。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第四章:善待生命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的意识和行为。

4.2 教学内容探讨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分析不善待生命的表现和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善待生命。

4.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善待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善待生命的后果。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善待生命,分享自己的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第一章:善待生命的意义1.1 学习目标理解善待生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善待生命的定义和内涵。

探讨善待生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分享有关善待生命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善待生命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善待生命的场景。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善待生命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学习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和个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分享有关尊重他人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三章:关爱动物3.1 学习目标理解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利。

3.2 教学内容介绍关爱动物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虐待动物的后果。

分享有关关爱动物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动物。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关爱动物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动物的场景。

3.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四章:保护环境4.1 学习目标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

4.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环境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环境破坏的后果。

分享有关保护环境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环境的情景。

4.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五章:积极生活态度5.1 学习目标理解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和善待生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过程,认识生命的价值。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关爱生命。

1.3.2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的内在动力。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5.2 讲授生命起源和生命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1.5.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讨论如何关爱和尊重生命。

1.5.4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第二章:生命的奇迹2.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奇迹,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奇迹。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分享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之心。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的态度。

2.3 教学重难点2.3.1 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2.3.2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的内在动力。

2.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内容:1. 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2. 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步骤:1. 引入生命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2. 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善待生命,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2. 收集学生的建议,评估他们对善待生命的认识程度。

章节二: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1. 介绍生命的重要性和保护生命的意义。

2. 探讨如何通过行为和态度来保护和珍惜生命。

教学步骤:1. 引入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2. 探讨保护和珍惜生命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行为和态度来保护和珍惜生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命重要性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建议,评估他们对保护和珍惜生命的理解程度。

章节三:尊重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探讨如何通过言行举止来尊重生命。

教学步骤:1. 引入尊重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尊重生命的意义。

2. 探讨如何通过言行举止来尊重生命,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尊重生命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建议,评估他们对尊重生命的认识程度。

章节四:关爱生命1. 让学生理解关爱生命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生命。

教学内容:1. 介绍关爱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探讨如何通过行动来关爱生命。

教学步骤:1. 引入关爱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关爱生命的意义。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善待生命的意义1.1 学习目标:理解善待生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1.2 教学内容:导入: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讲解善待生命的含义和重要性。

分享关于善待生命的真实案例。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生命的价值。

小组分享:展示对善待生命的理解。

1.4 作业:写一篇关于善待生命的短文。

第二章:善待生命的表现2.1 学习目标: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健康习惯。

小组活动:制定健康的生活计划。

2.4 作业:制定并实施一个健康的生活计划。

第三章:善待生命的困境3.1 学习目标:学会面对生命中的困境和挑战。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困境和挑战。

分享应对困境的策略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应对困境的方法。

小组分享:展示应对困境的成功经验。

3.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生命中的困境的文章。

第四章:善待生命的责任4.1 学习目标:理解自己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学会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

4.2 教学内容:讲解为什么我们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介绍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对他人生命的责任。

小组分享:展示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的例子。

4.4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对他人的生命负责的文章。

第五章:善待生命的行动5.1 学习目标:学会通过行动来善待生命。

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通过行动来善待生命。

介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通过行动来善待生命。

小组活动:制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计划。

5.4 作业:制定并实施一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计划。

第六章:善待生命的环境6.1 学习目标:理解保护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章节一:导入目的:引发学生对善待生命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教学内容:介绍善待生命的概念,强调生命的宝贵性。

章节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起源,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举例说明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章节三:生命的多样性目的:培养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学习法,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展示不同生物的多样性,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章节四:生命的权利与保护目的:培养学生对生命权利的认识,提高保护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权利的保护。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权利,讨论保护生命的方法和途径,举例说明保护生命的实践案例。

章节五:生命的尊严与伦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生命的尊严与伦理问题。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尊严和伦理的概念,分析生命尊严与伦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章节六:关爱身边的人目的:培养学生关爱身边人的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法,分享个人经历。

教学内容:讨论关爱身边人的重要性,分享个人关爱他人的经历,分析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关爱。

章节七:关爱动植物目的: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关爱意识,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观察学习法,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

教学内容:介绍动植物的重要性,观察学习动植物的特点,讨论如何保护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章节八: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目的: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法,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教学内容:讨论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章节九:珍爱生命,远离目的: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的意识,提高防范的能力。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表达对善待生命看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论证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 正确表达善待生命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引发学生对善待生命的思考。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善待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文章、图片、视频等。

2. 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讨论问题和作业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导入善待生命的学习主题。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掌握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观点。

3. 分析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学会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善待生命,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 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关于善待生命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善待生命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6.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外的调查和研究,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善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丰富学生的生命观念。

2. 邀请专家或社会工作者进行讲座,分享关于善待生命的经验和案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善待生命的理解程度和论证方法的运用能力。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善待生命的认识和实际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

2、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3、在搜集分析材料,完成构思、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完成作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善待生命”的内涵。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退潮后很多小鱼被困在沙滩上苦苦挣扎,一个孩子不停地跑来跑去把它们一条条放回海里,一个大人问他:“这么多小鱼你救得过来吗?”孩子看着茫茫海滩说:“我肯定来不及。

”大人说:“反正你不能拯救它们全部,你的努力又有谁会在乎呢?”孩子想想,仍然不停努力地把鱼放回大海,他说:“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忙碌是否让我们的心灵麻木了,漠视了生命,我们的举手之劳,但对处于危难中的每一只动物来说,那也许就是生与死的转折。

对于生命大家可曾有过自己的思考?你是怎么看待生命的?二、学习论证1、什么是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要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⑴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⑵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驳论有三种方法,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

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和确凿充分的论据外,还有有严密的论证,只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同学们在论证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是论证单一,通常是提出论点后,只用一两个事例论证一下,便匆匆作结,草草收兵,这种做法虽说也完成了论证的任务。

但往往失之草率,难以收到良好的论证效果。

因此我们要熟悉并且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而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

4、请同学们看教材“写法借鉴”栏目中的几段文字,分别说明他们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例一、轻生自杀,在生活中是极少的;不珍惜生命却比比可见。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有些人不能不说他不热爱生命,但却不热爱组成生命的“材料”。

例如:有的人一杯茶,一支烟,办公室里穷聊天;有的人下棋、打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也有的人为买一件时髦的衣服,从东城跑到西城,耗费上几个半天;还有的年轻人,把大好时光用在花前月下的爱情陶醉中……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事情。

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上,毕竟令人浩叹。

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

(甘如《珍惜生命》)明确《珍爱生命》,主要运用例子证法。

先举例说明有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消遣享受上,指出这样的做法令人叹息,说明在有生之年多做有益的事,取得瞩目的成就才是珍爱生命的表现。

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令人信服的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该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例子加论点,没有具体分析,叙述后一定要有精当的分析,从而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结合在起来2、事实论据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说,先考虑名人事例,谨慎使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3、事例叙述简洁概括,突出重点,切忌过于详细。

4、事实论据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例二、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蒙田《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用引证法,引用“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的言论来证明生命其实是优越无比的。

引证法──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要简洁,不宜过多。

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

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

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例三、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了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的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冰心《谈生命》明确:《谈生命》用喻证法,把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春水在奔向大海的途中遇到险阻时奔腾起来,经过平沙时看见夹岸的桃花,生命的过程就如春水东流,有坎坷也有顺流,最终消逝。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如《劝学》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论证论点。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

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例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对比法,用骐骥和驽马,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蚓和蟹做对比来说明学习必须要持之以恒、专一的态度。

所谓对比论证,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三、说出下面例子所用的论证方法(课堂练习)1、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2、古往今来,这意气一直在我们身边,从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升空,中国的意气让世界为之折服。

生命中,有太多人太多事的意气让我们感动。

从生命的谷底登上艺术高峰的邰丽华,一个人,一匹马送信的邮递员王顺友,用瘦弱的肩膀担起家庭与抚养毫无血缘关系妹妹的洪战辉。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处处都体现伟大的意气。

3、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

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

--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4、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5、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明确1、一个事例2、多个事例并举3、引证和例证4、比喻论证5、引证和例证和对比论证小结:论证时如果仅用一种方法,论述会过于单薄,为了强化说服力,不妨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四、写作指导1、拓展话题善待生命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可以借助发散思维进行拓展,“人的生命是无比珍贵的。

”“善待生命就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