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发展概况简述

合集下载

大地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大地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差分技术
利用已知精确坐标的基准站接收机实时播 发改正数据,修正用户站接收到的卫星信 号,提高定位精度。
卫星大地测量技术
卫星轨道测量
通过观测卫星轨道参数,推算地 球引力常数、地球赤道半径、地 球自转角速度等地球重力场参数

卫星测高技术
利用卫星轨道和地球重力场模型, 通过卫星测高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 信息。
提供依据。
水资源调查
大地测量可以用于调查地下水和 地表水分布,为水资源管理和开
发提供支持。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大地测量提供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有助于城市规划 师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
交通规划
大地测量数据可以用于交通规划,优化道路网络布局和交通流量分 配。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
大地测量数据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 和安全。
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大地测量数据能够更好地集成和应用,为各领域提供了重 要的地理信息支持。
02
大地测量技术
传统大地测量技术
三角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
通过建立三角形网络,利用角度和距离测 量确定点位。
利用水平视线确定两点间的高差,常用于 地形测量。
导线测量法
通过布设导线,逐段测量确定点位。
大地测量的未来展望
更高精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地测量的精度将进一步提高 ,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更高效数据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更高效的大地 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
ABCD
更广泛应用
大地测量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更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谢观看
3、数据模型与算法
3、数据模型与算法
卫星大地测量学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数据 模型和算法来进行处理。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几何纠正模型、辐射定标模型、地 表覆盖分类模型等。同时,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 也开始应用于卫星大地测量领域,如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研究现状
1、技术手段
1、技术手段
卫星大地测量学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目前,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GPS)、遥感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中,GPS技 术可以高精度地测定地球表面的坐标,遥感卫星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地面影像获取, 而地球观测卫星则可提供多角度、多频次的观测数据。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尽管卫星大地测量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 解决:
存在的问题
1、数据质量问题:卫星数据常常受到云层、大气干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数据质量下降。如何提高卫星数据的可靠性,降低误差是需要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2、处理算法的优化: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成熟的算法用于数据处理,但这些算 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效率较低或者精度不高。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 研究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处理算法。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01 引言
03 存在的问题 05 结论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发展趋势
引言
引言
卫星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卫星数据进行地球表面测量的学科,其在地 理信息系统、地球科学研究、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大地测量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 次演示将介绍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 供参考。

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导言测绘技术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演进的学科,它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并观察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古代测绘技术的诞生人类早期社会并不具备测绘技术,直到人们开始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和衡量地理空间的需求。

古代文明逐渐发展出测绘技术,用来划分领土边界、规划城市布局以及解决导航问题。

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单位——尺,同时也使用了各种几何测量方法来实现土地测绘和建筑规划。

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发展历程。

周朝时期,为了统治整个国家,中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土地测绘。

在公元前4世纪,秦朝实行了标准化的土地面积度量,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测绘标准。

二、现代测绘技术的崛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在18世纪,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地形测绘工作,以满足军事需求。

同时,发明的望远镜和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以及不断进步的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国家间的领土和海洋争端加剧了对测绘技术的需求。

此时,测绘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比如激光测量技术、雷达测绘技术、遥感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海洋测绘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三、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基础设施建设: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水坝、铁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通过精确的地形测量和地下管网的定位,可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 城市规划:城市的规划和管理需要精确的地理数据和地图。

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准确的地面高程数据,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源。

3. 环境保护:测绘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水域质量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指标,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数据。

系统梳理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系统梳理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系统梳理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测绘技术是一门利用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地理信息的学科,它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地球上的地理实体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和呈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推动。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主要技术以及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来梳理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测绘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星座观测来确定地理位置。

而在中国,也有悠久的测绘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夏代时期,就出现了使用绳墨进行地理测量的记载。

在古代,测绘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地和国界划定、农业耕作等方面,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随着时代的进步,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光学、天文等领域的发展为测绘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基础。

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的应用,测绘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得测绘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和精细化。

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且多样化。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测绘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地理数据,帮助规划师们进行土地分配和利用规划。

在交通运输领域,测绘技术可以用于道路、铁路和航道的设计和建设。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测绘技术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此外,测绘技术还在军事、灾害管理、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测绘技术的主要技术包括地理定位技术、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

地理定位技术通过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设备来确定地理位置。

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测量、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测量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

遥感技术则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

在未来,测绘技术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重要的趋势。

首先,高精度定位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高精度定位将成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测量学的发展与评述

测量学的发展与评述

摘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活动都是在空间进行的,而测量学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位置提供空间未知数据。

资料表明人们所关心的、经常接触的信息大约80%都与地理信息有关,所以测量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对工程测量学重新进行了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指出了该学科的任务和研究应用领域。

而后对它的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学等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技巧进行了描述以及对测量仪器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测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程测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

同时展望了21世纪工程测量学的美好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SummaryThe human'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s all carry on the space. But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diagraph learns is for the position provide space unknown according . The data expresses what people concern and usually get in touch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80% 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 So the diagraph learn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the national defense the construction, science the experiment and the daily life to all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and get extensively applied.This text learned to re- carry on definition to the engineering diagraph first:Diagraph's learning is study permafrost shape and size and certain the ground order position of science,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s a measurement and measure to establish two parts.Mission and research which pointed out that academics apply realm.And then learn to the academics the earth of its branch diagraph, the geography diagraph learn, the engineering diagraph learn, mineral mountain the diagraph learn the diagraph method of etc. and measured technique to carry on description and to measure the instrument also carried on a detailed description;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a new request towards measuring a work continuously, especially global fixed position system(GP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 photograph diagraph and feeling(RS) and numeral to turn to survey and map with the ground measure an advanced technique etc. modern science technique and surveyed and mapped the engineering diagraph that the lately technical development also contributes efforts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directly to bring rigorous challenge and really fine opportunity.Prospected for 21 centuries in the meantime, the engineering diagraph learned of fine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word: The earth diagraph learns Photographing the diagraph learns Space information technique Database测量学的发展与评述一、测量学的任务及应用领域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大地测量学发展的历程

大地测量学发展的历程

大地测量学发展的历程作为新开的一本学科,在刚接触这门课时我对大地测量学有着模糊的感觉,现在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测绘专业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大地测量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地测量学作为一本基础性学科在测量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大地测量学不同于以前学习的测量学基础,其涵盖面更广,更全面。

大地测量学的研究面积更大、精度要求更高、技术要求更先进。

大地测量学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孕育而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普通测量学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大地测量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大地测量学结合吸收了许多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分支,随着其发展,形成了研究精度等级高、测量范围广、研究任务重、实用性强、交叉性广的学科特点。

具体来讲,大地测量学是一门测量和描绘地球的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自己所居住的星球的形状和大小,整个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人类对地球不断认识的一个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圆球→椭球→大地水准面→真实地球自然表面这几个阶段,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进步反映出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地测量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在两千多年以前,埃及就使用了测量方法,而我国的夏禹治水也利用了测量的原理,因为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其测量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直到18世纪中叶法国科学院组织了两只探险队进行弧度测量,一支是由皮埃尔率领前往北欧的拉普兰,令一支则由皮埃.布吉Pierre Bouguer)率领前往南美的厄瓜多尔,测量得出地球扁率为1:210,证实了地扁说。

在这一阶段,大地测量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推出了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

1743年,法国科学家克莱罗证明了重力值与地球扁率之间的关系,为利用地球重力研究地球形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和20世纪是测绘飞速发展的时期,先后出现了摆仪和重力仪,是重力点数量大量增加,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提供了大量重力数据。

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发明,使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得到重视和发展,而且市局其精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实用性越来越强。

测绘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测绘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测绘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测绘技术是一门涉及测量、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学科。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测绘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测绘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门技术的演进与进步。

测绘技术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地理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个方面。

首先是地理测量技术,它主要研究测量地表形状、地物位置、地物高程等地理要素的技术方法。

其中,大地测量技术是地理测量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它以测量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上地物的位置为目的。

经过长期的发展,大地测量技术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测线法、水准法,发展到了现代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系统(INS),极大地提高了地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其次是工程测量技术,它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测量方法。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求密不可分。

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建筑物控制测量等。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激光测量技术、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果。

最后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它将测量数据与地理数据相结合,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仅仅是一门测绘技术,更是涉及地理空间信息传递、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地理信息服务的综合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类测绘技术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理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地球物理勘探、海洋测绘等领域;工程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调查、城市规划、建筑施工等工程项目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则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导航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同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状、尺寸和位置变化的一门学科,它在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与计算,大地测量学可以确定地球的几何形状、地表的高程和地形特征以及地球上各种地理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注重通过地面测量技术来获取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信息,如通过三角测量法和水准测量法测定地球的几何形状和地表的高程。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相对较低,测量效率相对较慢,同时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

第二阶段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快速发展阶段。

GPS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的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与第一阶段相比,GPS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全球覆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大地测量的效果和效率。

第三阶段是以遥感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

遥感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将其数字化以进行分析和处理。

遥感技术结合了光学、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技术,能够获取丰富的地理数据,从而实现大规模测量和监测。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大地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大范围和多源数据的特点。

本文旨在介绍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结构上,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大地测量学的背景和概念,然后分别探讨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各阶段的特点,并展望未来大地测量学的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大地测量学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文中提及了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即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测量学发展概况简述
摘要:本文主要介简述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并简要阐述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特点,最后对我国大地测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字:大地测量学现代大地测量学重力场
1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
大地测量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埃拉托色尼利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方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也是弧度测量的初始形式。

724年,中国唐代的南宫说等人在张遂的指导下在今河南省境内实测了一条长约300千米的子午弧,并测同一时刻南北两点的日影长度,推算出纬度1°的子午弧长。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弧度测量。

其他国家也相继进行过类似的工作。

17世纪以前,由于工具简单,技术水平低,所得结果精度不高。

1617年荷兰的斯涅耳首创三角测量法,克服了直接丈量距离的困难。

随后又有望远镜、水准器、测微器等的发明,测量仪器制造逐渐完善,精度提高,为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7世纪末,英国牛顿和荷兰惠更斯从力学观点研究地球形状,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1735~1741年法国科学院派两支测量队分别在赤道附近的秘鲁和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进行弧度测量,证实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中国清代康熙年间为编制《皇舆全图》,实施了大规模天文大地测量。

在这次测量中,发现高纬度的东北地区每度子午弧比低纬度的河北地区的要长,这个发现比法国早。

1730年英国西森发明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

1743年法国克莱罗发表了《地球形状理论》,指出用重力测量精确求定地球扁率的方法。

1806年法国的勒让德和1809年德国的高斯分别发表了最小二乘法理论,产生了测量平差法。

1849年英国斯托克斯创立用重力测量成果研究水准面形状的理论。

1880年瑞典耶德林提出悬链线状基线尺测量方法,继而法国制成因瓦基线尺,使丈量距离的精度明显提高。

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先后出现了摆仪和重力仪,使重力点数量大量增加,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提供大量重力数据。

20世纪40年代,电磁波测距仪的发明,克服了量距的困难,使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得到重视和发展。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产生了卫星大地测量学,使大地测量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大地测量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形成了现代大地测量。

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
根据德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F.R. Helmert的经典定义,大地测量学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

即它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和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其基本主要任务包括:
①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②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
③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
④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
其重力场;
⑤建立和维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全球的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和精密
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⑥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等;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
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的大地测量计算;
⑦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
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等。

3 大地测量学的分类
按照所研究的内容可将现代大地测量学分为三类: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

几何大地测量采用一个与地球外形最接近的旋转椭球代表地球形状,用几何方法测定它的形状和大小,并以该椭球面为参考研究和测定大地水准面,以及建立大地坐标系,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物理大地测量用一个同全球平均海水面位能相等重力等位面即大地水准面代表地球的实际形状,在地球表面进行重力测量,并用地面重力测量数据研究大地水准面相对于地球椭球面的起伏。

卫星大地测量利用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轨道运动,从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整个地球表面上的十几个至几十个跟踪站,观测至卫星瞬间位置的方向、距离或距离差,积累对不同高度不同倾角的卫星的长期观测资料,可以综合解算地球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以及地面跟踪站相对于地球质心的几何位置。

4 现在大地测量学的特点
与经典大地测量学相比,现代大地测量学具有以下新特点:
①长距离。

大范围现代大地测量学所量测的范围和间距,已可以从原来的几十公里扩展到几千公里,不再受经典大地测量中“视线”长度的制约,现代大地测量学能提供协调一致的全球性大地测量数据,例如测定全球的板块运动,冰原和冰川的流动,洋流和海平面的变化等等,因此过去总在局部地域中进行的大地测量现
在已扩展为洲际的、全球的和星际的。

②高精度。

现代大地测量的量测精度相对于经典大地测量而言,已提高了2到3个数量级。

例如我国天文大地网是中国 60 年代大地测量的最高精度,其相对精度约为 3ppm,而目前GPS定位的相对精度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做到0.1ppm。

③实时性。

快速经典大地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是在有相当时间间隔内完成的两个不同的工序。

而现代大地测量的这两个工序,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即实时或准实时地完成。

例如对静态或动态目标的实时定位(导航),对形变的实时监测,可以准实时测定由于大气和海洋角动量的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最近升空的 GRACE 卫星能准实时测定由于大气质量的再分布和雪、冰、地下水变化所引起的地球重力场的短暂性变化等等。

④具有“时间维”。

现代大地测量的第四维是时间或历元。

现代大地测量能提供在合理复测周期内有时间序列的,高于10-7精度的大地测量数据。

这些测量成果,必然或必须要以“时间”作为大地测量学数据中的第四个坐标(第四维),否则高精度和实时测定在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中就没有意义。

也就是说大地测量学原来的三个方面的静态内容,在当前实时和高精度测量的条件下,必须与它们所相应的时间(历元)相联系。

这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⑤建立高精度地心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是在地面上进行,因此要以较高精度测定目标的地心三维坐标是很困难的。

而现代大地测量的主体,即卫星大地测量所测得的定位、高程、影像等成果,都是以维系卫星运动的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的三维的测量数据。

因此现代大地测量以地心坐标系为主的这一特点,是卫星大地测量自身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⑥多学科的融合。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第六个特点是它的学术领域的扩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过去传统的看法是,大气折射对所有大地测量中的电磁波测量都是一种误差源,是一种自然的制约因素,而现代大地测量却要利用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或卫星和卫星之间的电磁波定位测量技术,对大气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进行连续的,密集的测量,采用求逆技术,实时提供大气最主要物理性质的三维综合影像,这对天气预报和研究,电离层预报和研究都有一定作用。

此外现代大地测量学除了对大气科学的贡献外,由于它能获得精确的、大量的,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有很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因此对地球动力学、海洋学、地质学、地震学等地球科学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5 展望
在我国80 年代的大地测量工作,其主要特点是按照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对50~60年代所建立的大地测量基准进行的更新、换代、改造和发展。

在21 世纪,我国大地测量将逐步进入精确、动态、实时的数据获取,数据贮存,数据分发的现代化体系,以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完善国家三维空间大地网,建立GPS综合服务体系;
(2)进一步对中国地区重力场参数进行精化;
(3)复测国家一等水准。

参考文献:
[1] 陈俊勇.现代大测量的进展.测绘科学,2003,28(2):1.
[2] 陈俊勇.新世纪卫星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科学.中国地质教育,2003,18(2):82~85.
[3] 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编著.大地测量学基础.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4] 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等编著.测绘学概论.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