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前50名
中国重点大学最新排名(100所)

中国重点大学最新排名(100所)
中国顶尖名校排行榜
在最顶尖大学排行榜在,清华北大不相上下,各占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
全国最好的十所重点大学
1 清华大学 (建于1911年,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 (建于1898年,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浙江大学 (成立于1897年,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4 复旦大学 (成立于1905年,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中央部属高校)
5 上海交大 (创办于1896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母校国际知名大学,国内一流大学)
6 中国科技大学 (创办于1958年,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百强高校,海外创新人才基地之一)
7 南京大学 (1902年,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国家重点大学,国务院/教育部第二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院校)
8 西安交通大学 (创办于1896年,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创建于1920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中国人民大学 (创办于1937年,综合性国立大学,新中国创办最早的新式大学之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重点大学最新排名。
最新985大学排名榜名单

最新985大学排名榜名单(前30强)本文主要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985大学排名榜名单(前30强)”,主要从院校优势以及优势专业方面为大家介绍,下面请看正文:最新985大学排名榜名单(1)1. 东南大学——仰仗中央大学的人脉、建筑四大花旦之首,土木老八所之一,通信电子两大当前最热门学科的水平高、其他热门学科无一不强,长三角的就业环境好;2. 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年的北清之下哈工大、盘踞国防系统、自动化、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的尖兵、地域影响分数并不高、超值;3. 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名校现在分数疲软,但交大校友到哪会吃不开,可惜学科比较传统,管理、电力还是比较强势的选择;4. 华中科技大学——分数线近年上涨与西交差不多,缺乏西交的校友势力,名气有待提高,但在通信、光电、自控、能源、电子、生医、医学、建工、新闻、计算机等热门学科方面,虽不是最强,但都至少可列前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选择;5. 厦门大学——文科、理科方面颇多亮点,海洋、化学、数学、金融、广告都算有未来看好的优势行业。
6. 同济大学——汽车电子建筑土木,老牌名校人所共知,在上海三校中性价比最高。
7. 吉林大学——政界势力大、文科、化学、汽车、地学学术力量很强、关键是分数线不高,还是很值得推荐的。
8. 中国科技大学——虽然80年代以来分数一直高居三甲,但最近有所下调,毕竟名师荟萃,出国机会很大,科大校友成就广泛,有口碑助你上位。
9. 华南理工大学——分数不高、影响力有限,但好在华南理工第一名校,轻工、机电、电信、建筑都不错,珠三角就业是不愁的,企业家校友有一些。
10. 中山大学——盘踞华南,势力巨大,全国有知名度,但学科没有亮点,管理、营销、医学、行政等可算招牌学科。
11. 武汉大学——知名度较高,学术传统深厚,校园文化气氛浓厚,法学、水电、测绘、生物、经济、化学、文史哲、行政学科独步,但自由散漫的校风导致校友网络并不强势,强势学科之外的就业口碑不好。
2020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

2020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影响力和性的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1.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2. 英国QS;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从以上三大世界排行榜的202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两岸四地共有50多所高校跻身2020年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
其中,仅有19所高校全部跻身三大排名数据的世界500强,大陆高校有10所,香港高校有5所,台湾高校有4所。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入选其中2个排行榜,山东大学等18所高校入选其中1个排行榜。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中国最好的经济金融大学排名介绍

中国最好的经济金融大学排名介绍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
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
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
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
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
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
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
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
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
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
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
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心仪的大学,中国有很多大学,林林总总上百所。
下面是分享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大学排名第一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高等院校。
最初为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1925年始设大学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成立于:1911 年4 月29 日代表色:白色,紫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大学排名第二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英语:Peking University,缩写:PKU),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兼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大回到北平。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
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
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校训北京大学并无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
中国50所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

中国50所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东南大学:本来是大名鼎鼎的国立中央大学工科主干,也是四大工学院之南京工学院,改了名字之后,反而好像名气下降了。
所以很多同学捡到宝了,性价比高,实力强大,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好学科全是热门学科,建筑土木交通电子通信都是顶尖,再加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东大确实是不错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和人大很像一对哦,虽然没有地理优势,但是还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中科大这个名就够了,超级高精尖。
科大没有必要去在乎什么大学排名的。
南京大学:让人敬佩的大学,南大和中科大一样,都没有合并过,而且还能屹立于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
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当然是南大的光辉历史。
学科实力很均匀,没有什么差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第一名,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都是国防七子,选择它们的工科,应该在长三角是不错的。
河海大学:只推荐一个东西:水利工程,这个是全国第一。
复旦大学:又是一所偶像级的学校,能进复旦就是很好了,不用管什么专业了,它比其他华东五校的优势就是,它在上海,而且它名气最大了。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结构很好,潜力超大,会越来越强的学校。
清北复交,四大名校,这就够了。
机械,船舶,信息安全,还有交大经管,都是充满诱惑力的。
同济大学:名气太大了,分数反而有点虚高的感觉。
不过同济的四个王牌那是真的王牌,绝对具有诱惑力:建筑、土木、城规、汽车。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第一校,又是上海,为什么不去呢?上海外国语大学:算是外语第二校,北外和上外对齐了,热门。
华东师范大学:老师们的梦想,想当老师,当然首选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了,好专业,据说对外汉语很强,当然和教育学有关的东西都强。
华东理工大学:行业类精英,化工去不了天大,当然去华东理工大学了。
浙江大学:全国最综合性的大学来了,可惜人家就是什么都强,什么都拿得出手,超过清华北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且浙大专业各种包装实验班,很诱人。
厦门大学:所谓的最美大学,学生们心中的天堂了,厦大在学生中绝对是粉丝最多的,这几年分数也是越来越高,人家是雷阵雨中的艾里斯顿商学院啊,人家有易中天啊,人家有会计广告一堆热门学科啊,人家是在厦门这个浪漫的城市。
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大学完整名单

是否985 是否211 重点
985
211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85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5ຫໍສະໝຸດ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
211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985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11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85
211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11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11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4423 4424 4425 4426 4428 4436 4443 4460 4465 4504 4602 5005 5011 5103 5111 5113 5120 5129 5141 5143 5146 5150 5210 5314 5401 6102 6108 6116 6127 6144 6145 6147 6204 6301 6405 6501 6504 6517 9001 9005 9034
名称 浙江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 宁波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宁波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三位一体) 浙江大学医学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化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林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北京体育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政法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央美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央戏剧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央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全国各省最具实力的前5所大学和专业汇总

全国各省最具实力的前5所大学和专业汇总,附一句点评!注:本人为非专业人士,所有信息来自网络或微信!!!转发只为获得百度财富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北京(祖国首都,名校云集)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实力最强两所高校,学科互补2.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党校,曾经的老大哥,入围一流大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个国家实验室,7个国重实验室,实力可见一斑4、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第一,传说心理学也是第一四川名校(天府之国)1.四川大学:工学口腔基础学科很强势,西南老大哥2.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领域两电一邮的标兵地位是无法撼动的3.西南交通大学:建有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全国第一,电器土木机械很强势。
4.西南财经大学:发端于上海光华大学,金融学全国第一,财经强校5.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名校,建有两所国重实验室。
6.四川农业大学:所在城市:雅安市;类型:农林高校;办学类型:区域特色研究型;办学层次:中国知名大学。
7.西南石油大学:所在城市:南充市;类型:理工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8.四川师范大学:所在城市:成都市;类型:师范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9.成都中医药大学:所在城市:成都市;类型:医药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中国知名大学。
10.西南科技大学:所在城市:绵阳市;类型:理工高校;办学类型:应用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重庆名校(美丽山城)1.重庆大学:曾经的中国“剑桥”,机械电气相当强势2.西南大学:农学师范并举,农师合并之后,实力大增3.第三军医大学:军医老三,医学实力大致在全国前十4.西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经济法学全国第一5.重庆医科大学:始于上海第一医学院,非211医学强校浙江名校1.浙江大学:14个一级国重,仅次于清北。
农学工学第四,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实力全国第三2.浙江工业大学:省属工科强校,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化学和工程科学不错3.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对浙江教育贡献可圈可点,浙江省50%一级重点中学校长、在职特级教师中的45%是学校校友4.宁波大学:三所省属重点大学之一,材料师范海洋类专业很强5.浙江工商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是王牌专业广东名校1.中山大学:改革开放后发展势头强劲,诸多排行榜已进入全国前十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老八校之一,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3.暨南大学:财经类巨强的高校,临床医学实力不俗,名气与实力很不相符4.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排名七至八位,光学和心理学很强势5.华南农业大学: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农业工程排名全国前十上海名校1.复旦大学:录取分数仅次于清北的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管理领域的佼佼者2.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衣钵传承者,工商医并举,工科前三的学校3.同济大学:德国人创办的学校,至今德语教学,土木工程全国第一4.华东师范大学:师范院校第二,沪上四大名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南京大学
78.79
5
7
6
7
苏
1
综合
4
7
武汉大学
78.78
7
6
7
13
鄂
1
综合
5
8
吉林大学
71.74
9
8
15
18
吉
1
综合
6
9
华中科技大学
71.17
10
9
11
25
鄂
2
理工
3
10
中山大学
70.85
12
17
8
16
粤
1
综合
7
11
南开大学
70.66
13
13
10
12
津
1
综合
8
12
北京师范大学
70.46
16
11
12
9
京
3
师范
1
13
西安交通大学
70.41
19
10
13
11
陕
1
理工
4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9.52
8
14
16
5
皖
1
理工
5
15
四川大学
69.23
15
12
9
32
川
1
综合
9
16
中国人民大学
67.41
17
15
17
8
京
4
文法
1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66.04
11
18
22
10
黑
1
理工
6
18
山东大学
65.90
21
19
14
中国海洋大学
48.55
53
39
46
57
鲁
2
理工
23
43
华东理工大学
48.34
45
44
50
50
沪
5
理工
24
44
西南交通大学
47.67
43
67
34
61
川
3
理工
25
45
北京交通大学
47.34
39
41
73
52
京
9
理工
26
46
北京邮电大学
47.04
69
54
55
41
京
10
理工
27
47
上海财经大学
46.99
7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6
72
27
沪
6
文法
2
48
暨南大学
46.89
47
48
51
74
粤
3
综合
13
49
中国石油大学
46.80
49
62
43
72
京
11
理工
28
50
上海大学
46.73
48
58
45
75
沪
7
综合
14
25
14
京
5
理工
10
25
东南大学
59.35
20
24
23
46
苏
2
理工
11
26
大连理工大学
56.45
25
28
26
38
辽
1
理工
12
27
西北工业大学
54.91
37
25
31
45
陕
2
理工
13
28
中国农业大学
54.16
22
50
27
35
京
6
农林
1
29
北京理工大学
53.64
31
27
52
28
京
7
理工
14
30
重庆大学
52.81
附表2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前50强
总排序
学校名称
总分
办学资源序
教学水平序
科学研究序
学校声誉序
省市序
类型序
1
北京大学
100.00
2
1
1
1
京
1
综合
1
2
清华大学
96.06
1
2
2
2
京
2
理工
1
3
浙江大学
86.22
3
3
3
6
浙
1
综合
2
4
复旦大学
83.63
4
5
4
3
沪
1
综合
3
5
上海交通大学
80.57
6
4
5
4
沪
2
理工
32
29
32
64
渝
1
理工
15
31
兰州大学
52.41
34
59
29
24
甘
1
综合
12
32
华南理工大学
52.32
30
33
33
53
粤
2
理工
16
33
东北大学
51.82
38
30
37
55
辽
2
理工
17
34
北京科技大学
50.75
33
49
30
56
京
8
理工
18
35
中国矿业大学
50.37
60
35
28
65
苏
3
理工
19
36
中国地质大学
50.13
42
34
42
43
鄂
3
理工
20
37
东北师范大学
49.97
40
45
38
40
吉
2
师范
3
38
湖南大学
49.55
36
40
36
67
湘
2
理工
21
39
华中师范大学
49.09
50
47
35
49
鄂
4
师范
4
40
南京师范大学
49.07
54
43
40
42
苏
4
师范
5
41
电子科技大学
48.95
55
32
44
62
川
2
理工
22
42
33
鲁
1
综合
10
19
同济大学
65.37
23
16
18
20
沪
3
理工
7
20
天津大学
64.44
24
21
19
23
津
2
理工
8
21
中南大学
62.66
14
22
21
47
湘
1
理工
9
22
厦门大学
62.06
26
23
20
34
闽
1
综合
11
23
华东师范大学
61.85
29
20
24
21
沪
4
师范
2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0.46
18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