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引言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

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

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

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

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

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一、人格及其构成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1汇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1汇总

第三章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一.单选题(10)1.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

A卡特尔B弗洛伊德C奥尔波特D艾森克2.被誉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指()A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D存在主义3.具有感染性的、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是()A心境 B 情绪 C 情感 D 感情4.总是忙忙碌碌、竞争意识强烈,又易发怒,这种人格特征是()所具有的。

A 、A型人格B 、B型人格C、C型人格 D 、D型人格5.用本能的发展解释人格的发展,并忽视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下列哪个学派()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6.卡特尔最早应用()的方法研究人格。

A 实验法B 问卷法C 因素分析D路径分析7.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制8.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行动A 快乐原则B 道德原则C 现实原则D 本能原则9.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个概念的是()A 弗洛伊德B 荣格C 弗洛姆D 罗杰斯10.()对于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推进了对行为的研究A 华生B 班杜拉C 桑代克D 斯金纳二.多选题(6)1.下列属于人格基本特点的是()A 独特性B 稳定性C 整体性D功能性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本能3.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建构者,他认为特质可以分为()A 个人特质B 表面特质C 根源特质D 共同特质4.艾森克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下列基本维度()A 外倾性B 神经质C 精神质D 情绪稳定性5.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下列()方面A 正确的自我意识B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C 和谐的人际关系D 乐观的生活态度6.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是()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第四章大学生的情绪健康一.单选题(10)1.《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怒伤肝,忧伤肝。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教案》一、教育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2.如何保持心理健康?3.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发展。

4.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处理方法。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发展。

4.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人格特质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兴趣。

2.讲授: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保持方法,以及人格特质的重要性和培养途径。

3.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应对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方法和人格特质的培养心得。

5.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人格特质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五、作业安排:1.完成心理健康保持方法的调查报告;2.撰写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感悟;3.开展一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六、教育效果:1.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视和关注的意识;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主的人格,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七、其他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人格万花筒-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人格万花筒-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教学教案第三章人格万花筒——高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一、教学目的1. 了解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征以及人格的影响因素。

2. 了解五大主要人格理论对人格问题进行了哪些探索,掌握从不同的类型和特质角度看待人格的方法。

3. 了解并辨析不同人格测验的方法,并能通过大五人格测试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

4. 了解人格发展的过程,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07-S09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从不同理论看待人格的方法、了解人格测验方法,并能借此了解自己人格。

教学难点: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教学过程(一)S07:人格概述1.案例引入佳琪的妈妈参加了毕业30年的大学同学聚会,最近打电话和佳琪沟通的话题都是聚会的事情。

无话不谈的俩人发现了很多趣事:时间变迁,很多人的长相都变了,声音也变了,但是一开始聊天,就发现过去熟悉的感觉找回来了,很快认出对方。

例如老李当时是个受男生“欺负”的老好人,现在是单位的管理者,这次聚会时还是话不多,憨憨地在一旁微笑,哪个同学的水杯空了,他总是第一个起来给满上。

还有当时班上的“风云人物”老夏,是个豪爽活泼的女子,这次见面明显成熟多了,表现出少见的温柔,但是眼见有同学被灌酒,她还是忍不住“出手相救”,颇有当年女中豪杰的影子。

佳琪也和妈妈分享班里同学的趣事,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有的同学稳重独立,各不相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同学,到现在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跟故事里发生的趣事是否相同,在3-5人的小组内分享,并尝试从这些趣事中探索一些特点。

2.人格概述(1)人格定义广义的人格等同于个性特点,是指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它具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等都会表现出我们独特的人格的差异。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这份教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格的构成要素、认识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习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案应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模块:1. 人格理论介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让学生对不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人格特质分析:通过使用大五人格模型等工具,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质,并讨论这些特质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

3. 心理健康基础: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疾病。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4. 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如正念冥想、时间管理等,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心理的平衡。

5.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推荐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这包括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

评估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论文之外,可以设置自我分析报告、同伴评价、参与度评分等多维度的评价方法,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案还应考虑到差异化教学的需求。

针对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学生,教师应准备相应的调整方案,比如为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适应指导,或为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1汇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1汇总

第三章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一.单选题(10)1.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

A卡特尔B弗洛伊德C奥尔波特D艾森克2.被誉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指()A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D存在主义3.具有感染性的、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是()A心境 B 情绪 C 情感 D 感情4.总是忙忙碌碌、竞争意识强烈,又易发怒,这种人格特征是()所具有的。

A 、A型人格B 、B型人格C、C型人格 D 、D型人格5.用本能的发展解释人格的发展,并忽视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下列哪个学派()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6.卡特尔最早应用()的方法研究人格。

A 实验法B 问卷法C 因素分析D路径分析7.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制8.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行动A 快乐原则B 道德原则C 现实原则D 本能原则9.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个概念的是()A 弗洛伊德B 荣格C 弗洛姆D 罗杰斯10.()对于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推进了对行为的研究A 华生B 班杜拉C 桑代克D 斯金纳二.多选题(6)1.下列属于人格基本特点的是()A 独特性B 稳定性C 整体性D功能性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本能3.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建构者,他认为特质可以分为()A 个人特质B 表面特质C 根源特质D 共同特质4.艾森克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下列基本维度()A 外倾性B 神经质C 精神质D 情绪稳定性5.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下列()方面A 正确的自我意识B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C 和谐的人际关系D 乐观的生活态度6.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是()A 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学派第四章大学生的情绪健康一.单选题(10)1.《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怒伤肝,忧伤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

03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 兴趣爱好、优势和不足, 是实现自我调节的基础。
自我调节
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 为,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 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自我激励
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激 发自己的内在动力,保持 积极向上的心态。
情绪管理
识别情绪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了 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表达情绪
目的与意义
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和心理特点,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 发展。
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 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 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格形成与发展
总结词
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随 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而不断变化。
详细描述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 因素的共同影响。遗传因素为个体的人格特征提供了基 础,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个体的具体表现。在个体成长 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人 格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发 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角色要求。因 此,人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 探索和调整。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影 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详细描述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或暴饮暴 食等。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和社交,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性格类型的划分
1、根据理智、意志、情绪在性格特征中何者 占优势,可划分为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2、根据个体独立程度,可划分为独立型和顺 从型。 3、根据个体心理倾向可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 型。



4、根据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A型(行动 型),B(一般型),C(平稳型),D(积极型), E(逃避型)



所谓人格障碍,指一种人格发展的内 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者没 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 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这种人格在发 展和结构上明显的偏离正常,以致使个 体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
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常见人格障碍及其心理调适
多血质 多血质人优点:容易形成活泼开朗,机 智灵活和富于同情心等良好性格。 多血质人缺点:容易形成轻率浮夸,不 踏实无恒心,感情浅薄等不良性格 ,所以多 血质的人一定要培养自己高度民主的责任感 和埋头苦干的性格。 学习上要逐渐形成稳定的兴趣。不要见 异思迁。 友谊上要注意,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 才能换取别人的真情实感。多血质的人往往 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贬低别人,容易产生骄
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 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 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的是技巧的较量,
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在这一层次, 而最高层次的较量 则是人格的较量
为什么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败;有些 人伟大,有些人渺小;有些人高尚,有 些人平庸?这一切源头在那里?这就是 本章所讲的问题——人格
中间型
2 内向、稳定 1 0 1 2 3 4 5 6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Company LOGO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1 人格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2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3
人格缺陷及其矫正
2
h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有些 人成功,另一些人却一事无成?
❖为什么有些人总犯同样的错误?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是运气
还是努力?是别人还是自己的性格?
❖ 人格特征也是可以改变的。
7
h
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独特性
❖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是各不 相同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一母生九子,九子九条心”
❖ 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 皇权崇拜、百善孝为先
8
h
人格的社会化
❖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 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 特征:行动缓慢、 敏感、情感体验深 刻、容易感觉到别 人不易觉察的细小 事物、易疲倦、孤 僻。
17
h
❖ (二)正确对待气质,促进个性优化
❖ 其实气质在个体心理中是最稳定、变化最少也最 慢的一种心理特征。因此,虽然气质会受到后天 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去改变气质是一件不太容 易的事情,所以我们了解自己的气质,就尽可能 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扬长避 短。
3
h
什么是人格?
❖ 来源: 人格一词是从“personality”翻译而来的。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 (mask)。 一是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的各种行为 二是蕴藏于内的真实自我
总的来说, 人格就是一个现实的人。
4
h
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10
h
二、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 ❖讨论:你怎么理解“气质”?
11
h
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
❖ (一)气质的概念
❖ 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 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2
h
❖ 情景表演:
❖ 四个不同气质的人去剧院看戏,都迟到了。这 时。。。。。。
13
h
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
❖ 讨论“气质”本身有无优劣之分?
18
h
❖ (三)了解气质特征的意义
❖ 我们通过气质问卷可以测量出每个人的气质,了 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 职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人际交往都有意义。比 如,气质不同的人,在说话、走路、与别人交往、 学习、工作、休息以及怎样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欢 乐、怎样对不同的事情做出反应等方面都会有不 同的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同学间加深理解、 容器相处,有很大的好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要注意学会观察、分析周围同学中的气质特征, 采取合适的交往方法。5 Nhomakorabeah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 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 动作。
❖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 就是丧失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
h
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稳定性
❖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 跨情景的一致性。 跨时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跨情境——狗改不了吃屎
22
h
小测验:猜猜他们的气质类型
❖ 银行的出纳台前,等着存钱或取钱的储户排成长 龙,出纳员熟练而迅速地为储户办理着手续。突
然,缓进的长龙停顿下来,原来站在柜台前的一
个老年人取出一大叠现金,动作迟缓地填写存款
单。于是,排在后面的小王轻声咒骂起来,怒气
冲冲地用脚碾着烟蒂,同时又点上了另一支烟 (?),小王身后的老张眼看要误了开会H,II司也 怒火中烧,但自知无可奈何,于是一边看着窗外 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一边思考其他事情(?) 。紧 挨着老张的李小姐似乎知道今天银行里人一定很
❖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 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内容,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 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基础上的综合。
9
h
人格的决定因素
❖ 遗传基础——性别、神经系统、内分泌、体型
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环境基础——胎内环境、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
h
❖ 粘液质——冰冷耐寒;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 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 难于转移,善于忍耐。
❖ 特征:安静、沉稳、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 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注意力稳定、不容易习 惯新的工作、反应缓慢、善于忍耐等。
16
h
❖ 抑郁质——秋风落 叶;抑郁质的人孤 僻,行动迟缓,情 感体验深刻,善于 觉察别人不易觉察 到的细小事物。
20
h
❖ 课堂讨论: ❖ 不同类型气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怎样扬长避
短?
❖ 气质问卷
21
h
气质小知识
❖ 美国的两个医生曾对毕业于某医学院的学生进行 了三十年的跟踪实验。他们把这些学员分成安静 型、开朗型和易怒型。经过观察发现,易怒型学 生有77.3%患了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症、良 性瘤和情绪烦燥等疾病,而安静型、开朗型学生 中患有各种病症的仅为25%和26.7%。此外, 临床资料也表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精神病的 发病率也比其他人高。
19
h
❖ 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
❖ 如胆汁质的人常同他人发生一些突然发泄感情的冲撞。比 如开始谈话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吵架,但也许是什么事情 触犯了他(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小事一桩),于是他突然之间 怒不可遏。如果谈话对方是神经系统微弱型(抑郁质)的人, 他将长期陷入委屈之中,导致孤僻古怪、谨小慎微,甚至 会给人冷若冰霜的感觉,说话也会语中带刺。粘液质的人 常常很难同胆汁质的人在一起生活。胆汁质的人坐立不安, 容易冲动,手忙脚乱;粘液质的人则慢慢腾腾,四平八稳: 而抑郁质的人又过分敏感,对这些胆汁质的人也难以忍受。
❖ (一)了解气质类型
❖ 1、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 ❖ 特征: ❖ 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
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解决问题有不求甚解的倾向、 易感情用事。
14
h
❖ 多血质——喜形于色,喜怒都在展现中,可塑性 强
❖ 特征: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 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情 绪比较稳定且易外露、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 做事粗枝大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