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最新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画杨桃》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 画杨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 画杨桃》教学设计

13 画杨桃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真切地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结果的确不一样。

老师还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仅针对的是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课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老师的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让人体会到这位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课文还采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朗读实践,从而体会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同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步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目标1.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出对话的语气,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课、摆、哈、抢、嘻”5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扩展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正确读写生字,读准多音字“倒”。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杨桃实物及图片,谈话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谁认识?(指名说)谁能说说这个杨桃的样子?2.教师简介杨桃。

杨桃 学名五敛子,又名阳桃、洋桃,在闽南地区俗称“枫果”,因其横切面呈五角星,故在国外又称“星梨”。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案合集四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案合集四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第13课《画杨桃》教案合集四篇13《画杨桃》教案教学目标: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

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肃”(sù):平舌音。

笔顺:(共8笔)“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4.扩展训练。

近义词:教诲──教导审视──审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反义词:准确──错误难忘──淡忘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案

第13课《画杨桃》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靠、而、班”等14个生字,会写“图、课、摆”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杨桃;生字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靠、而、班”等14个生字,会写“图、课、摆”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多种事物的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只杯子。

生:我看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

生:我看到了一座大桥。

师:孩子们,你们看得很准确,老师再出示几幅图片,看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它们是什么。

课件再次出示一个圆环、五角星、半圆弧等。

学生继续猜事物。

师:看来,这次你们遇到了一点点小问题。

其实,刚才这几幅图片还是先前我们看到的那些事物,只不过变换了观察它们的角度而已(补充出示对比图)。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画面。

有一个孩子在画画时就凰出了事物的不同样子,结果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嘲笑,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画杨桃》。

2. 板书课题,课件适时出示杨桃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杨桃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

二、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过渡: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你们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并将课文读通顺了吗?2.引导学生同桌间轮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标出读错的地方,适时予以提醒。

3.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靠、而、班”等,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不准确的生字再次借助拼音进行反复拼读。

(2)指名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准“晌、诲”的读音,不要读成了“响、每”的读音,同时提醒“倒”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第四声。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画杨桃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画杨桃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1. “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 因为“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看到的杨桃像一个五角星
。 于是,“我”认认真真地
看,老老实实地画。 2.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因为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同学们却说“不像”, 老师意识到同学们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还盲目地嘲笑 别人。
3. 后来,老师的神情又变得“和颜悦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现出不好意
思的神情。
4. 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去发现、思考,在亲身观察
中感受事物、接受教育、认识错误。这种方式耐心、诚恳,让人 容易理解、接受同时又印象深刻。 5.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我 们应持怎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
词语解释 认认真真:严肃对待,不马虎。 审视:仔细看。表示看的词语:注视、仰视、环视、俯视。例句: 军官审视着每个士兵。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半晌:数量词。半天。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例句:我们轮流用天 文望远镜观察日全食。
和颜悦色:和,温和。颜,脸面、面容。悦,高兴、愉快。色, 脸色。温和、愉快的脸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教诲:教训;教导。例句:我们要虚心对待长辈的教诲。 互动探究
1.过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话说寒假生活的例文,仔细读一读,边读 边想一想,这
这节课力求做到人人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能思则能疑,疑而促进问,问而获得知,疑是 深思的结果, 是获得新知的起点。
位同学都说了些什么。(发给每位学生)例 文 : 我的寒假生活 (根据情况从略)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 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今年初五我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 画杨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 画杨桃(教案)
3.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把描写“我”画画时的态度的词语画出来。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1)老师在听到学生们的回答后神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严肃。因为同学们不去观察而直接下结论的嘲笑。(小柏树)比喻成了(战士)
(2)知道了同学么你的态度后,老师为什么还要继续问“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老师继续问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冷静的思考一下,想着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3)“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这句话说明同学们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了吗?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回答的?说明了什么?
抢着答道、发出嘻嘻的笑声。
说明了同学们对“我”画的画的嘲笑。
6.阅读12段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做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6)词语练习:
小组pk,你们还知道哪些AABB的词语吗?看谁说的多。
星星点点纷纷扬扬千千万万弯弯曲曲
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开开心心结结实实
4.阅读2-4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1)当“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看见了是什么态度?从哪可以看出来?
(二)交流汇报:
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中人物之间的两次对话有什么变化?注意两次对话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特点。(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15个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

2、生字卡片;第一课时程序教与学意图一、看杨桃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

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板书课题:11画杨桃再现课文情景为领悟道理奠定基础。

二、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会认6个生字;⑵会读课文;⑶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⑴谁读得最棒?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提问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

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⑴是否划出重点词句?⑵是否会提问?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

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要在提问方面大做文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齐探究1、读第一段,讨论:⑴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培养眼力。

……)⑵练习朗读。

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

2、读第二段,讨论:默读,“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画出重点句。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杨桃、教具、前排、大笑、瞧见、迷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不同。

明白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盲从,要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不同,明白不能盲从,要实事求是。

教学准备:教师:杨桃实物及课件。

学生:准备画杨桃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揭示课题1. 播放课件:同学们在图画本上画杨桃。

2. 问:你们画的是杨桃的哪个部分?怎么画的?(学生答)3. 教师引入:同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看,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画杨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4. 教师提问: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初步印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 教师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考考大家。

注意读准字音。

3. 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在听别人朗读时,注意力要集中,看看是否正确、流利。

)4.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可引导要点:课文写了“我”看到杨桃是五角星这件事,不同的同学看到杨桃的角度不同,结果“我”画了杨桃,同学们哈哈大笑……来说说主要内容。

教师注意肯定学生复述得准确、流畅。

5. 教师过渡提问:读了课文以后,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来解答不明白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帮助。

6.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不会解答的可以继续读书找答案,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教师巡回辅导。

7.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对错,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争议的问题可再读读原文,联系上下文思考。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1. 教师过渡提问:同学们,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重点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先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归纳)2. 带着问题再次读书,深入思考。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13画杨桃》示范课教案_19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13画杨桃》示范课教案_19

《画杨桃》教案设计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1、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2、体会蕴含的道理,并运用在生活中。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题、课文插图、PPT、杨桃、两个苹果、小刀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聊一聊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

(以轻松活跃的气氛进入课堂)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堂图画课,这堂图画课也让课文中的小作者终生难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画杨桃》)。

二、词语通关(开火车朗读)靠边准确审视严肃半晌哈哈大笑和颜悦色教诲终生难忘1、请解释词语:教诲(教导)终生难忘(一辈子都难以忘怀)2、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一自然段中提到了这两个词语呢?(最后一段:“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三、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大意1、究竟这堂课老师给了“我”怎样的教诲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同学概括大意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__________,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四、初读课文1、观察图片思考:哪一副是大家心目中杨桃的样子?哪一副是“我”画的杨桃?“我”画的杨桃像什么呢?(五角星)2、为什么“我”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坐在前排靠边的位置)3、★请大家以我们的教室为例,指一指“前排靠边”的位置在哪?4、“我”坐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画得?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杨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靠、诲、而”等13个生字,会写“座”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杨桃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应训练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嘲笑。

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事情。

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学会尊重他人,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当然,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13《画杨桃》
同学们见过杨桃吗?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没关系,今天老师把杨桃带进咱们课堂啦!看,杨桃是一种青黄色水果,当杨桃横放时是什么形状?当杨桃侧放时是什么形状?杨桃不仅形状独特,味道也十分鲜美。

杨桃果实饱满,肉脆汁多,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感觉同学们快要流口水了,那今天老师答应大家,待会上完课,我把这颗杨桃送给听讲最认真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挺起腰板做端正,下面跟随老师一起看看文中的“我”画杨桃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二)识记生字
在画杨桃之前,我们还有个大任务,那就是攻克生字难关。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你的声音真洪亮)(你读的掷地有声,一点也不拖音)(读2)
诶,老师把拼音帽子去掉,你还会读吗?下面老师想开个小火车检验一下!小火车开呀开,开到哪?(读2)
同学们真厉害,我们的生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但是今天早读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词大家很容易读错,这个字读什么?“诲”组词为“教诲”(读2)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这句话中的教诲,你能换个词语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教育、教导)对,教诲就是教导、教育的意思。

同学们真厉害。

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也用诲造了一个句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让我们齐读这句话,聆听孔夫子的教诲。

(读1)。

生字会读了,你会写了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座字,想一想在写这个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仔细思考,积极发言,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大家。

生1我发现了“座”的广字头的撇应该写得舒展一些,护住里面的坐。

(你的发现一针见血)
生2我发现了“坐”字上面两个人的捺都变成了点(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你关注了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发现,按照笔画顺序正确的书写这个字,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请同学在生字练习纸上把座字练习三遍,写的时候要谨记刚才几位同学的提醒。

(写字的时候要注意,眼离书本一尺,手里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写完的同学把练习本和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一下,如果觉得同桌写得好,就给他画一个五角星,如果你觉得他哪里需要改进,就轻声告诉他。

(三)、初读课文
生字我们会读会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这堂图画课吧!
1、出示杨桃图片
同学们请看,在这两幅图中,哪一幅图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杨桃的样子,哪一幅是我画的杨桃?(训练完整表达)
我画的杨桃像什么形状?五角星
当我画这幅画时是坐在什么位置上看得杨桃?
生:前排靠边的位置
师: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那我问你前排靠边的位置在哪?你能在我们教
室中指出来吗?还有哪里也是前排靠边的位置?
也许是这边,也许是那边,总之是前排靠边的位置。

2、那么文中除了我还有谁也坐在这个位置看了杨桃,又看出些什么?
先不着急回答,自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

(自己读自己的,放声读。


好我们来交流交流。

文中除了“我”(板书)还有谁也坐在这个位置看杨桃?(训练完整表达)连起来说一说
文中除了我,还有老师和同学也坐在了我的位置上看了杨桃的样子。

(板书)这篇文章三次写到了看杨桃,下面我们围绕这三看杨桃来学习课文。

(四)深入研讨
1、首先,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你找的这句很关键,当时杨桃摆放的位置非常的重要对不对。

虽然杨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但我是怎么画的?
2、当我把这幅认真的,自己觉得很准确的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什么反应?老师又是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阅读2—5段,小组讨论交流,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待会每个组派一个小代表和大家交流交流。

(情三位代表发言)
3、刚才我们提到同学们也坐在我的位置上看了杨桃,现在老师想再现当时的情景,把杨桃放在和图画课相同的位置,请大家看,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椭圆形)刚才回答问题的几位同学请起立,老师请你做到前排靠边的位置,再来看看杨桃的样子。

(坐稳再看,请你也向文中的老师一样审视杨桃,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

)那么老师再来采访一下这几位同学,当你坐在前排靠边的位置时,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形状?
哦,大家看到的杨桃已经不像以往的样子,而是变成了五角星的样子了。

那同学们看杨桃前后的态度有变化吗?有。

老师把同学们前后的表现展示在大屏幕上,大家先试着读一读,想一想这前后的变化应该怎么读呢?
在同学们展示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前后的变化?先来说第一部分。

生:第一部分是同学们嘲笑我,所以要用嘲笑的语气。

(自以为是)
仔细看看同学们说的话,关注一下这些标点,你有什么发现?
几乎都是!要读出什么语气?——肯定(同学们坚定的认为我画的不像,坚定的认为是我画错了。

我找两位同学试一试。

(读3)
我们认真听,看看他们能不能读出同学们的嘲笑和那种坚定的语气。

(我先打断一下,刚才我们说同学们说话时语气非常坚定,干脆,那应该怎么读?听老师读。

)(我想问问,为什么在这你拖了长音?)你能关注这个标点,并谈出自己的的理解,非常了不起。

再来看看第二部分应该怎么读?
(不好意思的语气)(因为同学们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是不好意思的语气。

)(羞愧)(你走进了同学们的内心)
是啊,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现在很羞愧很内疚很不好意思,所以他说话时……请你观察标点符号。

断断续续的,你怎么看出断断续续的?
因为用了省略号。

下面我找两位同学读,看他们能不能读出同学们羞愧的,吞吞吐吐的感觉。

(读3)
那么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文中同学的话,我来读老师的话。

看看他们能不能读出前后的变化。

(读1)
现在咱们全班同学一起加入进来(分组)让我们再现课堂上的情景。

(读1)(五)体会道理,情感升华
通过同学们前后表现的对比,我们知道,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他们看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真的是五角星形状的。

面对知错能改的同学们,老师是怎么教诲同学们的?谁能找出老师的教诲?
仔细品味老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我们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换位思考”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这堂课还要继续上,同学们会怎么画杨桃呢?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不轻易嘲笑别人。

)
说明大家已经学会了尊重别人,换位思考,懂得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的道理。

看,这是后来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的作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老师的教诲时刻在我的耳边响起,让我终身难忘,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所明白的道理也会一生受用。

七、板书设计:画杨桃
“我”
老师换位思考
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