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糖尿病基础知识PPT课件
糖尿病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遗传
(肥胖、生活方式等)
( ß 细胞缺陷)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
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
胰岛素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的特征
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血浆胰岛素相对性降低 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 (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
DIABETES CARE, VOLUME 31, SUPPLEMENT 1, JANUARY 2008
糖代谢状态(WHO 1999)
糖代谢分类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 (FBG)
<6.1 6.1-7.0
100 第一时相
80
60
第二时相
40
20
0
0
30
60
90
T时im间e ((分m钟ins))
第一时相(早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
❖ 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肝糖输出 ❖ 迅速激活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减少脂肪分解和游离脂肪酸释放
减小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缩短血糖升高持续时间 抑制后期高胰岛素血症
≥11.1
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或 2)空腹血糖(FPG)
或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2h)血糖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7.0 ≥11.1
a) 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 b) 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2013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糖尿病的分类
01
02
03
1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人。
2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抵抗或作用受 损导致,多发生于成年人, 尤其是肥胖者。
妊娠糖尿病
发生在妊娠期间,与胰岛 素抵抗有关,产后可能消 失或发展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 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记录与整理
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饮食、运动等情况,以 便分析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自我管理
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如如 何正确使用血糖仪、如何调整饮食和运动等。
06
糖尿病的预防与教育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 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遵循“三餐三定”原则 ,即定时、定量、定餐
,避免暴饮暴食。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 况,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适 量、适度、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掌握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方法
了解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以控制血糖水平。
3
学习糖尿病的监测和应对技巧
掌握如何监测血糖、处理低血糖等紧急情况。
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糖尿病的危害
让公众了解糖尿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预防PPT课件

过度减肥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 肌肉,反而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腹部脂肪堆积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 切相关,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减少腹部脂肪。
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血糖
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 并控制糖尿病。
检查相关指标
如血脂、血压等,全面了解身体的 健康状况。
及时就医
如有异常症状或发现血糖等相关指 标异常,应甚至 失明,影响生活质量。
糖尿病可能导致肢体残疾,影响 行走和运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糖尿病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 虑、抑郁等,影响情绪和心理健
康。
对家庭的危害
糖尿病可能导致家庭成员需要 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增加家 庭负担。
糖尿病可能导致家庭经济负担 加重,如医疗费用、护理费用 等。
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和经验,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 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坚持治疗和监测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不随 意更改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 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和监测结果,以便
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医生更好地评估和治疗。
谢谢观看
社会组织帮助
成立糖尿病协会
成立糖尿病协会等社会组织,为 糖尿病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包 括提供医疗咨询、心理支持和社
交活动等。
开展公益活动
社会组织应开展公益活动,如义 诊、健康讲座和运动比赛等,以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合作与交流
社会组织应与政府、医疗机构和 企业等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视力模糊、疲劳、伤 口愈合缓慢。
02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基础知识PPT课件

α细胞 β细胞 δ细胞
胰岛素 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
12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 对糖代谢的影响: 加速葡萄糖利用,抑制葡萄糖生成
• 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进脂肪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分解
1、血清C肽测定:
正常血清C肽值:0.5~3.0ng/ml,兴奋试验后C肽值超过 基础值150细~胞300%。
2、血清胰分岛素测定:
C
高峰值在泌进餐后30~60min,高峰值血为糖基刺础激值的5~10倍。 胰岛素
肽
原
In
分泌入血
-
22
尿糖测定
▪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 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
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1、代谢紊乱症候群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
•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 3、反应性低血糖。
进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胰岛素水平不适当提 高,引起低血糖反应。 • 4、围手术期发现高血糖。 • 5、于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糖。
-
-
9
血糖的调节Leabharlann ➢肝脏血糖升高葡萄糖
血糖较低
➢激素
合成糖原储备;合成脂肪 糖原分解;糖异生
胰岛素: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或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 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分泌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
岛素分泌受损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等) • 妊娠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知识主题ppt

≥11.1mmol/L(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 明确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Duan)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Bing)防治指南(2010年版)
第十四页,共五十二页。
1、现状和特点2、定义3、分类(Lei)4、临床表现5、诊断6、并发症
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1
每周3天,每天2次
用胰岛素治疗者
非胰岛素治疗者2
每天4~7次,直到病情稳定
监测频率随治疗方案各有不同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毛(Mao)细血管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全(Quan)方位监测指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项目Leabharlann 控制目标 血糖 (mmol/L)*
空 腹
3.9 ~ 6.1
第五页,共五十二页。
1、现状和特点2、定义3、分类4、临床(Chuang)表现5、诊断6、并发症
一(Yi)、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六页,共五十二页。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Yong)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
第七页,共五十二页。
1、现状和特点2、定义3、分类4、临床表现5、诊断(Duan)6、并发症
一(Yi)、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二页。
1、教育及(Ji)心理疗法 2、饮食疗法。3、运动疗法 。4、药物疗法。5、糖尿病监测。6、中医调理。7、外科手术治疗。
二、治疗糖(Tang)尿病的七驾马车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有利于疾病预防(Fang)和心理健康
二、治(Zhi)疗糖尿病的七驾马车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最新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精品课件)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严重患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高渗综合症是病症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一、糖尿病典型的早期症状都有什么?常见的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有:1、视力急剧下降,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反复眼睑炎、睑缘炎;或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2、凡感耳痒,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及时防控血糖.3、口腔烧灼感、口腔黏膜干燥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压痛,牙周组织水肿. 牙周袋形成,牙齿扣痛、松动、脱落等。
4、感觉多是从足趾开始。
经数月或数年逐渐向上发展。
典型的疼痛可为针刺、火烧、压榨或撕裂样疼痛。
还会有麻木、发冷感.常有蚂行感或麻木感,由于温度感丧失、痛觉迟钝而易发生下肢各种创伤和感染。
二、糖尿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常见的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有:1、伤口愈合会非常缓慢,因为血糖高,黏膜屏障作用减低,伤口不容易愈合。
2、皮肤瘙痒,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
3、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患者经常会感觉两脚无力,容易疲乏,腰膝酸软等。
4、视力下降。
视物不清。
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进展较快,有事也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引起急性视力下降。
糖尿病科普知识PPT课件

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形成2型糖尿病
如果胰岛素天天带“汽油”外出,“汽油”的父母不 高兴了,干脆把门锁上,不让胰岛素来家里了。
胰岛素进不了“油箱”家门,意味2型糖尿病产生了。
11
糖尿病成因回顾
12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13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诊断、防治
20
糖尿病诊断
1.ONE
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126mg/dl)
2.TWO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血糖,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
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
21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一的,而是“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
饮食干预
健康教育
血糖监测
22
运动干预
药物治疗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
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
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粮食、蔬菜、奶、水果、 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23
葡萄糖
当上千个葡萄
三个葡萄糖相 连就是“三精
四个连起来就 是麦芽四糖
葡萄糖酸钙”?
不,它的学名
糖连起来,就 成了人体所需 的重要的营养 物质之一—— 淀粉。
白糖。
是麦芽三糖
6
糖尿病成因
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水果、蔬菜等都能产 生不同量的葡萄糖,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消化转化为 血糖,然后转运到血液里,“人体 汽车”这样就加满了“油”,可以 不停地前进。
糖尿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2、增殖性:新生血管的出现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标 志。新生血管可造成房水引流障碍导致青光眼,且新 生血管侵入玻璃体内易破裂出血,产生膜样机化,纤 维组织牵拉可致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
2019/3/24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原因:主要有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 变及白内障。 • 分2类6级: • 非增殖性 微血管瘤 • 硬性渗出 • 软性渗出 • 增殖性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 机化物增生 • 视网膜脱离,失明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 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 率高达9.6%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 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 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
2019/3/24 3
提纲
• • • • • 糖尿病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诊断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糖尿病的治疗
2019/3/24
27
治 疗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死亡率高达40%~70%,须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⒈补液:高渗昏迷时患者失水超过体重的12%,故应积 极补液。如患者无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可鼻饲清水并 同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若患者出现休克,肠道补液 吸收差,须静脉补液。 在治疗最初的8~12小时内,补液总量约4000~6000毫升。 当血糖降至250mg/dl(14mmol/l)后,改输5%葡萄糖溶 液。
胰岛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示意图
(TPK)
体
GLUT
P: 磷酸残基 TPK: 酪氨酸激酶 2019/3/24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
40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全面促进物质合成代谢
2019/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0210/111新/11医大本硕班课件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8
如何发现 糖尿病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9
如何发现糖尿病
尿常规检查发现尿糖阳性,伴或不伴有尿酮阳性 无意中发现指尖血糖或静脉葡萄糖测定数值升高 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 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症状 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和糖尿病相关
ustnoAqpuretehtnaecmehuafbrsolAem;.Daen.itd8h1eor-n1de3rci6nakninnogtor
making water. Aretaeus A.D. 81-136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3
糖尿病定义
胰岛素分泌不足 及/或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绝对/相对缺乏
(在男性中为16.1%以 及在女性 中为14.9%)。患病率随着年龄和 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 城市居民患病率比农村高(11.4% 对8.2%)。
• 单纯IGT的患病率高于单纯IFG的患 病率(在男性中为11.0%对3.2%, 以及在女性中为10.9%对2.2%)。
2020/11/11
Yang W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EJM. 2010. 362(12):1090-101
2200210/111新/11医大本硕班课件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5
糖尿病流行病学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6
警钟:2030年糖尿病患病率在全 球的上升
患者人数 < 5000 5000–74,000 75,000–349,000 350,000–1,499,000 1,500,000–4,999,000 > 5,000,000 不详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6
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
遗传因素
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 率在 10%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
环境因素
膳食结构改变,总热量过剩 生活模式不健康,体力活动减少,肥胖
社会老龄化
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 71 岁,女性达 74 岁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7
2020/11/11
总计 > 3.7亿
WHO. Available at: . Last accessed: January 2005.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7
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 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 既往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的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
为9.7%(在男性中为10.6%以及 在女性中 为8.8%)和15.5%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5
2型糖尿病两种亚群:肥胖和非肥胖型 2型糖尿病不同人群中肥胖的发生率
➢ 华人和日本人 ➢ 北美人,欧洲人或非洲人 ➢ Pima Indians 或 Nauru或 Samoa土著人
< 30% (?) 60-70% 接近100%
2新02医0/1大1/1本1 硕班课件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8
全世界
➢ 现在 ( 2007)
2.46亿
➢ 2030
3.66亿
➢ 新增加糖尿病约 2/3-3/4在发展中国家
➢ 美国Pima 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岛国Nauru患病率达4050%
2200210/111新/11医大本硕班课件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9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使用
糖尿病基础知识与糖尿病 药物治疗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1
什么是糖尿病?
由来:
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 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 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
17世纪英国医生发现 尿“甜如蜜” Diabetes Mellitus
2020/பைடு நூலகம்1/11
1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
2020/11/11
2型糖尿病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0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 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在18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
2020/11/1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1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4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是以胰岛素分泌 障碍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 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与多种器官的长期损伤,功能障碍及 衰竭有关;尤其是眼、肾脏、神经、心脏和血管。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 2
2020/11/11
胰岛素发明以前
糖尿Dia病tbhee.tef.lse. s是. h. 人.ains体da的lmim肉eblts和ining肢tdo体ouw熔rinn化eo.f流入 到尿Th液e n中at。ur本e o病f 是the慢d性ise,as但e若is全部 表现clivh具erod备niifc,t,hb病euct人othn命est短pitau,ttiieo因nnt为oisf熔tshh化eor加t快,dis死ea亡se加b速e c。om口pl渴ete不ly能被阻挡; 任何erasp人taidb(,lits病hhee人dde), afot不hr t能shpe不eme喝deyl和.tinT排gh尿iirss。t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儿童肥胖率已达8.1%,2型糖尿病患病率尚缺乏全国性资料
2020/11/1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2
Obesity epidemic
2200210/111新/11医大本硕班课件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3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994 年 25 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中 新诊断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发达美国的48%
2020/11/11
新医大一附院内分泌科14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表型特点
肥胖程度低于西方:我国T2DM患者BMI平均 25kg/m2, 白种人超过30kg/m2
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单纯 餐后血糖升高占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