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图形找规律
二年级思维拓展- 找规律填图

找规律填图☜知识要点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从图形的多少、图形的大小、图形的位置的变化等多方面观察、分析、才能找出变化规律,再正确地画出图形来。
☜精选例题【例1】: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下去该怎么画?☝思路点拨:观察上图,第一幅图中有1121个2”,第四幅比第三幅图也多了12259☝标准答案:✌活学巧用1、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2、根据前面几幅画的规律,接着画。
【例2】“?”处应填什么图形?☝思路点拨:仔细观察上图第一、二行可以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内构成一个新的图形。
☝标准答案:✌活学巧用1、想一想,“?”处应填什么图形?2、想一想,“?”处应填什么图形?【例3】: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第三组的右框空白格应填什么样的图?☝思路点拨:从第一组图可知,左边一格是一个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部分,右格中的图形就是把左格中含有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旋转后放置的。
从第二组图可知,左边一格是一个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部分,右格是把左格中含有阴影部分的小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放置的。
由此得出,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每组左边格内的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后,把这个图形的右半部分(即阴影部分)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放置在右边格内。
第三组图,左边格内是一个菱形,把菱形平均分成2份,右格内的图形应该是把左边格内含有阴影部分的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放置的。
☝标准答案:活学巧用1.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第三组的右框空白格应填什么样的图?2.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第三组的右框空白格应填什么样的图?【例4】: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处应怎样画?☝思路点拨:仔细观察上图每排共有三种图形,它们有黑的,它们的图形排列规律是上一排的最后一个图形是下一排的第一个图形,上一排的第一个图形都是下一排的中间图形;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一行每一列都分别有白色的,黑色的和条纹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图形找规律练习题(详解版)

答案
解析 图中的两块阴影是绕着中点逆时针旋转,每次跨一格.
7 先找规律,再填图.
如果
变成 ,那么
应变成
.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不妨将图中的圆、三角形、正方形分别编序号为:①,②,③,则变化规则为:①移到③的下 面,②移到③的正中,同样将要作变化的图进行编号,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分别编号①, ②,③,作同样的变化后,可得到如答案所示的图形.
图形找规律练习题
1 观察下列两组图形的规律,分别画出横线上的图形.
答案 .
解析 .
2 观察左侧图中文字的规律,从右侧四个文字中选一个填在左侧第五个方格中.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一笔画汉字,两笔画汉字,三笔画汉字,四笔画汉字,五笔画汉字.
3 观察图中各图形的规律,画出“?”处的图形.
答案
解析 每个小人都由头发、脑袋、眼睛.嘴巴和脸上的阴影组成.可以分别来观察它们: ①脑袋形状以正方形、圆形交替出现,则“?”处是圆的. ②第一个小人有 根头发,第二个小人有 根头发,第三个小人有 根头发……依此类推,第六 个小人有 根头发. ③眼睛是黑方形、白椭圆交替出现,则“?”处是白椭圆. ④嘴巴则是按照“笑”、“一般”、“生气”的形式, 种形状循环出现,则“?”处是“生气”. ⑤脸上的阴影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转动,每 次转回原来的位置,则“?”处是在右上角. 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4 观察图中的规律,请按照这种规律,问号处应该选( ).
A.
B.
C.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 C 解析 略
5
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最后一个方框中画出相关的图形.
A.
B.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标准答案解析)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1.按如下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填表中缺少可坐人数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表中三角形个数的变化规律:图形012…n横截线条数6??…?三角形个数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0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6;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n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在线段AB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10个不同点,可得线段_________条.4.如图是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除最顶端的1以外,以下出现的数字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根据它的规律,则最下排数字中x的值是_________,y的值是_________.5.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大小的单位正方形构成,依照图中规律,第六个图形中有_________个单位正方形.6.如图,用相同的火柴棒拼三角形,依此拼图规律,第7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根火柴棒.7.图1是一个正方形,分别连接这个正方形的对边中点,得到图2;分别连接图2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3;再分别连接图3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4;按此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的所有正方形个数是_________个.8.观察下列图案: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6个图案中共有_________个三角形.9.如图,依次连接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则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10.下列各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根据图形所揭示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第1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3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6个小正方形,第4个图形有10个小正方形…,按照这样的规律,则第10个图形有_________个小正方形.11.如图,用围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摆图形,则摆第n个图形需要围棋子的枚数为_________.12.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则摆n条“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_________.13.如图,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六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二十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14.用火柴棒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填写下表:图形编号(1)(2)(3)…n火柴根数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图(1)是一个黑色的正三角形,顺次连接三边中点,得到如图(2)所示的第2个图形(它的中间为一个白色的正三角形);在图(2)的每个黑色的正三角形中分别重复上述的作法,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3个图形.如此继续作下去,则在得到的第5个图形中,白色的正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16.如图,一块圆形烙饼切一刀可以切成2块,若切两刀最多可以切成4块,切三刀最多可以切成7块…通过观察、计算填下表(其中S表示切n刀最多可以切成的块数)后,可探究一圆形烙饼切n刀最多能切成_________块(结果用n的代数式表示).n012345…nS124717.如图,是用相同的等腰梯形拼成的等腰梯形图案.第(1)个图案只有1个等腰梯形,其两腰之和为4,上下底之和为3,周长为7;第(2)个图案由3个等腰梯形拼成,其周长为13;…第(n)个图案由(2n﹣1)个等腰梯形拼成,其周长为_________.(用正整数n表示)18.下列各图均是用有一定规律的点组成的图案,用S表示第n个图案中点的总数,则S=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19.如图,由若干盆花摆成图案,每个点表示一盆花,几何图形的每条边上(包括两个顶点)都摆有n(n≥3)盆花,每个图案中花盆总数为S,按照图中的规律可以推断S与n(n≥3)的关系是_________.20.用火柴棍象如图这样搭图形,搭第n个图形需要_________根火柴棍.21.现有黑色三角形“”和白色三角形“”共有2011个,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如下:则黑色三角形有_________个.22.假设有足够多的黑白围棋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一行:○●●○○●○●●○○●○●●○○●○●●○○●…请问第2011个棋子是黑的还是白的?答:_________.23.观察下列由等腰梯形组成的图形和所给表中数据的规律后填空:梯形的个数12345…图形的周长58111417…当梯形个数为2007个时,这时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24.如图,下面是一些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第4个图案有_________个小正方形组成;第n个图案有_________个小正方形组成.25.如图所示是由火柴棒按一定规律拼出的一系列图形:依照此规律,第7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_________.26.图中的每个图形都是由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n≥2)个棋子,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按图的排列规律推断,s与n之间的关系可用式子_________表示.27.观察下列图形,它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第_________个图形中,十字星与五角星的个数和为27个.28.2条直线最多只有1个交点;3条直线最多只有3个交点;4条直线最多只有6个交点;2000条直线最多只有_________个交点.29.以下各图分别由一些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请填写图2、图3中的周长,并以此推断出图10的周长为_________.30.如图所示,第1个图案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组成,第2个,第3个图案可以看作是第1个图案经过平移而得,那么设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m块,则m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31.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1)分别写出第6、7两个图形各有多少颗黑色棋子?(2)写出第n个图形黑色棋子的颗数?(3)是否存在某个图形有2012颗黑色棋子?若存在,求出是第几个图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如图,给出四个点阵,s表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按照图形中的点的个数变化规律,(1)猜想第n个点阵中的点的个数s=_________.(2)若已知点阵中点的个数为37,问这个点阵是第几个?33.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1)填写下表:图形编号123456图中棋子数5811141720(2)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写出摆第n个图形所需棋子的枚数;(3)其中某一图形可能共有2011枚棋子吗?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若可能,请你求出是第几个图形.34.观察图中四个顶点的数字规律:(1)数字“30”在_________个正方形的_________;(2)请你用含有n(n≥1的整数)的式子表示正方形四个顶点的数字规律;(3)数字“2011”应标在什么位置.35.如图,各图表示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中花盆的总数为S.问:①当每条边有2盆花时,花盆的总数S是多少?②当每条边有3盆花时,花盆的总数S是多少?③当每条边有4盆花时,花盆的总数S是多少?④当每条边有10盆花时,花盆的总数S是多少?⑤按此规律推断,当每条边有n盆花时,花盆的总数S是多少?36.如下图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如果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④、第⑤个“上”字分别需用_________和_________枚棋子;(2)第n个“上”字需用_________枚棋子;(3)七(3)班有50名同学,把每一位同学当做一枚棋子,能否让这50枚“棋子”按照以上规律恰好站成一个“上”字?若能,请计算最下一“横”的学生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7.下列表格是一张对同一线段上的个数变化及线段总条数的探究统计.线段上点的个数线段的总条数11+2=31+2+3=6……(1)请你完成探究,并把探究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2)若在同一线段上有10个点,则线段的总条数为_________;若在同一线段上有n个点,则有_________条线段(用含n 的式子表示)(3)若你所在的班级有60名学生,20年后参加同学聚会,见面时每两个同学之间握一次手,共握手_________次.38.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H”字.(1)摆成第一个“H”字需要_________个棋子;摆第x个“H”字需要的棋子数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2)问第几个“H”字棋子数量正好是2012个棋子?3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请你探究:(1)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2)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3)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n为正整数,且n≥2).40.如图所示,小王玩游戏:一张纸片,第一次将其撕成四小片,手中共有4张纸片,以后每次都将其中一片撕成更小的四片.如此进行下去,当小王撕到第n次时,手张共有S张纸片.根据上述情况:(1)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2)当小王撕到第几次时,他手中共有70张小纸片?41.如图①是一张长方形餐桌,四周可坐6人,2张这样的桌子按图②方式拼接,四周可坐10人.现将若干张这样的餐桌按图③方式拼接起来:(1)三张餐桌按题中的拼接方式,四周可坐_________人;(2)n张餐桌按上面的方式拼接,四周可坐_________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若用餐人数为26人,则这样的餐桌需要_________张.42.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1)填写下表:图形编号123456图形中的棋子(2)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写出摆第n个图形棋子的枚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如果某一图形共有99枚棋子,你知道它是第几个图形吗?43.如图①,图②,图③,图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规律,(1)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_.(2)第n个“广”字需要多少枚棋子?44.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在第n个图中共有_________块黑瓷砖,_________块白瓷砖;(2)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的情形?你能通过计算说明吗?45.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三角形.照这样搭下去:(1)搭4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_________根火柴棒;13根火柴棒可以搭_________个这样的三角形;(2)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_________根火柴棒(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46.观察图中的棋子:(1)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4个图形中的棋子个数是多少?(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图形的棋子个数;(3)求第20个图形需棋子多少个?47.如图,用正方体石墩垒石梯,下图分别表示垒到一、二、三阶梯时的情况.那么照这样垒下去,请你观察规律,并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下表中未填的两个空格:阶梯级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石墩块数39(2)当垒到第n级阶梯时,共用正方体石墩多少块(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并求当n=100时,共用正方体石墩多少块?48.有一张厚度为0.05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2×0.05毫米.(1)对折3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n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3)对折n次后,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49.如图所示,用同样规格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图: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每一横行有_________块瓷砖,每一竖列有_________块瓷砖(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按此规律,铺设了一矩形地面,共用瓷砖506块,请问这一矩形的每一横行有多少块瓷砖,每一竖列有多少瓷砖?50.找规律:观察下面的星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在④、⑤和⑥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①1=12②1+3=22③1+3+5=32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2)通过猜想,写出第n个星阵图相对应的等式.5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下去,如图所示:(1)完成下表:所剪次数n12345正方形个数Sn4(2)剪n次共有S n个正方形,请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 n=_________;(3)若原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第n次所剪得的正方形边长是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52.如图是用五角星摆成的三角形图案,每条边上有n(n>1)个点(即五角星),每个图案的总点数(即五角星总数)用S表示.(1)观察图案,当n=6时,S=_________;(2)分析上面的一些特例,你能得出怎样的规律?(用n表示S)(3)当n=2008时,求S.53.用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的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里向外第1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_________个;由里向外第2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_________个;由里向外第3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_________个;(2)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_________个;(3)由里向外第n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_________个.54.下列各图是由若干花盆组成的形如正方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个花盆,每个图案花盆总数是S.(1)按要求填表:n2 3 45…S4812…(2)写出当n=10时,S=_________.(3)写出S与n的关系式:S=_________.(4)用42个花盆能摆出类似的图案吗?55.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在第1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_________块.(2)在第2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_________块.(3)在第3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_________块.(4)在第10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_________块.(5)在第n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_________块.56.淮北市为创建文明城市,各种颜色的菊花摆成如下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为S,当n=2时,S=3;n=3时,S=6;n=4时,S=10.(1)当n=6时,S=_________;n=100时,S=_________.(2)你能得出怎样的规律?用n表示S.57.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系列“树枝”经观察,图(2)比图(1)多出2个“树枝”,图(3)比图(2)多出4个“树枝”,图(4)比图(3)多出8个“树枝”,按此规律:图(5)比图(4)多出_________个树枝;图(6)比图(5)多出_________个树枝;图(8)比图(7)多出_________个树枝;…图(n+1)比图(n)多出_________个树枝.58.如图是用棋子成的“T”字图案.从图案中可以出,第一个“T”字图案需要5枚棋子,第二个“T”字图案需要8枚棋子,第三个“T”图案需要11枚棋子.(1)照此规律,摆成第八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2)摆成第n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3)摆成第2010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59.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图案:(1)当黑砖n=1时,白砖有_________块,当黑砖n=2时,白砖有_________块,当黑砖n=3时,白砖有_________块.(2)第n个图案中,白色地砖共_________块.60.下列图案是晋商大院窗格的一部分.其中,“o”代表窗纸上所贴的剪纸.探索并回答下列问题:(1)第6个图案中所贴剪纸“o”的个数是_________;(2)第n个图案中所贴剪纸“o”的个数是_________;(3)是否存在一个图案,其上所贴剪纸“o”的个数为2012个?若存在,指出是第几个;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形找规律60题参考答案:1.结合图形和表格,不难发现:1张桌子座6人,多一张桌子多2人.4张桌子可以座10+2=12.即n张桌子时,共座6+2(n﹣1)=2n+4.2.当横截线有n条时,在6个的基础上多了n个6,即三角形的个数共有6+6n=6(n+1)个.故应填6(n+1)或6n+63.∵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2+1=3;画2个点,可得6条线段,3+2+1=6;画3个点,可得10条线段,4+3+2+1=10;…;画n个点,则可得(1+2+3+…+n+n+1)=条线段.所以画10个点,可得=66条线段;4.根据图形可以发现,第七排的第一个数和第二数与第八排的第二个数相等,而第八排的第二个数就是x,所以x=61.另外,由图形可知,x右边的数是2×61=122,y左边的数是2×61+56=178,所以y=178+46=2245.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2个,第2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比第1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多4个,第3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比第2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多6个…,依照图中规律,第六个图形中有2+4+6+8+10+12=42个单位正方形6.图形从上到下可以分成几行,第n行中,斜放的火柴有2n根,下面横放的有n根,因而图形中有n排三角形时,火柴的根数是:斜放的是2+4+…+2n=2(1+2+…+n)横放的是:1+2+3+…+n,则每排放n根时总计有火柴数是:3(1+2+…+n)=21)nn3(把n=7代入就可以求出.故第7个图形中共有=84根火柴棒7.图1中,是1个正方形;图2中,是1+4=5个正方形;图3中,是1+4×2=9个正方形;依此类推,第n个图的所有正方形个数是1+4(n﹣1)=4n﹣3.8.∵第1个图案中有2×2+2×1=6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中有2×3+2×2=10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中有2×4+2×3=14个三角形;…∴第6个图案中有2×7+2×6=26个三角形.故答案为269.∵正方形的边长是1,所以它的斜边长是:=,所以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是:×=,第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以此类推,第n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n ﹣1,所以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1=;故答案为:,.10.∵第一个有1个小正方形,第二个有1+2个,第三个有1+2+3个,第四个有1+2+3+4,第五个有1+2+3+4+5,∴则第10个图形有1+2+3+4+5+6+7+8+9+10=55个.故答案为:5511.依题意得:(1)摆第1个“小屋子”需要5个点;摆第2个“小屋子”需要11个点;摆第3个“小屋子”需要17个点.当n=n时,需要的点数为(6n﹣1)个.故答案为6n﹣112.由图形可知:第一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2+6=8;第二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2+2×6=14;第三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2+3×6=20;…;第n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2+n×6=2+6n.故答案为2+6n13.6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n (n﹣1)=×6×5=15,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n(n﹣1)=×20×19=190.故答案为:15,190.14.如表格所示:图形编号(1)(2)(3)…n火柴根数71217…5n+215.设白三角形x个,黑三角形y个,则:n=1时,x=0,y=1;n=2时,x=0+1=1,y=3;n=3时,x=3+1=4,y=9;n=4时,x=4+9=13,y=27;当n=5时,x=13+27=40,所以白的正三角形个数为:40,故答案为:4016.n=1时,S=1+1=2,n=2时,S=1+1+2=4,n=3时,S=1+1+2+3=7,n=4时,S=1+1+2+3+4=11,…所以当切n刀时,S=1+1+2+3+4+…+n=1+n(n+1)=n2+n+1.故答案为n2+n+117.根据题意得:第(1)个图案只有1个等腰梯形,周长为3×1+4=7;第(2)个图案由3个等腰梯形拼成,其周长为3×3+4=13;第(3)个图案由5个等腰梯形拼成,其周长为3×5+4=19;…第(n)个图案由(2n﹣1)个等腰梯形拼成,其周长为3(2n﹣1)+4=6n+1;故答案为:6n+118.观察发现:第1个图形有S=9×1+1=10个点,第2个图形有S=9×2+1=19个点,第3个图形有S=9×3+1=28个点,…第n个图形有S=9n+1个点.故答案为:9n+119.n=3时,S=6=3×3﹣3=3,n=4时,S=12=4×4﹣4,n=5时,S=20=5×5﹣5,…,依此类推,边数为n数,S=n?n﹣n=n(n﹣1).故答案为:n(n﹣1).20.结合图形,发现:搭第n个三角形,需要3+2(n ﹣1)=2n+1(根).故答案为2n+121.因为2011÷6=335…1.余下的1个根据顺序应是黑色三角形,所以共有1+335×3=1006.故答案为:100622.从所给的图中可以看出,每六个棋子为一个循环,∵2011÷6=335…1,∴第2011个棋子是白的.故答案为:白23.依题意可求出梯形个数与图形周长的关系为3n+2=周长,当梯形个数为2007个时,这时图形的周长为3×2007+2=6023.故答案为:6023.24.观察图形知:第一个图形有1=12个小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有1+3=4=22个小正方形;第三个图形有1+3+5=9=32个小正方形;…第n个图形共有1+2+3+…+(2n﹣1)=n2个小正方形,当n=4时,有n2=42=16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6,n225.根据已知图形可以发现:第2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7;第3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10;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13;∵每增加一个正方形火柴棒数增加3,∴第n个图形中应有的火柴棒数为:4+3(n﹣1)=3n+1.当n=7时,4+3(n﹣1)=4+3×6=22,故答案为:2226.观察图形发现:当n=2时,s=4,当n=3时,s=9,当n=4时,s=16,当n=5时,s=25,…当n=n时,s=n2,故答案为:s=n227.∵第1个图形中,十字星与五角星的个数和为3×2=6,第2个图形中,十字星与五角星的个数和为3×3=9,第3个图形中,十字星与五角星的个数和为3×4=12,…而27=3×9,∴第8个图形中,十字星与五角星的个数和=3×9=27.故答案为:828.2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3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6,5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10,…所以2000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1999==1999000.故答案为199900029.∵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图1的周长是:1×4=4,图2的周长是:2×4=8,图3的周长是3×4=12,…第n个图的周长是4n,∴图10的周长是10×4=40;故答案为:8,12,4030.首先发现:第一个图案中,有白色的是6个,后边是依次多4个.所以第n个图案中,是6+4(n﹣1)=4n+2.∴m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m=4n+2.故答案为:4n+2.31.第一个图需棋子6,第二个图需棋子9,第三个图需棋子12,第四个图需棋子15,第五个图需棋子18,…第n个图需棋子3(n+1)枚.(1)当n=6时,3×(6+1)=21;当n=7时,3×(7+1)=24;(2)第n个图需棋子3(n+1)枚.(3)设第n个图形有2012颗黑色棋子,根据(1)得3(n+1)=2012解得n=,所以不存在某个图形有2012颗黑色棋子32.(1)由点阵图形可得它们的点的个数分别为:1,5,9,13,…,并得出以下规律:第一个点数:1=1+4×(1﹣1)第二个点数:5=1+4×(2﹣1)第三个点数:9=1+4×(3﹣1)第四个点数:13=1+4×(4﹣1)…因此可得:第n个点数:1+4×(n﹣1)=4n﹣3.故答案为:4n﹣3;(2)设这个点阵是x个,根据(1)得:1+4×(x﹣1)=37解得:x=10.答:这个点阵是10个33.(1)观察图形,得出枚数分别是,5,8,11,…,每个比前一个多3个,所以图形编号为5,6的棋字子数分别为17,20.故答案为:17和20.(2)由(1)得,图中棋子数是首项为5,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摆第n个图形所需棋子的枚数为:5+3(n﹣1)=3n+2.(3)不可能由3n+2=2010,解得:n=669,∵n为整数,∴n=669不合题意故其中某一图形不可能共有2011枚棋子34.(1)由图可知,每个正方形标4个数字,∵30÷4=7…2,∴数字30在第8个正方形的第2个位置,即右上角;故答案为:8,右上角;(2)左下角是4的倍数,按照逆时针顺序依次减1,即正方形左下角顶点数字:4n,正方形左上角顶点数字:4n﹣1,正方形右上角顶点数字:4n﹣2,正方形右下角顶点数字:4n﹣3;(3)2011÷4=502…3,所以,数字“2011”应标第503个正方形的左上角顶点处35.依题意得:①n=2,S=3=3×2﹣3.②n=3,S=6=3×3﹣3.③n=4,S=9=3×4﹣3④n=10,S=27=3×10﹣3.…⑤按此规律推断,当每条边有n盆花时,S=3n﹣3 36.(1)第①个图形中有6个棋子;第②个图形中有6+4=10个棋子;第③个图形中有6+2×4=14个棋子;∴第⑤个图形中有6+3×4=18个棋子;第⑥个图形中有6+4×4=22个棋子.故答案为18、22;(3分)(2)第n个图形中有6+(n﹣1)×4=4n+2.故答案为4n+2.(3分)(3)4n+2=50,解得n=12.最下一横人数为2n+1=25.(4分)37.(1)5个点时,线段的条数:1+2+3+4=10,6个点时,线段的条数:1+2+3+4+5=15;(2)10个点时,线段的条数:1+2+3+4+5+6+7+8+9=45,n个点时,线段的条数:1+2+3+…+(n﹣1)=;(3)60人握手次数==1770.故答案为:(2)45,;(3)1770.38.(1)摆成第一个“H”字需要7个棋子,第二个“H”字需要棋子12个;第三个“H”字需要棋子17个;…第x个图中,有7+5(x﹣1)=5x+2(个).(2)当5x+2=2012时,解得:x=402,故第402个“H”字棋子数量正好是2012个棋子39.(1)如图(1),可得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2)如图(2),可得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3)由(1)得,=3,由(2)得,=6;∴可得,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n为正整数,且n≥2).故答案为3;6;.40.(1)由题目中的“每次都将其中﹣片撕成更小的四片”,可知:小王每撕一次,比上一次多增加3张小纸片.∴s=4+3(n﹣1)=3n+1;(2)当s=70时,有3n+1=70,n=23.即小王撕纸23次41.(1)结合图形,发现:每个图中,两端都是坐2人,剩下的两边则是每一张桌子是4人.则三张餐桌按题中的拼接方式,四周可坐3×4+2=14(人);(2)n张餐桌按上面的方式拼接,四周可坐(4n+2)人;若用餐人数为26人,则4n+2=26,解得n=6.故答案为:14;(4n+2),642.(1)如图所示:图形编号123456图形中的棋子6 9 12151821(2)依题意可得当摆到第n个图形时棋子的枚数应为:6+3(n﹣1)=6+3n﹣3=3n+3;(3)由上题可知此时3n+3=99,∴n=32.答:第32个图形共有99枚棋子13.由题目得:第1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第2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2﹣1)×2=9;第3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3﹣1)×2=11;第4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4﹣1)×2=13;发现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5﹣1)×2=15…进一步发现规律:第n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7+(n﹣1)×2=2n+5.故答案为:1544.(1)在第n个图形中,需用黑瓷砖4n+6块,白瓷砖n(n+1)块;(2)根据题意得n(n+1)=4n+6,n2﹣3n﹣6=0,此时没有整数解,所以不存在.故答案为:4n+6;n(n+1)45.(1)结合图形,发现:后边每多一个三角形,则需要多2根火柴.则搭4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3+2×3=9根火柴棒;13根火柴棒可以搭(13﹣3)÷2+1=6个这样的三角形;(2)根据(1)中的规律,得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3+2(n﹣1)=2n+1根火柴棒.故答案为9;6;2n+146.(1)第4个图形中的棋子个数是13;(2)第n个图形的棋子个数是3n+1;(3)当n=20时,3n+1=3×20+1=61∴第20个图形需棋子61个47.(1)第一级台阶中正方体石墩的块数为:=3;第一级台阶中正方体石墩的块数为:=9;第一级台阶中正方体石墩的块数为:;…依此类推,可以发现:第几级台阶中正方体石墩的块数为:3与几的乘积乘以几加1,然后除以2.阶梯级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石墩块数391830(2)按照(1)中总结的规律可得:当垒到第n级阶梯时,共用正方体石墩块;当n=100时,∴当n=100时,共用正方体石墩15150块.答:当垒到第n级阶梯时,共用正方体石墩块;当n=100时,共用正方体石墩15150块48.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对折后,纸的厚度为2×0.05;可以得到折痕为1条;第二次对折后,纸的厚度为2×2×0.05=22×0.05;可以得到折痕为3=22﹣1条;第三次对折后,纸的厚度为2×2×2×0.05=23×0.05;可以得到折痕为7=23﹣1条;…;第n次对折后,纸的厚度为2×2×2×2× (2)0.05=2n×0.05.可以得到折痕为2n﹣1条.故:(1)对折3次后,厚度为0.4毫米;(2)对折n次后,厚度为2n×0.05毫米;(3)对折n次后,可以得到2n﹣1条折痕49.由图形我们不难看出横行砖数量为n+3,竖行砖数量为n+2,总数量为n2+5n+6;若用瓷砖506块,可以求n2+5n+6=506;所以答案为:(1)n+3,n+2;(2)每一行有23块,每一列有22块50.等号左边是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等号右边是奇数个数也就是n的平方.(1)①1+3+5+7=42;②1+3+5+7+9=52;③1+3+5+7+9+11=62.(2)1+3+5+…+(2n﹣1)=n2(n≥1的正整数)51.(1)依题意得:所剪次数n12345正方形个数Sn47101316(2)可知剪n次时,S n=3n+1.(3)n=1时,边长=;n=2时,边长=;n=3时,边长=;…;剪n次时,边长=.52.(1)S=15(2)∵n=2时,S=3×(2﹣1)=3;n=3时,S=3×(3﹣1)=6;n=4时,S=3×(4﹣1)=9;…∴S=3×(n﹣1)=3n﹣3.(3)当n=2008时,S=3×2008﹣3=6021.53.第1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格点共有4个第2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4+4×1)个第3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4+4×2)个…第10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4+4×9)=40个第n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格点个数共有[4+4×(n﹣1)]=4n个54.由图可知,每个图形为边长是n的正方形,因此四条边的花盆数为4n,再减去重复的四个角的花盆数,即S=4n﹣4;(1)将n=5代入S=4n﹣4,得S=16;(2)将n=10入S=4n﹣4,得S=36;(3)S=4n﹣4;(4)将S=42代入S=4n﹣4得,4n﹣4=42解得n=11.5所以用42个花盆不能摆出类似的图案55.(1)在第1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1×(1+1)=2块,(2)在第2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2×(2+1)=6块,(3)在第3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3×(3+1)=12块,(4)在第10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10×(10+1)=110块,(5)在第n个图中,共有白色瓷砖n(n+1)块56.(1)由分析得:当n=6时,s=1+2+3+4+5+6=21;当n=100时,s=1+2+3+…+99+100=5050;(2)用n表示S得:S=57.(1)图(5)比图(4)多出25﹣1=16个;(2)图(6)比图(5)多出26﹣1=32个;(3)图(8)比图(7)多出28﹣1=128个;(4)图(n+1)比图(n)多出2n个.58.(1)首先观察图形,得到前面三个图形的具体个数,不难发现:在5的基础上依次多3枚.即第n个图案需要5+3(n﹣1)=3n+2.那么当n=8时,则有26枚;故摆成第八个图案需要26枚棋子.(2)因为第①个图案有5枚棋子,第②个图案有(5+3×1)枚棋子,第③个图案有(5+3×2)枚棋子,依此规律可得第n个图案需5+3×(n﹣1)=5+3n﹣3=(3n+2)枚棋子.(3)3×2010+2=6032(枚)即第2010个图案需6032枚棋子59.(1)观察图形得:当黑砖n=1时,白砖有6块,当黑砖n=2时,白砖有10块,当黑砖n=3时,白砖有14块;(2)根据题意得:∵每个图形都比其前一个图形多4个白色地砖,∴可得规律为:第n个图形中有白色地砖6+4(n﹣1)=4n+2块.故答案为6,10,14,4n+260.第一个图案为3+2=5个窗花;第二个图案为2×3+2=8个窗花;第三个图案为3×3+2=11个窗花;…从而可以探究:第n个图案所贴窗花数为(3n+2)个.(1)20(2)3n+2(3)存在,令3n+2=2012,则3n=2010 n=670 因此是第670个。
五年级奥数专题 图形找规律(学生版)

图形找规律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学会通过观察图形找到规律进而得到某一位置未知的图形。
掌握平移、旋转、合并等常见规律。
知识梳理1、主要变化规律:图形变化边数、方向变化、数量变化、位置变化、填充样式或颜色变化、其他变化2、主要位置变化方式:平移:一般根据图形每行或者每列与相邻列之间变化情况来判断平移的方向,之后来判断未知图形。
旋转:根据相邻图像判断旋转方向。
合并:根据相邻图像判断合并规则。
交换:图形的位置或者颜色、填充样式间进行某种规则的交换。
注意:图形规律题不一定只在同一方向上有规律,或者不止一种规律,需要根据题目情况进行判断,全面考虑,得出符合全部规律的图形。
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按规律填出空白图形。
(★★★)【试题来源】【题目】聪明的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将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试题来源】【题目】下面各种各样的娃娃头好看吗?认真观察你能找到它们排列的规律吗?根据规律把最后一个画出来。
(★★★★)【试题来源】【题目】根据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问号的地方应该画什么图形?聪明的孩子们,动手画一画吧!(★★★★★)【试题来源】【题目】观察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处应该画什么图形。
(★★★★★)【试题来源】【题目】根据下列图形的规律,空白的地方应该填什么?请选择。
总结:课后练习【试题来源】【题目】1.★★★按照下面的规律,画一画。
第二排第三个是( ),第三排第二个是( )。
A.●B.▲●C.●D.●▲【试题来源】【题目】2.★★★观察下列各组图的变化规律,并在空白处画出相关的图形。
正确的选项是( ) A.B.C.D.【试题来源】【题目】3.★★★根据规律画出后面的图形。
正确的选项是( )A.B.C.D.【试题来源】【题目】4.★★★★根据规律接着画。
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B.C.D.以上答案都不对【试题来源】【题目】5.★★★★★找出下图的变化规律,下一个应该画出什么图形?正确的选项是( )A.B.C.D.【试题来源】【题目】6.★★★★★先找一找方框里八个图形每行排列的规律,再从右面挑选一个合适的图形,把这个图形的号码填入空格内。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案和习题(含答案)

《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平移,了解平移的特征,理解平移的含义,会进行点的平移.3.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形平移的特征和作平移图形.难点:平移的性质探索和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感受平移,体验新知你坐过公车和搭过电梯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2.观察图形,形成印象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活动2:师生交流.)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每个图形都有“基本图形”,而“基本图形”是什么?如第一个图形是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3.实践探索,得出新知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如: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归纳 (活动3:分组讨论)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简单归纳为两点:1.平移的方向. 2.平移的距离四、典例剖析,深化巩固1. 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五、小结(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六、课后作业必做题:教科书习题:3.6题《平移》习题1、决定平移的基本要素是____和____。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

09山西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考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看自己做了多少道题,而是熟悉各种题型,明晰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提升应试能力。
在此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便捷有效的解题技巧应该是重中之重。
因此,总结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对我们复习数量关系模块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数字推理以下四种解题思路:一、从题干数列里看规律通过分析数列中所给数字的多少,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趋势,分析数列是不是常用的数列,如加法数列、减法数列、乘法数列、除法数列、分数数列、小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开方数列、偶数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合数数列,或者是复合数列、混合数列、隔项数列、分组数列等。
为了解题方便,可以借助于题后答案所提供的信息,或是数列本身的变化趋势,初步确定是哪一种数列,然后调整思路进行解题。
具体方法如下:(1)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如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
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从中间向两边推导也是较为有效的。
例:150,75,50,37.5,30,()A. 20B. 22.5C. 25D. 27.5——『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答案:C】前项除以后项后得到:2;3\2;4\3;5\4;(),分子是2,3,4,5,(6 ),分母是1,2,3,4,(5 ),所以()与前一项30的倍数是6/5;则()×6/5=30,()=25。
(2)观察数列特点,如果数列所给数字比较多,数列比较长,超过5个或6个,就要考虑数列是不是隔项数列、分组数列、多级数列或常规数列的变式。
2023年《找规律》教案(15篇)

2023年《找规律》教案(15篇)《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出示10个数:谈话:这里有1-10共10个数,1和2是两个相邻的数,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吗?(指名回答)2、如果把相邻的两个数加起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出示)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这是什么方法?(一一列举)相机引导:一一列举的方法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每次框几个数?然后怎样?这个方法就是(平移)。
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每次向右平移几格?(平移)至10,问:还能再往右平移吗?为什么?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结合板书)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说明:第一次只是框,并没有平移,这样才算平移的第一次。
(演示)4、平移的方法掌握了吗?自己再试试看。
初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的一些窍门

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数学找规律的一些窍门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数学找规律的一些窍门”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今天小编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为大家介绍。
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 1,2,3, 4, 5,.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例: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2,5,10,17,26,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2、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 (1)5,7,11,19,35,67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 3-1=81 5-3=82 7-5=83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有关找规律的初中数学题1)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2) 2,6,18,,162,486,3) 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 3-1=81 5-3=82 7-5=83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解答:1)2的平方,4的平方,6的平方,8的平方,(10的平方),12的平方,.(第一百个)(2*100)的平方=400002)2,2*3=6,2*3*3=18,(2*3*3*3=54),2*3*3*3*3=162,486,1 4583)18894)(N+2)-N=4N+4=888,再算出N223的平方-221的平方=888最全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特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 轴上y为0,x为0在y轴.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对称点的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函数图象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可用下面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增;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巧记三角函数定义: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它们实际是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可以把两个字用/隔开,再用下面的.一句话记定义:一位不高明的厨子教徒弟杀鱼,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对鱼磷(余邻)直刀切.正:正弦或正切,对:对边即正是对;余:余弦或余弦,邻:邻边即余是邻;切是直角边.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正增余减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要证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平行,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平行.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平分跑不了,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梯形问题的辅助线:移动梯形对角线,两腰之和成一线;平行移动一条腰,两腰同在△现;延长两腰交一点,△中有平行线;作出梯形两高线,矩形显示在眼前;已知腰上一中线,莫忘作出中位线.添加辅助线歌:辅助线,怎么添?找出规律是关键,题中若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两边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圆的证明歌:圆的证明不算难,常把半径直径连;有弦可作弦心距,它定垂直平分弦;直径是圆最大弦,直圆周角立上边,它若垂直平分弦,垂径、射影响耳边;还有与圆有关角,勿忘相互有关联,圆周、圆心、弦切角,细找关系把线连.同弧圆周角相等,证题用它最多见,圆中若有弦切角,夹弧找到就好办;圆有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记心间,外角等于内对角,四边形定内接圆;直角相对或共弦,试试加个辅助圆;若是证题打转转,四点共圆可解难;要想证明圆切线,垂直半径过外端,直线与圆有共点,证垂直来半径连,直线与圆未给点,需证半径作垂线;四边形有内切圆,对边和等是条件;如果遇到圆与圆,弄清位置很关键,两圆相切作公切,两圆相交连公弦.圆中比例线段:遇等积,改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别生气,等线等比来代替,遇等比,改等积,引用射影和圆幂,平行线,转比例,两端各自找联系.正多边形诀窍歌:份相等分割圆,n值必须大于三,依次连接各分点,内接正n边形在眼前.经过分点做切线,切线相交n个点.n个交点做顶点,外切正n边形便出现.正n 边形很美观,它有内接、外切圆,内接、外切都唯一,两圆还是同心圆,它的图形轴对称,n条对称轴都过圆心点,如果n值为偶数,中心对称很方便.正n边形做计算,边心距、半径是关键,内切、外接圆半径,边心距、半径分别换,分成直角三角形2n个整,依此计算便简单.函数学习口决: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原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以上关于“[读书技巧]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初一数学找规律的一些窍门”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2、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方格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我想在第一排选座位相邻的四人小组,可以怎样选?有多少种选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
如果在第2排选呢?又可以怎样选?有多少种选法?
2、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二、新授
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
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相机引导:这样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一种要算出每个具体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
提问: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操作要求:刚才我们用方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你能联系每次平移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观察表格,自己想一想,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每次框出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减少1……
追问:利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想一想,如果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
)
三、练习
1.完成“试一试”。
提问:(出示题目)如果把表中的数增加到15,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说说每次框出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每次框出3个数或4个数呢?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部分学生感到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边操作边思考)
2.完成“练一练”。
提问:(出示花边)这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
每次给相邻的两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提问:如果给紧连的3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每次盖5个方格呢?鼓励学生简捷地推算出答案。
四、总结
今天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