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画多边形》教案及课后反思

《画多边形》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画多边形》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2. 培养学生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多边形。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2. 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多边形。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特征。

2. 熟练运用尺规作图方法画多边形。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多边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叫做什么?2. 探究多边形的特征:3. 尺规作图方法画多边形:教师讲解尺规作图的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尝试画出不同边数的多边形。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能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图方法画出多边形。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展示、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画多边形时,仍存在操作不规范、作图不准确的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作图技巧的指导。

4.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作图问题,增加作图技巧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作图能力。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更多关注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2. 练习画出五种不同边数的多边形,并标注各边的长度。

3. 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多边形?与同学交流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尺规作图方法画出多边形。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作图准确规范。

4. 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自行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多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画多边形》,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的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

但是,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他们可能还没有尝试过,对于多边形的定义和画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画多边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知道多边形是由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边的数量大于等于3。

2.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和画法,引导学生模仿实践。

3.讨论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准备多边形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实践。

3.准备多边形的定义和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画多边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是由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边的数量大于等于3。

然后,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多边形。

《画多边形》教案

《画多边形》教案

《画多边形》教学设计铜仁市第二小学陈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多边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运用“多边形”画图工具作多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法、演示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想象把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将其用多边形工具绘制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善于观察身边的实物情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多边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多边形工具进行画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看过北京奥运会吗?奥运会开幕式在哪里举行的呢?出示:鸟巢图片,让学生观察。

(鸟巢由许许多多的图形组成)提问:同学们,三角形、长方形有几条边?引入:什么是多边形?(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边组成的封闭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讲述: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方形和圆形的画法,用矩形工具可以画出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那么超过4条边的图形怎样画呢?当然,超过4条边的图形可以使用直线工具画直线来组合,但是太麻烦了,能不能有一种工具来画多边形呢?(板书:画多边形)教师出示:五边形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多边形,5条边)二、新授提问:请你们在工具箱中找一找,试一下,哪个工具可以画这个多边形?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许多同学在工具箱中发现“多边形”工具可以画出多边形。

但是,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同学认为“多边形”工具不是很“听话”。

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做一次示范,看看怎样才能使“多边形”工具“听话”。

教师演示画五边形,同时讲述:老师先在画图区里用刷子工具画五个点,分别取名为1、2、3、4、5。

画多边形首先单击工具箱中的“多边形”画图工具,在画图区内按照画直线的方法在第1点和第2点先画出一条线段;1是起始位置,2是结束位置,画好之后,松开左键,将鼠标移动到3处,点击左键,松开左键,将鼠标移动到4处,点击左键,松开左键,将鼠标移动到5处,点击左键,松开左键,最后我们双击鼠标左键就可以了。

画多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多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多边形》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画多边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内容,主要学习“多边形”工具使用方法。

本课是画图单元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画圆、画线、填充颜色等操作基础上进行,为学习创作组合图形等内容起辅垫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画图软件已经会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对相应工具使用有着好奇心,虽然在操作上表现出一定差异,但三年级学生想像力比较丰富,有着较强烈求知欲与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决心,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使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就成了本课是否成功关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多边形”工具使用方法;能运用“多边形”工具画多边形。

过程与方法:在画多边形过程中领会操作方法,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体验成功喜悦,学会赏识自己和他人创作成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体问题能力。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边形”工具使用方法。

难点:多边形工具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情景法、任务驱动法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课前准备网络教室、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们所传授知识。

三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知识较为敏感,根据这一阶段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

当时上本节课时,正逢天气大降温,所以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创设了寒冷冬天来了,帮助小猪盖房子教学情景,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暗示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读活教材、备足学生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本课教材中提示牌为:如果在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图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在双击前右击取消本次操作。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画多边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画多边形》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各种多边形,并能够调整多边形的边数、大小和颜色等属性。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绘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多边形的概念和相关操作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绘制多边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掌握绘制多边形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绘制多边形的方法,调整多边形的边数、大小和颜色等属性。

2.难点:理解多边形的定义,熟练使用绘图软件进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绘制多边形的方法。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正常展示教学内容。

2.准备绘图软件,如Photoshop、画图等,供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多边形的图片素材,用于教学示例和巩固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讲解多边形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多边形是由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多边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绘图软件尝试绘制各种多边形。

画多边形.教案

画多边形.教案

画多边形.教案教案标题:画多边形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多边形的概念,并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多边形;2. 学习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画多边形;3.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直尺、量角器、彩色铅笔、白板/黑板、投影仪;2. 教学材料:多边形的图片、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多边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多边形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和角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如边数、角数等;- 分类讲解不同种类的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强调正多边形的特点,如边长相等、角度相等等。

3. 示范与实践(15分钟):- 示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画一个三角形,解释每个步骤;- 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画一个三角形,并检查结果;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其他种类的多边形,鼓励他们尝试并分享结果。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画出指定种类的多边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多边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如计算周长、面积等;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应用多边形的知识。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多边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画不同种类的多边形,并尝试应用多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2. 提供更多关于多边形的拓展资源,如绘画书籍、在线练习等;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建筑、艺术作品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多边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对多边形的兴趣,然后系统地讲解了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示范和实践,学生掌握了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多边形的方法,并能够自主练习和应用。

在拓展与应用环节,通过练习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画多边形》教案及课后反思

《画多边形》教案及课后反思

《画多边形》优秀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画出各种多边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2. 如何画多边形3. 多边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学会画多边形。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画出各种多边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多边形的性质。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出各种多边形。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多边形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多边形的定义、特征及性质。

3. 演示如何画多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不同类型的多边形,讲解画图的步骤和方法。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尝试画出不同类型的多边形。

5.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与多边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多边形的重要性质和画图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多边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和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画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多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画图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说明他们对多边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多边形的相关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反响良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即时练习,评估学生对多边形定义和画法的掌握程度。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画多边形》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绘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绘制多边形时,可能还不太会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对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概念,认识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2.学会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创作出有创意的多边形作品。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多边形的绘制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作品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和改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2.准备绘图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

3.准备教学素材,如多边形的图片、视频等。

4.准备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学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形状和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多边形的概念,讲解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动手绘制多边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绘制多边形,教师随机选取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画多边形
一、教材分析
“多边形”工具是继“曲线”工具之后的又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

本课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画多边形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将“多边形”工具画出的图形进行组合,同时渗透多边形本身是一种很好看的图形,将多个多边形加以组合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多边形”工具和“曲线”“椭圆”等其他工具相结合能画出更多更好看的图形等知识点,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稍弱,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差异,需要巧妙引导。

在教授技能环节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小剪影卡片,先自主尝试后教师提炼过程,用打点方式让学生看清楚画的过程,更形象化。

再通过剪影变一变游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并想象。

创作环节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将其抽象成计算机绘图作品,再引导学生思考从轮廓形状到活灵活现的作品,中间添加了哪些神来之笔,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与其他形状、线条组合的过程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运用“多边形”工具画多边形。

3.体验使用“多边形”工具进行绘图创作的过程。

4.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性的作品,体会工具的用途。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多边形”工具与“椭圆”“矩形”等工具的组合使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究、尝试,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练习文件、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下。

游戏规则:用“画图”程序打开桌面文件“数字密码”。

选用合适的工具将小点按照数字1~7的顺序依次用线条连接起来。

观察画出的是什么。

在“画图”程序中打开桌面文件“数字游戏”。

看谁第一个连完。

完成的同学举手。

这位同学最先完成,你能告诉大家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是用什么工具连的?
有没有用其他工具连的。

引入课题:画多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笔画”游戏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借用学生对一笔画的认知,为用多边形工具画多边形作铺垫。

(二)分步学习,尝试新知
多边形工具怎么使用?打开教材看方法,师生互动学习画多边形,并提炼关键步骤。

首先选中多边形工具。

第一步:拖动,画出第一条边。

接下来,依次单击中间的顶点,就可以自动画出中间的边。

在最后一个顶点,双击就可以画出一个闭合图形。

教师:方法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接受挑战。

多边形本身是一个很好看的图形,如果用“多边形”工具把多个多边形组合,可以画出新的图形。

接下来我们来画两个图形,你会画吗?
比一比,谁画得快,谁画得准?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相对弱,在看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突破知识重点。

巩固画多边形的方法,体验“多边形”工具的表现力。

(三)拓展练习,自主创新
如果将“多边形”工具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工具结合起来画图,还可以产生更多更好看的图形。

看一组图形:花盆的变形图形及其他图形的组合。

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图形?
要求:至少有一个多边形,要求形象生动,色彩协调。

先在纸上设计草图,然后在计算机中创作。

提醒保存,以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师生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先计划好后创作,运用所学技能实现知识的积累、迁移和融合。

(四)总结课堂,鼓励探究
今天我们学习了“多边形”工具,并综合运用了多种工具创作出很多构思巧妙的图形。

图形点缀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因图形而更精彩。

【设计意图】感知多边形在生活中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板书设计
画多边形
1. 拖动。

2. 单击。

3. 双击。

【教案设计:徐惟乐(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