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小组工作职责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职责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职责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职责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职责

(一)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做好对全院疑难伤口如: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失禁护理和造口的治疗工作,对压疮的预防及处理进行追踪、护理会诊,提供技术指导,保障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实施。

(二)完善伤口造口各类护理评估表及工作流程。

(三)负责为伤口、压疮、失禁、糖尿病足、药液外渗和造口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帮助,提高护理人员在评估和处理伤口、压疮、失禁、糖尿病足和造口方面的护理知识和技巧,给予患者全面护理,提高我院在伤口造口治疗、护理方面的能力。

(四)及时对工作中的疑难伤口、压疮、失禁、糖尿病足等问题组织专科护士给予评估和指导,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制定护理措施,追踪评价,使护理程序贯穿于治疗整个过程。

(五)严格控制感染,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减少并发症发生。

(六)加强质量控制,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有责任改善与伤口造口治疗相关的服务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并保留与伤口造口有关的制度和程序,定期进修审阅和修改,提交组织委员会批准。

(七)及时关注、收集、传达、培训国内外有关伤口造口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信息。

(八)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主动收集资料,定期汇总伤口造口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将相关内容及时反馈,开展护理研究,不断改进工作。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学习报告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学习汇报 尊敬的领导您好! 2016年10月10日,在医院领导、护理部以及科主任的支持下我荣幸地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届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经过刻苦的学习完成了所学课程,顺利通过了两次理论考试,取得了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我觉得此次培训意义重大,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无论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所见到所闻,每时每刻,每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学习感受颇多,现将学习情况向领导汇报: 本次造口伤口学习的课程安排包括:理论学习4周,(造口41%,伤口44%,专科发展15%,共113学时),每天安排8小时的课程,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让我们不停地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对造口伤口失禁知识、造口伤口的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新进展都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如: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伤口创面床准备、慢性伤口的处理、造口定位、造口

护理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处理、失禁病人的护理。许多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通过这个平台与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进行了探讨,收获很大,尤其是在护理科研方面,不仅学会了用科研的眼光看问题、还学会了文献查新,真正感到受益匪浅。除了造口伤口学习的基本课程外,还将现阶段国际上先进的理念传授给我们,例如伤口的物理治疗,高压氧在治疗疑难伤口中的应用,中国及国际压疮护理指导意见解读,围手术期压疮护理,失禁性皮炎专家共识解读,伤口评估三角解读等,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老师们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为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医大一院资深的教授及专家,医大护理学院的李小寒教授,王大佳教授等大咖级老师亲自为我们授课,第一次与名师接触让我们受益颇丰。理论结束后进行了造口伤口的理论考试,考试顺利通过。 接着进行了3周的临床实践,我们分别去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口伤口相关科室,包括:骨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急诊科、伤口造口门诊共八个科室。临床实践内容丰富,所到科室的护理团队都是一支强大的护理队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压疮小组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压疮小组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压疮护理专科小组工作计划 20XX年压疮护理专科小组工作计划 通过对20XX年压疮小组工作的总结,共同分析目前全院护士在压疮及伤口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工作计划: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存在自我保护与怕麻烦的心理,对难免或已发生压疮不想上报。 2、对压疮的新型理念更新不足、医护缺乏沟通以及对手术病人皮肤情况交接不严。 3、对压疮分期认识不足预防不力。压疮护理产品、预防用具及治疗措施不足。压疮评估、上报及护理表格应用不熟练,对已发生的压疮护理记录对伤口评估及描述不准确。 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培养压疮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进一步完善、明确联络护士工作职责。 2、每季度一次巡查全院压疮风险患者压疮护理管理情况,监督指导各科室压疮风险评估与护理。 3、每季度组织小组讨论1~2次:重点交流压疮患者护理难点、疑点,护理中的薄弱环节,积极讨论提出指导意见指导临床护士工作。 4、每季度组 织小组学术活动一次。5、组织或选派压疮小组成员外出学习。

6、随时组织压疮小组成员参加院内各科室压疮病人护理会诊。计划安排表: 具体活动及培训安排如下: 20XX年压疮护理专科小组活动及培训安排表 篇二:伤口小组20XX年终总结20XX计划 伤口小组20XX年工作总结 一、年度培训 本年度理论培训n0、n1、n2护士一千余人,操作培训n2护士105人,考试合格率为89%。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能力,圆满完成本年度的培训计划。二、临床管理 继续做好新入院患者的压疮入院评估,核心及网络成员每月及时上报压疮报表,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全年治疗压疮150余例,其中院外带入压疮100余例,院内新发压疮54例,进行院内会诊数十例,院外会诊1例。三、专科学习与交流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一次;参加省级学术会议1次,组织论文稿件4篇,其中一篇参与大会交流;送核心成员一名到南京鼓楼医院伤口实践短期培训班学习,并取得证书。通过学习,学到了新的理念和知识,在临床上予以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于十月参加洛阳市儿科护理年会,进行理论授课一次,普及专科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四、专科比赛 参加省级伤口病例大赛2次,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参加国家级伤口病例大赛1次,荣获三等奖。

最新伤口造口试卷

2015年医院选拔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考试试卷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20分) 1.对有造口的患者,护士需每日观察其、、、、、 及。 2.撕造口袋时,应由而移除造口袋;粘贴造口袋时,应自而进行粘贴,后用手 按压底盘min。 3.修剪造口袋底盘时,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约mm。 4.更换造口袋宜避开患者、选择在患者时进行。 5.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向消毒;感染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向消毒; 有引流管时,先清洁,再清洁。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20分) 1.造口后期,患者应避免下列哪种行为?() A、咳嗽 B、下床 C、翻身 D、向患侧侧卧 2.下列哪项是造口术后早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A、造口缺血坏死 B、造口脱垂 C、造口回缩 D、造口狭窄 3.临床上哪种类型的肠造口患者易发生造口脱垂?() A、横结肠袢式造口 B、单腔造口 C、升结肠造口 D、回肠造口 4.若情况允许,为尽量避免造口脱垂,造口宜定位于下列哪个位置?() A、腹直肌上 B、腹直肌下 C、脐上 D、左下腹 5.下列哪种类型的肠造口易发生造口回缩?() A、横结肠袢式造口 B、乙状结肠造口 C、升结肠造口 D、回肠造口 6.下列哪种类型的造口旁疝最多见?() A、真性造口旁疝 B、造口尖疝 C、假性疝 D、皮下脱垂 7.患者造口底盘覆盖下的造口周围皮肤仅有颜色改变,且变色面积小于25%,该患者的DET 总分是多少分值?()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8.伤口渗出液为大量渗出的标准为:() A、≥10ml/24h B、≥15ml/24h C、≥20ml/24h D、≥25ml/24h 9.能够快速、大量吸收,同时又保持伤口密闭湿润环境的敷料是:() A、藻酸盐类敷料 B、泡沫类敷料 C、水胶体类敷料 D、水凝胶类敷料 10.伤口内存在着可复制的细菌黏附在创床上,但不会对宿主造成细胞性损害。这种情况称为:() A、污染 B、定植 C、严重定植 D、感染 三、多选题(每题3分,总30分) 1.结肠造口患者在平素饮食中,应尽量避免下列哪些食物?() A、易产气食物 B、易产臭味食物 C、易引起便秘的食物 D、富含粗纤维的食物2.考虑肠造口部分肠粘膜缺血坏死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若因缝线太紧引起,可将变紫区域缝线拆1~2针; B、肠造口外观变紫时,应每小时观察一次肠造口血运情况;

伤口小组职责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伤口护理组成员职责 (一)伤口组组长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下,负责伤口护理组的工作运行和质量管理。 2、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并将总结材料及时呈报护 理部。 3、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工作信息反馈,讨论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并组 织实施。 4、组织、协调伤口造口护理会诊的开展,不断提高护理会诊的质量。 5、对全院的压疮发生率和患病率实施监控。定期对压疮报表进行统计与分析,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6、组织开展伤口造口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 (二)伤口组核心成员职责 1、在院护理部的领导和皮肤护理组组长的业务指导下,积极开展专科护理会诊 工作。 2、督促检查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落实。 3、制定并修订伤口处理方法和护理标准,预防和治疗伤口。 4、建立统一的伤口记录,小组成员经常讨论交流临床发现的情况。 5、指导和评估临床伤口造口护理产品的使用,给病人提供合理的咨询和建议。 6、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如学习班、小讲座、病案讨论 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护理质量。 二、造口治疗师职责 1、承担造口专科门诊工作 2、为造口病人提供术前术后护理。与医生合作为造口病人进行造口定位,选择 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在病人康复后,继续进行跟踪教育,关注造口人士健康,指导患者饮食、日常生活等。 3、处理一些较复杂及有并发症的造口,遇有问题及时与相关医生联系共同解决。 4、负责对伤口造口护理组及临床护理人员、病患家属进行伤口造口知识教育及 操作技能的培训。

造口伤口工作总结

造口伤口工作总结 篇一:XX年造口技术小组工作总结 XX年造口技术小组工作总结 小组成员: 组长:闫红丽 副组长:刘璞李萍 组员:各科护士长及业务骨干共17位 工作总结: 1.组织组内成员圆满完成康乐保公司牵头组织的四期伤口及造口知识培训班,使小组成员业务水平更精湛,小组内部气氛更团结更有凝聚力。 2.对造口技术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2次。 3.圆满完成XX年造口小组活动计划的学习及实地考察工作,并召开质控会,分析我院造口小组技术能力、发展空间及缺陷。 4.组织院内造口伤口知识大讲堂1次,外科范围造口知识讲座1次。 5.参与院内造口业务会诊9次,收集典型病例5例,为XX年病例比赛作准备,为与伤口技术小组共同策划承办伤口造口基地作准备。 6.组织阳光之家一次,为在院及出院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普及。

7.参加河北省护理学会组织的造口伤口年会,为明年再年会上发言作准备。 篇二:XX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XX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一、成员名单 组长:郭焰 成员:赵雪莲、张丽、徐芳、龚爱华、张静荣、杨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2、为患者提供规范的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培养伤口专科护士1名。 三、工作职责 1、自愿参与伤口护理管理工作。 2、在全院培训普及伤口护理知识。 3.开展实施伤口护理会诊工作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 5、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及时向临床科室传播。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 为期两周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结束了,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考试,进入了临床实习和个案准备阶段。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技能,现将学习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一总结。 非常感谢如东县中医院领导和护理部对我的重视和培养,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选派我参加了南通市第一期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自6月18日至6月30日,为期两周,我们在附属医院接受了培训。附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朱院长和护理班的主任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的教导和殷切的期望 我们知道附院是国家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同行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护理部的徐主任给我们安排的师资实力很强,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我们学到了课本上没有学到的新知识,老师个个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所讲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尤其是专科老师袁宝芳更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在理论授课操作实习时悉心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附院护理部在生活上对我们也极其关心和照顾,衷心感谢徐主任和其他领导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的成绩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两周的时间理论学习一周,临床实习一周。通过一周的理论学习在造口知识方面我了解了造口治疗师的职责,其所具有的素质、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专科服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掌握了造口的分类和定位,基本了解了造口用品的选择和运用。熟悉了常见的肠造口并发症、肠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处理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对造口人士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在伤口知识方面我掌握了伤口的分类、测量、评估、记录方法和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掌握了压疮高危因素的评估和各种量表的正确使用。同时了解了远程护理会诊在社区压疮护理中的作用和压疮预防和处理的新进展。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尿失禁的分类和处理以及失禁产品的运用。 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马利林教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评价”;朱建伟主任“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施小兵主任“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经导管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 的讲座。通过听讲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增长了知识,也了解了附属医院在医学领域所处的霸主地位 在胃肠外科四病区和伤口造口门诊我们进行了一周的操作培训和实习。顾冬梅老师对我

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为规范医院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通过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落实、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特制定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制度如下: 一、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成员结构: 组长:曹海梅 副组长: 二、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职责: 1、通过学习,提高伤口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为患者提供造口、伤口护理操作和宣教指导,推广伤口护理新理念,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 2、落实、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负责本病区造口、慢性伤口的监控与记录。 3、收集本病区有关伤口、造口护理方面的问题及信息,定期参加小组培训活动,讨论小组工作。 4、反馈临床造口、伤口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参与持续质量改进。 5、开展多学科协作,参加院内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对全院疑难伤口进行护理会诊,指导、协助病区护士进行伤口护理、皮肤护理等。 6、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三、造口、伤口专业小组培训方案: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治疗小组实施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 (一)理论培训主要包括: 1、压疮护理的临床思维;

2、伤口评估、分类及记录;清洗液的选择;伤口的包扎; 3、伤口护理新理论;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4、伤口用品的特性与选择;伤口案例分析等; 5、常见的造口技术;造口用品选择及辅助用品的介绍; 6、造口病人术前、术后评估与护理 7、常见造口并发症及处理;造口并发症及瘘管护理案例分析 8、理论考核 (二)技能培训实施ET造口师临床带教培训并操作考核。 四、完善相关制度、职责 1、院内会诊制度 2、造口治疗师职责 3、造口伤口质量管理职责 五、制定各项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1、院内会诊流程 2、造口探访流程 3、感染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4、清洁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5、压疮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6、造口术前定位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7、急性伤口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8、慢性伤口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9、药物外渗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伤口造口护士现状和发展前景(最新)

1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 1.1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角色内涵专科护士(CNS)是指在某临床领域具有 广博的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实践能力,能向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护士[1]。 欧美等国家将专科护士定义为具备一定条件的护士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为期数月的培训,具备相应专科护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护士[2]。加拿大和英国对CNS的培养要求兼有专科证书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2种形式[3]。 余陈佳、徐洪莲认为造口治疗师是指具有专业造口治疗技术和护理基本技术的高级临床专科护士[4]。CNS要求知识与技能并重[5],不仅"具有专业化的特征,还具有专业的扩展和高级的特征,硕士教育是实现这些特征的途径"。 1.2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定位 CNS角色的核心功能是临床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直接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提供辅导和咨询能力。凌健等认为,CNS的角色主要有直接护理者、系统支持者、教育者、研究者、公共和专业领导者,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能。英国一项研究通过对463名CNS的调查显示,临床护理占CNS工作内容的68%,其次是其管理职能,占24%。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的核心功能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整体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缩短各类急慢性伤口的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和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服务品质和医院工作效率。此外,还包括向同行传授专科理论和技能知识,与伤口造口患者的有效沟通,并为他们提供康复知识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1.3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培养与发挥对于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培养,国内外主要采取学历教育、实践培训和资格认证等途径来实现。1917年英国Mummery医生最早提出"造口护理",1961年,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的Turnbull教授和Norma Gin开设了第一所肠造口治疗学校,1978年,世界ET 协会(world Council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WCET)正式诞生。1988年,长海医院喻德洪教授在上海举办了肠造口培训班。2001年,中国内地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在中山大学创办,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规范培养专科护士的办学机构。目前全国共有造口治疗师学校8所。 2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发挥现状分析 2.1 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发挥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护理理念、专科护士的实际临床能力和态度,以及专科护士的角色意识、工作范畴是否明确,是专科护士角色功能是否成功发挥的关键。而工作态度是其角色发挥的前提,同时还应得到医院管理者、医生和同行的认可和支持。

回顾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学习报告.doc

.精品.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学习汇报 尊敬的领导您好! 2016年10月10日,在医院领导、护理部以及科主任的支持下我荣幸地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届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经过刻苦的学习完成了所学课程,顺利通过了两次理论考试,取得了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我觉得此次培训意义重大,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无论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所见到所闻,每时每刻,每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学习感受颇多,现将学习情况向领导汇报: 本次造口伤口学习的课程安排包括:理论学习4周,(造口41%,伤口44%,专科发展15%,共113学时),每天安排8小时的课程,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让我们不停地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对造口伤口失禁知识、造口伤口的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新进展都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如: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伤口创面床准备、慢性伤口的处理、造口定位、造口护理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处理、失禁病人的护理。许

多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通过这个平台与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进行了探讨,收获很大,尤其是在护理科研方面,不仅学会了用科研的眼光看问题、还学会了文献查新,真正感到受益匪浅。除了造口伤口学习的基本课程外,还将现阶段国际上先进的理念传授给我们,例如伤口的物理治疗,高压氧在治疗疑难伤口中的应用,中国及国际压疮护理指导意见解读,围手术期压疮护理,失禁性皮炎专家共识解读,伤口评估三角解读等,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老师们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为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医大一院资深的教授及专家,医大护理学院的李小寒教授,王大佳教授等大咖级老师亲自为我们授课,第一次与名师接触让我们受益颇丰。理论结束后进行了造口伤口的理论考试,考试顺利通过。 接着进行了3周的临床实践,我们分别去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口伤口相关科室,包括:骨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急诊科、伤口造口门诊共八个科室。临床实践内容丰富,所到科室的护理团队都是一支强大的护理队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到临床实

造口小组工作总结

造口小组工作总结 篇一:脑外科伤口造口年总小结 脑外科伤口造口年总小结 XX年度伤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和专科组以及组长王凤老师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护理部年初规划及具体的计划,较圆满地完成了对全院各临床护理单元的伤口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的构造,积极开展护理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解决工作。 XX年我们伤口造口小组队伍逐渐强大,体系逐渐健全,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每个科室的关于伤口造口的问题及时会诊处理,并且组织学习跟踪服务,并且开设门诊。 二、严把伤口造口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做到了规范申报,严格审核,动态管理。要求各科室按照压疮管理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下半年和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对压疮和意外事件一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不予申报,特殊情况另作考虑;申报后如发生院内压疮应严格审核,实行床边查房制(查房人员为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基护组长或副组长),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属于不可避免因素,否则予以责任追究。 (2)进一步规范了造口伤口资料整理:按月收集,每月有汇总分析,年底汇总装订成册。

(3)进一步推广使用了预防治疗压疮的新型材料和方法,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 二、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伤口护理知识培训;同时在全院范围内举行了伤口护理知识普及培训,.及时向临床科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室传播,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了我院伤口护理质量,及时进行了工作反馈与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三、积极搜集标本 1、伤口护理小组对肠造口、压迫性溃疡、实行24小时上报,伤口护理小组在24小时内对伤口作出评估,协助制定护理措施,督促落实,每周进行效果评价。 2、伤口护理小组积极收集最新伤口护理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性应用。 3、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为中心点,带动其他伤口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4.院压疮、肠造口并发症的治疗资料,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行性方法。存在的不足: 1.没有建立健全全院伤口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2.图片资料搜集不完整。 最后,新年新气象,我们造口伤口组越办越好,为更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之欧阳光明创编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 欧阳光明(2021.03.07) 为期两周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结束了,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考试,进入了临床实习和个案准备阶段。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技能,现将学习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一总结。 非常感谢如东县中医院领导和护理部对我的重视和培养,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选派我参加了南通市第一期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自6月18日至6月30日,为期两周,我们在附属医院接受了培训。附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朱院长和护理班的主任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的教导和殷切的期望 我们知道附院是国家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同行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护理部的徐主任给我们安排的师资实力很强,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我们学到了课本上没有学到的新知识,老师个个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所讲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尤其是专科老师袁宝芳更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在理论授课操作实习时悉心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附院护理部在生活上对我们也极其关心和照顾,衷心感谢徐主任和其他领导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的成绩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

持和帮助! 两周的时间理论学习一周,临床实习一周。通过一周的理论学习在造口知识方面我了解了造口治疗师的职责,其所具有的素质、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专科服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掌握了造口的分类和定位,基本了解了造口用品的选择和运用。熟悉了常见的肠造口并发症、肠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处理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对造口人士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在伤口知识方面我掌握了伤口的分类、测量、评估、记录方法和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掌握了压疮高危因素的评估和各种量表的正确使用。同时了解了远程护理会诊在社区压疮护理中的作用和压疮预防和处理的新进展。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尿失禁的分类和处理以及失禁产品的运用。 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马利林教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评价”;朱建伟主任“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施小兵主任“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经导管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 的讲座。通过听讲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增长了知识,也了解了附属医院在医学领域所处的霸主地位 在胃肠外科四病区和伤口造口门诊我们进行了一周的操作培训和实习。顾冬梅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压疮高危因素的评估和braden量表应用的培训,使我们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的差距,找出了平时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袁宝芳老师对我们进行了造口定位、更换造口袋、伤口换药的培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2015-06-07 03:00:47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如下文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一、成员名单 组长:郭焰 成员:赵雪莲、张丽、徐芳、龚爱华、张静荣、杨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2、为患者提供规范的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培养伤口专科护士1名。 三、工作职责 1、自愿参与伤口护理管理工作。 2、在全院培训普及伤口护理知识。 3.开展实施伤口护理会诊工作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 5、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及时向临床科室传播。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四、工作计划 4、积极搜集本1、伤口护理小组对肠造口、压迫性溃疡、实行24小时上报,伤口护理小组在24小时内对伤口作出评估,协助制定护理措施,督促落实,每周进行效果评价。 2、伤口护理小组积极收集最新伤口护理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性应用。 3、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为中心点,带动其他伤口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院压疮、肠造口并发症的治疗资料,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行性方法。 5、积极总结经验,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不断完善伤口护理小组的工作。存在的不足:

1.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具体的管理办法以及糖尿病会诊、查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没有组织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网络体系。 3.小组成员的理论功底需要不断提高。 **一医2010年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本年度伤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和专科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护理部年初规划及具体的计划,较圆满地完成了对全院各临床护理单元的伤口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进一步完善规范压疮管理。 做到了规范申报,严格审核,动态管理。要求各科室按照压疮管理规定的流程进

伤口小组工作总结与计划

2011年伤口专业技术小组工作总结 1、各科对压疮的防范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改进了压疮报表 后,各科均较好的落实了压疮报告制度,对压疮高危患者均能给予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特别是科护士长,她们在接受到各病区的压疮报表后,在24内都会到达相应的科室跟踪指导,然后根据伤口情况,通知伤口小组给予会诊指导,09年共完成会诊72人次。 2、伤口护理门诊自今年开诊以来,共接诊来自蒙城、定远、淮南、 五河、固镇等地的疑难伤口患者58人,换药200余次,以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多次表扬。 3、完成了“省伤口护士实践基地”的评审和验收,今年共培训伤口专 科护士15人,收到满意的效果,得到较高的评价。 4、论文及科研情况:发表有关压疮的护理论文3篇,2009年护理科 研“湿性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通过省级专家鉴定;高新技术“湿性疗法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新型敷料与负压引流在难治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内置式卫生棉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通过医院准入。 5、在安徽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省级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宿州市 人民医院等各级医院授课4次,扩大了我院护理学术方面在全省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伤口专业技术小组工作计划 1、完善伤口网络成员的组建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院护理人 员对压疮预防的警示程度。 2、制定并规范压疮的预防措施、各级压疮的处理方法。 3、实施疑难伤口的院内会诊讨论制度,以提高压疮骨干成员对疑 难伤口的处理能力。 4、申请成立“伤口护理中心”,以满足广大伤口患者的需要;满足 伤口护士带教的需要;满足院内护士培训的需要,满足学术研 究的需要。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总结

伤口造口小组工作总结 篇一: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为规范医院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通过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落实、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特制定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制度如下: 一、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成员结构: 组长:曹海梅 副组长: 二、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职责: 1、通过学习,提高伤口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为患者提供造口、伤口护理操作和宣教指导,推广伤口护理新理念,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 2、落实、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负责本病区造口、慢性伤口的监控与记录。 3、收集本病区有关伤口、造口护理方面的问题及信息,定期参加小组培训活动,讨论小组工作。 4、反馈临床造口、伤口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参与持续质量改进。

5、开展多学科协作,参加院内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对全院疑难伤口进行护理会诊,指导、协助病区护士进行伤口护理、皮肤护理等。 6、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三、造口、伤口专业小组培训方案: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治疗小组实施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 (一)理论培训主要包括: 1、压疮护理的临床思维; 2、伤口评估、分类及记录;清洗液的选择;伤口的包扎; 3、伤口护理新理论;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4、伤口用品的特性与选择;伤口案例分析等; 5、常见的造口技术;造口用品选择及辅助用品的介绍; 6、造口病人术前、术后评估与护理 7、常见造口并发症及处理;造口并发症及瘘管护理案例分析 8、理论考核 (二)技能培训实施ET造口师临床带教培训并操作考核。 四、完善相关制度、职责

伤口小组职责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伤口护理组成员职责 (一)伤口组组长职责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下,负责伤口护理组的工作运行和质量管理。 2、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并将总结材料及时呈报护 理部。 3、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工作信息反馈,讨论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并组 织实施。 4、组织、协调伤口造口护理会诊的开展,不断提高护理会诊的质量。 5、对全院的压疮发生率和患病率实施监控。定期对压疮报表进行统计与分析,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6、组织开展伤口造口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 (二)伤口组核心成员职责 1、在院护理部的领导和皮肤护理组组长的业务指导下,积极开展专科护理会诊 工作。 2、督促检查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落实。 3、制定并修订伤口处理方法和护理标准,预防和治疗伤口。

4、建立统一的伤口记录,小组成员经常讨论交流临床发现的情况。 5、指导和评估临床伤口造口护理产品的使用,给病人提供合理的咨询和建议。 6、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如学习班、小讲座、病案讨论 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护理质量。 二、造口治疗师职责 1、承担造口专科门诊工作 2、为造口病人提供术前术后护理。与医生合作为造口病人进行造口定位,选择 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在病人康复后,继续进行跟踪教育,关注造口人士健康,指导患者饮食、日常生活等。 3、处理一些较复杂及有并发症的造口,遇有问题及时与相关医生联系共同解决。 4、负责对伤口造口护理组及临床护理人员、病患家属进行伤口造口知识教育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5、对全院疑难伤口进行护理会诊,指导、协助病区护士进行伤口护理。 6、协助伤口造口护理组组长开展工作并负责各项业务指导。 7、参加外院及外省的专科护理知识交流。 8、为造口人士组织联谊活动。 三、皮肤护理组成员职责 1、负责本病区住院病人的压疮预防及处理。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小结 为期两周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结束了,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考试,进入了临床实习和个案准备阶段。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技能,现将学习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一总结。 非常感谢如东县中医院领导和护理部对我的重视和培养,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选派我参加了南通市第一期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习。自6月18日至6月30日,为期两周,我们在附属医院接受了培训。附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朱院长和护理班的主任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的教导和殷切的期望 我们知道附院是国家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同行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护理部的徐主任给我们安排的师资实力很强,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我们学到了课本上没有学到的新知识,老师个个都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所讲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尤其是专科老师袁宝芳更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在理论授课操作实习时悉心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附院护理部在生活上对我们也极其关心和照顾,衷心感谢徐主任和其他领导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的成绩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两周的时间理论学习一周,临床实习一周。通过一周的理论学习在造口知识方面我了解了造口治疗师的职责,其所具有的素质、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专科服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掌握了造口的分类和定位,基本了解了造口用品的选择和运用。熟悉了常见的肠造口并发症、肠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处理的方法。掌握了如何对造口人士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在伤口知识方面我掌握了伤口的分类、测量、评估、记录方法和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掌握了压疮高危因素的评估和各种量表的正确使用。同时了解了远程护理会诊在社区压疮护理中的作用和压疮预防和处理的新进展。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尿失禁的分类和处理以及失禁产品的运用。 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马利林教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评价”;朱建伟主任“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施小兵主任“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经导管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及考核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及考核分析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多发癌症之一,近30年来其发病率年均增长3%~4%[1],随着发病率上升,手术后造口患者人数也在大幅增多;此外随着我国社会步入人口老龄化及车祸、意外事故等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伤口患者也逐年增多。造口维护与伤口的愈合过程复杂,因此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目前我国对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考核模式仍以理论考试加技能操作考试的传统考核模式为主。学员通过传统考核方式,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效结合,并且考核内容过于单一,不能满足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在沟通能力、特殊情况处置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新要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2];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考察其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可为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考核研究提供一定借鉴。目前已有运用简化OSCE 模式在专科护士培训后考核的应用,如急诊护士[3]、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护士[4]以及手术室护士[5],但在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中还未有相关报道。开展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研究,对增强专科护士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的适 1 / 10

护理专科小组工作总结

护理专科小组工作总结 篇一:科室护理工作总结 XX年四病区护理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又是一年在我们忙碌的身后悄然溜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相关科室同仁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同结协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培训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要求,认真地进行每月一次的科内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注重专科理论及操作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的专科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专科理论知识的提高,也促进了整体护理方面的提高,护理人员能更好地了解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响应医院“内涵提升年的号召”,科室积极参报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每月对质控检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度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从而使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补,护理文书质量有了提高。科室全年无严重差错事故发生。 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态度,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信心与自豪感,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地完成了上传下达的各种任务,积极参与到创建“医院内涵提升年”活动中来。 四、做好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不断完善带教制度。 紧抓在职护士的专科护理学习,巩固科内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知识,加强晨会提问,随机提问,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每月组织科内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学习护理新知识、了解护理新动态。本年度刊登护理论文2篇。根据本病区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科室所有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造口小组职责

河南大学一附院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人员组成 组长:赵青华 组员:毛爱丽(骨科)、李香菊(ICU)、关锐(内分泌)、姜虹(神二)、陈小爽(普外科) 秘书:关锐 分工 组长:全面负责,进行工作安排; 成员:完成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主要内容如下: 1、毛爱丽、姜虹、关锐主要负责伤口护理; 2、李香菊、陈小爽主要负责造口护理; 3、负责造口护理的成员,做好电话回访记录; 4、秘书:做好小组的会议、学习的记录,通讯报道工作,协助组长做好计划、总结工作。 工作流程: 接到会诊申请→组长电话通知小组成员→全面评估(全身、局部)情况→认真、客观记录→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局部处理→动态观察记录处理→3天后评估治疗效果→修订治疗方案→愈合后伤口的评价指导。 工作范围 1、造口护理(结肠造口、小肠造口、泌尿道造口) 2、伤口护理(难免性压疮、院外带入压疮、高危病人皮肤问题、肛周溃疡的护理,意外损伤的皮肤损害,如:制动体位、医疗器械使用、热水袋使用、升温毯使用、糖尿病足、输液外渗局部处理)。

河南大学一附院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 改革和发展使医疗分科不断细化,专科、专病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科护理提出了挑战。为了提升和规范全院护理人员伤口认知和护理能力,打造伤口、造口护理专科品牌,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如下: 1、组织小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明年工作计划及重点内容,按计划分步实施。 2、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伤口、造口护理专业技术、沟通、科研、教育、临床管理、质量控制等的能力,加强对难免压疮全程监控管理,降低医院压疮发生率,转变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技能,最终达到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3、制定小组成员和联络员的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小组成员和联络员理论学习1次,由组长安排,组员轮流讲课。 4、制定和落实小组职责和联络员职责,小组成员按照分工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联络员能在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5、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和健康教育效果,促进病人自护能力的提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6、每季度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分析、总结伤口、造口护理存在的问题,拟定改进措施,同时对伤口、造口方面的护理技能进行交流、推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7、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护理论文。 8、建议医院选送护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以培养专业伤口治疗师。 2011.12.25

2015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015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一、成员名单 组长:郭焰 成员:赵雪莲、张丽、徐芳、龚爱华、张静荣、杨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2、为患者提供规范的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培养伤口专科护士1名。 三、工作职责 1、自愿参与伤口护理管理工作。 2、在全院培训普及伤口护理知识。 3.开展实施伤口护理会诊工作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 5、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及时向临床科室传播。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四、工作计划 4、积极搜集本1、伤口护理小组对肠造口、压迫性溃疡、实行24小时上报,伤口护理小组在24小时内对伤口作出评估,协助制定护理措施,督促落实,每周进行效果评价。 2、伤口护理小组积极收集最新伤口护理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性应用。 3、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为中心点,带动其他伤口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院压疮、肠造口并发症的治疗资料,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行性方法。 5、积极总结经验,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不断完善伤口护理小组的工作。 存在的不足: 1.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具体的管理办法以及糖尿病会诊、查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没有组织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网络体系。 3.小组成员的理论功底需要不断提高。 **一医2016年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本年度伤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和专科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护理部年初规划及具体的计划,较圆满地完成了对全院各临床护理单元的伤口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进一步完善规范压疮管理。 (1)做到了规范申报,严格审核,动态管理。要求各科室按照压疮管理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下半年和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对压疮和意外事件一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不符 合要求不予申报,特殊情况另作考虑;申报后如发生院内压疮应严格审核,实行床边查房制(查房人员为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基护组长或副组长),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属于不可避免因素,否则予以责任追究。 (2)进一步规范了压疮资料整理:按月收集,每月有汇总分析,年底汇总装订成册。(3)进一步推广使用了预防治疗压疮的新型材料和方法,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的治疗效果。 (4)组织了床边护理查房及压疮会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