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次贷危机过程起因反思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2007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反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验教训和启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重蹈覆辙。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1. 财务机构的贪嗔和不良行为:许多财务机构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放出了高风险的次贷,这些次贷不具备偿还能力的风险极高,一旦违约,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同时,不少机构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这也加剧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2. 大量的虚假评级行为: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投资人在购买债券时必须仰赖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
但是,很多评级机构为了迎合客户需求,对次贷债券进行了虚假的评级,使得债券的风险被低估,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这些债券是安全的,从而陷入了财务危机。
3. 美国政府放松监管: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里放松了监管,使得许多财务机构能够逃避监管,并进行了违法交易和欺诈行为。
同时,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和其他经济因素,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这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肆虐。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1. 对美国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许多财务机构破产,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
同时,大量的房地产被报废,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值下降了1.5万亿美元。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由于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
很多国家的金融系统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这一事件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并对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次贷危机的启示1. 加强监管:财务机构在经济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的行为也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
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财务机构的监管,防止机构发生不良行为,以维护经济的稳定。
2. 建立公信力:评级机构需要建立公信力,让投资者能够仰赖它们提供的评级结果作为决策的参考。
评级机构需要遵守标准化的评级程序,同时保持评级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强化风险意识: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投资的风险性,不应该仅仅将眼光放在当下的利润。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一、危机的本源1、最根本的是政府的导向和由此影响的民众预期。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看,只是危机的引发点在贷款方面。
2、放贷机构没有控制好信贷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
导致:一则产生了大量放贷效应,二则对信贷流动性失控,表现为信贷回收困难。
3、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合理利用。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使信贷风险转移,将放贷机构的个体风险向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转移,风险被扩大,使单个放贷机构可控的风险变得不可控。
4、最根本的是经济中、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机构和人们为了追逐更多的货币,而不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使大量的货币创利行为与真正的物质创造脱离。
投机行为助长了风险。
5、世界经济一体化使风险跨越了国界,形成世界经济危机。
6、还有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和信息导向,这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很大影响。
如对放贷机构、人们的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预期作用足可以使预期变现行动。
7、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
8、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
9、金融监管缺失,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较为普遍。
1、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2、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08年次贷危机分析

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及启示摘要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由于美国的金融系统出了问题。
作为世界金融的领头羊,美国的风险规避和金融创新都是被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而08年却败走麦城,说明在美国繁荣的金融市场背后还隐藏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而这些问题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监管具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风险防范;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目录第1章背景--------------------------------------------------------------------------------- - 5 - 第2章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 ---------------------------------------------------------- - 5 -2.1 次贷危机 ------------------------------------------------------------------------- - 5 -2.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 - 6 -2.3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 - 7 -2.3.1金融工具创新过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 42.3.3.货币政策监管放松----------------------------------------------------------4 第3章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3.1 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波及全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
这场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为未来的金融监管和改革提出了重要的课题。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繁荣状态,不少银行纷纷推出了次贷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银行的信心急剧下降,银行之间的信贷市场也出现了紧缩,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美国,危机导致了大量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机构破产,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财产。
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受到了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在亚洲,由于出口市场受到了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了股市暴跌、货币贬值和商品价格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政府实施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通过注资银行、扩大货币供应等手段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欧洲各国也纷纷出台了救市计划,通过降息、扩大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在亚洲,一些国家也实施了刺激经济的政策,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消费刺激等方式来应对危机的冲击。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引发了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刻反思。
这场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金融监管不足、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市场过热等。
在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各国也开始加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总结论文论文名称:简述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导论本篇论文主要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按揭贷款证券化。
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是放松金融监管。
四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是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二是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三是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2)2008金融危机的过程。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等等。
(二)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美国股市创出自“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伦敦和巴黎股市跌幅接近4%,俄罗斯股市MICEX指数更是暴挫6.2%等等。
(2)世界各国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一是援助或接管问题金融机构。
二是直接注资资本货币市场。
三是全力保障个人存款安全。
四是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
五是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
世界各个国家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基本理念及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经济及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三是加大就业投入,提高就业服务针对性。
四是采取措施促进青年就业。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演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摘要:2007年开始浮现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遇到的最严重危机。
全球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已经受到剧烈冲击,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陷入衰退。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都难以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演变,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这场危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资本市场;全球经济;一.形成原因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可称之为次贷危机。
它是次贷经打包评级,杠杆,担保三级放大,再通过会计减值,卖空,评级的高速减值,蔓延至全社会,进而席卷全球的一场危机。
接下来,我浅析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金融监管的缺失。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的双重多头模式,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
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度。
第三,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
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2008年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1、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
次贷危机作为金融问题,它的形成是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紧密关联的。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货币政策趋于宽松。
在经历了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期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
这一阶段房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成为推动美国房产几年的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膨胀的重要因素。
由于利率下降,又使很多蕴涵着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迅速扩张的机会。
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浮动贷款利率和只支付利息的贷款大幅度增加,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
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负担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
这样,就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推动或支撑了房产市场的多年繁荣。
由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也就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支撑了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破灭。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利率调高后,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4.25%。
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
连续生息,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
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各国的应对措施08年金融危机原因:(1). 国际经济失衡。
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2). 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
(3). 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
(4). 中国经济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过程:(1).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
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
(2).具体过程: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的背景、过程、起因及反思
11金融2班梁嘉伟2011204543145
背景(引用自维基百科)
房地产市场方面:次贷危机是伴随着大约于2005-2006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及“次级贷款”与可调整利率贷款的高违约率而开始的。
在危机发生前几年的政府政策和竞争压力助长了高风险贷款的实施。
此外,对贷款奖励力度的增加,如轻松的头期款以及房价长期上涨的趋势让借款人相信偿还房贷抵押的艰苦只是暂时性,他们能够在未来迅速的找到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然而,一旦利率开始回升,房地产价格于2006-2007年在美国许多地区开始适度下降,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信用风险方面:拜各式各样金融产品发明之赐,逐步让贷款人得以出售他们发行抵押贷款的付款所有权,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由此产生的证券被称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以及债务担保证券(CDO)。
当住房业主违约时,MBS与CDO的投资人收到的付款减少,并且察觉到的信用风险上升。
这造成对整个抵押贷款行业及投资人不利的重大影响。
其余波被家庭和企业最近几年的高债务水平(财务杠杆)放大。
最后,与美国抵押贷款相关风险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因为MBS和CDO的主要角色在于,更密切地将美国住房和抵押贷款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整合在一起。
随着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CDS发行商不得不支付给其交易对手的可能性增加。
这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因为投资人想知道CDS发行人是否将履行其承诺。
过程
起因
对于这个泡沫问题,我想直接引用乔治.索罗斯所推崇的反身性理论来阐述。
根据索罗斯的理论认为每一个泡沫的产生都由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是现实世界中盛行的一种趋势,另一个
是人们对这种趋势的误读。
泡沫的形成初期会自我强化,之后越来越严重,而一旦出现破裂的迹象则一发不可收拾。
而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当中,由低利率导致的房地产热是主要趋势,而人们发现了这种趋势,由于“羊群效应”的作用,市场兴起了这种对房地产的狂热——房子总是在上涨而永不下跌。
但随着人们的狂热与房产价格的不断相互作用,实际的价格与市场的价格发生的严重的偏离,风险没有被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最终,由于这种趋势已经达到了摇摇欲坠的高度,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们对此的误读,然后,质疑者越来越多,最终,市场出现了逆转,泡沫破裂,一种反向的自我加强趋势便开始了。
在这个泡沫的形成当中,投机者们以及各个金融机构恐惧不足,贪婪有余的心态是形成这种趋势的关键之一。
虽然,他们创造性地开拓了一种能将贷款风险分摊在多个环节的做法——资产证券化(主导做法),这一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但由于贪婪的因素(道德风险的产生),抵押贷款的需求急剧增大,标准也因此变得宽松,于是高风险抵押贷款的大量产生,而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基本面被忽略,使得风险总量不断放大,导致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脆弱。
另外,当年为了软化网络泡沫破裂,从2000年到2003年,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6.5%到1.0%,这一举动,却造就了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误读,这也是形成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思
我认为,次贷危机可以给予我们这几个方面的反思。
第一,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可放松。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危机爆发之前,很多的金融机构的杠杠比率达到了30倍,甚至以上。
各类机构都在疯狂地追逐着这种盛行的潮流——债务担保证券的狂热,而都放松了对风险的监控,导致了杠杠比率的失衡,所以我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二,监管机构的另一个重心,应该放到在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上。
在许多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
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是因为他们对次级贷款的理解有很大的缺陷,所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相同的惨剧,监管机构应当多长一个心眼在这一问题上。
第三,政府应该避免其政策实施的滞后性,应该及时地跟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如果我们说经济形势存在信贷膨胀的时候,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从而使得经济得以降温,那么相反,在经济形势已经降低到信贷紧缩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宽松的财政政策才能更有利于此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