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发展、结束

合集下载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并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经济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的根源和成因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几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

截至2003年,美国房贷市场2/3以上的贷款达到优质贷款标准。

此后,优质贷款比例逐步下降,而次贷份额不断上升。

2006年美国发放的次贷达600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市场发放房贷总额的 2I%,另类A级贷款额所占比例为25%,而优质贷款的比例降到36%。

到2006年底,美国未偿还的次贷额达1.5万亿美元,占全美未偿还房贷总额的15%。

美国次贷危机是近些年来美国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

1.降低房贷初期偿债负担,为购房者提供轻松的抵押贷款。

2003年以来,美国金融机构采取一些减轻借款前期负担的新举措来招徕次贷客户。

比较典型的是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RM)。

2.放宽或实际上取消放款标准,为购房者提供便捷的抵押贷款。

放贷机构不仅不要借款人提供任何收入、资产等证明文件,不考虑其真实偿还能力,有时甚至纵容借款人弄虚作假;在借款人无力支付首付时,银行鼓励其使用第二次置留权贷款来凑足首付。

因此,大量信用纪录较差的低收入家庭进入房贷市场。

3.金融创新带来大量衍生产品,特别是抵押债务证券化使次贷市场风险丛生。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已从30年前区区几种发展到目前的1200多种;到2007年6月底,全球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陡增至516亿美元。

信用衍生品增长尤其突出。

据IMF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入),全球信用衍生产品总额从1998年几百万美元增至2001年约1万亿美元和2003年的4万亿美元,到 2006年中又猛增至 26万亿美元。

次贷危机的原因过程和机理

次贷危机的原因过程和机理

次贷危机的原因过程和机理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是指2007年美国开始爆发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

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过程和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次贷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

当时,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金融创新(如房地产抵押证券化)促使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繁荣,许多人开始涌向房地产市场购买房屋,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接着,随着房价上涨,很多人开始认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快速获取财富的途径,于是借款购买房屋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然而,许多人并不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和偿债能力,无法通过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贷款。

此时,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推出次贷产品,即给予信用记录不良的借款人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

这些次贷产品具有较高的利率,并通过抵押证券化的方式,将房地产抵押贷款转化为证券进行销售。

因为这些抵押贷款的背后都有房屋作为抵押,所以投资者对这些证券具有比较高的信心,纷纷购买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然而,这其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金融机构并没有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很多次贷产品与其他更安全的证券混合在一起进行销售。

投资者也没有充分了解这些产品所包含的风险,只看到高收益的一面。

当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调整,这些次贷产品的违约率大幅上升,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金融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次贷危机的危机传导过程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

一旦一家金融机构遭受损失,其它机构可能面临追加资本或债务违约的压力。

这种关联效应会导致信心危机蔓延,整个金融体系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而这种流动性危机进一步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信任崩溃,银行之间的互信关系被削弱,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甚至出现破产。

次贷危机的机理主要涉及资本市场的失灵和金融监管的问题。

首先,资本市场对次贷产品的评估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没有充分披露风险,投资者没有充分了解产品风险。

九 07年美国次贷危机

九  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05-19 17:38
07年美国次贷危机
一、 美国次贷危机的定义?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因债务人无法偿债而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客户的按揭贷款而言。通过抵押形式,对收入低、没有或缺乏足够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的住房购买人发放贷款。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按揭贷款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债务负担合理、风险小的优良客户,按揭利率相对较低。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如美国的低收入阶层和新移民。而“ALT-A”贷款市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泛指那些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客户。次级市场和“ALT-A”贷款市场都是高风险市场,按揭利率比优质贷款高,次贷危机就是这部分市场出现问题引发的风险。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金投股票讯,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现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杠杆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CDO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

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

这种保险就叫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

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

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

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

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

次贷危机后,各国忙于本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中,然而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这场债务危机再次使部分国家陷入灾难中。

纵观两次危机,发生原因和国家都不同,但是存在一些联系。

次贷危机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

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ZF 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

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首先,欧债危机的国家在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重了本国的债务危机。

次贷危机加速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

部分国家在次贷危机后,并没有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而是纵容本国的泡沫,甚至在出现危机后还用ZF救助缓解危机,导致ZF举债与还债出现问题。

而一些国家为了加入欧元区,伪造债务数据,使本国财务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最终债务爆发。

次贷危机的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次贷危机的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次贷危机的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

本文将对次贷危机的发生以及其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的起因次贷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高涨。

这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纷纷放宽了对房贷借款人的要求,大量发放“次贷”——即给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提供的高风险贷款。

其次,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充斥了许多不透明的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券和抵押担保证券等。

这些金融产品中包含了大量次贷,使得金融市场风险暴露。

二、次贷危机的传导随着次贷市场的扩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将次贷债券打包成抵押担保证券,通过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然而,当次贷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这些抵押担保证券的价值急剧下跌。

由于金融机构过度依赖这些抵押担保证券作为资金来源,金融系统陷入了困境。

此外,次贷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

由于许多金融机构持有大量抵押担保证券,它们面临巨额亏损和资金流动性问题。

这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投资者纷纷撤离风险较高的资产,导致了股市崩盘和信贷紧缩。

三、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次贷危机的爆发对美国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房价在危机中暴跌,许多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大量抵押担保证券价值蒸发。

这导致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不少金融机构面临破产的风险。

此外,次贷危机也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应过剩。

许多被收回的房产被迫转手出售,使得房价进一步下跌。

同时,由于信贷紧缩,购房需求减少,导致房屋销量下降。

四、次贷危机后的教训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揭示出许多金融体系中的弊端和风险。

从这场危机中,人们认识到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防范高风险贷款的扩大,同时加强对金融产品的透明度监管。

此外,次贷危机也引发了全球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

国际社会普遍要求建立更加规范和严密的金融监管机构,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与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与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与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指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爆发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起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因1. 住房泡沫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之一是住房泡沫的形成与破裂。

在危机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期的繁荣期,房价不断上涨。

这导致了银行对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次贷市场的兴起。

2. 贷款市场过度自由化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自由化也是次贷危机的一大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且允许了高杠杆的金融交易。

这使得金融机构过度放松了对于次贷借款人的贷款资格审查,甚至向信用状况欠佳的借款人提供贷款。

3. 金融机构的贪婪行为在次贷危机期间,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将高风险的次贷打包成为金融工具,以欺骗投资者。

这些金融工具被称为"担保债务抵押证券化",也就是CDO。

CDO的发行使得金融风险得以迅速传播,形成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影响1.经济衰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普遍恐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股市暴跌,金融机构的倒闭与破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不仅美国受到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普通民众都遭受了严重损失。

2.房地产市场崩溃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下跌,众多房主处于负债状态,许多房地产项目停工,大量房屋被迫抵押和拍卖,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这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进一步影响了全球经济。

3.金融监管加强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和监管不力的问题,迫使各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制定并修改了一系列金融法规,以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例如,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

4.全球金融格局重塑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1美国次贷危机是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又称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一般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利用制度的漏洞欺骗公众。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汇率政策。

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

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2第一阶段:危机爆发阶段2007年,汇丰银行宣布北美抵押贷款业务出现巨额亏损,随后次贷危机开始。

受次贷危机影响,当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关闭旗下两只对冲基金,随后贝尔斯登、花旗、美林、摩根大通、瑞银等相继倒闭。

接连爆发巨额亏损。

第二阶段:全面扩散阶段随着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整体陷入流动性危机。

2008年7月中旬,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两房”遭受700亿美元巨额亏损,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

2008年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申请破产保护。

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

第三阶段:企稳回升阶段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金融市场遭受全面打击。

接着,美国政府在2009年推出了全面的经济刺激计划。

美联储多次降息后,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并保持不变。

此外,美联储连续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随后一系列危机救助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

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主要股指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家们提出的2007年次贷危机成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

一是货币政策失误说,二是财政赤字说,三是金融自由化过度说,四是会计标准不当说。

其他观点还包括高风险的抵押贷款/借款实践、错误的信用评级、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膨胀、CDS的泛滥等。

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原因)
次贷危机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部分欧美投资基金遭重创。

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

今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

同时,由于放贷机构
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

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例,由于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拖累,该公司旗下两只基金近来倒闭,导致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

此外,法国巴黎银行9日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的交易。

这三只基金的市值已从
7月2日的20.75亿欧元缩水至8月7日的1593亿欧元。

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

9日,在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基金的交易后,投资者对信贷市场的担忧加剧,导致欧洲和美国股市大幅下跌。

其中,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387.18点,收于13270.68点,跌幅为2.83%。

2007年8月16日,美国康特里怀特金融公司宣布动用银行的信用额度115亿美元。

由于康特里怀特金融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美国购房者17%的按揭贷款都是由该公司提供的,因此其资金周转发生困难(更有分析家认为该公司已面临破产)引起市场的极大恐慌。

一时间,几乎所有债券都卖不出去了,谁都借不到钱了,最为安全的美国财政部短期债券成为投资者的唯一选择。

2007年8月出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形势:没人愿意购买除美国国库券之外的任何债券;人人都希望把手中的债券卖掉,以换回现金;只有借款者、没有投资者;RMBS和CDO要么价格暴跌,要么是有价无市。

流动性突然出现短缺,导致三月期货币市场利息率与美国国债的息差急剧上升。

流动性出现短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一个阶段。

面对货币市场利息率的急剧上升,欧洲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统一行动,在货币市场上注入大量流动性。

流动性短缺在2007年8月、12月和2008年3月出现三次高峰。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流动性短缺而不得不被JP摩根低价收购。

(发展)
中央银行的几次迅速干预,使每次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得到暂时缓解,货币市场利息率得以回落。

但是,很难保证流动性短缺不会因某种原因再次出现。

尽管流动性的注入使SIV得以继续持有手中的RMBS 和CDO,使各种金融机构不必低价卖出这些债券,从而避免了这些债券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然而,次贷危机却又很快从流动性危机发展为信贷紧缩危机。

(结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