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之换药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换药术ppt课件

换药术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换药的目的
观察伤口, 清洁伤口, 去除伤口内 异物或坏死 织,促进伤 口的愈合。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换药适应症
1.无菌手术术后3-5天第一次换药,检查刀 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 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3.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 、胀痛。皮肤颜色青紫。局部有受压情况 者。 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 或全部拔出者。
完整最新版课件
38
引流物拔出/引流管拔管
多为污染伤口或易 出血伤口,引流物 是为引流积液、积 血,预防深部化脓 性感染而设置的。 如:橡皮片、条, 烟卷引流,T型管 引流,负压引流等 。
完整最新版课件
39
常用引流物处理
橡皮片、管引流,一般在术后24—48 小时拔除, 香烟引流通常72小时拔除。 特殊引流如T型管引流,在胆囊造瘘、膀胱造瘘、 肠造瘘等,一般术后2-3周左右拔管,拔管前做夹 管试验2—3天。 通过腹腔的引流管,需要周围形成粘连后拔除, 一般8—9天. 负压引流,对于手术后局部死腔大,有出血或感 染倾向而放置的负压引流,拔除时间要看引流物 的多少而定。多在术后24小时拔除,也可视引流 物情况推迟3—5天。拔管前注意解除负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换药步骤:消毒(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换药步骤:消毒:
如何使用器械 ???? 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错误
正确
完整最新版课件
29
换药步骤:消毒(观察伤口)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 伤口情况。如创面 有无缝线反应、针 眼脓疱或伤口感染 ;伤口有无积血、 积液;伤口血供情 况等。

换药术 ppt课件

换药术 ppt课件
换药前后洗手 • 物品准备:器械、敷料、引流物、固定用品等
揭除沾染敷料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 湿润后揭下
二、换药操作步骤
• 揭除沾染敷料 • 消毒 • 清理伤口 • 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
三、换药的次数
• 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日换药1次,至拆线时再换 药
• 分泌物少,肉芽生长良好的伤口,隔日换药 • 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次或数次
四、换药后整理
• 换下的敷料集中放入污物桶 • 器械冲洗后,用2%戊二醛溶液等浸泡1~2小时,然后
重新消毒灭菌 • 特殊感染的敷料应全部烧毁、器械作特殊灭菌处理
【换药过程中的无菌要求】
• 换药顺序:先清洁伤口,再污染伤口,最后感染伤口 • 两把镊子,一把接触伤口,另一把夹持并传递无菌敷
料,不可混用 • 沾染分泌物的敷料,放入专用的容器,不应再接触其
他部位
【引流物】
1、油纱布:用于清洁或新鲜肉芽创面。 2、盐水纱布:虹吸作用,引流分泌物较多的创面。 3、橡皮片:用于浅表,腔窄的伤如(颈部、指端)。 4、管状引流:由各种形状的橡皮管或硅管制成,置入体腔(腹腔、
胸腔、关节腔等)一端,可供持续引流(包括负压引流等)或 灌浇药物注入之用。
五、常见伤口的处理
1、清洁伤口
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 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
织液渗出、丢。失。
2、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
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 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 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3、感染或污染伤口
扩大伤口,彻底引流。 一般采用伤口内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换药勤,引流通畅。 慎用抗菌药物。

换药术的操作ppt课件

换药术的操作ppt课件

消毒剂和麻醉药物选择
消毒剂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和患者体质选择合 适的消毒剂,如碘伏适用于大多 数伤口消毒,酒精适用于清洁干 燥的皮肤消毒。
麻醉药物选择
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或深部伤口 处理时,可考虑使用局部麻醉药 物减轻患者疼痛。
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01
02
03
穿戴防护用品
医护人员在进行换药操作 前应穿戴好口罩、手套等 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
感染
根据感染病原体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加强伤口护 理和换药操作规范,促进伤口愈合。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识别出血、感染 等并发症的征象,并告知应对措施。 指导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自 行揭开敷料或触碰伤口。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因并发症产 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操作前准备
评估环境、准备用物、核对患者信息等步骤 是否齐全、准确。
操作后处理
用物整理、患者安置、记录书写等步骤是否 完善。
操作过程
无菌操作、伤口处理、敷料更换等步骤是否 符合规范。
沟通交流
与患者沟通解释,取得患者配合,体现人文 关怀。
常见问题解答环节
伤口感染如何处理
敷料过敏如何处理
轻度感染可局部清洗消毒,加强换药;重 度感染需清创引流,全身应用抗生素。
换药术的操作ppt课 件
目录
• 换药术基本概念与目的 • 换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 换药操作流程演示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考核评估
01
换药术基本概念与目的
换药术定义及作用
01
换药术是指更换或清洁伤口敷料 ,并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的操作过 程。

换药术PPT课件

换药术PPT课件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换药术的目的和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换药术对于伤口愈合、预 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必要性,以及正确 的换药方法对于促进伤口恢复的重要 性。
换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自我护理技能
教育患者掌握基本的自我护理技能, 如正确的洗手方法、伤口观察和记录 等,以便在医护人员不在场时能够进 行自我护理。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敷料、胶带等过敏,出现 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0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换药前需清洁双手,佩戴无菌手套 ,确保换药用品无菌。
轻柔操作
换药过程中动作应轻柔,避免对伤 口造成二次损伤。
03
02
选择合适的敷料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避 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敷料。
观察伤口情况
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告知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需要保持伤口 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和损伤伤口, 以及正确的敷料选择和更换频率等。
心理支持重要性及方法
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患者减轻对换药过程和疼 痛的焦虑和恐惧,增强患 者的信心和勇气。
促进合作和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 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感,提高患者的合作意愿 和依从性。
目的
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和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外伤伤口、手术切口、烧伤创面 、溃疡、脓肿等需要定期更换敷料的 伤口。
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 全等患者不宜进行换药操作。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 操作原则:无菌操作、轻柔细致、全面观察、及时处理。
及时反馈和调整

换药术 PPT课件

换药术 PPT课件

常用敷料选择
7.庆大霉素溶液(0.2-0.5%):局部冲洗,
用于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创面。
常用敷料选择
8.胰岛素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不愈合创
口。
常用敷料选择
9.硫酸镁(50%)溶液:用于挫伤、蜂窝织
炎、丹毒等的消炎消肿。局部湿热敷。
常用敷料选择
10.红汞(2%):皮肤黏膜的消毒,皮肤檫
换药目的
1.观察伤口
2.去除坏死组织;
3.清洁创面;
4.引流通畅; 5.促进组织生长;
换药的基本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方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换药频率


6.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
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 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常见伤口的处理
7.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
注意事项
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 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 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 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 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 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 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常见伤口的处理
3.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
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 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 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 血,露出新鲜肉芽。
常见伤口的处理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

三基基本技能换药术

三基基本技能换药术

换药术【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适应证】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l~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2.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

3.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两个,盛无菌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胶布等。

4.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方法】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覆盖,必要时放置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1.换药是为了促进伤口和创面愈合,伤口的愈合依赖于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

所以,换药前后都要观察伤口的变化,如肉芽生长、炎症轻重等情况;还要注意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和评估伤口的演变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换药术PPT课件

换药术PPT课件
9
换药术
【适应证】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 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10
换药术
【适应症】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 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 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25
换药术
双手 执镊法
清理 伤口
26
换药术
清创术
• 清创术是对污染伤口的处理 • 包括清洗去污,止血,清除血块、异物
和失活组织,修复组织
27
换药术
时机
• 病情许可,越早越好 • 无明显感染表现,均可清创 • 已有感染,但伤口有异物或较多坏死组
织,也可清创,清创后伤口暂不缝合 • 理想时间:伤后8小时以内,头面、手部
16
换药术
自身准备: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
17
换药术
自 身 准 备 : 清 洁 洗 手
18
换药术
3、应用物品准备
(1)原则: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取 多少;先干后湿;先无刺激性,后有刺激 性;先用后取,后用先取。
(2)用物准备:包括器械类、敷料类、药 品类及其他根据伤口情况被选的用物。
19
分离伤口以利引流,并放置引流 (4)若发生感染则应按感染伤口处理。
35
换药术
2、感染伤口
目的:充分引流,积极控制感染。 (1)早期:充分引流浓液,根据敷料渗湿
或受污染情况随时更换,必要时扩大伤 口或行对口引流或多点引流
(2)中期:引流物开始减少,用盐纱或其 它药物纱条引流,促进肉芽生长

三基培训课件--换药、拆线

三基培训课件--换药、拆线
穿隔离衣及戴手套。 2、环境:温度适宜,相对独立,
注意保护隐私。 3、用物:无菌碗、器械、消毒棉
球、引流物、敷料、污物盘、无菌镊子 2-3把、胶布。拆线剪刀
1、两把镊子不可混用,一把平夹无菌 敷料,另一把接触创口敷料。
2、操作过程中应具有爱伤观念,动作 轻柔、熟炼。
3、引流物切勿堵塞外口,要保持创面 低小口大,不形成死腔而影响正常愈 合。
4、创面用药: ①一般创面不用药; ②感染创面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酌情用抗生素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置引流物:根据伤口深度和创面情况 置入适宜的引流物。
6、包扎伤口: ①根据伤口分泌物量、加盖6-8层纱
布; ②外用胶布固定或酌情用绷带包扎, ③安置病人
7、终末处理: 8、记录。
拆线结束,用酒精再消毒皮肤一遍 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4、如缝线与敷料粘连,可用生理盐水 湿化后轻轻分离,切忌暴力加重病人 疼痛。
1、环境准备 2、揭除沾染敷料:
①再次核对病人,检查伤口敷料外观 情况; ②由外向内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 ③内层敷料用镊子取下; ④内层敷料若与创面粘贴,应用生理 盐水浸润后轻柔去。
3、清理伤口 : ①观察伤口; ②用消毒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周围消毒 皮肤; ③用生理盐水棉球或其他药物棉球沾 拭创面; ④用器械剪除坏死组织、痂皮等; ⑤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 ⑥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换 药、拆 线
李圣明
评估:1、病人的病情。 2、伤口的局部情况,是否有红
肿热痛等感染情况 3、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4、做好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5、注意无菌原则。操作达到预
期目的 。 目的:清洁伤口,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折除缝合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0.02%洗必泰溶液: ☺10%大蒜素溶液: ☺纯石碳酸溶液: ☺聚乙烯吡酮碘液(PVP-1): ☺1%~2%苯氧己醇溶液:
19
☺油剂纱布:凡士林油纱条 ☺粉剂、软膏类: ☺中药类:如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
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脓、去 腐等作用。
2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各种情况的肉芽组织如何取 ?
答: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用剪刀剪或1%硝 酸银烧,盐水冲洗, 有明显水肿的用高渗盐水湿敷, 一般的用凡士林纱布, 轻度的用盐水或依沙吖啶纱布, 分泌物多的用优锁纱布。
15
附:
换药时伤口的用药试剂
16
常用的换药试剂
☺75%酒精或95%酒精 ☺碘伏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3%过氧化氢 ☺0.1%依沙吖啶
10
☻分泌物较多时,可用优锁或其 他水平消毒溶液冲洗或湿敷。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创面, 可剪平,如水肿明显,可用高渗 盐水湿敷。 ☻一般创面可直接用无菌纱布覆 盖,如为肉芽创面,可用凡士林 或网眼纱布先覆盖。
11
纱布的大小和多少
伤口处理完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覆 盖范围为伤口周围3cm左右。
覆盖敷料的数量应按伤口渗出的情 况决定。
更换或拔除 。
3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 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 恶性肿瘤的伤口应最后换药 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4
换药目的
•检查伤口 •清除伤口分泌物 •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 •通畅引流 •控制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5
准备工作
1. 向病人说明换药的目的和可能引起的的感觉, 消除病人对换药认识的误区和恐惧;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优锁(漂白粉、硼酸):即用12.5克的漂白粉
和12.5克的硼酸混匀后加入1000ml的蒸馏水,摇匀后静置24小时,取上 面的澄清液体而得到。对一般的局部较大范围的化脓感染,如金葡菌、 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效果较好。
☺0.02%高锰酸钾:肛瘘、痔疮等 ☺抗生素溶液:庆大霉素,谨慎使用 ☺10%~20%硝酸银溶液:
☞特殊感染者(如肝炎、梅毒、艾滋 病等患者)的敷料应全部烧毁,器 械单独浸泡作特殊灭菌处理。
13
问答题
1.内、外层敷料如何取? 答: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应细心
轻柔拆除胶布,勿用暴力猛撕; 内层敷料用接触伤口的镊子去取。 粘在伤口最里面敷料,应先用盐 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 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2
8
不同伤口的处理要点
对缝合的清洁伤口,主要是先用 75%的酒精棉球由里向外消毒, 消毒范围为3~5cm,避免将细 菌带入伤口。
9
对感染伤口,则先用75%的酒精棉球或 0.5%的碘伏棉球在其周围皮肤由外向里 消毒 ,继而用盐水棉球等清除创面分泌 物,并根据伤口性质选用引流纱条等, 最后再用酒精等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伤口无渗出者置4~8层(1~2块) 纱布已足够,或覆盖一块美敷。
分泌物较多,所盖敷料必须相应增 多,必要时加盖棉垫。
纱布块需用胶布固定,胶布粘贴的 方向尽可能与皮纹平行。
12
妥善处理污染的敷料:
☞更换下来的纱布、绷带、擦拭创面 的棉球及石膏托等须用钳、镊夹取 集中放于弯盘内,倒入桶内。
☞器械及盆、碗盘等应全部浸泡入消 毒液内。
2. 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铺床,避免室内尘 土飞扬;
3. 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手术服,洗手; 4.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2个,盛无菌敷料;弯
盘1个,放污物;镊子2把;剪刀1把;备乙醇 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凡士林纱条、 盐水、优锁、依沙吖啶、胶布、绷带等; 5. 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光线柔和,利 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在冬季使用 灌洗液前应适当加温。
每周一次 互动学习
1

肖捷成
2
适应症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到5天 后第一次换药 ,除敷料潮湿或脱落外,直至 拆线前无需换药;
2. 感染伤口,分泌物多,应每天换药1~2次 ;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 4. 橡皮片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出 ; 5. 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3~7天
6
操作方法
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再用镊子取下内层 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 用盐水浸湿后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 或引起创出血。如发生少量渗血,可用 棉球压迫片刻使之止血,必要时用1% ~2 %普鲁卡因溶液湿润后再揭开敷料。
7
两把镊子的区别
用两把镊子进行操作 一把接触伤口(污染) 另一把接触无菌敷料(无菌) 用乙醇或碘伏棉球清洁伤口和周围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