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梦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种子的梦》教案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种子的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识故事《种子的梦》,是一篇由夏道平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个故事是通过一粒柳树种子的成长经历,展示出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好。
本课围绕“生命的坚韧”这个主题,让学生学会关注小事物,认识小事物的伟大,体验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柳树种子和成长历程。
2.理解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3.懂得从细微之处,感受生命力。
技能目标1.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
2.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生命关怀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柳树种子的成长历程。
2.关注生命的微小之处,挖掘细节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柳树种子难以为继时的坚韧,领悟生命的真谛。
2.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 [10分钟]1.播放视频:《小种子的成长》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种子的成长起源,并引出《种子的梦》故事。
2.老师略讲柳树种子成长的历程及课文的写作手法。
2.朗读和理解 [15分钟]1.全班同声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2.分角色朗读故事,加深理解。
3.学生轮流抽取故事卡片谈自己的感受3.剖析细节 [20分钟]1.结合教材,老师对重要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种子的成长过程及其代表的意义。
2.分小组讨论,剖析课文中的关键句、细节信息和艺术手法。
4.学以致用[20分钟]1.小组合作,制作“同心协力,共同成长”的海报。
2.在海报制作中,让学生通过参照找出细节信息,并体验互助合作。
5.课堂检测[10分钟]课堂测试,检测学生的故事理解情况,并对之前的学习进行复习回顾。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教学以情景导入、生动朗读、细节剖析、叫板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提高思维能力为主要方式完成。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策略的单一,教学过程还需要完善,学生对柳树种子的成长历程还存在困惑等问题,为结束课程留下了一定的遗憾。
《种子的梦》教案第二课时

《种子的梦》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种子的梦》,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3.学生能够根据文本中的描写,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家园。
教学重点1.理解并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如何在阅读中寻找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3.通过文本描述建构自己的理想家园。
教学难点1.意识到阅读中的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2.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建构自己的理想家园。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老师提问:你们读过哪些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们总结常见的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分析1.学生阅读《种子的梦》中的第二部分,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并用文本证据进行支持。
2.学生可以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探究内涵1.老师提问:在《种子的梦》中,作者为什么会提到南瓜只有一粒种子?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一粒种子所包含的希望和未来。
3.学生重新阅读文章,探究作者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并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证据。
创设情境1.老师让学生想象自己的理想家园,包括房子的样子、周围的环境、与邻居之间的关系等。
2.学生们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述自己的理想家园,并分享给同学们。
当堂练习1.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人物,阅读相关的文本,并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通过阅读指导,概括并表述个人关注的鼓励和支持的情感态度。
课堂总结1.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收获。
2.课堂总结重点,布置下次的学习任务。
作业1.继续阅读《种子的梦》,并总结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家园的文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种子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种子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种子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1一、导入课题。
师:回忆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愿”,凡卡的心愿是脱离苦海,回到爷爷的身边;《职业》中“我”的心愿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小贩、园丁、更夫。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谁的心愿呢?板书课题《种子的梦》。
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和词,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学生汇报。
)二、整体感知,突破重难点师:谁想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请听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说一说思考种子的梦到底是什么?(一生朗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探究,交流,我们就应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生1:种子的梦是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是。
生2:开出鲜艳的花朵。
生3:是长出累累果实。
生4;是让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板书: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师:一粒小小的种子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他的艰难的奋斗历史,你知道它要经历哪些困难么?(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并勾画,同桌交流。
)生1:冰冷的世纪。
生2:土层的压力。
生3:冰雪的妒嫉。
(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对种子的梦的实现所要经历的挫折做一个整体感知。
训练学生关注诗歌的行文思路。
)(学生自己读一、二小节,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学习生1:第一小节有比喻句:“冰冷冰冷的世纪”——是比喻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是比喻这一粒种子。
生2:还用了拟人的写法,比如:沉默、潜身这样的词语。
师: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这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又是怎样的一种渴望呀!你能读出种子的期待与渴望吗?生1读第一、二小节。
《种子的梦》教案

《种子的梦》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子的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种子的梦》教案请关注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种子的梦》教案【一】一、谈论梦想,激情引入: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呢?生汇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我想做一名光荣的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
/我想向杨利伟叔叔那样成为宇航员,飞向太空,看看我们的万里长城,是不是那么雄伟壮观。
......2.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啊!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生物都有自己的梦想,哪怕它是一颗种子。
3. 板题读题。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1. 对照预习提纲,小组内互相检查并准备汇报。
2. 生汇报: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并互相补充。
生:我知道柯岩是当代女诗人、作家。
出版专著50余部。
她是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柯岩”是笔名。
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她曾被定为“黑帮、反动权威”,被关了起来。
/有一天,她看见总理关于“王不是”的讲话稿时,勇敢地声明自己不属于“黑帮、反革命”之流。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柯岩就连续不断地发表长诗,曾出版诗集《中国式的回答》,其中《种子的梦》、《周总理,你在哪里》收录其中。
生:通过预习,我了解到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就要结束,光明即将到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3.生汇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要注意的读音、字形和要重点理解的词义。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数一数共有几节诗,思考: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指名读诗。
(3).正音、评议。
(4).配乐齐读全诗。
(5).师: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诗人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6).师:如果把全诗分为两个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说说理由。
《种子的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种子的梦》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词卡片、种子实物、图片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种子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出本课的主题——《种子的梦》。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以及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梦想。
3. 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学生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词。
4. 朗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5. 课后拓展教师出示多张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植物生长过程。
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种子梦想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每个生词写5遍。
2. 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种子的生长过程。
3. 预习下一课,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七、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开展种植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种子的梦》教学设计一、古诗顺导1、疯狂背古诗至《悯农》,师:孩子们的古诗背得真棒!能告诉大家你背了多少古诗吗?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的把握这美好的春光,多背些咱中华民族的经典诗词。
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千万颗果实。
关于种子,你想谈……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梦想剧场,走进著名女作家柯岩笔下的《种子的梦》,一起读读课题吧,老师听出了你们有疑问,是吗?你想知道??…。
板书如:难道种子也会有梦?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能实现自己的梦吗?它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同学们的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收获。
二、深入学习、感受梦想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帮助、喜悦1、让我们带着疑问,自由读读这首诗歌。
大家读的真投入,谁想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请听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他的朗读让你看见了什么?我们的赞美和鼓励就是一粒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出了自信的花儿。
2、谁能用概括的语言来说一说种子的梦到底是什么?板书;(老师引读:种子的梦是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是开出鲜艳的花朵,是长出累累果实,是让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3、种子:(1)一粒小小的种子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他的艰难的奋斗历史,你知道它要经历哪些困难么?回到文中读读、想想再告诉大家,… 你从哪感受到的?让我们一起看到?…第一小节。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从他的朗读中,你觉得现在这颗种子此时心里觉得??…;好好读出这种感觉。
谁能读的更强烈些。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什么吧。
这冰冷冰冷的世纪指的是……我是指?…碧绿的海底是指??…,多形象的比喻,一起读读好好感受种子的处境。
这些叠词,去掉一个试试行不行,谁来读给大家听,感觉……能读出叠词的韵味么,试试吧!( 2)、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嫉,象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种子的头上,这么多的困难,它要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出示第三小节读读,想想它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它的梦呢?答案也许就在书中,读读上下文,好好想想,谁第一个来说?勇气可嘉,补充诗歌:为了……, 种子一点一滴的积攒着力气,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种子呀?板书坚强的、勇敢的、知难而进的、伟大的……(3)、我一点一滴的积攒力气,因为我思念……读第四节,师:好的,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你美妙的梦想,你想破土而出!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头握起来了,你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在冰冷漆暗之中春天满怀柔情地呼唤你的名字,那久违的呼唤宛如夜晚的火,穿越并点燃你沉寂已久的梦想。
五年级下册《种子的梦》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教案

五年级下册《种子的梦》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教案《种子的梦》公开课教案1教学要求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示手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学习中,大胆交流自身的感受,说出自身的梦想。
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身以和文中的拟人手法。
3.引导同学大胆交流,说说自身的梦想。
课时布置: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呢?2.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生物都有自身的梦想,哪怕它是一颗种子。
二、板题读题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1.生介绍资料。
2.互相补充。
(1)简介作者柯岩,当代女诗人、作家。
出版专著50余部。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柯岩”是笔名。
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她曾被定为“黑帮、___权威”,被关了起来。
有一天,她看见总理关于“王不是”的讲话稿时,勇敢地声明自身不属于“黑帮、___”之流。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柯岩就连续不时地发表长诗,曾出版诗集《中国式的回答》,其中《种子的梦》、《周总理,你在哪里》收录其中。
(2)关于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
当时正值“___”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四、初读诗歌1.自由读,数一数共有几节诗。
2.划出生字词拼读,理解。
(1)字音。
①吮(shǔn)吸,不读“yǔn”。
②积攒(zǎn),平舌音。
还有一个音念(cu__225;n),攒钱,攒凑。
③絮(_ū)、碌(l__249;),韵母写诗相同,读法却不同。
④酿(ni__224;ng):容易读成“l__224;ng”,要反复读几遍。
(2)字形。
①褐:左边是“衣”部。
②攒: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之二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目标1.识别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2.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细节和推断。
3.通过阅读表达对文本的意见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识别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2.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细节和推断。
三、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表达对文本的意见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正式语言语文老师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文章《种子的梦》,询问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类似主题的文章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2.向学生解释本文的主题:鼓励人们追求梦想,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努力,永不放弃。
3.解释文章的情感色彩:文章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让读者感到鼓舞和激励。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1.分小组阅读文章,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细节和推断故事情节。
2.老师提供问题和提示,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分析理解文章,尤其是重要的细节和事件,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步骤三:阅读反应1.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完成一个反应性写作任务,以达到通过阅读来表达对文本的意见和思考的目标。
2.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对主题和情感色彩的理解,同时要求表达出阅读后的反思和展望。
3.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并进行相互交流和互相分享。
五、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上课期间留下的反应写作,并交给老师检查。
2.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阅读任务。
六、教学评估1.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反应性写作任务,表达对文本的意见和思考。
2.阅读的理解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使用阅读策略来理解细节和推断。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详细阅读本文,准备足够的教学材料和指导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和需求,分别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种子的梦辛庄小学王岚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成长的过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梦想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谈谈自己的梦想。
教学过程一、谈论梦想,激情引入: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呢生汇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我想做一名光荣的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
/我想向杨利伟叔叔那样成为宇航员,飞向太空,看看我们的万里长城,是不是那么雄伟壮观。
......2.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啊!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生物都有自己的梦想,哪怕它是一颗种子。
3. 板题读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种子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视频。
)1.师:这是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看完,你有什么话想说?生:种子要经历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
/每一颗种子都有着巨大的力量。
/这粒小小的种子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装点大自然啊!这粒小小的种子在使出全身力气想要破土而出,冲破黑暗,这股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感动不已。
……2.师:就是这样一粒小小的种子,他也有自己美好的梦想。
它付出艰辛的努力,企盼梦想早日开花结果。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着名女作家柯岩笔下的《种子的梦》。
(板题读题)3.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生:我想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种子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种子能实现自己的梦吗?[设计理念](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感知梦想1. 师:同学们的好奇心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成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也不可能有收获,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读诗歌。
(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基本做到有感情。
)2. 师:大家读的真投入,谁想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请听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传达种子的心声?指名一生配乐读全诗。
3.师: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看见了什么?生:他的朗读把我带入了种子的梦境之中。
/他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种子的梦是那么美,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师:我们的赞美和鼓励就是一粒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出了自信的花儿。
4.师:那么种子的梦到底是什么呢谁能简单的概括一下?出示导学提纲:种子的梦是————,是————,是————,是————。
生:(种子的梦是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是开出鲜艳的花朵,是长出累累的果实,是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相机板书)三、品读感悟,深入梦想1、师:可是又有谁知道这粒小小的种子在追梦的路上历经多少磨难啊!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生:(品读诗歌)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大家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批注,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生:(小组活动)2、种子师:谁来汇报种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生:(读第一节)种子面临着寒冷的侵袭,我是从“冰冷冰冷的世纪”感受到的。
/诗人把“冰冷冰冷世纪”比喻成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把“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比喻这粒种子。
师:老师很欣赏你能够用心灵去读书。
请继续汇报生:“我藏身进褐色褐色的土地”说明种子隐藏在黑暗的地下。
“藏身”把种子当做人来写。
/在这节诗中诗人把一个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世纪。
诗人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文化大革命持续的时间长。
师:多么形象的比喻啊!请同学们试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种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寒冷/窒息/孤独/压抑)师:所以我们读第一节时语气要低沉、舒缓。
我们一起读读感受一下种子的处境。
(齐读第一节)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节诗中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呢。
你找到了吗?生:我找到了,有很多叠词“冰冷冰冷的”“褐色褐色的”“潜身在潜身在”。
师:那么这些叠词,去掉可以吗试读一下生:(试读句子)不可以,总觉得去掉叠词就读不出诗人要强调的感情来/去掉叠词感情流露的不是那么充分,读起来也不流畅了。
师:的确,有了叠词,才使感情更强烈,更细腻,才更有诗歌的韵味。
我们再来体会一下。
(齐读第一节)师:(引读,出示第二节诗)我羡慕鱼儿在大海里自由来去,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在冰冷黑暗的地下,种子在做着自己的梦。
现在你就是这粒小小的种子,把这种窒息、压抑并暗暗积聚力量的感受读出来,好吗(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诗)3、发芽师:前两节诗是写种子在孕育着梦想。
那么种子又是怎样实现梦想的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继续汇报生:种子会遇到冰冷土层、岩石的侵袭/面临着雨雪冰雹的妒忌/面临人们的踩踏/还会干旱缺水呢/面临狂风骤雨的侵袭……师:面临着这么多困难,种子为什么还要如此醉心于他的梦想呢(课件出示补充句子:为了————,我一点一滴积攒着力气。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为了早日见到光明/为了装点大地/为了开花结果/为了梦想/为了和春姑娘早日相逢生:积攒是一点一滴聚集着力气。
这个词语让我充分地感受到种子为了梦想,为了早日破土而出,它在默默地积蓄着力气。
师: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生:坚强的/勇敢的/乐观向上的/不畏困难......师:(板书:不畏困难、乐观向上)师:好的,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你美妙的梦想,你想破土而出!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头握起来了,你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在冰冷漆黑之中春天满怀柔情地呼唤你的名字,那久违的呼唤宛如夜晚的火光,穿越并点燃你沉寂已久的梦想。
你在酣睡中渐渐醒来,借着爱的微光,依稀看见自己灵魂,正以积聚了整整一冬的力量,顽强地攻破冰冻的土层,五十颗坚强的种子睁开眼睛读出来吧!(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小节。
)师:我一点一滴积攒着力气,因为我思念那明媚的阳光,我思念那辽阔的大地。
这首诗歌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这场中华民族旷古未有的十年浩劫中,柯岩和他的丈夫贺敬之,以及着名作家冰心、老舍、巴金等深受迫害,他们被定为黑帮,被关进黑色的小房子里,就像这粒小小的种子一样,他们跋涉在没有文化,没有欢乐的艰苦岁月中,他们渴望光明,渴望自由,渴望祖国早日得到新生。
虽然他们的笔被禁锢了,但他们的思想却与祖国、与人民在凄风苦雨中思索着、希翼着。
种子这份渴望光明的情感深深的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范读第三至四节)4、长叶师:是啊,在那黑暗的岁月里,种子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终于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
你仿佛听见春风对它说什么了?生:春风说:顽强的种子,你虽然渺小,但却有惊人的力量。
/种子,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我们不会抛弃你。
/种子,你真...... 师:(引读,出示第五节诗)终于春天来了,------(生读)种子缓缓的伸展腰肢,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嫉。
这里哪个词语让你感动?生:挤碎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种子很坚强./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种子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挤碎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诗人想尽快摆脱迫害他的势力,早日见到光明。
师:(课件出示图片)瞧,种子终于破土而出,见到了光明,此时,他是多么(激动/兴奋/骄傲/喜悦)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种子成长的喜悦与骄傲吧!(齐读)5、开花、结果师:(引读,出示第六、七节诗)在春风的絮语呼唤下,种子发芽、长叶,开出了……(生读)蜜蜂在盟着什么誓言、许着什么诺言……(指名说)师:这些盟誓及诺言让花儿陶醉,花儿把对生活的爱及对所有帮助者的感激之情倾心交付,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师:这里的爱情指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意思生汇报。
师小结:不是,这里的爱情指的是广义上的爱,是指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种子爱阳光、雨露、大地、蜜蜂、春风......师:种子为什么挚爱着这一切?生:因为阳光、雨露、大地、蜜蜂、春风帮助种子一步步实现了梦想。
师:所以诗人满怀沉甸甸的感恩把对生活全部的爱倾心交付于帮助过它的人。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甜蜜读出诗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感恩的情感,好吗(生齐读)师:(引读,出示第八节诗):于是风儿摇落我的果实…...师:这节诗中,哪个词语令你感动?生:“溶化”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种子把自己全心全意奉献给了大地/大地“母亲”就是祖国母亲。
也就是诗人把自己忠诚的献给了伟大的祖国。
/“溶化”落叶归根,是为了美好的明天。
师小结:“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点题之笔。
诗人对新中国的明天充满了希望,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丽。
(相机板书)师: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一粒小小的种子经过努力拼搏,创造了美丽的奇迹/只要努力,就能书写神话/我也要做一粒坚强的种子......师:让我们把这种赞美之情和内心独特的感受读出来吧。
(配乐朗读全诗)[设计理念](抓住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吟诵等,并与音乐相结合,使其迸发出最为绚丽的创造性“火花”。
同时,教师适时范读的声情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由“解读种子”入手,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读悟结合,引领学生在读悟文本中走进文本,升华主题。
)四、拓展延伸,创作小诗师:诗人怀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概,相信终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月明”。
种子的梦是美好的,诗人的梦是美好的,你们的梦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这首诗歌的写作方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展开想象,把上节课布置写的梦想小诗在这里加以修改完善。
(配乐写诗并指名展示)师:你们的梦真美啊!老师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从你们简朴稚嫩的诗句中,老师感受到梦想的种子已经在你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同学们,人生路上有喜有忧,有笑有泪,难免跌倒,难免等候,让我们做一粒坚强的种子,勇敢地生活,因为我们坚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设计理念:(言为心声,诗歌是最能直接反映人类情感的文体,也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学完本课,也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梦,及时地让学生能够体验和巩固所学内容,并拓展了所学。
)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
2.将自创小诗誊抄到作文本。
板书:种子的梦柯岩不畏困难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