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英语公开课教案《第11周第1课时》

合集下载

Module11Unit1教案

Module11Unit1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Module 11 Unit 1《我们的未来》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一般将来时态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1.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导入方式,如播放与未来相关的短视频、展示未来科技的图片等,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一般将来时态的应用场景。
-创造性运用一般将来时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如编写关于未来的小故事。
举例:
-难点1:区分“I am studying to be a doctor.”(我正在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和“I will be a doctor in the future.”(未来我将成为一名医生。)的用法。
2.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般将来时态的用法。但在讲解难点内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般将来时态与现在进行时态的区别仍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更多实例来强化他们的理解。
3.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动脑、动手,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感兴趣或讨论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调整讨论主题,使之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提问时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学生思考方向偏离主题。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一般将来时态的掌握程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Module11Unit1听说课教案

Module11Unit1听说课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常英语对话的基本句型、词汇和过去进行时态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认为今天的教学中我对过去进行时态和关键词汇的讲解还需要加强。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使用更多的对比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可以适当缩短理论介绍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对话场景。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购物、问路等场景,实践所学句型和词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日常英语对话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了一些日常英语对话中的实际问题。但同时,我也观察到个别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词汇选择和语法使用上还有待提高。为此,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通过更多的口语练习,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C4D《教案》 第11周

C4D《教案》 第11周

教案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知识回顾(5分钟)二、授课内容:(60分钟)三、演示及练习(80分钟)一、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Cinema 4D多边形建模工具二、授课内容:(讲授法、演示法)1、教学思路:(1)通过对课堂实训案例的讲解,掌握材质管理器的使用;(2)通过课堂实例的讲解,逐步掌握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技巧;(3)通过案例的学习,掌握常用的典型材质的调节方法;2、教学手段:(1)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材质管理器、材质编辑器的使用;(2)通过课堂实例,使学生掌握典型材质的调节方法;三、案例练习1.Ctrl+O打开场景2.在材质管理器面板执行“创建”一个“新材质”命名为“背景”;3.在“材质管理器”面板创建新材质,命名为“磨砂金属”4.在“磨砂金属”中添加反射,再添加各向异性移到默认高光下面;5.在“层1”中展开“层各向异性”下的重投射下面的平面;6.创建新材质取消颜色选项,在反射中添加GGX反射,放在默认高光下;7.将粗糙度设置为10%,在层颜色下面加上菲涅耳选择导体;8.创建一个天空对象,在材质编辑器下勾选颜色和反射和发光;9.渲染材质完成。

教师演示:制作金属材质四、总结(15分钟)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堂检查与指导!学生课后制作案例:四、知识点总结: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2.学生回顾各个学习环节,从学习态度、团队精神、创作方法、最终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3.讲述红色故事,用红色精神引领立德树人,将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中。

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本次课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要加强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更多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上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11Shapes第十一单元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上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11Shapes第十一单元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本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模块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课呈现了MiSS Fang和学生谈论形状的场景。

通过LiSten and say的对话, 帮助学生掌握核心句型HOW many…are there? There are-学生能够把有关形状的认知融入生活中提问并获取信息是一个重点,也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难点。

另外,学生在一二年级教材中也接触过HOW many∙∙∙?和There be句型,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进行问答。

同一话题的内容采用螺旋形上升的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级不断反复呈现,并逐渐深入、全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温故而知新。

本单元重在通过创设真实的语用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描述物品的形状和数量。

而这样的话题也是生活中常涉及的交际话题。

在处理教材时,遵循由易到难,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从认识周围常见事物的形状,语言的输出也从量的积累逐步实现了质的飞跃,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ectangle ? ”】c.【What is a recta ngle in your daily life? ”】HaVe the StUde nts Cha nt for the class.【The door/ Window/ blackboard/COmPUter is arectangle in theCIaSSroom.】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d. Play a game: Find the SqUareS and rectangles With the mag ni fier. Say out the ShaPeSloudly.在趣味活动中达到学生操练单词的目的。

e. There are two tria ngles in a recta ngle. HaVe them meet the word“ tria ngle ”Spell the new word.使用白板给学生带来视觉体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Unit 11 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1 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Section A (1a-2d)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下列词汇:milk, cow, horse, feed, fed, farmer, quite, anything, grow, grew, farm, pick, excellent, countryside 2.掌握下列表达:go for a walk, milk a cow, ride a horse, feed chickens, talk with a farmer, take some photos, quite a lot (of…), in the countryside3. 能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或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1) —Did you see any cows? —Yes, I did. I saw quite a lot.(2) The farmer showed Carol around the farm.(3)—How was your trip last week? —It was excellent.4. 能通过听力活动感知如何就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谈论。

5. 学习了解国内外学校组织的各种游览活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有关农场和乡村活动的动词短语。

难点:1. 初步掌握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描述或询问过去的状态。

2. 初步掌握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描述或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学生:课前预习四、教学过程Task 1Step 1. Warming-upWatch a video and talk about the questions.1. Where did Jason go for the school trip?2. Did Jason ride a horse?3. What fruit did Jason pick?【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有关参观农场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直观感受有关农场的情景,顺利引入今天的主题。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案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案

第11 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 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 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社频播放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开国典礼的视频片段。

2.师:从这个视频,你们知道了些什么?作为一名中国人,在这一刻你有怎样的感受?3.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中国4.揭示课题: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课件出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图片,了解政治协商会议。

2.师:新中国成立了,这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那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说说你的理解。

3.师: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下面我们便来了解我国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学生自学P76页的阅读角的内容,说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都确定了哪些关乎中国大局的事情。

5.学生汇报。

(1)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英语教案-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1课时)

英语教案-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1课时)

英语教案-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关于动物习性和保护动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介绍他们喜欢的动物及其特点和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动物习性和保护动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教科书和课件•打印好的学生讲义和练习纸•短视频: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纪录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物保护。

通过分享一些关于动物的有趣的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思考和关注。

例如,大熊猫濒临灭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2. 前期准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并告知他们要听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

3. 阅读文章•让学生高声朗读文章,并逐句解释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关键词汇和短语。

4. 练习•分发学生讲义和练习纸,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完成相关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和翻译练习等。

•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5. 短视频欣赏•播放有关大熊猫保护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和保护现状。

•在视频播放完毕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大熊猫保护的观点和建议。

6. 汇报和讨论•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让他们向全班汇报他们喜欢的动物,并分享一些关于该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方法。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该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方法,字数要求200字以上。

•提醒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注意文段结构和语法正确。

•收集学生的作文,准备下节课分享与展示。

总结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观看视频以及学生间的互动讨论,教授了关于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中提高专注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锻炼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幼儿启蒙英语启蒙篇11课

幼儿启蒙英语启蒙篇11课

幼儿启蒙英语启蒙篇11课幼儿启蒙英语第11课主要是关于颜色的学习。

以下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掌握常见颜色的英文单词,如red、blue、yellow、green 等。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颜色的英文单词。

进行颜色辨识和分类游戏。

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热身活动:唱一首英文歌曲,如《London Bridge》或《Row, Row, Row Your Boat》,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出示一些不同颜色的玩具或图片,问幼儿它们的颜色是什么。

例如:“What color is the apple?”(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用英文回答。

新课学习:教授本课涉及的颜色单词,如red、blue、yellow、green 等。

可以使用单词卡片或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幼儿记忆。

游戏环节:进行颜色辨识和分类游戏。

例如:“Color Sorting Game”,将不同颜色的物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检查幼儿是否掌握了颜色分类。

故事时间:听一个简单的英语故事,如《The Colorful Monkey》(《彩色的猴子》)。

故事结束后,问幼儿故事中的主要颜色是什么,锻炼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问幼儿他们学到了哪些颜色单词,能够准确指出对应的颜色物品。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里与父母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复习本课学习的内容。

以上是幼儿启蒙英语第11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颜色单词、进行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颜色敏感度和辨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完成第11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扩展活动,以加深他们对颜色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扩展活动的建议:颜色绘画:提供一些绘画纸和颜料,让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颜料画画。

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颜色识别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