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人事迹范文3篇

合集下载

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

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

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为了写出好的事迹,你会从哪些角度来了解人物故事呢,事迹材料的写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且有宣传功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扶贫工作者的先进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美扶贫人事迹范文3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范文3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范文3篇【篇一】“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4月4日,在xx县xx镇xx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xx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xx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之前,xx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xx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xx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14年初,xx开始外出考察,结合xx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

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xx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

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xx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

xx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

村民的不理解,让xx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xx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xx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820,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xx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

作文人物素材扶贫人员

作文人物素材扶贫人员

作文人物素材扶贫人员篇一《扶贫人员:点亮希望的星星》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整天为了别人的生活忙忙碌碌,这就是扶贫人员。

我见过一位扶贫人员,老张,他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

老张负责的村子在山旮旯里,那村里的路破破烂烂的,要是下雨天,一脚下去,鞋子就被泥给咬住再也不想松口。

老张第一次进村的时候,背着个大挎包,那里面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什么都有。

他一到村,就开始一家家的串门。

记得有一家,男主人叫柱子。

柱子家那是真穷,土房子破得风一吹感觉都要晃三晃。

家里孩子多,吃饭都是个问题。

老张进柱子家的时候,柱子正坐在门槛上愁眉苦脸呢。

老张一屁股就坐在旁边的石头墩子上,说:“柱子啊,咱这日子可不能就这么耷拉着头过。

”然后就开始跟柱子聊起来,这一聊,就聊了几个小时。

老张详细地问了家里的收入情况,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有那些七七八八的困难。

最后老张从挎包里抽出一个小本子,一笔一划地在本子上记起来,一边记还一边说:“柱子啊,你放心,咱这日子啊,得往上走走。

”从那以后,老张就像柱子家的定海神针一样。

他带着柱子找脱贫的法子,今天说种这个农作物,明天又联系哪家养殖场养鸡。

老张还帮着柱子把家里的农田重新规划,哪块地种啥,种多少,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拿养鸡这事儿来说,老张和柱子一起去邻村挑小鸡崽子。

那些小鸡崽子毛茸茸的,在笼子里叽叽叽地叫。

老张对小鸡崽子可关心了,一路上不停地叮嘱柱子咋保暖,咋喂食。

后来鸡长大了,怎么把鸡卖出去又成了难事。

老张又开始到处联系人,找销路。

他那手机就没闲过,今天打给这个老板,明天打给那个采购员。

最后可算是给柱子家的鸡找到了好买家。

慢慢的,柱子家的日子变好了,房子翻新了,孩子上学也不愁了。

老张就是这样,在这个村子里,一个家一个家的改变着贫困的模样,他就是扶贫人员的一个小缩影,用自己的行动点亮那些在黑暗中渴望富裕的希望之星。

篇二《扶贫人的“七十二变”》咱们说说那些扶贫人员吧,一个个就像孙猴子一样,有“七十二变”的本事。

最美帮扶人主要事迹

最美帮扶人主要事迹

最美帮扶人主要事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最美帮扶人主要事迹帮扶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行为,它源自内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表现。

在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帮扶人,他们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改变着他人的命运,成就了一份份美好的事业。

下面就来说说几位最美帮扶人的主要事迹。

第一位最美帮扶人是李晓明。

他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农民,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但他的生活并不宽裕。

尽管如此,李晓明却从不吝啬他对别人的帮助。

他经常在村里的贫困家庭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会帮助他们修房子、修水管等。

李晓明说:“我觉得只有帮助别人,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他的善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扬,成为了村里的好人。

第三位最美帮扶人是李明。

他是一名教师,工作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里。

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他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明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每年向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学费、书本和衣物等。

他还经常去贫困学生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上的关爱。

李明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被关爱的,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他的善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称赞,成为了学校的楷模。

第四位最美帮扶人是张磊。

他是一名社工,工作在一个城市里的社区中心。

在那里,他经常看到一些流浪者、残疾人、老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生活在困苦中,于是他决定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张磊成立了一个支援困难群体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定期去探访这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食物、衣物、药品等帮助,还组织文化活动、心理咨询等服务。

张磊说:“每一个弱势群体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重新拥有自信和尊严。

”他的善举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和支持,成为了社区的楷模。

以上就是几位最美帮扶人的主要事迹。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

扶贫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扶贫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扶贫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扶贫事迹作文素材(篇1)张焕青,女,汉族,系大名金滩镇上马头联办小学教师。

我1998年8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学校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

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

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辛庄村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11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

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

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

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

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里疏导,采取精神扶贫。

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

如我村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要感恩祖国!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篇一又是一年春耕忙,在**省**市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个朴素却又让所有蔬菜种植户都熟悉的身影。

“将鸡粪、猪粪加入杂草后覆盖在育苗土坑中,杂草的加入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只有温度掌握好了,你的苗才能培育成功。

”**和往常一样,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户传技术、忙指导。

“农户要自己学习育苗技术,才能种植出更好品质的蔬菜。

”**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育苗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负担,节约一笔买苗款。

XX年,**市被授予“**十大蔬菜基地县”称号,这背后,也有着高级农艺师**的辛勤付出。

**市蔬菜种植面积从96年前的蔬菜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次)扩大到现在30万亩(次),蔬菜基地面积从96年前的2万亩扩大到现在10万余亩。

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达9.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9个,有机蔬菜年产品认证26个,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年产量43万吨,年创产值9.5亿元。

“在90年代,农户零星种植的本地蔬菜,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收入。

”**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多年来,不断探索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项目农业、特色蔬菜,带领**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对记者说:“现在**市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市的主要保供基地,蔬菜产业成为**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走进育苗大棚,**就会被种植户热情的围住,除了每年定期对菜农进行集中培训外,每天都会接到农户的咨询电话。

近五年来,他分别在犁倭镇下寨村、红枫湖镇大冲村等地,采取现场或集中的形式开展了辣椒栽培技术、冬豌豆栽培技术、速生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受训人达4500余人(次)。

“勤勉敬业,随叫随到,尽心尽责。

”是**种植户对**的评价。

“他不仅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来教授我们怎么种植蔬菜,还经常帮助我们整理资料、寻找项目。

”种植户说到**都是赞不绝口。

“要帮助农户致富,光是提高产量还不够,质量也是关键。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扶贫人物事迹材料5篇【篇一】她,黄家湾九年制学校的一名老师,于2015年9月参加工作,并且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

挂在脸上的那两个深深的酒窝就是她最明显的标志,她就是姜蕾老师。

黄家湾九年制学校的留守儿童较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多。

姜蕾老师所带的九(1)班共23人,贫困生9人,其中还有一名特殊的学生王连山,因为有着先天性语言障碍而无法到校接受教育。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和各位参与教育扶贫的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领导、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然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连山同学了,本着“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教育”的理念,她多次参与送教上门活动。

为了更好的帮助王连山同学,姜老师必须经常送教上门,只要忙完了她的教学工作就去,有时甚至调课去进行送教。

王连山住在月河镇菩萨殿村六组,通往他家的道路曲折险陡,雨雪天气,汽车就根本没法到,只能步行数个小时。

姜老师虽是90后年轻一代,但一点也不娇气,时常坐着路人的摩托车,顶着风雨,往返于王连山家和学校。

这一来一往,便过了几个春夏秋冬。

王连山的父母是大山里极其普通的农民,一天既要在地里劳作,还要去山上养蜂,加上今年母亲生了小弟弟,家里的事务更加繁忙了。

姜老师担心家里的事情耽误小山的学习,便更加频繁地送教。

有时候给他教古诗词,有时候手把手教他画画,但更多的是为他讲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还会将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记录下来播放给他看。

好的教育就像是春雨,无声无息地浸润着孩子的心。

今年秋天的一次送教,姜老师刚走到他家门口,小山赶忙跑出来迎接,用着含糊不清的言语讲着自己在家帮忙带弟弟的事情。

听着从小山嘴里蹦出来的一字一句,姜老师感动得落下来了眼泪。

因为像今天这样的情景,姜老师幻想过无数次。

这一年多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爱他们要百倍千倍的付出,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

送教上门是老师们为残疾儿童提供的一种特殊教育服务,但愿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最美扶贫人事迹合集五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合集五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合集五篇“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 4月4日,在**县**镇**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年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年初,**开始外出考察,结合**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

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

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

**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

村民的不理解,让**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XX%~XX%,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扶贫人事迹范文3篇【篇一】“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 4 月 4 日,在 xx 县 xx 镇 xx 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 xx 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 xx 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14 年之前, xx 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 xx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 xx 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14 年初, xx 开始外出考察,结合 xx 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

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 xx 投资 30 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

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xx 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

xx 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

村民的不理解,让 xx 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xx 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 xx 总算流转到了 50 亩土地,种上了中桃 9 号、中桃 10 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 9 号和中桃 10 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 200 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8%~20%,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 1 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 7 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 xx 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

”回想起当时的处境,xx 苦笑着说。

就在 xx 为技术难题发愁时, xx 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好事多磨, 2016 年,合作社的 50 亩桃林迎来了首次大丰收,亩产 3000 多斤。

凭借果型优、果质良、耐储运等优势,合作社收获的桃子短短一个多月便销售一空。

2016 年至 2017 年,大批农户看到了桃树种植的效益,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 328 亩,发展种植桃树 288 亩,李子树 40 亩。

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 130 亩,带动 74 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

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 xx 制定了两套方案。

一方面,对贫困户采取特殊优待措施,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贫困户自己所有,最大限度的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与非贫困户采取四六分成,秧苗费和肥料费以市场最低价抵扣。

“我们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

”村民李同纯感激地说。

“基本农田整治结束后,我准备再流转 150 亩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争取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业,只有形成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才有出路。

”干劲十足的 xx 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 xx 准备由单一种植小水果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桃李树下已是芬芳满园…… 【篇二】“种香椿真划算,我今年又发展了两亩。

” 4 月14 日,xx 县 xx 镇 xx 村贫困户 xx 告诉记者,他前年栽种了一亩地香椿,今年第一茬就收入 500 多元。

xx 村属深度贫困村,距 xx 集镇 25 公里,全村 15 个村民小组 388 户 1501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221 户 716 人,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对帮扶。

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地形陡峭,土壤贫瘠,无支柱产业,村民长期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15 年 10 月,村民 xx 返乡,开始寻找产业致富门路。

起初, xx 发展花椒,但由于气候原因,花椒不生长,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元。

后来, xx 听说发展香椿产业很有前景,就想着试一试,可启动资金和发展基地缺乏,让他举步维艰。

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到各个小组开屋场院子会,动员村民积极加入香椿种植行业。

xx 党委政府为 xx 担保,贷了30 万元的贴息贷款。

资金、基地问题解决了, xx 便一头扎进基地,潜心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

为做大做强香椿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xx 成立了“ xx 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 +基地+农户”的模式。

拓展香椿精加工,建立加工厂房,创办香椿酱厂,生产鲜香椿芽、香椿酱、干制香椿、香椿水饺,销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香椿水饺已在 xx 州内多家大型超市入驻,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香椿酱确实好吃,味道清香纯正,价格也很实惠。

”xx 县城仁和诊所医生张纯红在品尝香椿酱后,啧啧称赞。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依托发展香椿产业增收致富, xx 带动265 户农户发展香椿产业,免费为 162 户贫困户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全方面解决农户种苗、种植、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香椿树管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冬闲时要除草、松土和施肥,然后就等来年春季采摘,比种粮食省力又来钱!”正在地里采摘椿芽的农户李词申看着满满一背篼的鲜椿芽,脸上写满了笑容。

目前,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茬鲜春芽已收购2500 多公斤,单价 8 元。

现如今,走进 xx 镇 xx、河罗子、十二岭等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栽植整齐的香椿树生机盎然,枝头的椿芽肥嫩暗红、密密匝匝,煞是喜人。

农民正在抓紧采摘,xx 则忙着收购,香椿已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篇三】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xx 县 xx 镇 xx 村四组的 xx 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

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 xx 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

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 18 年。

xx 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 xx。

2000 年, xx 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

“我们把她带到 xx 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

” xx 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

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 xx 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

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

”xx 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 xx 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

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 xx,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 xx 都要 xx 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

”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02 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

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 xx 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

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 xx 至 xx 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

妻子在家坐月子, xx 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

xx 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 xx 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 xx 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

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15 年, xx 成立 xx 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

并采用“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

xx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16 年, xx 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

2017 年 5 月,他进入 xx 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

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

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 xx,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

2018 年 7 月 1 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 xx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

” xx 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