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造口护理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回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

结直肠癌回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

家庭保健结直肠癌回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王惠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是,术中要切除病变的结直肠,同时进行回肠造口,以满足患者排泄的需求。

但是,这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较大不便,对身心产生不利。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家庭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适应回肠造口的生活,提高家庭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什么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等部位的恶性肿瘤,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探明。

但相关研究发现,结肠息肉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其中以乳头状腺癌恶变率相对较高,有家族性息肉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结肠息肉恶变情况。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高脂肪饮食等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联系,但未完全探明其发生机制。

结直肠癌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可伴有腹泻、腹泻便秘交替、腹痛、便血等。

随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由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较高,所以需尽早确诊治疗,以改善预后。

为什么结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回肠造口术根治性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

但由于切除范围较大,患者失去了正常的排便功能,此时需要通过造口术解除相关症状,帮助消化系统排便。

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的腹壁做一个开口,然后将肠的末端缝在腹壁,形成一个人工造口。

造口的外观是粉红色的黏膜,局部柔软且湿润,可以帮助排出肠道的排泄物。

但是,造口术对于患者心理和生理影响较大,且造口周围皮肤容易发生糜烂感染、造口脱垂、造口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因此需做好后续护理,避免因影响造口的正常使用而引发严重后果。

回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心理护理临床发现,造口术可引发多数患者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存在恐惧、焦虑、绝望、悲观、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比如有的患者术后不知如何面对身体的变化,其实造口术只是将排泄系统的出口转移到了腹部,不会明显影响18家庭保健消化功能。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即人工肛门是因肠道肿瘤、外伤等原因行短暂性的回肠、结肠造口或永久性结肠造口,肠造口的患者自我护理的时间居多,需掌握以下相关的基本知识:
1、保持乐观、自信的心理,克服悲观、焦虑、自悲的情绪,勇敢面对疾病。

2、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3、注意饮食选择:①造瘘早期以低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容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水果、啤酒及饮料;避免产生恶臭食物,如鸡蛋、鱼、洋葱及蒜;防止造口阻塞,如芹菜、白菜、蛋果皮等高纤维性食物。

②防止粪便干结,可增加饮水量,适当口服润肠剂。

造口中后期(肠造口后1月左右),大便成形有排便规律后可进食正常饮食。

③生活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造口者应从事轻体力劳动,以免造成造口旁疝,避免过度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咳嗽、提重物等,防止肠造口结肠粘膜脱出。

5、肠造口局部皮肤注意保护,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净瘘口周围皮肤,防止肠液或稀大便浸渍皮肤出现皮炎及溃烂。

6、换袋方法:由于肠造口无正常肛门的收缩功能,初期排便无感觉,不能控制,袋内积粪积液要及时倾倒、更换,避免感染,减少臭气。

造口袋宜用温开水清洗、凉干备用。

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如出现肠造口周围皮肤灼痛、出血、腹痛、腹胀,应及时就诊。

每1—3月门诊随访,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或异常。

7、肠造口术后3个月可适当行房事并进行心理调控,改善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鼓励重塑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回肠造口是指将回肠从腹部带出形成的人工肛门,常用于结肠疾病、肠梗阻、肠瘘等情况下。

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回肠造口护理的要点:一、术后早期护理:1.检查回肠造口周围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

2.定期更换造口袋:根据患者排便情况和造口袋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更换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

注意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更换,保持造口袋封闭。

3.清洁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温水和中性洗液轻柔清洁回肠造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品。

4.保持回肠造口畅通:定期使用柔软的造口清洁棉棒轻轻擦拭回肠造口,移除粘附的分泌物,预防造口堵塞。

5.确保患者合理的饮食: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肠功能情况确定合适的饮食方案,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二、预防感染的护理:1.保持手部卫生:护理人员在处理回肠造口之前,必须充分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避免感染引入造口处。

2.温水清洗: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液清洗回肠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3.防止感染扩散:避免将带有排泄物的造口袋或清洁用具接触到其他物体或表面,避免污染并传播病原菌。

4.观察感染迹象:及时观察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局部温度升高、分泌物异常增多等感染迹象,并及时报告医生。

5.使用适当抗菌药物:如果出现感染迹象或医生建议,可以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使用。

三、避免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肠梗阻:定期检查回肠造口是否有粘连、狭窄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肠梗阻的发生。

2.预防溃疡和皮肤损伤:定期翻身,平躺位时使用气垫床或床垫,保持回肠造口周围皮肤干燥,避免因湿度过度引起皮肤溃疡和损伤。

3.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其心理需求,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适应回肠造口的生活方式。

四、定期随访和检查:1.定期复诊:定期随访回肠造口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造影、内镜等,确保回肠造口的功能正常。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一、目的为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及疾病护理常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二、范围全科护理人员三、定义因治疗需要,手术时将患者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以排泄粪便或尿液的手术方式,称之为肠造口术(enterostomy)。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实施的手术之一,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护理的对象是行肠造口术的患者,也就是有人工肛门以及有人工膀胱的患者。

四、内容(一)护理目标帮助肠造口患者本人能够切实把握造口的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恰当地使用和管理造口袋,预防造口周围皮肤炎定等。

(二)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经济状况。

2、确认患者或家属对造口护理方法和知识的掌握。

3、监测和评估造口类型,造口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观察肠道功能康复及尿路排泄功能,早期发现并发症:(1)观察造口部位的颜色、大小、是否水肿、有无出血,早期发现异常。

(2)观察造口周围缝线,缝合线有无脱落、有无出血或化脓,早期发现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感染。

(3)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瘙痒、疼痛、发红、糜烂、变色,早期发现造口周围皮炎情况。

(4)观察造口袋的使用情况,造口底盘的溶解状况,有无渗漏,确认造口袋的安全性,把握更换的频率。

(5)观察造口袋里的排泄物,检查有无黏液、血液,有无排气、排便;检查排液量及其性状,掌握肠道功能的恢复或尿路排泄功能的情况。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做好病情及治疗的解释和说明。

配合自我护理的进程,就患者自身必须做的事项进行具体说明。

5.准备私密和光线充足的环境。

调节室温,避免患者受凉。

6.准备物品。

1只一件式开口造口袋或1套两件式造口袋(底盘和造口袋)、便袋夹(必要时)、剪刀、造口量度表或刻度尺、清水或温水(约200mL)、擦手纸、2只弯盘或垃圾袋、垫单(必要时)。

7.指导或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更换造口袋时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由护士更换时,患者可取仰卧位;一般饭后2〜3h内不更换造口袋。

回肠造口的安装与调整护理查房

回肠造口的安装与调整护理查房

03
04
观察患者腹部情 况,是否有腹胀、 腹痛等不适症状
观察患者心理状 态,及时给予心 理支持和疏导, 减轻患者焦虑和 恐惧情绪
回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指导
心理康复指导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积极面 对疾病和治疗
增强自信心: 帮助患者建立 自信心,相信 自己能够战胜
疾病
减轻焦虑和抑 郁: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 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抑郁情绪
回肠造口调整的 原则:根据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需 求,调整回肠造 口的位置、大小 和形状,以保持 造口的正常功能, 避免并发症的发
生。
回肠造口调整的 方法:在调整过 程中,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采用不同的 调整方法,如改 变造口的位置、 调整造口的大小
等。
回肠造口调整的 注意事项:在调 整过程中,要注 意保护患者的皮 肤,避免损伤; 同时,要密切观 察患者的身体状 况,如有不适,
01
02
03
04
05
06
患者术中护理及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体位舒 适,避免压迫造 口
密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保持造口周围皮 肤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指导患者正确使 用造口护理用品 ,避免造口堵塞 或漏出
患者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01
观察造口周围皮 肤情况,是否有 红肿、破溃等现 象
02
观察造口排泄物 的颜色、性状、 气味,判断患者 消化道功能恢复 情况
定期更换造口袋,防止渗漏和皮肤 损伤
观察造口出血、肿胀等情况,及时 就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 食物
定期进行造口评估,调整造口位置 和形状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 病和治疗

回肠造口护理ppt课件

回肠造口护理ppt课件

3
造口定位
④应利于佩戴造口器材,造口部位 应避开瘢痕、皮肤凹陷、皱褶、浸 润区、腰带处及骨骼隆起处; ⑤病人应在平卧位、站位、坐位、 弯腰等口定位
对于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术等非标 准手术,可同时定2 个或者2 个以 上的位置,手术者视术中情况进行 选择,避免术中盲目定位带来的一 系列护理问题及并发症。
13
造口并发症护理
3) 皮肤黏膜分离 皮肤黏膜分离指的是造口黏膜与皮肤 缝线处的组织愈合不良, 使皮肤与肠造 口黏膜分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伤口。 分离深度≤ 2 cm, 深达皮下组织, 且分 离范围≤ 1/ 4 造口周径的划分为表浅 皮肤黏膜分离;深度≥2 cm, 深达肌肉 组织, 分离范围> 1/ 4 造口周径直至全 周的分离为深层皮肤黏膜分离。
5
造口护理
①造口的观察: 肠造口黏膜的 正常颜色红色或粉红色,造口 的颜色灰白或暗,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
6
造口护理
②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回肠造口开放后,大 量稀便流出,造口有粪便时要用软布或软手 纸轻轻擦掉,并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 如皮肤有破溃等现象,应及时洗,撒上造口 护肤粉,再用棉棒将多余的造口粉清除以免 影响造口袋的粘贴效果。皮肤不平坦需用防 漏膏填平。每次更换袋时要保证粘贴皮肤干 燥、粘贴牢靠。底板剪裁应距造口周边2mm ,粘贴时避免空气进入底板。
16
9
造口护理
④饮食护理:回肠造口易造成电解质紊 乱及营养不良,回肠造口的功能良好 时,每天的排出量为700 ml 左右,因此 有较多的水分和盐的丢失。进食时掌 握少食多餐的原则,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注意电解质、微量 元素及维生素及水分的补充。少进有 异味、产气多和有恶臭的食物,如葱、 蒜、豆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 腹泻。

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护理要点

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护理要点

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护理要点
回肠膀胱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导致的肠道或膀胱功能丧失。

术后护理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回肠膀胱造口术后的护理要点。

1. 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因此需要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每天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伤口,避免用力摩擦,以免导致伤口破裂。

2. 观察伤口情况:定期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睡眠姿势:术后的患者应尽量保持平卧位,避免侧卧或仰卧,以免对造口处施加过大的压力。

4. 饮食调理: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遵循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造口处。

5. 防止便秘: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摄入量、充足的饮水以及适量运动来缓解便秘。

6. 注意口腔卫生:术后的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感染的风险。

7. 心理支持:术后的患者可能会面临身体形象改变等心理问题,需
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8. 定期随访: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以及膀胱和肠道功能。

回肠膀胱造口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保持良好的护理和遵医嘱,患者才能更快地康复,并重返正常生活。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

回肠造口护理要点回肠造口是一种外科手术,将回肠与腹壁相连,使粪便通过人工造口排出体外。

对于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回肠造口护理的要点。

1. 保持造口清洁:每天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造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柔软毛巾轻拭干燥。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

2. 定期更换造口袋: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更换造口袋,避免造口袋过满或漏出。

更换造口袋时,应注意洗手并采取无菌操作。

3. 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定期检查造口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溃疡、破裂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

4. 饮食调理: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摄入。

5. 避免造口受到拉扯:患者在活动时应避免造口被拉扯或受到撞击,以免引起疼痛或造口脱垂。

6. 注意排气:回肠造口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排气困难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排气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适当的帮助,如按摩腹部、采用排气管等方法。

7. 定期咨询医生:术后护理期间,患者应定期复诊,并向医生咨询和汇报造口情况。

医生会根据造口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指导。

8. 心理支持:回肠造口术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生活改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9. 防止感染:回肠造口术后,患者的造口处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注意手卫生、穿戴好无菌手套,并定期更换造口袋等防止感染的措施。

10. 监测体征: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回肠造口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术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造口清洁、定期更换造口袋、观察皮肤情况、合理饮食、避免造口拉扯、注意排气、定期咨询医生、提供心理支持、防止感染和监测体征等护理要点,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回肠造口术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口护理
①造口的观察: 肠造口黏膜的 正常颜色红色或粉红色,造口 的颜色灰白或暗,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
造口护理
②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回肠造口开放后,大 量稀便流出,造口有粪便时要用软布或软手 纸轻轻擦掉,并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 如皮肤有破溃等现象,应及时洗,撒上造口 护肤粉,再用棉棒将多余的造口粉清除以免 影响造口袋的粘贴效果。皮肤不平坦需用防 漏膏填平。每次更换袋时要保证粘贴皮肤干 燥、粘贴牢靠。底板剪裁应距造口周边2mm 燥、粘贴牢靠。底板剪裁应距造口周边2mm ,粘贴时避免空气进入底板。
回肠造瘘的护理进展
回肠造口的排出物较稀且量多, 回肠造口的排出物较稀且量多,并富含 消化酶类, 对正常皮肤的刺激性很强, 消化酶类, 对正常皮肤的刺激性很强, 更增加了对患者造口护理的难度。加 强对回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和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和提高 生活质量
造口定位
可于术前1 可于术前1 天用耐擦、耐水的油性记号笔 或美兰注射局部,标出造口位置。 标准造口位置: 标准造口位置: ①造口位置应使病人自己能看清楚和便于 自我护理; ②在右腹直肌脐旁处; ③脐上适合坐轮椅回肠造口的病人;
造口护理
⑤日常生活的康复护理:造口者穿着宽 松柔软的衣服。在身体状况恢复的情 况下,肠造口者可重返工作岗位,但 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平时可适当参加 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在 性生活前双方除了要做好心理准备外 , 还要做好造口检查工作,确保造口 袋贴稳妥、不渗漏。鼓励造口者参与 各种社交活动,举办肠造口联谊会。
造口并发症护理
湿润愈合方法 无感染情况下选用无菌生理盐水, 无感染情况下选用无菌生理盐水, 将分离处 及周围皮肤黏膜冲洗干净。如怀疑感染, 及周围皮肤黏膜冲洗干净。如怀疑感染, 可 选用对抑制杀灭肠道细菌比较有效的0. 选用对抑制杀灭肠道细菌比较有效的0. 2% 甲硝唑及庆大霉素冲洗。冲洗干净后擦干, 分离处填塞藻酸盐敷料或喷洒水胶体粉剂, 然后在分离处涂防漏膏, 最后粘贴造口袋 。底盘裁剪开口大小与突出的肠乳头大小一 致,应能够遮盖分离处,避免粪便污染,促 进伤口愈合。
造口并发症护理
1 )造口肠管回缩 多见于攀式肠造口者,发生于术后4~10d 多见于攀式肠造口者,发生于术后4~10d 。手术后1 。手术后1 周开始以指扩张造口,轻度狭 窄可用指法扩张造口每日2 窄可用指法扩张造口每日2 次,直到能插 入食指第二节为止。重度狭窄则需切除造 口周围瘢痕组织, 口周围瘢痕组织,重新缝合肠壁与皮肤边 缘。
造口护理
皮肤发生溃疡无法用造口袋隔开时, 皮肤发生溃疡无法用造口袋隔开时,可直 接使用水性明胶保护溃疡面; 接使用水性明胶保护溃疡面;皮炎使用激 素乳膏减轻刺激烧灼症状; 素乳膏减轻刺激烧灼症状; 皮肤出现红疹 、破损、溃疡、过敏时, 、破损、溃疡、过敏时,向此皮肤喷洒造 口粉; 口粉;局部皮肤真菌感染时局部喷敷抗真 菌粉剂, 菌粉剂, 使用药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贴造 口袋。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时, 口袋。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时,应首先确 定致敏原, 定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触。造口袋频繁更 换是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 换是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 理想 更换频率是5~7 更换频率是5~7 天1 次。
造口并发症护理
2) 造口周围粪性皮肤炎 由于造口术后肠道分泌物长时间浸渍造口周 围皮肤所致的炎性变化。据报告粪性皮肤炎 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22%,回肠造口患 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22%,回肠造口患 者有2/3 者有2/3 深受其苦。针对造口周围皮肤有炎 性液体不断渗出, 性液体不断渗出, 使用具有吸收渗液的护肤 粉多次涂抹, 粉多次涂抹,同时在护肤粉的外层喷洒皮肤保 护膜, 护膜,便于贴袋。阻断肠造口排泄物对皮肤创 面的刺激,达到止痛的效果, 面的刺激,达到止痛的效果,促进上皮的愈合 。回肠内容物呈碱性,含有多种消化酶, 。回肠内容物呈碱性,含有多种消化酶,腐蚀 性强,因此选用1 性强,因此选用1∶3 的食用白醋进行创面清 洗。
造口并发症护理
3) 皮肤黏膜分离 皮肤黏膜分离指的是造口黏膜与皮肤 缝线处的组织愈合不良, 缝线处的组织愈合不良, 使皮肤与肠造 口黏膜分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伤口。 分离深度≤ 分离深度≤ 2 cm, 深达皮下组织, 且分 深达皮下组织, 离范围≤ 离范围≤ 1/ 4 造口周径的划分为表浅 皮肤黏膜分离;深度≥ 皮肤黏膜分离;深度≥2 cm, 深达肌肉 组织, 分离范围> 组织, 分离范围> 1/ 4 造口周径直至全 周的分离为深层皮肤黏膜分离。
造口护理
③造口袋的选择与使用: 术后早期应用一 件式透明造口袋,以便观察造口情况; 件式透明造口袋,以便观察造口情况;出院 后为减少粪便的恶性刺激, 后为减少粪便的恶性刺激,可用不透明的 造口袋,腹壁切口愈合后, 造口袋,腹壁切口愈合后,根据患者需要 选择两件式口袋。术后早期回肠造口的 排出液为胆汁性液体,质稀, 排出液为胆汁性液体,质稀,为流质样,且 量多,并富含消化酶,呈弱碱性, 量多,并富含消化酶,呈弱碱性,对正常皮 肤的腐蚀、刺激性很强,一旦与皮肤接触, 肤的腐蚀、刺激性很强,一旦与皮肤接触, 1 h 内即可引起皮肤红斑、数小时即可 引发皮肤表面溃疡。
造口定位
④应利于佩戴造口器材,造口部位 应避开瘢痕、皮肤凹陷、皱褶、浸 润区、腰带处及骨骼隆起处; ⑤病人应在平卧位、站位、坐位、 弯腰等姿势下都腹探查术等非标 准手术,可同时定2 个或者2 准手术,可同时定2 个或者2 个以 上的位置,手术者视术中情况进行 选择,避免术中盲目定位带来的一 系列护理问题及并发症。
造口护理
④饮食护理:回肠造口易造成电解质紊 乱及营养不良,回肠造口的功能良好 时,每天的排出量为700 ml 左右,因此 每天的排出量为700 有较多的水分和盐的丢失。进食时掌 握少食多餐的原则,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握少食多餐的原则,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注意电解质、微量 元素及维生素及水分的补充。少进有 异味、产气多和有恶臭的食物, 异味、产气多和有恶臭的食物,如葱、 蒜、豆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 腹泻。
造口并发症护理
由于伤口位于造口旁,极易受排泄物 污染,易感染,难以愈合,是临床上 的一个难题。采用湿润愈合方法护理 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愈合率高达 94.47%。采用湿润愈合方法护理肠造 94.47%。采用湿润愈合方法护理肠造 口皮肤黏膜分离, 可以减少疤痕产生, 口皮肤黏膜分离, 可以减少疤痕产生, 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 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